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走出“至暗时刻”,单季营收与星巴克中国相差0.5亿美元,终于翻身了吗?

作为现磨咖啡行业中的两强企业,瑞幸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为4.9亿美元,而星巴克中国第三季度则为5.4亿美元,两者之间只剩0.5亿美元的差距。

更值一提的是,若与去年同期相比,瑞幸第二季度营收增长72.4%,而星巴克中国则下降40%。倘若能维持这一趋势,那么不排除第三季度瑞幸超越星巴克坐上龙头的可能性。

成立仅4年多的瑞幸在发展的道路上可谓“命途多舛”,2020年4月还自曝出财务造假而从纳斯达克退市,后又募资10亿美元刚刚在年初实现破产重组。

目前单看这单季营收数据对比,瑞幸无疑已经走出了财务造假和破产重组的“至暗时刻”,正在对有着51年历史的前辈星巴克奋起直追。

从财务造假到营收迫近星巴克,瑞幸是如何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实现翻身的呢?到底有何经营之道呢?

首先,作为本土品牌,瑞幸咖啡深谙经营之道,当星巴克还在坚持“商务会面、交友聚会”甚至品牌调性的时候,瑞幸咖啡大力推出小店模式,不仅店面小,而且全自动咖啡机制作,这一改变大大降低了门店成本。

再就是星巴克的客单价在30元左右,而瑞幸咖啡只有前者的一半,而且不断推出线上优惠,通过优惠券叠加,线上购买的客单价更低。从这方面来说,瑞幸咖啡适时作出改变,赢在了“走量”上。

另一方面就是瑞幸不断向低线城市下沉,而这些低线城市恰恰是竞争者星巴克的空白市场。比如单是今年第2季度,瑞幸就通过自营店或者联营店的模式,进驻了11个低线城市。

最后就得益于口碑和接连好运押中爆款饮品了,比如仅在上半年,星巴克就先后遭遇了“驱赶执勤民警”、“喝出异物”、“涨价”等风波,这些口碑上的负面同时给了瑞幸这一竞争对手以获客和市场份额蚕食上的好处,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再就是瑞幸先后押中了几款爆款饮品,比如借势冬奥会,接连推出“滑雪拿铁”、“飒雪拿铁”等两款爆款饮品,营销大燥的同时,销量也可圈可点。

细算起来,从星巴克1999年在北京国贸开第一家门店算起,已经过去了整整23年的时间。在大陆深耕20多年的星巴克,目前门店数量为5761家,而成立仅4年多的瑞幸咖啡,目前联营店和自营店的数量为7195家,已经把星巴克甩在了身后。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虽然店面数量不足1000家的差距看似相差不是很大,但星巴克主打的是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北京和上海,且店面臃肿、费用高。反观瑞幸,店面下沉、客户下沉,叠加其独特的小店模式,较星巴克有“船小好调头”和灵活性高的独到优势。

如果再深入分析两家咖啡巨头在店面设置上的利弊,星巴克门店在一二线聚集的现象也很容易受到疫情的影响,比如上半年上海发生的疫情,恐怕对三季度营收下降40%负有一定的责任,毕竟在上海,星巴克有超过940家门店,约占店面总量的16%。

而瑞幸门店较为分散的布局,其实也是化解风险的最佳布局,即便某一地区的门店受到零星疫情的影响,其他地区的门店也可以强势补上。

由此可见,即便成立仅仅4年有余,但本土品牌瑞幸更懂得中国人的消费理念,再加上财务造假和破产重组后的厚积薄发,能挑战一下星巴克这一老牌咖啡的地位也就说的通了。

不过以现在瑞幸咖啡单季的营收数据就做出瑞幸轻松“拿捏”现磨咖啡市场的论调还为时过早,从目前的行业市场来看,未来现磨咖啡市场的竞争只会愈发激烈,并非迫近星巴克就能坐上龙头位置的:

首先就是之前与咖啡行业毫不相干的企业也开始布局、“搅局”了:

比如做运动品牌的李宁、原油行业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甚至是中国邮政,这些门外汉居然也下场做咖啡了。相较于瑞幸,虽说是“门外汉”,但这些企业有着雄厚的资本支持,同时基于传统业务不乏获客能力,一旦认真起来,恐怕有“风卷残云”的可能性;

再就是除了以上几家耳熟能详的中资品牌,诸如Manner、Seesaw等咖啡品牌也开始入局中国市场:

事实上,目前今年在国内咖啡市场上的连锁品牌有700多家,门店数量超过100家的有近30个,这些都是未来可能会对瑞幸产生冲击或竞争的潜在品牌。

当然,在提高绝对警惕的时候,以目前瑞幸咖啡所取得的成绩,对比前两年深陷财务造假和破产重组之中的“旧”瑞幸,确实有值得高兴和骄傲的地方。

如今的瑞幸已经走出了至暗时刻,就看未来能否坚持一贯战略,继续在现磨咖啡市场深耕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瑞幸咖啡走出“至暗时刻”,单季营收与星巴克中国相差0.5亿美元,终于翻身了吗?

二季度财报最亮眼的地方在于,4、5月份受疫情影响,全国每天有约900家瑞幸闭店,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达到了非常高的营收/回报的水平。

第三季度,瑞幸大概率在营收上超过星巴克,坐上国内咖啡第一的宝座。

瑞幸咖啡走出“至暗时刻”,单季营收与星巴克中国相差0.5亿美元,终于翻身了吗?

瑞幸咖啡2019年5月17日在美国上市,募集资金是47亿人民币,

在上市前,国内的各大股东,已经给瑞幸投资了上百亿,

瑞幸咖啡原本前景太好,好到万众瞩目,

直到瑞幸的造假案被曝光,

瑞幸一度陷入经营困境,

不过最终走出了困境,再次成为星巴克的最大竞争对手,

瑞幸这么折腾后,还能实现这么高的收入,

主要是取决于两方面,

一是我国咖啡的消费群体很大,每年的消费额惊人,

二是瑞幸咖啡的经营模式,推广模式是成功的

这么多资本青睐瑞幸咖啡,是因为资本押注,

如果瑞幸一旦取得巨大成功,超过星巴克的市值的话,

前期的投资者会得到巨额的回报,

星巴克目前股价是88.31元,市值是6851亿人民币,

瑞幸咖啡目前已退市,退市前的市值是25亿人民币,

瑞幸咖啡,大概率会在未来几年,到香港完成再次上市,

到时候,现有的股东,会得到巨额回报。

星巴克是全球咖啡的龙头老大,

连星巴克也没有想到,瑞幸的重生会如此顺利,

单单最新季度,能实现33亿的高收入,与星巴克中国的36.7亿,

差距只有3.7亿,今年三季度,瑞幸大概率会超过星巴克中国的收入。

瑞幸咖啡走出“至暗时刻”,单季营收与星巴克中国相差0.5亿美元,终于翻身了吗?

瑞幸咖啡在一二三四五线均吃得开,有品牌、口感好和店面多,当然还有送不完的券!所以未来的路还可以吧,但高端的位置还够不到。

瑞幸咖啡走出“至暗时刻”,单季营收与星巴克中国相差0.5亿美元,终于翻身了吗?

以前还不太喜欢喝咖啡,后来瑞幸出了椰云口味的,越喝越上瘾。主要是便宜,味道还好,还方便[做鬼脸]

瑞幸咖啡走出“至暗时刻”,单季营收与星巴克中国相差0.5亿美元,终于翻身了吗?

翻身?瑞幸盈利了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