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韩信不死,汉朝能够打败匈奴吗?

谢邀。我是澹奕欢迎交流。

汉朝初期有两个韩信(为了避免混淆,另一个称作“韩王信”),如今说的大多都还是“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与彭越、英布并尊汉初三大名将。众所周知,汉朝建立后直到汉武帝时代,汉朝对匈奴都处于劣势,高祖刘邦时代甚至发生了“白登之围”。

而韩信呢?是在楚汉之争中刘邦的得力干将,战功赫赫,被萧何称赞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他是:“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率军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到垓下之围全歼楚军,无一败绩。所以有人在想,如果汉朝初年刘邦让韩信攻打匈奴,能否取胜?

历史并没有如果,这种问题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首先,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非常强悍杰出的,然而当时的匈奴的领导者却也并非泛泛之辈——冒顿单于。这位弑父自立的单于,第一次统一了整个漠北草原,先后征服了楼兰、乌孙、丁零等众多部族国家,控制西域,威逼大月氏西迁,拥有控弦之兵三十万,建立了匈奴历史上最强盛时代。这样的人并不好对付。

另一方面,韩信虽强,无援休矣

多年的楚汉争霸,使得整个中原地区民生凋敝,元气大伤,没有充足的粮草、后备、马匹、兵甲甚至军队。汉朝初年的国力,实在无法去支撑一场对于匈奴的大规模战争。“白登之围”中,刘邦几乎是倾巢出动,三十多万的大军已经是当时汉朝能够调动的几乎所有兵力。

即便是韩信出兵,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对抗冒顿单于,两个人都是当世豪杰。而两人背后的实力,却又有天壤之别。

汉朝连续数十年都对匈奴隐忍,等待机会,并非没有合适的战将,而是多方面掣肘。直到汉武帝时代,国库充盈、兵马齐备、诸侯王势力被铲除,汉朝才有了完全能够击溃匈奴的能力。

如果韩信不死,汉朝能够打败匈奴吗?

韩信为军事天才,奇谋妙计多端,以其才征服匈奴,应该可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韩信多谋善变,具备非凡的军事才能,不会按常规思维出牌。况且,经过楚汉战争磨炼的军队,战斗力不差,以攻为守,策略正确,战则胜之。

兵者,诡道也,兵者,气势也。后来的霍去病,为何敢以800骑,深入匈奴腹地,强挑劲敌?气势勇猛,出其不意,气势如虹,战则胜之。一战成名,令强奴胆寒魄散,再无凌人的汹汹气势。被他打怕了的匈奴,此后一见汉军,自矮三分,心跳加速,心律失常,腿肚子抽筋,手臂颤抖,援弓无脉,弯刀也不听使唤了。

气盛则胜,气衰必败。刘邦的白登山之败,不仅败在风雪载途,更败在军事指挥才能——不听谋士刘敬谏言,前军与后军失联,陷入敌军伏击圈,赢得仓惶南顾。此战失败,成为汉军心理抹不去阴影,失去了面对匈奴的勇气,只有自舔伤口的哀情了。假如此战是韩信指挥作战?匈奴可能会折戟北逃,再也不敢轻易犯边了!

如果韩信不死,汉朝能够打败匈奴吗?

在《前汉演义》中,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在白登山一战中,如果换了韩信带兵的话,能不能击退匈奴的围攻?

另外一种疑问是:在白登山一战中,如果换了是项羽带队,会不会击败匈奴?

这两种疑问是很有意义的,都说历史没有假设,那是不对的,历史为什么不能没有假设?

无论是项羽还是韩信都是带兵的优秀统帅,最大的不同点是两人的用兵风格不同。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风格,都可以击败对面的匈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说句实在的,也就是只有刘三这个流氓才败在匈奴的手下,虽说当时有陈平随军,但陈平的特长是善用奸计,对于带兵打仗他并不是特别的擅长。

项羽和他的军队最大的特点是作战勇猛无畏生死不惧,最善于打硬仗恶仗、最善于以寡击众,首战在巨鹿破釜沉舟、以四万击败二十万的秦军。

次为彭城一战,以三万兵力打的刘邦的几十万军队望风而逃。

所有这些战绩都足以表明,如果和匈奴的军队发生激烈的战斗,虽说未必全胜,但至少不可能像刘邦那样被围在白登山而束手无策。

韩信和他的军队显然不具备项羽这些优势,但韩信却生来就是一个天才的优秀军事人才。

他知道如果正面和项羽的军队硬扛绝对讨不到好,所以在和项羽的交战中,他绝对的要靠谋略取胜。

当然击败项羽也不是韩信一人的功劳,其中的张良、陈平、郦食其以及负责后勤保障的萧何也是起了巨大的作用。

另外还有那些舍生忘死的周勃、灌婴、曹参和樊哙这些武将等。

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韩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而匈奴当然也不是吃素的,早在蒙恬将军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在河套地区驱赶匈奴时,那是的匈奴还不是太强大,而那位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和女人的、充满了大战略和大智慧的冒顿单于还未出世。

