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假设一个问题,如果银行降息,存钱没有利息。那么存户会怎么样?

题主的假设并不是空穴来风,就目前的形式来看,降息是趋势,降到0利率甚至是负利率都有可能。

世界范围内有0利率或者负利率的银行吗?

放眼全世界,有消息称,荷兰银行将会在2020年4月份实行0利率,而现在荷兰银行的利率仅为0.01%,几乎等同于0利率。而且荷兰银行拟就存款数额超过280万美元的储户征收一部分客户管理费,这也就意味着,在2020年4月份之后,在荷兰银行存款金额超过280万元的客户,非但拿不到一分钱的利息,而且还要向荷兰银行缴纳管理费!

而在其他欧美发达国家,负利率也存在,例如欧洲央行、瑞士央行、瑞典央行、日本央行,都实行的是0利率。

存款利息降到0,储户会怎么办?

一旦存款利率降到0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把资金用来消费、投资股票基金、投资实体行业,以确保资金盈利,达到“钱生钱”的目的。

当然了,即使利率降到0,还是会有一部分保守的储户会继续把钱存到银行,即使没有利息,但最起码能保证本金安全。

为什么央行会把利率降到0甚至是负数?

通俗的讲,央行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钱“流动起来”。我们知道,只有钱在资本市场流动起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和投资才能拉动GDP的不断增长。而把钱存入银行,银行又不能充分利用资金,那么对GDP的贡献就很少。

0利率和负利率的出现对于个人储户是机会还是灾难?

我认为机会与灾难并存,“危”与“机”并存!对于投资客和实体企业而言是一次机会,因为他们的融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而对于相对于保守的储户是一场灾难,因为他们的钱不能再“钱生钱”,只能慢慢贬值!

所以从现在起,我建议每个人都要学习几种投资策略,至少精通一种投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负利率时代到来之时保证自己的财富不会“缩水”!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我是中年老刘,专注财经干货,关注老刘不迷路!

现在开始假设一个问题,如果银行降息,存钱没有利息。那么存户会怎么样?

假设银行降息,存钱没有利息,也就是零利率,那么,储户会怎样?

应该说,零利率,在欧美都出现过——08年金融危机中频繁使用包括零利率和美联储央行购买国债和企业债券股票,也就是所谓量宽。在我国,没有在利率上采取零利率的记录。欧美,之所以敢于频繁量宽或者零利率,尤其是美国,是因为其零利率并不会造成国内通胀,相反,会将通胀向全世界输出从而转嫁国内危机。

看清楚零利率的后果之后再来看我国,假设,采取零利率,说明经济已经恶化到了超越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水平——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我国gdp从07年的历史最高峰14%下跌到历史上首次破8。那时叫断崖式下跌。实际经济下跌幅度为6%,事实上应该更高!

假设,要比08年还严重,或者就算类似08年,那么,目前我国gdp假设为6%,跌到0。百姓会怎样?

第一,大面积失业,第二,房价大跌,第三,大面积断供和负资产——参考08年国内的局面。

从这些现象角度来看,百姓会存钱吗?答案是会!更要存钱,存款代表还能生存,没有钱,社会基础就动摇了。

按照欧美在08年,危机时量宽——零利率,央行买入债券和股票。百姓依旧失业和破产。我们基本上一样,央行刺激放贷,央行买入股票拯救市场信心——08年四万亿,就是放贷,基建——而08年的四万亿,放在今天可能要400万亿!

如果零利率,百姓依旧会把存款看的比命重要,不会买股票,最多会取现放在家中。但是很快,估计会出台类似希腊,每人每日取现受到额度限制——否则就是银行被挤兑,引发更大的流动性和信心危机!

现在开始假设一个问题,如果银行降息,存钱没有利息。那么存户会怎么样?

在中国,可以想象大多数人一旦手里有个十万以上的闲钱,又不想做生意冒风险,那么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存钱到银行,吃点利息,这一点尤其在老一辈人身上体现的更明显!

今年初,邮政银行一年定期在2个点左右,两年期是2.94左右,三年期貌似有3.2-3.5的年化,一万块钱放在银行卡里不动,一年下来有个30块左右,存定期1-3年,去到200-294-350,还是有点差距的!

如果现在告诉这些储户,你们的钱现在没利息了, 我估计会跳起来骂娘😂

那么这些人会把钱用到那些方面呢,我觉得会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是没什么人存钱了,放贷的钱都是央行印钞的话,会加剧通货膨胀,那么如果上个月手里100块能吃5斤猪肉的话,这个月的100块钱只能吃4.9斤,并且是趋势性的话,那就可怕了!

谁也不想每天一觉醒来都是觉得自己财产缩水了,那么每个人都会整天想着如何让自己的钱保值,甚至增值!

既然存款不行了那就买理财,理财不得劲就炒股,炒外汇,炒基金,这种情况下

如果房子还有保值或者升值的潜力,估计房产商,建房子都建不过来~

现在开始假设一个问题,如果银行降息,存钱没有利息。那么存户会怎么样?

