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形状、颜色发生改变,是身体五脏六腑发出的什么信号?应该如何调理身体?
这是一篇有味道科普~
很多人酣畅淋漓地拉完便便之后,习惯马桶一盖,流水一冲,又是干净清洁的一天。但你不觉得看都不看一眼就把自己的便便冲走实在太冷血了么?那毕竟是从我们身体里掉下来的一部分啊。应该回过头来看看,跟它做个告别仪式,感谢它在身体里陪伴多时今日终于离去。那是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开个玩笑,言归正传。粪便作为新陈代谢的产物,可以传递很多的健康信号。大便颜色、形状、气味、频率和疾病密切相关,被视为消化道的“警报器”,是我们掌握自己身体健康的免费检查指标。
首先,从大便的颜色入手。正常大便的颜色是棕黄色,这是由于大便含有胆道排下来的胆黄素所致。当出现以下颜色时可能提示疾病的发生:
1、黑便:判断是否疾病前先排除以下两种情况:⑴食物导致黑便:如猪血、鸭血、动物肝脏、巧克力等;⑵药物导致黑便:如铋剂、铁剂、炭粉、某些中成药等。如果没有食物和药物的影响,黑便一般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导致。最常见原因有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性胃炎和胃癌等。
2、红色便:多为消化道下部出血。如果是大便中混合着血,多考虑是肠息肉、结肠癌、肠套叠、炎症性肠病等;如果是大便外层有血,多考虑是痔疮和肛裂,但肛裂导致的便血与痔疮不同,肛裂常常会在排便后有肛门剧烈疼痛。此外,食用过多西红柿、西瓜、红辣椒等也会排出红色外观粪便,应注意区分。
3、白陶土样便:颜色为灰白色,较松散,形状似白陶土。这是由于胆汁分泌不足或胆道梗阻,胆黄素不能通过胆道进入肠腔,将粪便染黄所致。常由胆道结石、胆道内肿瘤、壶腹周围癌等疾病引起。此外,钡餐造影术后也会使粪便呈现灰白色。
4、绿色便:可以因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菌痢引起;此外,食用了大量含绿色素的食物,或食物与胆汁通过小肠速度太快,粪便中含有的胆汁色素没有得到充分分解,大便也可以呈现绿色。
其次,要观察大便的形状。如上图,大便可分为7种不同的形状。第1型大便呈现的是一颗颗羊屎状;第2型是表面凹凸不平的香肠状;第3型是表面带有裂痕的香肠状;第4型的外型像香肠,质地像牙膏一样光滑柔软;第5型是柔软的小块状,边缘分隔清晰;第6型是蓬松糊状的小块状,边缘分隔模糊;第7型是无固体块的水状。
凭直觉我们也能知道,最理想的大便形状应该是第4型,第3型和第5型在可接受范围内。如果你的大便呈现第1或2型,表示大便停留在大肠的时间太长,使得大便的水分过少,容易引起便秘,从而形成颗粒或凹凸的香肠状。常见于蔬菜进食较少或喝水太少的人群。此外容易紧张、急性子的人也容易便秘。应放松心态,适度缓解压力,及时补充足够水分与膳食纤维,并加强锻炼。第6型提示体内细菌分布不均、病菌太多,或蛋白质吸收失常。若调整饮食后依然没有改善,有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应积极检查治疗。第7型可能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少吃油腻及辛辣食物,以免刺激肠道蠕动。
总之,大便蕴含着疾病的信息,我们平时应养成观察自己大便的习惯,及时发现异常,尽早治疗疾病。因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和肠胃功能不尽相同,所以排便情况也不尽相同。偶尔因为饮食、药物导致排便情况异常无需担心太多。但如果排便异常情况持续一周以上,且找不到明确原因,就应该到正规医院咨询专业医生,以免耽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若有相关问题,请关注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大便形状、颜色发生改变,是身体五脏六腑发出的什么信号?应该如何调理身体?
