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能对美国原油交易临时改变规则提起交易无效之诉吗?
这种国际官司难打。
芝加哥交易所在一周前修改定价规则,允许负值可以出现,也是就从根本上来说,价格可以无限高也可以无限低。一周前改规则基本可以确定芝加哥交易所的此次行为并不是刻意针对谁,因为当时盘上还有很多的多头持有机构;
- 另外修改规则之后没有人提起异议,等到巨额亏损了再提起异议说的通吗?恐怕这种规则的修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交易协定只有专业的律师才有发言权。
另外我们看到,事件发生之后,中行作为连通国内投资者和芝加哥交易所的中间平台只是向芝加哥交易所询问-37.63美元的交易价格是否有效,在得到确切有效的答复之后,中行未予以质询,只是作为中间传话者向国内散户传达了这一消息,并要求散户补缴所亏资金和保证金。
所以中行作为中间代理商并没有积极主动的主张权利,而散户的力量就更有限了,作为个人投资者想与芝加哥交易所对峙,其难度可想而知。
事情的两面性话说回来,不管此次事件是中行原油宝本身存在的设计缺陷还是中行风控意识淡薄,抑或是华尔街刻意围猎散户从而导致巨亏,国内投资者怨声载道,总归亏损了才想起来针对规则要说法。那么假设此次不是巨亏,而是利用了规则而巨赚呢?假设投资者不是多头,而是空头,赚钱后会不会也要找规则的麻烦呢?所以啊,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自己的利益受损了才翻旧账找规则的麻烦,得利了肯定就不会了。这本身就不利于制度的确立。
结语以疫情下的中美关系来看,此次事件基本不会得到芝加哥交易所的所谓“赔偿”,这本身就是利用规则对散户进行的围猎,想要华尔街逐利资本把吃进肚子里的肉再吐出来基本是不可能的。
当务之急是监管部门抓紧介入调查此事,给投资者和社会一个明确的说法,到底是中行承担损失还是散户自行承担。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中国银行能对美国原油交易临时改变规则提起交易无效之诉吗?
中国银行原油宝出现巨大亏损,这种情况应该怪谁呢?是投资者的问题?还是中国银行的问题?抑或是美国原油交易所的问题?
问题发生之后,中国银行和美国芝加哥原油交易所进行了问询,但只是传达了他们的答复,就是按照出现的-37.63美元进行结算是合规的,于是中国银行就把这种结算规则通知客户,这种做法很显然太简单了。
很多投资者面对中国银行原油宝产生的损失,感到不理解,但是不可否认,其中大部分投资者应该是完全了解原油宝的交易规则的,由于不能接受如此巨大的损失,因此开始找各种理由,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当时5月期原油结算价格-0.01美元,还会不会有这么多投资者向中国银行进行维权呢?
同样的情况,我们在假设如果原油暴涨1000%,投资者是不是要把获得的收益返回给中国银行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关于规则的问题,我认为1就是1,2就是2,规则有问题就要找规则的事,不能赚钱的时候利益归自己所有,损失小了无所谓,损失大了就耍无赖,否则社会诚信制度永远没发建立。
从中行原油宝的事情看,投资者和中国银行都是受害者,他们应该共同面对恶意做空的人,在美国原油交易所改变交易规则,允许原油期货价格出现负值不长时间之后,中国银行的原油宝就受到了空头的恶意狙击,这其中肯定有交易规则不完善,投资者信息泄露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中国银行作为全球大型金融机构,应该联合广大投资者和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涉,伸张投资者的权益,要求他们公开信息,查明到底是什么人或者什么机构,利用了交易所变更规则后的漏洞恶意做空获利。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国的期货交易所出现类似的情况,美国的投资者会善罢甘休吗?
所以我们必须以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对美国原油期货交易所发起调查,而且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也不应该因为自己损失小,就坐在一边看热闹,国内的金融证券机构应该联手对国外的资本市场进行施压,否则下一个被收割的可能就是他们。
中国银行能对美国原油交易临时改变规则提起交易无效之诉吗?
别在外面丢脸了啦……明明是自己的人不专业……!你被人坑了!那么工行呢?其他机构为什么没有被坑呢?国企的通病!用人不专业!没有责任心!反正损失的是国家的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应该追责……
中国银行能对美国原油交易临时改变规则提起交易无效之诉吗?
关于这个事,写的人和看的人要清楚咋回事,分不清事情的本质,就浪费时间了。
先说说第一层:中国银行与投资者这个事的起因是原油宝这个理财产品,这个理财产品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美国有个原油期货交易,交易时当然有买多买空的一些数据,那么中国银行把这些数据拿来做个虚拟盘,这就是原油宝了,说白点,中国银行就是做庄的,投资者到中国银行购入这个理财产品,就是个玩家,说的不好听,类似于赌博的赌徙。所以,输赢在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投资者的利益不关美国原油交易(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事。
明白了吗?
