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杀了司马懿,历史会如何发展?

历史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如果曹操杀了司马懿,还是会有人篡夺他的大魏江山,只不过换了个人罢了。

在《淮南子》中记载,当年西周分封的时候,齐君太公望和鲁君周公旦互相问治国之道。大公望说“举贤而上功“,周公旦说“尊尊亲亲“。太公说鲁国从此要衰弱了,而周公说齐国将来肯定会出现劫杀的君主。

果然,齐国越来越强大,但到二十四世时被权臣田氏所篡夺王位,而鲁国越来越衰弱,到三十二世就灭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采取任何治国的国策,都有利有弊。当日后矛盾无法调和的时候,弊端就会显露出来,至于谁来利用它达到自己的目的反倒无所谓了。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魏国也如同当年的齐国一样。曹操为了一统天下,采取得了很多因地制宜的措施,但为了自己的统治,也对旧的制度做了很多的改动。这些改变都会对未来产生影响。

比如为了篡夺汉室的江山,他打击那些忠于汉室的门阀世家,为了给禅让打基础,他严格控制上下阶层的思想。所以当曹丕接受汉室禅让时,魏国上下都认为理所当然。

同时,曹丕为了防止曹室宗亲夺位,对其他宗亲严加管束,如同囚徒。最终,由于自己的政策,造成大权旁落,司马懿一家独大。到最后,被司马家接受曹家的禅让,得了天下。

但即便是没有司马家,以曹魏的制度,信外人不信宗亲,也还必然会有其他的人来当权臣,最后还会篡夺魏国江山的。不过不姓司马罢了。

唯一有一点的不确定的可能,就是新的篡位者的治国理念。司马氏鉴于曹家对宗亲苛刻,当中央政权被篡夺时,皇族无力反抗。便大肆分封宗室,让地方上这些分封的王爷有权有兵。谁知道原本想让他们辅卫江山,反倒酿成了八王之乱,最后造成五胡乱华,汉族落入了深渊。如果新的朝代不采取这种建国理念,将来历史怎么走呢,这是难以确定的。

所以说,以曹魏建国的体制,它必然会被权臣所篡夺,只是时间早晚、权臣是谁的问题。曹操就是杀了司马懿也没用,还会有别的人来篡位的,只不过可能不姓司马罢了。

如果曹操杀了司马懿,历史会如何发展?

曹操对于司马懿这样的世家大族出身的才学之士,一向是釆取“且用且防之”的实用主义路线的!况且在曹操生前司马懿也并未对曹氏家族的利益构成什么威胁,也没有露出什么野心来!反而是对曹操集团的发展壮大有助益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又怎么会除掉司马懿呢?退一步讲,假设曹操真的有末卜先知之能,知道司马懿会对曹芳构成威胁而除之,恐怕也不能对于必将发生的历史作出什么改变!浅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曹氏集团的兴衰,其责任在于领头人的才干与能力的强弱。而不在于是否有强臣夺权!如果曹操的各代继承人,都是曹丕、曹睿那样的"强人",那么即使给了司马懿以夺权的胆子,他也没有机会那样干!反之如果曹氏继承人的本领是一代更比一代弱,能力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差,那么即便是没有司马懿夺权,也无法保证不会有其他权臣趁机而起!

二、司马家族是个大家族,族内也不乏有才学之士。就算曹操除掉了司马懿,也会有其他人添补到司马懿的家族位置上。况且如果曹操只杀司马懿而不除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家族的其他人的话,也难免会和有影响力的世家大族——司马家族构怨!司马家族必会寻机反扑!无罪证而无端的诛杀能臣,而且还会和很有影响力的司马家族结仇,这并不符合曹操的风格!

三、假设曹操杀掉司马懿就能改变,司马家族夺取曹魏政权的命运吗?恐怕未必!司马懿之所以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是因为自己的安危受到了曹氏亲贵的威胁!不发动兵变则有可能会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之中。这是曹氏亲贵与世家大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总爆发″所导致的——即使没有司马家族构成对曹氏亲贵集团的威胁,也一定会有其他的世家大族及其领头人,会对他们形成某些利益挑战:总不能因此而把所有的世家大族都杀光吧?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么恐怕曹氏政权自身也将会因为失去了基础而崩塌!

综合上述:结论是无论曹操杀不杀司马懿,都无法改变历史进程!这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特殊环境所左右的,不是能够由个人意志所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代枭雄曹操也只能是寄希望于子孙能够保持住掌权所必备的能力,而不给他人以觊觎之机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