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丢荆州,张飞遇刺,刘封孟达事变,刘备夷陵惨败。蜀汉到底损失了多少人才?
我是历史笑春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丢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一连串败仗中,刘备不但损失了领土,军队,更重要的是刘备损失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不是朝夕就可以培养出来的,他们的损失,使得刘备的事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蜀汉的灭亡也源自于此。
在荆州之战前,为了把根据地安置在西川,刘备让诸葛亮将荆州的人才带走一空。只给关羽留下一个空壳,荆州剩下的有数的人才不多。但是即便是这样,荆州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因为它损失的非常彻底,从将领到军队到政府机构,除了廖化诈死逃走,没有一个跑掉的。这个损失里包括关羽和他率领的蜀汉最精锐的水陆军将士,士仁和糜芳这些久经沙场的将领和他们的军队,还有包括潘濬这样能干的人才,一整套的政府机构班子。
接下来的连锁反应,刘备为了夺回荆州,不听群臣进谏,执意发动了夷陵之战。这次战役,给刘备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
首先是军队的损失。《三国志》中记载,“(刘备)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刘备的军队回到西川的除了向宠一营比较完整外,其余的大部分都损失了。
而将领损失也非常严重,首先是没有出兵,张飞就被部下所杀。而战斗中,光是担任重要的军职的就有张南、冯习、傅肜及胡王沙摩柯等阵亡。其他的有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手下重要的谋士马良、程畿都死于乱军之中。
最为刘备痛心的当属黄权的这一路人马。黄权在进军时要求独挡前阵,请刘备在后压阵,不可轻动。但刘备没有接受黄权的建议,并派黄权率领一支军队在江北防备魏军。在陆逊冲破蜀汉的防线后,这支军队被切断退路,不得已投降了曹魏。
这支军队里有着刘备准备接收荆州的一整套行政班子,以南郡太守史郃为首。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刘备特意将他们安置在危险性最小的黄权部队里,没有想到一起损失了。后来据魏书记载,曹丕特意接见了他们,同时进行了曹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封赏。记载如下:
“权及领南郡太守史郃等三百一十八人,诣荆州刺史奉上所假印绶、棨戟、幢麾、牙门、鼓车。权等诣行在所,帝置酒设乐,引见于承光殿。权、郃等人人前自陈,帝为论说军旅成败去就之分,诸将无不喜悦。赐权金帛、车马、衣裘、帷帐、妻妾,下及偏裨皆有差。拜权为侍中镇南将军,封列侯,即日召使骖乘;及封史郃等四十二人皆为列侯,为将军郎将百馀人。”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光列侯就封了四十二人,我们可想而知,刘备的损失有多么大了。
所以在夷陵之战之后,刘备在各方面的损失实在是太巨大了,诸葛亮后来说的,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不是夸大之词。诸葛亮在那种情况下,把风雨飘摇的蜀汉存续下来,实在是不容易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的文章。谢谢大家。
关羽丢荆州,张飞遇刺,刘封孟达事变,刘备夷陵惨败。蜀汉到底损失了多少人才?
蜀汉政权,从刘备称汉中王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下坡路的开始。
刘备心急了,加上马超一帮人的鼓动,有些飘飘然了,这有两方面原因:
1、刘备自己的需要。
刘备自28岁逐州起家,到汉中战役胜利,基本拥有了荆州、益州、汉中三块地盘,可谓功成名就。已是54岁了,26年的征战拼杀,确实太累了,他需要休息,需要享受自己的胜利成果。
2、蜀汉集团将领们的需要。
跟随刘备打天下的,最长的也26年。他们卖命的目的是啥:名和利。需要被分封爵位、分封土地,成为人上人。那么,汉中战役胜利了,基本上算成功了。做为股动,公司上市了,他们要分红的。以马超为代表的,他们已经等不及了。刘备称王,就意味着成功上市。
然而,冷静地看看当时的天下局势,这个时候称王,的确是不理智,是头脑发昏。
第一,将自己直接竖立成杷子,成了对立面。
尽管当时曹操、孙权的势力都很强大,但他们也不敢公然称王,仍然表面上服从汉室。因为一旦称王,就是诏告天下:老子反了,老子独立了。瞬间成了天下正义之士的攻击对象。
第二,同原来盟友的关系变得微妙了。以前是平等关系,是可以联盟的,可以携手作战的。如今,刘备一称王,从地位上压了孙权一头。孙权当然不舒服。人没我多,将没我广,地盘没我大,资历没我深,现在却高高在上,压我一头。联盟不平等了,成了帮忙了。孙权尽管嘴上不说,心里却有一万个不情愿。
正是因为刘备在不恰当的时候公然称汉中王,不符合天时、人合。着急了,才造成后来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结呆。
称汉中王,封侯封将军,就意味着可以马放南山了,可以享受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曹魏集团、江东集団,都是不允许自己卧塌之侧有老虎的。必须剿灭。
加上封分将军之后,蜀汉将士的膨胀,以为真的可以无敌于天下了,谁也可以不放在眼里了。造成孙刘联盟,盟而不联,貌合神离。关羽关将军纵兵抢东吴的湘关米,彻底撕开了联盟,只是他自己不觉得而已。
随着东吴集团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彻底宣告了刘备蜀汉集团的末日来临。
随后关羽、张飞、刘备这创业三巨头相后陨落,蜀汉集团告一段落。结束了刘备创业时代,开始了刘禅守业时代。
至于这一特殊时期,蜀汉损失了多少将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随着刘备自立为汉中王,预示着他们已经没有好日子了。
阿呆拙见,欢迎讨论。
关羽丢荆州,张飞遇刺,刘封孟达事变,刘备夷陵惨败。蜀汉到底损失了多少人才?
