刘备拿下益州之后,为何不回荆州?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看刘备为什么要拿下益州。这个问题在《隆中对》中我们会找到答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道: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计划,在占领荆州和益州后,就等待时机,然后以益州为一路北伐大军的出发地,与荆州为出发地的那一路人马一起北伐。而且刘备还要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北伐,所以他当然要留在益州了。
而庞统在劝刘备取益州的时候,对刘备说,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庞统劝刘备占领益州,则是以益州为根本之地为目的。他提出,荆州的自然条件不能作为根本的根据地。只有益州的自然条件有利,可以作为根据地。
这一个建议是很合刘备的心思的。刘备从他的才能性格来说,在中原征战多年,屡战屡败,随着年老体衰,实在急于得到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休养生息。虽然得到了部分荆州,可是在实际情况,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是那么稳固,实际上是处于寄人篱下的状态。
诸葛亮在论及这个阶段的刘备处境时说道,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当然会和庞统一拍即合。他取得益州,既是改善自己的战略处境,也是把根本放在益州。对于刘备的能力和未来的方向,曹操就和裴潜有过一段有名的对话:
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在这种种的一系列因素之下,刘备在心中已经把益州作为了他的根本的根据地。因此,他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将荆州的大部分军队和行政管理人员调入益州,并且在益州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管理机构。
为了益州的安全,他还跟曹操争夺汉中,夺取上庸,基本上建立了一个比较健全的防御体系。在进位汉中王后,刘备又征发了大批民夫,对益州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
备於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馀区。刘备这样对益州进行大规模建设,一是以益州作为根本根据地,二是为了将来北伐的需要。从以上的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从《隆中对》的战略方案来说,从当时的各方面的处境来说,刘备只会留在益州。荆州则按照《隆中对》的计划,派一员上将镇守,当然是关羽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刘备拿下益州之后,为何不回荆州?
这是一个好问题,刘备拿下益州之后,为啥不主动回荆州,非要让孙权把他打回来呢?
这事有玄机,需要好好说道说道。
刘备听水镜先生多次提起诸葛孔明,又被徐庶一阵忽悠,就心急火燎地去拜访诸葛亮。三顾茅庐之后,终于有了隆中对。
诸葛亮给刘备画了老大老大的一张饼,说“拿下荆州,再拿下益州,然后猫起来。只要天下一嘚瑟,您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个方向出来,天下就是你的啦哈。”
刘备一听很兴奋,但一想不对啊,就说:“我靠,这张饼是不小,如何才能得到啊。”
诸葛亮掐指一算,说:“将军请放心,刘表老儿不久就会挂掉。刘景升的两个儿子就如猪狗一样的蠢,连老曹都清楚,荆州早晚还不是您的哦。”
刘备说:“哦,是这样啊。我还是不太信呢?”
诸葛亮说:“敢不敢赌一把?”
刘备说:“好啊,不过你得跟着我走,否则,我得不到荆州,你又跑了咋办哦?“
诸葛亮很有把握地说:“好吧,亮就跟你走一遭,做个见证。”
于是,诸葛亮收拾行囊,跟着刘备走了。
刘表这事,老曹也一直惦记着,郭嘉一直不同意对他下手。有一天,郭嘉突然对老曹说:“主人啊,我已经来日无多,帮不了你很多了。临走之前再帮你做件事,我准备带着刘表一起走,算报答您的知遇之恩。不过您要听我的话,不要太贪,否则,您去了南方,恐怕很难活着回来。”
老曹一听,激动地哇哇大哭,说:“孤宁可不要荆州,也不想让你走啊。多住几天一起玩玩不好吗?”
郭嘉安慰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好聚好散,天意难违哦,就这么着吧,切记切记。”
于是,郭嘉就跟曹操商议,把啥时起兵等一切合计好,就走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根据与郭嘉的约定出兵南征,刘表就被郭嘉叫走了。
诸葛亮大意,没预料到郭嘉走了还留了这一招。曹操大军到了宛城,刘备才听说,急三火四的南撤。刘备从樊城刚刚撤到襄阳,就听说刘表次子刘琮投降了曹操。
刘备大怒,就在城下对刘琮破口大骂:“你个猪一样的蠢货,你怎么能把我的荆州送给曹操了呢?”
