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岛海战中,济远舰方伯谦为躲避吉野舰的追击,升起了日本旗,那么他的日本旗哪来的?
在丰岛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在面对优势的日本舰队,不顾战友的安危,转舵逃跑。日本舰队吉野号尾追不舍。
方伯谦先是躲避船舱,后是悬挂日本国旗以示乞降。但吉野依然紧追不放。在此危急时刻,济远舰官兵义愤填膺。他们自发的用后主炮接连击中吉野舰,受重创的吉野舰被迫转舵逃走,方伯谦趁机逃回了北洋水师基地。
在这里,方伯谦升起过日本旗,那么这日本旗是从哪里而来的呢?
其实北洋水师的军舰备有日本旗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这是世界海军通用礼仪决定的。
礼仪规定,在军舰进入他国领海进行友好访问的时候,出访舰艇编队进入被访国领海线前,被访国一般派出军舰前来迎接。进入领海线时,根据双方协定,悬挂被访国国旗。被访国国旗挂在出访国主桅杆的右舷,出访国的国旗挂在主桅杆的左舷。
当年满清海军没有国旗,为了和国际接轨,还专门发明了龙旗作为国旗。
当年的中国北洋水师每年都有巡海任务,为震慑日本的野心,访问日本是每年必有的科目。北洋水师需要经常性的访问日本。访问日本要挂日本国旗。所以说,方伯谦的济远舰备有日本国旗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丰岛海战中,济远舰方伯谦为躲避吉野舰的追击,升起了日本旗,那么他的日本旗哪来的?
丰岛海战中,方伯谦匆忙测退,毫不抵抗,弃友军而不顾,升起白旗以及日本旗,侥幸逃脱后,还大言不惭炫耀“战功”。厚颜无耻,海军败类,他辜负的国家的培养,丢失了军人应有的品格。
济远舰作为北洋舰队仅次于定远镇远的主力舰之一,具有远航访问能力,各国国旗在该舰上应该是都有的,用于出访以及合法进入他国领海而用,应该济远舰上有日本国旗也不足为奇。
根据国际法律。任何军舰通过他国领海内的海峡航道时,必须扬起主炮,以示没有敌意。军舰进入他国领海时,同时升他国国旗,表示友好。丰岛海战前,方伯谦命率“济远”(旗舰)“威远”“广乙”护卫运兵船“爱仁”、“飞鲸”、“高升”以及物资船“操江”,前往朝鲜增援朝鲜牙山陆军。同时日本也接到情报,企图半路拦截。
任务之重,情况之危,作为留洋管代方伯谦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方伯谦并没有指定遇敌的应急预案,他认为该航道日军不会深入,但在从朝鲜返航接应“高升”号的途中,遭遇了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旗舰)、“浪速”、“秋津洲”的截击。
遇敌后双方爆发炮战,方伯谦所乘“济远”舰由于是旗舰,因此成为了日军集中打击的目标,重炮数枚后,方伯谦畏惧,率舰测退,未通告友舰“广乙”“威远”,“广乙”由于是小型舰支很快就被摧毁,“威武”则以一敌二,腹背受敌,不久也被击毁,“吉野”“秋津洲”则全速追击逃跑的“济远”,“浪速”则拦截“高升”,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队友,“济远”在测退过程中未通报各舰,导致本未进入战场的“操江”乱入,“济远”依然不顾航速缓慢的“操江”疯狂逃跑,导致“操江”上满载的军饷钱粮和重要文件全部被“秋津洲”俘获,继续追击的“吉野”由于航速比逃跑的“济远”快,因此方伯谦命令“济远”先后升起白旗和日本旗,炮手王国成和李仕茂不堪受辱,违令用尾炮多次击中“吉野”,“吉野”看独自追击风险太大,则返回与“浪速”一起拦截“高升”号,“高升”号上全体陆军不愿投降,拿步枪射击“浪速”,“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下令将“高升”击沉,高升高上950名陆军士兵全部殉难。
更厚颜无耻的是方伯谦回到本部,谎报军情,称日军强大,寡不敌众,掩饰自己的懈战投降,还称几乎击沉“吉野”,误导整个海军的策略,在不久的黄海海战中,方伯谦又再次置战友而不顾,擅自测退,还在慌乱之中撞沉了重伤的扬威舰。
丰岛海战中,济远舰方伯谦为躲避吉野舰的追击,升起了日本旗,那么他的日本旗哪来的?
