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到底是什么?
【原创】对于疫苗到底是什么呢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一种疫苗植入人体后,会使人体产生对应疫苗病毒的抗体作用,疫苗的研制,只能局限于传染病毒的范畴,如天花病毒和麻风病毒都属于传染病毒,医学界早已经对其疫苗研制成功,当人一出生不久,将会对所有婴儿植入疫苗,使人体能对天花和麻风两种传染病具备抗体作用,不至于一生中生这两种传染疾病。
病毒疫苗的研制,是采用以毒攻毒之原理,通常情况下要经过如下十个严谨的科学程序:①是培植病毒;②是寻找抗病毒源(或抗源物);③是培植抗病毒源(或抗源物);④是形成疫苗初期标本;⑤是灵长类动物试验;⑥是形成人体疫苗初期标本;⑦是人体临床试验;⑧是人体疫苗标本定型;⑨是正高专家组汇审后并报国家职能部们审批;⑩是疫苗标本生产和销售。
从上述疫苗研制程序过程的关键点,在于第二点上。就按目前冠状病毒疫苗研发的例子来说,尽快寻找到能抑制冠状病毒的抗病毒源(或抗源物),是决定能否研制冠状病毒疫苗成功的关健性一环,能起到抑制冠状病毒的抗源物,都是一种毒性强度极大的毒素物质,采用以毒攻毒的试验方法,方能寻找到冠状病毒的抗源物,为研制冠状病毒疫苗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冠状病毒疫苗的本身也是一种毒素物质,但这种毒素物质一旦植入人体之后,就能起到对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的抗体作用。因而,每种疫苗注入人体的量都是较少的情况,况且,植入时会有剧痛的感觉。希望我国冠状病毒疫苗早日研发成功,早日植入国民体中,为国民的身体健康与长寿造福,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如读者阅后觉得我说的对或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点击关注我,可阅读到我相关科学领域前沿上二千道的原创答题,定能阅览到你感兴趣的前沿科学知识。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或发表意见。宇明于东莞市。(注:原创作品,抄袭可耻。欢迎转发。)
疫苗到底是什么?
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回答您的提问,并且希望我们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孩子必须接种的疫苗有哪些?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种:第一类疫苗,这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孩子若没有打全一类疫苗则无法入学。第二类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疫苗,是对第一类疫苗的补充,可以预防第一类疫苗没有覆盖的疾病有条件的话,建议接种。
以下 7 种情况不宜接种疫苗
一、以下情况为禁忌症:
( 1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发育不正常、脑颅损伤、脑炎后遗症、癫痈病等。
( 2 )有严重过敏史、过敏体质者,不宜接种疫苗。
( 3 )对疫苗中任何一成分过敏。
( 4 )有免疫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 5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
( 6 )既往接种同类疫苗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二、以下情况需暂缓接种:
( 1 )急性病期间,如感冒,发热,体温> 37 . O℃ , 或有琳巴结肿大,肺炎、气管炎等。
( 2 )慢性病活动期
( 3 )身体不适,腹泻,剧烈呕吐等,如果小儿每天大便次数超过 4 次,须待恢复后两周,才可服用脊灰、轮状疫苗。
( 4 )各种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
出现不良反应应该怎么破?
1 、局部反应接种疫苗后当天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一般 1 - 2 天消退。接种卡介苗 2 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大多在 8 ? 12 周后结痴(卡疤),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2 、发热发热、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 1 一 2 天。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超过 2 一 3 天。
疫苗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疫苗具有免疫原性,接种疫苗使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抗体、免疫激素等保护物质。然后当机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产生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所以疫苗常用于疾病的预防。
疫苗主要包括:①灭活疫苗,杀死病原微生物制成,无毒力,仅保持免疫原性,常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霍乱疫苗、百日咳疫苗等;②减毒活疫苗,将病原微生物做减毒处理,但仍保持一定的残余毒力、免疫原性,常见有麻疹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本内容由北京地坛医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刘志娟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疫苗到底是什么?