刘琮也不敢生气,心中有些害怕,但仍然调皮地说:“你个大耳朵的叔叔,你来拿哦?”
这时,诸葛亮就劝刘备攻打刘琮,占据襄阳。
刘备想了想,不一定能打得过这个皮孩子,万一老曹再断了后路就没命了。于是,对诸葛亮说:“我一大把年纪了,值不得跟个小孩子斗气,否则后人会说话的。”
诸葛亮说:“叫你取,你不取,你得不到荆州别怪我哦。”
刘备没想到诸葛亮如此滑头,先倒打一耙,只好说:“算了算了,以前打的赌不算数了。”刘备想,反正你已经被我忽悠出来,只要跑不掉,总有机会折腾你。
于是,刘备带领大队人马,一路南逃,在长坂坡被曹操追上,刘备抛下老婆孩子跑了,但却死死抓住诸葛亮不放。诸葛亮没法,只得与刘备一起,跟着鲁肃来到了夏口。
诸葛亮掐指一算,大惊失色,对刘备说:“我靠,大事不好。曹操老贼没有听郭嘉劝告,居然跟到江陵来了。事急矣,请奉命去求救孙将军。”
诸葛亮来到了江东,舌战群儒,鼓动孙权坚决抗曹。后来,周瑜想火烧曹营,就借来了东风,把曹操一把火烧回了北方。“
但周瑜不承认这东风是诸葛亮借来的,于是对孙权说除掉刘备、诸葛亮。
孙权考虑到留着他们还有些用,就没有采纳。
刘备趁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你看我老大一把年纪啦,至今也没有个安身之处,就暂时借一下荆州住几天,一旦取得益州,立马把荆州还给你。“
孙权心想,老曹在北边是个大威胁,如果跟刘备闹翻,就会给老曹以可乘之机。再说,刘备手下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万人敌,不太好对付。
益州刘璋虽说娘了点,但刘备不费点心思也不会轻易得到。等刘备带着这些虎狼之众去了西川,那时候再取荆州不迟。
于是,孙权就说:“看到您就想起了我的父兄,想当年你们都是一起打天下的前辈。这把年纪了还在打拼,的确也不容易。可恶的老曹,又把您大部分的老婆孩子弄丢啦,我实在不忍心啊。”
就决定把荆州借给刘备,还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他。
刘备心想,你这不是给我下套嘛,但嘴上还得一个劲地道谢,说:“贤侄大德大量非老曹可比。”
孙权说:“不对不对,差辈了哈。”
刘备立马红着脸说:“是啊是啊。”寄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哦。
不过,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也不算吃亏。
刘备取得了益州,就想回趟荆州,然后把孙权的妹妹一起接回来,在成都过几天舒心的日子。
诸葛亮却说:“不行啊,你回去见了孙权,他提出来讨要荆州咋办呢?”
刘备一想对啊,暂且还不能回去,就让关羽去糊弄孙权吧。但身边没个人伺候也不是个办法哦,法正就说:“吴懿有个妹妹刚刚守寡,小模样长得可好可好啦。”于是,刘备就把家安在了成都。此间乐,不想回荆州。
孙权看到张飞、赵云、诸葛亮也都去了西川,就留一个关羽在荆州,认为是时候应该收回荆州啦。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遣吕蒙带兵攻占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之前小打小闹还可以,孙权真要下了死手,关羽还真顶不住。
这一次,刘备不想回荆州也不可能。于是率领五万人马,来到了公安。让关羽率领本部三万人马对抗鲁肃,就准备跟孙权开战。
老曹一看,机会来了,立马出兵占据了汉中,司马懿劝说老曹趁机进攻蜀中。曹操忽然想起赤壁之战前,没有听从郭嘉见好就收的建议,结果吃了大亏。这次得陇望蜀,会不会也有问题呢?
