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应该定期做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检测报告单要如何解读?
癌症在这个年代,总是一个沉痛的话题。今天有一个阿姨找到我,要出具疾病证明、费用清单和出/入院记录报保险,我就问她患者是谁,她说是我之前管的一个直肠癌患者叫某某某。我问她患者情况,她说出院后一个月就去世了。那一刻我不禁唏嘘,曾经那个说买好老鼠药,买好鞭炮,就等我判死刑的阿叔竟然走了……
回归话题。
肿瘤标志物是打开癌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有些早期癌症其实还没有表现出症状,但是肿瘤标志物已经明显升高。我记得有一个同事的父亲,就是体检时候发现肠道肿瘤标志物升高,然后加做了肠镜检查,就发现了早期高分化的肠癌,现在手术后已经将近5年了,依然健康如故。
什么人需要查肿瘤标志物?怎么解答?①健康人群年龄>30岁,需要每年体检查肿瘤标志物,如果条件允许,可在25岁时就开始查,作为健康体检筛查。
②有经常便秘、解血便、腹痛、慢性腹泻患者,要每年定期检查肠道肿瘤标志物,主要查CEA、CA19-9,排出有无肠道肿瘤。
③有肠息肉者,每年定期复查肠道肿瘤标志物(CEA、CA19-9).
④有反复胃痛、胃反酸、胃胀、恶心、呕吐患者,需要查胃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等,如果明显升高,还需要做胃镜进一步排除有无胃癌。
⑤有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等问题者,每年复查肝功能,肝功能中包含着甲胎蛋白,是肝癌的肿瘤标志物。
⑥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问题,需要每年复查胆道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50)。
⑦肥胖、酗酒、抽烟、暴饮暴食者,需要查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50),排除有无胰腺癌。
⑧经常抽烟或家里有人抽烟者,需要查肺肿瘤标志物(SCC、NSE)。
⑨有吞咽困难、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咽炎等患者,需做肿瘤标志物SCC检查,排除食管癌。
⑩有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肿块、月经不调患者,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排除有无妇科相关肿瘤。
⑪有排尿费劲、无力、排尿困难、检查发现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PSA、FPSA),排除有无前列腺癌。
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只是作为筛查手段,并不能作为疾病诊断的标准,如果检查出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升高,还需要针对性进一步检查。同时,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会有肿瘤标志物升高,我就见过很多个肠癌患者,其肿瘤标志物一切正常。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若有相关问题,请关注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哪些人应该定期做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检测报告单要如何解读?
总体上,以下几类人群建议做肿瘤标志物检查。
第一类是40岁以上人群。因为肿瘤的发生,其实跟年龄有关系。统计学的数据,年纪越大的人其实肿瘤的发生率是更高的。因为环境的改变,污染或者是饮食,甚至精神压力,综合的这些因素。其实癌症的发生率这些年一直在升高的,因为跟年龄有关,所以我们建议中老年人群要定期检查肿瘤标志物。
第二类人群是有癌症额家族史的人群。因为有很多的肿瘤都家族聚集性,像乳腺癌或者结直肠癌,是有家族聚集性的,好比一个家族里,在祖父祖母这一代有结直肠癌,那父母甚至舅舅,都有可能患上结直肠癌,因此,此类人群也是需要做定期的肿瘤标志物检查。
第三类人群是经常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如放射科医生、油漆工人、核电站工人、矿山工人等,都需要定期检查肿瘤标志物。
第四类人群是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吸烟者;酗酒者;长期熬夜、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喜欢吃腌制食品的人;饮食规律者也最好做定期检查。
最后一类人群就是有癌前病变的患者。有一篇特别经典的文献,癌症发生的因素,其中一个就是炎症。长期慢性化的炎症刺激会容易导致肿瘤的发生。例如一患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总是有腹痛腹泻的症状,而且通过肠镜检查,可以看到肠壁有多处溃疡,所以这样的患者建议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
又例如我国是肝炎大国,有乙肝患者大概9500万,丙肝患者大概1000万。肝炎也是肝癌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患有乙肝或者丙肝的患者发展到肝硬化的阶段,也建议检查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于癌症的预后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肿瘤标志物的筛查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说一下肿瘤标志物的动态监测。如第一次检查肿瘤标志物显示为正常,那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年检查一次即可。但如果结果是异常升高,那需要每2-3个月检查一次,并连续监测三次,以观察数值有没有变化,有没有回到正常水平。如果一直没有回复到正常水平,那建议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