总体来说人才损失将近三分之二,其实更重要的是战略崛起被打断了,还有国力被重创,先说孟达刘封的三个郡,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一可以威胁到襄阳,樊城,南阳,二可以盯住关中,最主要是,可以通过蜀汉东部三个郡与刘备控制的荆州相连,谁成想关羽拒绝向两人求主,导致失去了战略要地。
其二,这一系列的失败,让隆中对更加艰难,或者说已经没啥可能了,当年孔明设想之一,就是天下有变,派人出兵攻打宛城洛阳,刘备出川,但一系列的失败,让这个战略成了水中月了!
第三,最可惜的是上层精英将领更是出现断层,关羽关平阵亡,张飞遇刺身亡,糜芳,傅士仁潘浚投降,赵累下落不明,只有廖化侥幸逃离。
第四,部队兵力损失惨重,这东西可不是说恢复就恢复的,关羽在荆州有四万五,等突围时只有几百人,其他人要么投降,逃跑,战死,这是最让人无力的!
总让所述,这一系列的失败,也基本让刘备失去了争天下的筹码!
关羽丢荆州,张飞遇刺,刘封孟达事变,刘备夷陵惨败。蜀汉到底损失了多少人才?
公元219年蜀汉的国力达到了顶峰,刘备在汉中击败了曹操,关羽在樊城击败了于禁,刘封和孟达攻占了东三郡。这一时期的蜀汉称得上人才济济,文臣有法正和诸葛亮,武将有五虎大将,刘备也磨刀霍霍,准备一口气攻占凉州,进而一统天下。
然而从公元220年开始,蜀汉接连遭到重创,关羽丢失了荆州,刘封丢失了东三郡,张飞被下属刺杀,法正、黄忠、马超等能臣干将相继去世,刘备也在夷陵之战被陆逊击败。经过这几次打击后,蜀汉损失了三分之二的人才,以至于诸葛亮北伐时期,能用的将领只有魏延和赵云。(赵云在第一次北伐后去世)
关羽丢失荆州,是蜀汉衰落的起点。在关羽丢失荆州的同时,孙权将关羽俘虏后杀害,刘备集团丧失了头号战将关羽。由于关羽战败的时候,刘备没有派出军队接应,蜀汉留守在荆州的文臣武将损失殆尽。
在关羽战败后不久,孟达投降了曹魏,刘封被孟达击败,丢失了东三郡。刘封丢失东三郡后,诸葛亮考虑到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未来可能威胁到刘禅,劝说刘备杀死了刘封。刘封遇害的同一年,法正和黄忠相继去世,刘备再次遭遇重创。
公元221年刘备准备讨伐东吴,征调张飞的部队到江州集合。结果张飞因为鞭打士卒,被范强和张达杀死,头颅献给了孙权。关羽遇害后,张飞成为了刘备的头号大将,张飞的死让已经遭到重创的蜀汉,更加的雪上加霜。
张飞遇害后不久,刘备发动了讨伐东吴的战争。由于赵云和诸葛亮不支持东征,马超的身体情况不好,刘备出征的时候只带了一帮年轻的将领,没有带一个老将。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被陆逊击败,张南、冯习等一大批年轻将领阵亡,蜀汉年轻一代的将领损失殆尽。
经过了这四次失利后,蜀汉的国力一落千丈,人才供给出现了严重的断代。诸葛亮北伐时期,手下一直没有可靠地将领能够使用,只能用刘备时期遗留下来的老将。等到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缺乏人才的问题更加严重。刘禅投降曹魏的时候,蜀汉的大将军姜维已经60多岁,大将张翼和廖化都80多岁,人才匮乏成为了蜀汉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羽丢荆州,张飞遇刺,刘封孟达事变,刘备夷陵惨败。蜀汉到底损失了多少人才?
谢邀,荆州丢失,损失了关羽,关平,周仓,王甫,赵累等重要将领兵力损失三万五千人左右,另外一些败类就不算数了。。。。。。张飞被刺损失了蜀汉最重要大将与二个叛将及一些兵士。。。。。。夷陵之战损失了黄忠,冯习,张南,沙摩柯,马良,傅彤,程畿等重要将领,损失兵士卡六七万。一,重要将领损失过半,蜀汉兵力损失一半以上,治国谋臣贤士失去不少,搞得蜀汉人才青黄不接,人才凋零。。。。。。这都是关公引发的,好好的荆州不守,硬要去攻击人家,弄得首尾不顾,兵败垂成。荆州丢失,引起一连锁反应,使蜀汉损失惨重,复兴汉室无望。关公几十年戎马生涯,为刘备创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北攻襄樊,时机不到,重大事情,不与刘备诸葛亮沟通,盲目自大,只能功过相抵。
?
关羽丢荆州,张飞遇刺,刘封孟达事变,刘备夷陵惨败。蜀汉到底损失了多少人才?
关羽失荆州,损失了关羽,关平,周仓,糜竺,傅士仁,王累,孟达,刘封等。
夷陵之战,损失了张飞,黄忠,傅彤,程畿,冯习,张南,蛮将沙摩柯等。兵士死亡约六、七万。粮草,器械全部丧失。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荆州,就失去至关重要的战略基地。这个损失是无法计算的。
还有,就是政治上的巨大损失。也是无法计算的。
可以说,经过失荆州和夷陵惨败,蜀汉的精华已损失绝大部分。所以诸葛亮叹息:"汉朝气数尽矣。"
欢迎点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