就在老曹犹豫不决之时,刘备看到形势严峻,如果再不出点血,恐怕这一劫过不去。于是,刘备与孙权达成了妥协,湘水划界,把长沙、桂阳还给了孙权。
孙权心想,如果不同意的话,跟刘备纠缠下去,老曹可能就把蜀中给占领了。那时候又跟刘备闹得两败俱伤,被老曹趁机东进和南下两面夹击,江东就有很大的麻烦,保不齐就彻底玩完。
再说收回了长沙和桂阳,也就说得过去,再找机会对付剩余部分吧。
于是,湘水划界,刘备就从荆州撤回,在汉中跟曹操干了一架,总算逼得老曹撤了军。
刘备一高兴,被手下一忽悠就自立汉中王。本来诸葛亮想劝说一下,但看到劝说已经不起作用,就做个顺水人情,不再多言。
可关羽一听刘备居然没请示献帝就自立为王,觉得不是人,不对,不是一般人办的事,就火了,立马发动了襄樊之战,准备单干。
孙权一看机会来了,就联合老曹把关羽消灭,顺便把荆州全部收了回来。
等刘备再次要回荆州的时候,那就是夷陵之战。结果,刘备被陆逊给打败,就回到了白帝。之后,就再也没有之后,刘备想回荆州就回不去了。
刘备拿下益州之后,为何不回荆州?
刘备不会分身法,不可能同时在两个地方。只有一个地方,大家都在一起;有了下邳和小沛,那就关羽守下邳,自己去新打下的小沛。
占有了荆州之后,关羽镇守荆州;刘备自己就亲自前往益州。等到占领了益州,刘备必须要继续巩固一下益州。所以刘备就以益州牧的身份留在了益州。
由于已经同时拥有了益州和荆州,所以战略重心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应该说战略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汉中!荆州的地位就略次于了汉中。
孙权索要荆州,刘备答复孙权:“等取得了凉州,肯定会把荆州都给你!”孙权不干,于是两家就干上了!刘备亲率大军就往荆州的公安跑!
曹操趁机攻打汉中,刘备就和孙权和解了!刘备把荆州一分:南郡、零陵、武陵归我;江夏、长沙、桂阳归你!分完之后,就又跑了回去!
刘备这一回去,就和曹操在汉中那一片儿又干上了。打来打去终于把自己打成了汉中王!
马超领着许靖、庞羲、射援、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赖恭、法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给汉献帝上表拥立刘备为汉中王。
所上的表文中写道:“操外吞天下,内残群寮,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严厉地谴责了曹操的不臣行为。
“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把汉中、巴、蜀、广汉、犍为等地方做为根基,也有点儿刘邦当初的那么点儿意思!
此时的荆州已经和孙权共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荆州的地位,已经明显不如汉中了。
等到刘备忙活完这一套之后,关羽被孙权杀了,荆州也被孙权拿去了。刘备这时候想去荆州也去不了了!
刘备的命运和平头哥是一样的!刘备这一生就是太忙碌了,不是干架,就是在干架的路上。
刘备称帝之后,又去和孙权干架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 @寄暇学宫 】
刘备拿下益州之后,为何不回荆州?
