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公交车上有时会看到没有残疾的人却持有残疾证,是怎么回事?

大多数人都举的是非肢体残疾的例子,这些人外表很难看出有残疾,其他回答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我不在赘述。现在我说说肢体伤残,我就是右小腿截肢,用的是德国1C61 Triton带减震扭力碳纤分趾弹性脚,造价不菲,安装费用能顶得上一辆家用小轿车。我平时走路上楼梯,你不刻意观察,根本看不出有什么不正常。现在的技术,小腿截肢,完全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让你看不出来,曾经有一位年轻的残友,四年大学,只有老师和同宿舍的人知道他截肢。

手掌缺失的,可以做硅胶美容手,这种美容手做的非常逼真,肤色、纹理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只不过功能没有,如果安装肌电手,还能有一定功能,如果不做复杂的手部动作,外表看不出来。

提出这个问题,应该是怀疑很多正常人持有残疾证,还别说,这个问题还确实存在,因为国家对残疾人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一些有门路的人动了歪心思,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我本身是残障人士,对身边的情况有所了解。这类人在前几年还是很多的,但是这件事引起了残联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加大了管理制度,能够浑水摸鱼的已经非常少,以前不符合条件的,随着换证复查逐步被收回残疾证。所以现在那种正常人拿残疾证的越来越少了。

本人虽然是肢体残疾,但除了一些特殊行业,基本可以胜任绝大多数的工作,甚至是一些中等以上的体力劳动,所以我并没有因为残疾影响工作,基本与正常人无异。我自己有车,坐公交的时候不多,偶尔有几次,我没有使用残疾证。因为我认为我还没到需要这样照顾的地步,肢体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里残疾。我们可以接受同情和鼓励,但不需要怜悯和施舍。

为什么在公交车上有时会看到没有残疾的人却持有残疾证,是怎么回事?

谢谢你的邀请: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说明以下三点: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残疾都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残疾单纯从外观上是没有办法区分开的;例如:那些属于语言残疾范畴的聋哑人和那些轻度精神残疾者以及那些属于肢体残疾范畴因意外截肢康复后安装义肢的人等。

第二:这里所谓的伤残等级并不完全等同于残疾等级,一个鉴定结果出自司法鉴定机构,而另一个鉴定结果出自医疗机构;所以一般情况下伤残等级的具体划分鉴定由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完成,而残疾等级的具体划分鉴定则是由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指定的医院完成。

第三:通过伤残等级鉴定的人如果需要办理残疾证,则需要重新到当地残疾人联合会指定的医院进行残疾等级鉴定;由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伤残等级鉴定结果和残疾等级鉴定结果是不能相互承认的。

因此在残疾证的审核发放过程中并不是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作为唯一的鉴定依据,有时候还需要参考《中国伤残等级划分标准》对其进行伤残等级划分,甚至有时候需要把三个因素综合起来作为评定标准;我国现行的伤残等级划分标准将伤残等级细分为十个等级,其中一级伤残最重,十级伤残最轻。

我国现行的法律对伤残等级的划分标准及各级伤残的具体特征如下:

一级伤残: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所有活动都需要他人帮助完成或者采用其他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丧失自主意识所有活动都受到限制,只能卧床完全丧失社交能力。

二级伤残:随时需要有人帮助日常生活,各种活动受限不能工作,只能在床上或轮椅上活动,社交活动方面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经常需要有人监护,各种活动受到限制只能在室内活动,选择职业时受到明显限制,社交活动困难。

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偶尔需要帮助,各种活动受到限制;只能在居住范围内活动,选择职业种类时受限,社交活动也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到限制偶尔需要监护,各种活动受限只能做就近的活动,工作时需要明显减轻工作量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到限制,但是能够部分代为补偿,条件性需要帮助各种活动的频率降低;原来的工作无法胜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狭窄。

七级伤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到严重限制能够进行短暂的活动,长时间活动受限工作时长需要明显缩短;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的流动受到限制工作断断续续;在社会交往方面受到约束。

九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到限制工作以及学习能力的下降,社会交际交往能力大部分受到限制。

十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社会交际和交往能力部分受到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我国的残疾人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八个大类。

我国现行的《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又将我国各类残疾人的残疾等级具体划分如下:

1视力残疾分为:盲和低视力两类,其中盲又分为一级盲和二级盲两个等级;低视力又分为一级低视力和二级低视力两个等级;两者一共四个等级。

2听力残疾分为:一级听力残疾、二级听力残疾、三级听力残疾和四级听力残疾四个等级。

3语言残疾分为:一级语言残疾、二级语言残疾、三级语言残疾和四级语言残疾四个等级。

4智力残疾分为:一级智力残疾、二级智力残疾、三级智力残疾和四级智力残疾四个等级;其中一级智力残疾为极重度智力残疾,二级智力残疾为重度智力残疾,三级智力残疾为中度智力残疾,四级智力残疾为轻度智力残疾。