按照国际海军礼仪,当军舰停靠、访问外国港口时,要在桅杆上悬挂港口所属国家的国旗,这是表示对该国的一种尊重。所以军舰上一般会把各国国旗都带上,像日本这种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去的频率更高,所以北洋海军的军舰上肯定都带着日本国旗。
我国军舰访问夏威夷珍珠港时,悬挂美国国旗
巴基斯坦海军来访时,悬挂中国国旗
例如1886年(光绪十一年)8月1日,从德国归国的军舰长途航行后,船底附着大量海洋生物影响航速,要进入干船坞刮洗油漆维护,但旅顺船坞尚未完工,李鸿章遂决定由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率“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舰前往日本长崎三菱造船所进行检修,并进行对日本的访问。结果刺激到了日本的愤青,引发“长崎事件”。
长崎事件
1891 年(光绪十七年)6 月26 日,由北洋大臣李鸿章安排,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亲率“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和“来远”等舰正式访问日本。这次访问历时40 余天,依次访问了马关、横滨、长崎。
所以,“济远”上有日本国旗是正常现象。
操江舰
但这是和平时期,在海战时挂出敌方的旗帜,就是表示投降。例如“操江”被日舰逼近炮击时,舰上的丹麦人弥伦斯就劝说管带王永发先在樯头悬挂白旗,大樯(主桅杆)上加挂日本国旗,向日舰投降。
中国军舰舰尾挂着的龙旗,方伯谦说自己打得吉野号挂龙旗投降,纯属无稽之谈
这一点方伯谦非常清楚。他为了掩饰自己挂日本旗的胆怯之举,他在《航海日志》中捏造战果:“击死倭提督并官弁数十人,彼知难以抵御,故挂我国龙旗而奔”。反说日本“吉野”号挂出大清的国旗——黄底青龙旗乞降。实际上“吉野”号在海战中仅轻微受损,无人伤亡,是因为追赶“济远”途中,“济远”冒险进入浅水区,“吉野”对海情不熟悉,只得放弃追击。
济远舰
可他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当时在“高升”号上的德国人汉纳根亲眼目睹“济远”挂着日本旗,舰上还飘着一面白旗,以至于陆军出身、不熟悉军舰的汉纳根以为这是一艘日本军舰。显然汉纳根没有诬陷方伯谦的动机。而日本海军的记载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
丰岛海战中,济远舰方伯谦为躲避吉野舰的追击,升起了日本旗,那么他的日本旗哪来的?
日本旗的来源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可能的两个来源,一是国际信号旗,二是外出访问时准备的。
日本旗还是信号旗?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方伯谦挂的是国际信号旗,而不是日本旗。
济远舰挂日本旗的说法,主要来自高升号幸存的船长和船员,他们看到济远舰挂着白旗和日本旗,从高升号附近掠过。
一些说法认为,当时海上炮烟弥漫,高升号上的人没有看清楚,可能实际上是国际信号旗。因为国际信号旗中代表“1”的旗子,和日本旗很像(如下图)。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方伯谦想表示投降,就拿信号旗当日本国旗用。
这些说法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1855年英国起草了国际信号旗草案,1857年对世界公布。所以洋务化的北洋水师,在1894年丰岛海战中,完全可能有国际信号旗。
即便是现在的中国海军,挂的信号旗还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认为挂了日本旗。
访问长崎时的准备刺激日本海军大发展,最终导致甲午海战的,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长崎事件。
那一年,北洋舰队访问日本,耀武扬威。岸上冲突爆发后,将炮口对准长崎的,就有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舰。
按照国际惯例,军舰访问一国要挂该国国旗,所以当时济远舰肯定是挂了日本国旗的。所以,济远舰上有日本国旗并不奇怪。
方伯谦是黑是白另外小煮认为,方伯谦的撤退并无不妥。当时北洋舰队已经力战不支,而高升号挂英国国旗,为的就是投机运兵。当时,高升号还未到达交战海域,济远及早撤退,与高升号撇清关系,赌的就是日军不敢攻击英国船只。可惜的是,赌输了。
面对吉野号的追击,先进的济远舰并不惧怕单挑。所以挂日本旗诈降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而且方伯谦确实击伤了吉野号。吉野号是受到重创才不敢追击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