如果银行降息,在银行存钱不给利息,储户不会怎么样,你说能怎么样?还能把银行给砸了不成?😏😏😏

你虽然说是假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近期不可能而已,现在世界上就有这样的国家,存款不给利息,有的还收储户的保管费。

一、如果在银行存钱不给利息,我想该把钱放到银行的储户,还会把钱放到银行,只不过不会再存定期,都存成活期,把钱存入银行卡里,随时用钱随时取,总不能把大量现金都放在家里,等着招贼。

二、银行本来利息就比较低,那些在银行存款的储户,主要是觉得钱放在银行里比较安全,有的是留着备用,有的是留着养老,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做风险投资,只能存银行,利息低也就说说而已,谁都不可能去靠利息活着。那些想要用已有的资金,获得更大收益的人,早就不把钱存银行了,而是拿钱去投资了。

所以,即使在银行存钱不给利息,该存钱的还会存钱,该投资的还会去投资,储户不会怎么样。

现在开始假设一个问题,如果银行降息,存钱没有利息。那么存户会怎么样?

如果银行降息,存钱没有利息,储户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根本不用假设,因为现实当中就有这样0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国家。

过去10年很多欧洲国家的经济表现都不太理想,社会投资比较萎靡,所以为了刺激社会的投资,带动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很多欧洲国家都实行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

这些欧洲国家之所以实行零利率或者负利率,其目的就是鼓励大家把更多的钱从银行拿出来,然后投资到实体经济当中,但因为缺乏投资机会,即便很多国家实行零利率或者负利率的,对居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甚至很多人宁愿倒贴钱也要把钱存在银行里面去。

比如2019年德国慕尼黑有一家地方银行就针对一些小额个人储户收取管理费,也就是说用户在这个银行存钱要给银行缴纳0.5%的管理费,这意味着存1万欧元,非但没有利息拿,还要给银行倒贴50欧元的费用。

即便这些银行实行负利率,用户要为存钱自己买单,但很多用户仍然坚持把钱存在银行里面,那为什么这些用户要倒贴钱把钱存进银行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钱拿出来没有其他地方投资,如果随便去投资,有可能产生的损失比给银行0.5%的费用还要更高,换成现金放在家里又不安全,所以很多储户出于多重考虑,干脆直接倒贴利息给银行存钱。

由此可见,在银行存款没有利息之后,储户该怎么无非就两种情况。

第1种情况,继续把钱存在银行,由银行保管。

当一个国家的利率处于零利率的时候,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对是比较缓慢的,社会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少,对应的投资机会也比较少,这时候把钱拿出来基本上没有地方投资,甚至有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人宁愿把钱放在银行,即便没有利息也可以接受。

第2种情况,把钱拿出来做其他投资。

当一个国家处于零利率时代的时候,说明投资潜在的收益率是很少的,甚至可能出现亏损,在这种背景之下,如果大家有一些渠道,那可以把钱从银行拿出来,购买一些海外资产。

当然除了投资海外增长之外,如果当地的货币比较宽松,有可能带来股市的上涨,在这种背景之下,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投入到股市潜在的收入也是比较可观的。

比如进入2020年之后,因为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欧美很多国家的经济表现都不太理想,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国家都实行了量化宽松,采取更加更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在市场资金增加了之后,欧美很多国家的股市都一路飙升,过去半年时间很多国家的股市都上涨40%以上。

遇到这种牛市的时候,把钱从银行里面拿出来,投入到股市当中,潜在的收益是比较可观的,只不过这种牛市可遇而不可求,关键是要看市场资金的供应宽松程度如何。

总之,当一个国家利息处于零利率的时候,整个社会经济环境都不太乐观,投资总体回报率会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如何投资获得更多的回报,而是考虑如何确保本金的安全,保存自己的实力,这样等到未来经济反弹的时候,才有更多弹药去投资其他项目。

现在开始假设一个问题,如果银行降息,存钱没有利息。那么存户会怎么样?

习惯于在银行办理储蓄存款的人面对银行存款零利息这个事件,可能会有两种反应。这主要取决于是一下子变成了零利息,还是逐渐变成零利息。

一、利率逐渐下降

如果银行存款利息是逐渐变成零利息了,银行存款户的反应可能不会有那么强烈。因为当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的时候,势必会造成很多存款客户的流失,在流失的过程中,最先采取行动的应该是银行。

2020年一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是1.5%,2010年一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是2.5%,2000年一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是2.16%,1990年一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是6.48%。

回顾这过去三十年,我们可以发现,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是在不断下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存款利率依然还会下降。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另一个现象,银行存款的数字在逐年上升,银行存款客户能够享受到的服务,获得的权益也在不断提高。

这都是银行不断采取措施维系顾客的结果。我们顺着目前的情况再向未来预测,等到银行存款利率为零的那一刻,依然会有很多人来存款,那个时候他们不再关注利息,关注的是银行的服务。比如贷款、理财规划、各种贵宾权益等等。

二、利率突然下降

利率突然下降到0的情况几乎不会出现,但如果出现,一定会造成大量的存款流失。储蓄存款会流向理财、股市、房市。截至2019年11月,我国的储蓄存款数额已经达到了192万亿。这些存款一旦出笼,犹如滔滔江水,直接就把我国的经济冲的不像样子。

还记得2008年救市的4万亿计划已经让房价冲到了高点,虽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很多不可磨灭的影响。现在如果192万亿全部流到经济实体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原有的192万亿可能会大幅缩水,对老百姓的直接影响是,好不容易攒的钱,一下子不值钱了,等于白干几十年。

从这个角度来说,利率也是不会突然降到0的。

总结:

最理想的情况,也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老百姓还会继续在银行存钱,但是存钱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及以前,存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息,是为了保值;以后存款的目的可能就不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是为了获得银行独有的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