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减毒或灭活等加工处理而成的抗原物质。疫苗有两种基本类型: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是在实验室里通过改进“野”病毒或细菌而制备。所得到的疫苗株微生物保留了复制生长和引起免疫的能力,但通常不致病.例如我国自行生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就是用野生的杭II株和黑龙江I株经多次传代培养减毒后制成,减毒后的甲肝病毒活疫苗能够在体内繁殖,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并能通过粪便将减毒后的疫苗病毒排出体外,但并不会导致接种者或接触者患上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既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他们的裂解片段组成。裂解疫苗既可以是蛋白质疫苗,也可以是多糖疫苗。例如流感裂解疫苗就是某种方法将流感病毒五马分尸后再提取其中有效成分制成。大多数多糖疫苗由来自细菌的纯化了的细胞壁多聚糖组成。结合多糖疫苗是将多聚糖用化学方法与蛋白质连接而得到的疫苗,这种疫苗效果更好。比如A群流脑多糖疫苗便是提取纯化A群流行性脑膜炎球菌细胞壁多聚糖制成,这种多糖疫苗由于分子较小,对2岁以下的儿童免疫效果较差,所以便研发了结合多糖疫苗,如A群C群脑膜炎多糖结合疫苗用于2岁以下儿童可以取得更好更长久的免疫效果。
抗体是机体免疫细胞被疫苗或抗原激活后分泌的能与特定微生物或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粘膜分泌液中,可以杀灭特定病毒或细菌等微生物,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也就是大家常说免疫力或保护力。我们平时常听说的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抗毒素、抗血清等便是抗体。 从以上可知,疫苗不是抗体,而是用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一种物质。疫苗可以是减毒后的病毒,也可以是灭活后的全病毒,或病毒、细菌尸体中的某种成份。
疫苗到底是什么?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因被病兽咬伤所致,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目前对于狂犬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病死率接近100%,接种狂犬疫苗为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手段。
目前广泛使用的有Vero细胞纯化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纯化鸡胚细胞疫苗和原代地鼠肾细胞疫苗等。人二倍体细胞疫苗为美国Wistar研究所首创,随后法国Merieus研究所1974年获得生产许可。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由法国Merieux研究所于1985年获得生产许可,人体观察不良反应轻、效果好,与人二倍细胞疫苗有着同样的安全性和效力。而且由于培养的狂犬病病毒滴度高、疫苗产量大、价格低,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是目前国内主流的狂犬病疫苗。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伪狂犬病的流行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1年之前,通过从匈牙利引入Bartha-K61株疫苗持续对猪群进行预防接种免疫,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之后,随着猪伪狂犬病毒在我国大部分Bartha-K61疫苗免疫猪场发生变异,而Bartha-K61株疫苗对变异前毒株能提供100%的保护,但对变异后毒株的只能提供50%左右的保护效果。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网站 www.hanghangcha.com)
疫苗到底是什么?
一、世界ND流行概况
ND世界范围内至今共发生4次大流行。首次爆发:从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东南亚,历经30多年的时间传遍世界各地。1926年 最早发现于印尼爪哇和英国新城 。第二次大流行: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源于中东;到1973年遍及时间各地;这次传播速度之快主要与养禽急速产业化及鹦鹉的国际贸易有关。第三次大流行:起始于中东,20世纪70年代到1981年传至欧洲,然后遍及全球;这次流行归咎与赛鸽。第四次大流行:80年代末开始于东南亚,分子流行病学呈现基因Ⅶ型为主的新特点。
二、我国新城疫发生状况
1928年,我国最早有疑似病例报告;1946年,梁英和马闻天首次分离鉴定NDV强毒(F48);1950年,引进NDV疫苗毒:Makteswar, B1, F和 LaSota株;后来又引进其他NDV疫苗毒,如V4株等。1997年前后在中国出现鹅大批发病的新传染病-鹅副粘病毒病。 经研究,鹅副粘病毒病是由基因VII型病毒引起的鹅的ND。近年来我国鹅群和鸡群流行的NDV强毒95%以上是基因VIId亚型;从鹅分离到的和从鸡分离到的基因VIId亚型病毒没有宿主特异性和致病差异,可以交叉感染发病,互相传播;常规ND疫苗对鹅的ND保护性差,而用分离的野毒(基因VIId亚型)制成的自家疫苗效果较好,但存在散毒风险。( Liu X F et al. Arch Virol, 2003; Wan H et al. Avian Pathol, 2004; Huang Y et al. Arch Virol, 2004; Wang Y et al. Virol J ,2012)免疫鸡群中的非典型ND,自1980-1990年代以来就普遍发生,而分离到的NDV也都是基因VIId亚型。
三、新城疫基因型分型
国内曹殿军根据NDVF基因编码区1~374位核苷酸序列绘制了NDV系统发育进化树,将68株NDV分为9个基因型(Ⅰ、Ⅱ、Ⅲ……Ⅸ)。Ⅰ型:全部为弱毒株或无毒株。Ⅱ、Ⅲ、Ⅳ型:第1次ND大流行的3种不同基因型,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一直持续到50年代后期。 Ⅵ型:ND第3次大暴发的基因型,最初是从鸽分离到的副黏病毒。上世纪70年代末在中东流行,1981年到达欧洲后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Ⅶ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不同地域(南非、中东、西欧、远东)的ND与当前流行株组成个巨大的基因组,即基因Ⅶ型。90年代早期开始,许多国家发生ND病例数逐年增加除局部地区有暴发流行外,发生在鸡群中的病例较多,与此同时鸵鸟、鹌鹑、鹦鹉等野生禽类或家养鸟类的报道增多。
