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类人不能当居民小组长?
“整个社区30名居民小组长,清一色65岁以上的,重活干不动、政策吃不透,可年轻人嫌工资低又不愿意干”,这可愁怀了社区主任。
面对以上矛盾的不止我们这里的乔主任,相信大部分社区主任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的有这种心情。
居民(村民)小组长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听说有“居民小组长”这一职务了,其实在早期特别是上世纪集体生产时期,居民(村民)小组长也算是“无敌”的存在,那时候他们负责“记工分”、分配“轻重脏累”活,有的组员为了多记几个工分、为了分到轻快的活可没少“巴结”小组长。随着集体生产的结束,小组长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了,以至于现在有点“不拿豆包当干粮”的感觉了。
我们都知道居民委员会是基层自治组织,村主任是“领头雁”,但一个村子动辄几百户,“领头雁”精力再大也很难面面俱到。所以根据户数多少一般划分为2-17个小组,每组15户-40户,小组的“头儿”就是组长,有点类似于我们上学时各个小组的组长。
小组长的职责上文我们说了,集体生产时期小组长主要负责记工分、分配活,除此之外也算是村主任的助手,负责各项政策的上传下达、负责调解邻里矛盾。
但村民小组有一个先天的劣势,其既不是一级组织也具有法人资格,既不经济组织也不是行政组织,再加上集体生产的结束,小组长的话语权越来越低。
现在在社区还有居民小组长,在农民有村民小组长,其职责慢慢开始向政策的上传下达、社区的管理和服务、组员间的矛盾调解、反映本组组员的意见和建议、辅助社区各项工作等方面慢慢转化。
小组长的选举方式、任职资格一,选举方式
小组长由本组组员推举产生,一般要求获得半数以上票数的就可以当选;
二,任职资格
小组本身就是基层自治组织下设的微型组织,所以在小组长任职资格上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村委会可以根据政策要求制定适当的任职资格标准,但必须做到“优中选优”,一般有以下几项任职资格的要求:
1.具有本村、本组选民资格的村民;
2.遵纪守法,拥护各项政策、路线、方针,履行村规村约、履行自治章程;
3.依法依规办事、办事公道、关心集体、廉洁奉公,在村民中有较高威望,有公德心、热心服务群众;
4.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议事能力,开会议事的时候能畅所欲言、主动发言,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一般要求男性65周岁以下、女性6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有时间、有精力胜任工作;
哪几类人不能当居民小组长?不适合任职小组长的条件一般参考“村干部”的任职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形之一的不适合被纳用:
1.被判处过刑罚或刑满不满5年的;
2.涉黑涉恶被处理后不足5年的;
3.加入过非法组织的;
4.收到过党纪处分或正在接受司法调查的;
5.有拉票贿选行为的,或者有该行为被处理不足5年的;
6.丧失行为能力的;
7.一户多宅等违规用地、违规建设宅基地的,或者在城市中有违建的;
8.违反计划生育、破坏生态环境被处罚的;
9.近5年有扰乱公共秩序、煽动群众的;
10.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或者个人经济混乱的;
11.道德品行低劣难以服众的;
12.拖欠集体工资或占用集体资产尚未依法归还的。
涉及以上12种情形的一般不能被推选为居民(村民)小组长,而且条件不限于这些,目的是“优中选优”,选出真正能为群众服务的小组长。
写在最后:居民(村民)小组长的待遇并不高,根据地区不同,一般每月只有千八百元的补贴,而且事务繁杂琐碎,所以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担任,一般都是退休后的老人在坚守岗位、发光发热。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