在《三国演义》小说里是这样的,刘备取了益州后,就没有回过荆州了。历史上并不是这样的。
建安十九(公元214)年,刘备取得益州。215年,诸葛瑾就到益州出差了。“权以刘备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孙权派诸葛瑾到益州讨还荆州的。刘备当然不想还了,想拖“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
孙权听了诸葛瑾的汇报,大怒,“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孙权直接任命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官吏,去接受三地。不料,被关羽尽数赶回。
“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两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
孙权这次讨要荆州,目的是南部三郡,对于关羽所处的南郡,江陵,公安却没有兴趣。因为当年孙权之所以将南郡借给刘备,他就是要刘备,替自己抵挡来自襄阳方向曹军的压力。而南部三郡,是荆州关羽所在地重要的粮食补给基地。
刘备没有想到孙权直接动用武力拿下了三郡。“而关羽与肃临界,数生狐疑,疆场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镇守荆州的关羽也没有料到,鲁肃一位的忍让,给他和刘备造成了软弱的假象。
战事一起,长沙桂阳直接沦陷,长沙太守廖立逃回了成都。零陵太守郝普极力抵抗,刘备感到吃惊之余,急忙亲自带五万大军,从益州进驻公安,派关羽领兵三万进攻鲁肃,这时,零陵已经失陷。
孙权敢动武,原因在于曹操西取汉中去了,他没想到刘备弃汉中不顾,来荆州,而且加上关羽,有八万大军,东吴没有把握打赢。
刘备一直以为汉中地势艰险,曹操一时半会儿拿不下汉中,所以带军来公安救南三郡。不料,张鲁因一次意外直接投降了曹操。刘备急需回防。
双方此时都有点打退堂鼓了,这时关羽与鲁肃对峙在巴丘,这和使命交给他们两个。“单刀赴会”,没有谁非常勇敢,只是一个谈判。
“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联合,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引军还江州”。孙权也没有做的很绝,将武陵,零陵还给了刘备。
这是刘备最后一次回荆州,长沙,桂阳给了东吴,给荆州兵团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长沙属吴,也是蜀之资粮恒虞不给”,本来关羽在荆州粮食可以自给,这样以来,还要部分从益州接济,给益州也带来压力。可是,刘备也没有办法,曹操得汉中,打到了家门口,不得不回去防患了。
刘备拿下益州之后,为何不回荆州?
道理很简单,因为益州是刘备政权的大本营和后方基地,但不是说刘备就不回荆州了,刘备在拿下益州后,也有回荆州的,在荆州地盘没有丢失之前,只要是属于刘备的地盘,刘备想回就回。
刘备是在公元215年年初,经过一年多的艰苦作战,在牺牲了庞统,召集了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等人进入益州作战,靠着马超率领一支军队逼宫成都,才最终迫降了刘璋。
公元215年,刘备拿下益州后,其地盘扩充为荆州五郡+益州,荆州五郡分别是南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桂阳郡,其中南郡是向孙权借来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借荆州”了,其他的荆南四郡则是刘备自已打下来的。
刘备拿下益州后不久,孙权就开始派人向刘备讨要荆州南郡,刘备好不容易弄来了南郡,而且南郡是整个荆州地理位置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是荆州的核心位置。
南郡向北是曹魏占据的襄阳,是刘备与曹魏的前线和国界线,也是刘备攻打曹魏最重要的一条战线,南郡向南是荆州腹地的荆南四郡,再向南直通交州,也就是今天的两广地区。
南郡向东是孙权占据的江东,向西是刘备刚刚拿下的益州,而作为南方唯一重要的战略通道--长江就是自西向东横穿过荆州南郡,从益州流向江东。
换句话说,南郡就是一个四通八达的战略要地,交通便利,水运发达。
而益州呢?益州的大概面积就是今天的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摊开地图,你就会发现,益州是一个大盆地,核心就是成都平原,益州的四周都是崇山峻岭,所谓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就是当时的益州,今天的四川。
益州的北部是延续八百余里的秦岭山脉,这也是从关中进入汉中的重要通道,大部分道路都是建在悬崖上的栈道,极其难走,别说行军打仗,就是普通的穿越都比较难。
益州的南部就是今天的云贵高原,在当时是大片的原始森林,不同的部落居住在其中,并不是绝对臣服于刘备政权。
益州的东部是荆州南郡以及武陵郡,以巫山山脉及万里长江阻难入川的道路,而长江的水路则是进出益州最好的方式,没有之一。
益州的西部是雄伟壮观的青藏高原,在当时是一片难以逾越的天险,当时的人根本就无法顺利进出青藏高原。
秦岭、云贵高原、巫山、青藏高原在益州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将益州团团包围在其中,这也就是四川盆地的由来,四周高,中间低,不就像个盆吗?