Ⅷ型:1979~1985年我国从青海分离的毒株。Ⅸ型:1948年分离的F48E9与鹌鹑、鸡的部分毒株,F48E9为标准株,迄今很少变化。
四、疫苗株与流行株的差异
类别
毒 株
中等毒力
活疫苗
Mukteswar株(I系,又称印度系)、H株、Komorov株
弱毒疫苗
II系(B1或HB1) III系(F株)、IV系(La Sota株)、V4、D10株、克隆毒株( Clone30、N79)、VH、 VG/GA
新城疫疫苗株,La Sota、Clone30、B1、Mukteswar等均属于基因Ⅱ型和基因Ⅲ型。疫苗与流行毒(VII d亚型)在遗传性和抗原性上有差异。基因型差异:常规疫苗为基因I、II、III型,属早期基因型,而当前优势流行株为基因VII型,属晚期基因型,遗传差异大。抗原差异性:交叉血凝抑制和病毒中和试验证明,疫苗毒和基因VII型流行毒之间抗原性有显著差异(R<0.2)。
那么问题来了:新城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常规的疫苗还能不能对流行强毒提供有效保护?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行业目前共识:
疫苗免疫保护的3个水平:保护不发生死亡,但有部分有临床症状,带毒排毒严
重;保护不发生死亡,也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一定比例的短时间有带毒、排毒;
保护不发生死亡,也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包括产蛋下降),很少排毒。
评价新城疫毒力强弱有三个指标:MDT(鸡胚平均死亡时间)、ICPI(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CPI是评价新城疫毒力强弱的最重要指标。ICPI值越大,说明病毒的毒力越强;ICPI值越小,说明病毒的毒力越弱。
五、目前疫苗与基因型分型、毒力对应关系
疫苗种类
基因型
ICPI
优点
缺点
I
III
1.4
抗体产生快,免疫维持期长
存在毒力返强和散毒的危险性,易造成隐形感染
II
II
0.21
毒力弱,副反应小
免疫原性差,易受母源抗体干扰
III
II
0.24
毒力弱,副反应小
免疫原性差,能引起轻微呼吸道症状
IV
II
0.4
免疫原性好,抗体效价高
有呼吸道反应
V4
I
0
安全性及免疫原性好,耐热性好
国内很少用
Clone30
II
0.36
免疫原性好,抗体效价高
雏鸡首免
N79
II
0.3
免疫原性好,抗体效价高
雏鸡首免
VG/GA
II
0.38
免疫原性好,毒力温和,呼吸道反应轻微
雏鸡首免
A-VII株毒株的特性
A-VII株的MDT>120h,ICPI<0.3,毒力比LaSota低; A-VII株在鸡胚上毒价高达109.3EID50/0.1mL,HA≥10log2;A-VII株与流行株完全匹配,免疫原性很强,产生的HI抗体比LaSota高2-3log2,抗体上升提前1星期,减少排毒滴度比LaSota低10-100倍; A-VII株的论文2009年在国际《疫苗(Vaccine)》杂志发表。OIE出版的《 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连续5年引用。
ND基因VII型相关疫苗
新兽药名称
研制单位
类别
新兽药注册证书号
公告日期
重组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A-VII株+WJ57株)
扬州大学中崇信诺生物科技泰州有限公司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三类
(2018)新兽药证字42号
2018.10.15
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A-VII株+S-VP2蛋白)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三类
(2018)新兽药证字50号
2018.10.15
重组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aSG10株+G株)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华派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三类
(2019)新兽药证字26号
2019.04.16
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N7a株+SZ株)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惠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三类
(2020)新兽药证字18号
2020.5.12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N7a株+M41株+SZ株)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惠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三类
(2020)新兽药证字24号
2020.5.18
六、新城疫病毒的遗传演变
•新城疫病毒为单股负链病毒,有病毒共有的特征,即缺乏高效的RNA校正酶,
加上病毒本身具有较高的复制效率(二十多分钟一代),代次间隔时间短,病毒自我纠错能力有限,使得病毒自身的变异频率相对于DNA病毒来讲相对较高。新城疫病毒基因每年的核苷酸自然突变率一般不高于0.1%,但对于整个基因组来讲,已是一个不小的数据。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较多,主要为RNA聚合酶缺乏校正能力、频繁的疫苗接种所造成的免疫选择压力和宿主相互作用等因素。
研究同时表明,同一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其变异的程度亦存在差异,以基因Ⅶ型毒株的变异频率较大,而以基因Ⅱ型毒株比较稳定。因此新城疫疾病的预防要注意“减少向鸡群中引入新的新城疫病毒”。目前免疫的IV系疫苗,对基因VII有较高的交叉保护力。有实验结果表明,La Sota活疫苗对ND VII分离株SDLY01均能提供100%的免疫保护,但不能完全抑制VII NDV在体内的复制和排毒。
七、祺祥生物ND全面有效预防方案
精选ND VII流行毒株与经典La Sota进行搭配
祺祥生物ND使用原料和检测:
项目
厂家/参数/国家标准
原材料
胚源
勃林格﹒英格翰维通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SPF种蛋检测20 项外源病毒
毒株
新城疫 La Sota株
质控指标
安检
鸡均未出现因疫苗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
效检
为106.75 EID50/羽份
祺祥生物疫苗质量稳定性(新型冻干保护剂)
祺祥生物疫苗使用2代以内的种毒,保证免疫原性
祺祥生物疫苗与竞品对比试验
项目
疫苗效力
竞品一
106.38 EID50/羽份
竞品二
106.50 EID50/羽份
祺祥
106.75 EID50/羽份
祺祥生物ND临床使用
(供稿人:祺祥生物市场部 付功杰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