大便是我们人体排出的废物残渣,我们吃进去的东西经过了一系列的消化,剩下消化不掉的残留物,就变成粪便排出体外。所以大便的形状颜色发生改变,主要是反映的我们体内胃肠道,消化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大便的形状可以反映关于肠道蠕动的一些情况。有的人几天不排一次大便,常常便秘,大便又干又硬,甚至成一个一个的小块块,说明肠蠕动慢,便秘,缺乏膳食纤维,可以从饮食上注意调整,多补充水分和水果蔬菜。
大便的颜色可以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改变。生理性的是我们吃的食物里面的色素,比如有的人吃了很多红心火龙果,结果发现自己的大便变成红色了,这就是火龙果的色素在作怪。
而病理性的大便颜色的改变,比如说出现了黑便,很可能是伴随有消化道的出血。而大便排出后伴随有鲜血,则有可能是痔疮或者肛裂导致的。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排便习惯突然改变,原来好好的,却忽然不成型了,甚至颜色变成发白的陶土色或者突然出现黑便,我们需要看看是不是身体肝脏和肠道出了问题,最好可以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大便形状、颜色发生改变,是身体五脏六腑发出的什么信号?应该如何调理身体?
首先大便是在人体肠道内形成的,而大便的正常与否直接反应了肠道的健康,所以不论是大便的颜色还是大便的气味及形状出现异常都需要及时检查,因为大便残渣在人体内存留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肠粘膜吸收更多的毒素,所以会容易引起肠道病变。
下边马医生为大家解答哪些异常的大便情况反映出怎样的信号?
1、最常见的一种大便是浠水样便,而且颜色发黄带有粘液性物质,这是由于腹泻导致的,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道被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后出现拉稀的现象,多见于急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2、大便干燥,而且大便呈结节状,这是便秘的表现,主要是肠道缺乏膳食纤维,而且肠道水分少所以会容易导致出现大便干燥不易排除的症状,而且会有恶臭味。
3、粘液脓血便,这是主要是肠道感染多见,主要是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病变,会容易导致肠道粘膜感染,而且会有少量的出血,所以大便表面会有一层粘液性脓血物质。
4、陶土样便,陶土样便这是胆囊疾病导致的,由于胆囊结石、胆管梗阻、胆管癌等疾病会容易导致胆汁无法排泄参与消化,所以会出现陶土样大便,主要是呈灰白色。
5、大便呈模糊状,而且带血或者黑便
这种症状多见于肠癌或者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肠道功能异常导致大便不成型,而且大便次数增多或者减少,由于肠道血管破裂会出现出血症状,还有痔疮也会导致出现便血或者便后滴血的症状。
关注马医生,为大家解答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大便形状、颜色发生改变,是身体五脏六腑发出的什么信号?应该如何调理身体?
大便检查是医学中的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大便确实可以反映很多疾病状态。大便的形状,颜色,次数改变,都说明人的身体出问题了。我们来一个个分析一下:
(1)大便的颜色
正常的大便是淡黄色的,因为有胆汁通过粪便代谢,大便的颜色主要来源于胆色素的颜色。如果大便呈黑色或者柏油样,可能代表有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溃疡,胃肠道肿瘤的患者。如果大便呈陶土色,说明有胆道梗阻,胆汁没有进入肠道。当然,大便的颜色与进食的食物也有一定的关系,在诊断疾病之前,一定要排除饮食因素的影响。如果吃了鸭血,猪血等动物的血液,大便也可能是黑色的。
(2)大便的形状
一般来说,大便是长条形的,如果大便变细,说明胃肠道可能存在梗阻的情况,导致肠腔变窄,常见于肠息肉或者肠癌的患者。如果大便不成形,可见于胃肠炎,肠预激综合征、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癌等多种疾病。
(3)大便的次数
正常人每天大便一至两次,或者每两三天大便一次。大便次数增多,可见于肠炎,腹泻,胃肠道功能亢进等疾病。大便次数减少,常见于便秘,肠梗阻等患者。
通过大便,可以反映很多疾病,想要确诊的话,需要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做一个详细的评估。欢迎留言咨询,更多医学科普,请关注我。
大便形状、颜色发生改变,是身体五脏六腑发出的什么信号?应该如何调理身体?
今天从现代医学角度谈一下大便,会给我们人体的健康或疾病,带来哪些启示?