再打个比方,大陆南方流行买码,说白了就是赌博,但赌博要有个游戏规则,于是把香港六合彩每期通过电视开彩的数据拿来,买中了庄家给你钱,买不中你的钱就变成庄家的了。所以输赢在庄家与买码的人之间,与香港六合彩机构无关。
这样一来,从投资者的角度讲,你与美国原油交易所,屁关系都没有,便谈不上投诉。
那投资者可以投诉中国银行吗?当然可以,但要有证据,从我个人观点来看,中行可能在操作上不当,我们不妨简单地回顾一下事件的始未:
1、事件的始未
在4月20号的时候,原油期货以-37.63美元这个价格出现时,中行对这个价格是怀疑的,或者说蒙圈了,所以发出了如下的暂停交易的通告。
之后,中行就主动地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联系求证这个价格,结果-37.63的价格是真实的,因为暂停了交易,所以当天没结算,也就没有以这个价格进行平仓(卖出),
2、争议的重点——处理方式上
在事发的第二天(21号),在中行确认-37.63价格是真实之后,就决定按这个价格进行结算,这里就有个问题了:
- 中行没有在期货市场按-37.63美元进行平仓。
- 期货交易市场瞬息万变,事实上第二天WTI原油5月合约就反弹到正价格了,当天报收于2.5美元/桶。
- WTI原油5月合约的到期交割结算价是10.01美元/桶。
中行却对投资者以-37.63结算了。
所以,中行没有以-37.63实际平仓,交易继续有效,第二天的2.5美元/桶,但中行却对投资者以-37.63结算了,结果投资者帐面为负(欠银行的钱)。所以投资者不认了。
3、挽回了的损失去了哪里?
因为中行当时没有按-37.63进行平仓(卖掉),损失肯定有,但确实也挽回了很大一部分。这本是个好事,但问题就偏偏出来了,因为中行还是按-37.63美元对投资者结算,投资者不明白了,中行安的什么心?难不成还要把危变机,打个时间差大捞一笔?这和割一波韭菜有什么区别?
另一方面,在一个赌博的局里,有舍的就有赚的,期货交易是零和博弈,这些投资者的多头舍本钱肯定让空头赚去了,那空头到底是谁?所以,这里边有博弈,不多说大家也能想明白。
4、给投资者的警告
所以,普通民众若有钱,也要做看明白的事,想躺赚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句话,不懂行的高风险的别干 。
先说说第二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与中行中行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购了多少美国原油交易期货?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
如果没有购入,那提起交易无效之诉就是个伪命题。如果购入很多,资金量很大,那这里边有什么说法呢?
美国做的局?别有用心
当然第一猜想是美国做的局,如果真是美国做的局,出是精心布置好的,你提起交易无效之诉估计也很困难。或者想通过此效应,阻止我们国家资本在国际上的金融开放。
警惕性不高还是其他因素?
如果是这样的话,中行从上至下的人,可要反思了,为何反应不及时,有没有预警机制?还是把国有资产没有高度的重视?前几天电视上教育国民要注重国家安全,所以,中国金融业要警惕,是否真正做到了即与国际接规,又具备了风险控制能力。或者是人为失误 ,都不好说,只能看事件后续报道了。
总之,对于个人投资者,投资哪一行,就要在哪一行做足功课,不然被别人割了韭菜都不知道咋回事。而对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要做好全面的防范和预警机制,以及人员的素质提升,因为西方及一些敌对势力,几乎不放过任何对付我们的机会。中国有句古语,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中国银行能对美国原油交易临时改变规则提起交易无效之诉吗?
那么多评论,没有懂行的。
给大家讲一下原油宝是个什么东西。按照原油宝简介,原油宝是虚拟盘,银行是做市商。银行跟期货交易所是什么关系,可以说毫无关系。根本没有交割,运输这些破事。说白了,银行拿着原油数据跟投资者赌博。就拿着几天的事件来说把,做多者做错了方向,银行赚钱,做空者作对方向,银行赔给你钱。说说投资人亏的钱去了哪里,当然是让银行赚走了。至于投资者怎么办,1.可以起诉银行,这里面涉及休市以后怎么认定的问题。2.投诉到银监会,据我所知,所谓做市商业务,在中国可能属于非法的,投资者完全可以要求银监会介入调查,把这个业务定性为非法赌博,或者诈骗。讨回损失是可能的。
中国银行能对美国原油交易临时改变规则提起交易无效之诉吗?
想想可以,你不是规矩的制定者。只怪贪婪蒙蔽了双眼,到哪里起诉?法官还不是美国人说了算。这就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为什么中国其它银行都避免了这次吸血鬼式的一次经历,而单单是中国银行遭了道?美国这次洗劫的方式和对象狠狠地给所谓的金融专家们上了一课,学费超级贵!不过也只有中国才上的起这课,也算是美国老师瞧得起咱这学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