正是益州的的这种地理位置,决定是益州是一片易守难攻的风水宝地,外人的进益州很难,益州的人外出也很难。
而荆州却完全相反,荆州是四通八边之地,四个方向都有很方便的交通可以行走,南来北往也非常方便,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外敌也非常容易攻进荆州,荆州也成了易攻难守的一块战略要地。
如果你是刘备,你选哪个作为首都?当然是益州了,只要有一点赏识的人,都会选益州作为首都,何况是刘备呢?
既然益州作为蜀汉的首都,刘备当然是要留在益州,坐镇益州的了,作为政权的最高领导者,刘备当然不会无缘无故的去荆州,除非荆州有重大变故。
刘备自从拿下益州后,一共去了两次荆州,一次是与孙权湘水对峙,另一次是夷陵之战。
湘水对峙是因为孙权想要讨回荆州南郡,刘备不肯,这是战略要地,刘备想发展当然不会给,况且将南郡交给孙权,那荆南四郡不就成为飞地了吗?
刘备不肯交南郡,孙权也不肯善罢甘休,于是两军对峙起来,战争一触即发,正在这个关键时刻,曹操向汉中进军攻打张鲁,汉中是益州的北部门户,汉中一失,刘备的益州就相当于为曹魏打开了大门,之后将会永无宁日。
刘备感到了危机,马上与孙权议和,将长沙郡和桂阳郡划给了孙权,以抵南郡,孙权看到刘备让步了,在曹操的共同威胁下,孙权接收了刘备的方案,两军握手言和,这也就是刘备在拿下益州之后,第一次进入荆州。
第二次是夷陵之战,孙权在关羽襄樊之战期间偷袭了刘备所属的荆州三郡,刘备在一年之后,发动了夷陵之战,刘备从益州成都出发,从蜀吴两国交界的边境永安城开始攻打,最远一直打成了南郡的夷陵地区,但最后刘备被陆逊击败,狼狈逃回益州永安城,这也是刘备在拿下益州后第二次到荆州,之后一直到死 ,刘备再也没有踏上荆州的土地。
刘备拿下益州之后,为何不回荆州?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事实上刘备志在恢复汉室江山,因此荆州之地从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打算还。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讯速调动军队,全面占领荆州地区,等吴军来接管荆州时,为时已晚。为了维护孙刘联盟,刘备就说荆州是借的,等取了益州后再归还荆州。刘备取了益州后,孙权谴使来要荆州,刘备就说等取了凉州后再还荆州。
刘备入川取蜀,留关羽镇守荆州,一切大事皆交给关羽处置,关羽只需要牢记一点,那就是荆州不能还给孙权。刘备将荆州交给关羽十分放心,他还要忙着去取汉中、凉州、关中等地呢,那有空闲时间回荆州?得知刘备以"取凉还荆"为借口拒不归还荆州后,孙权派官吏进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关羽将这些官吏全部驱逐,不走者死。孙权盛怒之下,派大将吕蒙领兵击刘,刘备亦派5万士卒支援关羽!
正当孙刘要火拼之时,曹丞相出来劝架,当然曹丞相并没有亲自去劝和两家,而是出兵取汉中。刘备见曹操要攻取汉中,于是跟孙权达成和解,将长沙、桂阳两郡割让给了孙权,双方议和罢兵,共抗曹丞相。当然三国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其中不缺少勾心斗角,反反复复。刘备在汉中与曹丞相相抗,关羽在荆州跟曹军相抗,这时孙权背后偷袭,击杀关羽,取得了荆州的控制权。要刘备主动归还荆州是不现实的,只有自己借机强取才是正道。
荆州共有七个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赤壁之战后,由魏、蜀、吴三家瓜分:曹操据有北面的南阳、襄阳两郡;孙权得了南郡;刘备最多,本来拥有的江夏郡,后来又占有向刘琦投降的荆州的江南四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襄樊战役时,关羽跟曹、孙两家作战,身亡地失,刘备的荆州五郡尽归孙权。刘备称帝后,起兵伐吴,意在收复荆州,击灭孙权,结果兵败身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