大便如同尿液,它是反映人体相应系统的一些健康状况。比如说尿液,它可以反映我们人类泌尿系统,肾脏,膀胱等全身代谢的一些情况。而我们人体所排出来的粪便,它重点反映的是我们人体消化系统的一些改变。
比如说,大便的颜色改变。正常人类粪便的颜色为淡黄色,质地比较柔软,一般是成型的。
那么比如说,如果大便出现颜色发黑,提示消化系统内有出血,上消化道的出血,比如像胃溃疡,胃炎引起来的出血,基本上大便是黑颜色。而如果大便中带有鲜红色血液,一般考虑是下消化道的出血,当然也可能是直肠癌或者是痔疮出血。
如果大便出现白陶土样改变,可能是人体的肝胆出现问题。
还有就是性状一些改变,如果出现腹泻,大便是不成形的,这个是大家很常见的。当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出现羊粪球类似的改变,有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或者是消化道的肿瘤。
大便形状、颜色发生改变,是身体五脏六腑发出的什么信号?应该如何调理身体?
“大便时干时稀,一天几次,粘连,是怎么回事?”,如果仅是偶尔几次大便干或大便稀,一天排便3次以上,大多是饮食因素导致,问题不大。
此时可注意饮食清洁,多摄入蔬菜水果、多饮水,注意腹部保暖,少食生冷、刺激、辛辣、油炸等食物,会逐渐恢复正常。
如果是长期大便性状、颜色、次数改变就要引起重视了,多是消化道出现问题导致,要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1、大便性状改变正常大便是圆柱状、质软,如果有便秘,大便多呈粒状、干硬、一截一截,可通过改变饮食、服用缓泻药来缓解,如果是顽固便秘建议就医,适当灌肠。
如果大便长期呈糊状、水样状、不成形、附有黏液等,可能是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癌等导致,需要就诊明确病因。
如果大便突然变细、有凹槽,像挤牙膏一样,考虑肠腔狭窄、异物凸出导致,多见于肠息肉、肠癌等,要及时做肠镜明确。
2、大便次数改变正常来说,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一次都属正常,只要是规律的就没问题,有些人如果当天进食减少,第二天可能无粪便排出,也属正常。
但是要注意,本来排便是每日1-2次,但近期每日排便增至5-6次,且大便多不成形,或排空便、黏液便,老是想上厕所,便意频繁时,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注:如果出现排便困难、腹痛、腹胀、或肛门完全停止排便排气等,要警惕肠梗阻,需及时就诊。
3、大便颜色改变正常大便是黄褐色、棕褐色,如果吃了动物血、肝脏制品,可能会出现黑便,如果近期并未进食动物制品,但持续黑便,要注意是否为上消化道出血导致。
如果吃了红心火龙果、西瓜等,可能会出现红色样大便,属正常现象,如果做了钡剂灌肠可能会出现灰白色大便,也属正常情况。
我们比较常见的是便血,尤其是鲜红血便,附着在大便表面,此时多考虑痔疮、肛裂、或距肛门较近的肠息肉、肠肿瘤等,大多数人会误认为是痔疮,自行买药使用,需就诊做直肠指检、肠镜来明确。
如果肠息肉、肠癌距肛门较远,大便与血液混合,伴有黏液,多呈果酱样、暗红色大便,有时还会伴有里急后重、腹泻便秘交替、贫血、腹痛等症状,而炎症性肠病同样会引起便血,同时伴有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当然,有时大便还会呈白色、陶土色、绿色等,可能是消化不良,也可能是肝胆疾病导致,需注意观察及时就诊。
保证正常、健康排便,日常要如何护理?1、保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少食多餐、规律饮食,勿暴饮暴食,荤素搭配、均衡摄入,勿过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辛辣刺激、腌制加工类食物,最好戒烟酒。
日常要适当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学会释放压力,避免因情绪、精神因素,导致胃肠紧张,出现排便异常。
2、注意观察,定期体检
如果大便性状、次数、颜色等突然改变,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明确,同时建议定期进行肠道筛查,及早发现肠道病变。
3、勿滥用保健品
网络上有很多某某减肥茶、清肠茶、益生菌、排宿便等保健品,宣传服用后肠道会更健康,但这些保健品功效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神奇,如果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便秘加重、肠蠕动减弱等情况,建议理智消费。
了解更多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请关注【东肿结直肠陈海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