而匈奴的强大、崛起和威胁也正是从冒顿单于开始,整整的给汉帝国带来了五十多年的心理阴影。

匈奴军队的特点应该是既具有项羽军队作战勇猛的特点、又具备韩信军队善用谋略的特点,集两支军队的特点与一身。

他们即善于骑射并擅长大纵深突击作战,同时作战风格也是一场的强悍和老辣。

除此之外,不仅仅是作战勇猛,而且还善用诡计、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把刘邦困在了白登山。

虽说匈奴既具备了项羽军队作战勇猛的特点和韩信军队善用谋略的特点,但它打仗其强悍远不及项羽,其谋略也远不见韩信。

论强悍在汉军之上,却在楚军之下,论谋略在楚军之上、却在韩信的汉军之下。

因此,如果当初由韩信或者是项羽带兵出击匈奴,都会大败匈奴的,而不会出现刘邦的被困白登山!

如果韩信不死,汉朝能够打败匈奴吗?

有能力打败跟有能力消灭是两个概念

让韩信带着30万军队去跟冒顿打,韩信不是打不赢,问题是冒顿得跟你打。

冒顿之所以跟刘邦打,是因为刘邦孤军深入,被冒顿困住了。但是过了好几天,冒顿也没能把刘邦吃掉,他心里也是很慌的,汉军的援军随时到来,腹背受敌,那个损失他承受不了。

韩信来了,冒顿也是一样的态度,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匈奴人没有那么多面子要讲,他们要的就是付出更少的损失,抢到更多的东西。

后来,汉武帝时期跟匈奴打,之所以打了那么多年,不是因为匈奴有多强,是卫青、霍去病满世界找匈奴打,要么是打不到,要么是跑一两千公里才打一点点人,真正碰上匈奴主力难度很大的。跟匈奴打仗可不是像跟中原人打仗一样,把城市占了,就可以辅射州县了,打匈奴你除非抓住了主力,堵住了一举消灭,才能彻底消灭。这个难度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韩信有能力击败匈奴,不说100%赢,至少有八成的机会,但是想要消灭匈奴,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韩信不死,汉朝能够打败匈奴吗?

我想说的是以韩信的军事才能来说可以击败匈奴,使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不敢到边境城市劫掠,或者更进一步,将匈奴驱赶至更加遥远的北方,这些都是有很大概率实现的,但是如果说要消灭匈奴,我认为是无法实现的。

首先谈谈韩信,韩信的个人简历我就不在此赘述了,自汉中韩信拜将以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这一系列的战斗故事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深谙兵法,用兵诡谲的伟大军事家的形象,无不是后世兵者效仿学习的典范,韩信本人被后人称为兵仙。我个人对韩信的用兵之道总结起来就是能够充分倚仗战场实际情况,善于使用奇谋,用兵灵活多变,善于指挥多兵种、大军团作战。楚汉时期最擅长于骑兵作战的项羽也是败在此人手中,这也就是我坚信韩信有能力战胜匈奴的底气。

其次再说说匈奴,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早在周朝的时候匈奴就出现在了荒凉的北方。由于这个民族生长于荒野,因此研究了这个民族不屈、尚武、强者为尊的民族特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就使用蒙恬领军修筑长城,守卫边疆,蒙恬也不辱使命,狠狠教训了匈奴,但是也仅此而已。再往后,汉朝经过多年休养生息,国力逐步强盛,到汉武帝时期连续对匈奴展开大规模作战,最终将匈奴赶到了大漠深处。再往后东汉时期,匈奴由于天灾加人祸分裂为南北两支,其中南匈奴投降汉朝而北匈奴逃至中亚。

综上所述,一方面韩信的能力毋庸置疑,如果派出韩信迎战匈奴,那么在战场击败匈奴是大概率的事情,但是战争没有必然的结果,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在此我说是大概率。另外一方面,想彻底消灭一个民族,通读中外历史我们可以发展,仅仅依靠战争这一种手段是完全不够的,一个民族消亡在历史长河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战争和杀戮永远只是这众多原因中的一个细微的环节。

如果韩信不死,汉朝能够打败匈奴吗?

这个问题很有趣,津城沐雨来回答。

韩信有没有能力消灭匈奴?

毫无疑问,韩信是没能力消灭匈奴的。

韩信是挺厉害的,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果匈奴和韩信对垒,匈奴的战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是,要想消灭匈奴,马那是不可能的。

匈奴雄踞茫茫大草原,广阔无边的大草原看似无防却胜似有防,一旦匈奴处于劣势,势必会躲到大漠深处回避汉军,汉朝军队如入漠北寻找匈奴,如同大海捞针。

汉朝建立在秦朝末年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之上,国家百废待兴,急需要休养生息,也无力支持对匈奴的长期对峙消耗战。

以当时汉匈实力来看,汉朝无力与匈奴全线开战,匈奴也无力与整个大汉帝国全线对抗,更别说谁消灭谁了。

即使到了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经过文景之治国力恢复,能够打败匈奴,但也无法消灭匈奴的目的。

所以,韩信有能力打败匈奴,却无力消灭匈奴。

知历史,明兴替,懂得失,本文由津城沐雨原创,欢迎大家随手关注,您的支持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