5肢体残疾分为:一级肢体残疾、二级肢体残疾、三级肢体残疾和四级肢体残疾四个等级;其中一级肢体残疾为极重度肢体残疾,二级肢体残疾为重度肢体残疾;三级肢体残疾为中度肢体残疾,四级肢体残疾为轻度肢体残疾。

6精神残疾分为:一级精神残疾、二级精神残疾、三级精神残疾和四级精神残疾四个等级;其中一级精神残疾为极重度精神残疾,二级精神残疾为重度精神残疾;三级精神残疾为中度精神残疾,四级精神残疾为轻度精神残疾。

7多重残疾:凡是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残疾情况并存的称为多重残疾。

8其他残疾:多数时候指的是一些轻微的残疾,比如说肋骨骨折或切除的;这有点类似于伤残等级中的十级伤残。

为什么在公交车上有时会看到没有残疾的人却持有残疾证,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在公交车上有时会看到没有残疾的人却持有残疾证,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发生有偶然性,就会有必然性。在公交车上有时会看到没有残疾的人却持有残疾人证,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首先,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等原因,的的确确某些人持有的《残疾人证》的类别和等级与事实不符;有些是由于《残疾人证》有效期是十年,等级发生了变化。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随着第二代《残疾人证》十年换发之际,残联也加大了对假残疾人的排查力度,举报必究、二次鉴定、对于有争议的采取仲裁等措施。《暂行办法》指出,在残疾评定过程中,评定医师发现申请人提供虚假病历资料的,不得为其进行残疾评定,并登记在案,及时通知县一级残联,一年内不再受理该申请人提出的办证申请。此外,残疾评定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一经核实,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资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目前,残联也出台了相关的审核制度:群众举报的、工作人员发现的、机构举报的都必须要求其重新鉴定,超过六个月预期不配合二次鉴定的,强制注销其《残疾人证》,甚至追缴其享受的相关待遇。

其次,有些持证的残疾人类别是感官无法辨别的。例如,精神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等残疾人并非直观可见的,导致你所说的“看到没有残疾的人却持有残疾人证”。

最后,在这里我作为一位肢体残疾人和从事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者想说的是: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优惠待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政策,在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也绝不会落下一个残疾人,但绝不允许投机取巧者破坏残疾人的伟大公益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抵制和监督已办理“假残疾人证”及“伪造冒领残疾人证”骗取国家赋予残疾人群体的优惠待遇的不法行为。让残疾人证真真正正的代表8500万残疾人群体,为扶残助残的伟大事业肃清绊脚石。

点点关注,是我码字的精神支柱,真诚希望在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残疾人的生活及有关残疾人事业的话题。

为什么在公交车上有时会看到没有残疾的人却持有残疾证,是怎么回事?

这个我最有发言权了,因为我是残疾人,我有残疾证啊,但是如果我不说话,你根本看不出我有残疾哦。我是听力残疾,二十多岁使用链霉素中毒,双耳重度耳聋了,就是没有一点音感,什么也听不到了,属于一级听力残疾,哪一年发的残疾证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时间很长了,目前享受的残疾人待遇就是免费乘车,每月有八十元的残疾补助金,(这个全国各地区略有不同)免费进公园,图书馆,展览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党和国家对残疾人是很照顾的,因为我已经早就退休了,否则在就业,劳动报酬方面都有规定,尽量让残疾人自食其力,城市里的残疾人都得到了合理安置,生活上都有保证的。至于看到有人身体没啥毛病,却使用残疾证乘车,是不是假的啊?这个证本身决不会是假证,假证是过不了电脑的关的,每个残疾证都有户口,残联对这方面的管理也是相当严格的,办证的条件也不是想像那样,托个人走个后门就能办下来的,是经过严格审查,专业体检合格后才能发证,所以这个没有啥可怀疑的。至于有些人看着不像残疾人,这个挺可笑的,因为残疾不只是缺胳膊少腿,有些聋哑人外观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啊,我发张照片,你看我像残疾人吗?但我确实是残疾人哦![笑哭]

为什么在公交车上有时会看到没有残疾的人却持有残疾证,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从表面你是难以分清的是什么残疾。

残疾证定性;是由专业医疗机构的,专业医师专家,按照病励参照病人病情病种评估完成,是否残疾,规属残疾种类,残疾等级,大体分为如,肢体,精神,语言,听,视力等,有先天残疾和伤残残疾等。残疾证有红本的,绿本子的残疾证,比如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健康,肢体完好,听,视力完好的人,拿残疾证乘公交车,这也可能是一位因手术切除喉部,不能说话的“语言”一级残疾持证人,你就完全看不出是位残疾人。

为什么在公交车上有时会看到没有残疾的人却持有残疾证,是怎么回事?

别看外貌,有的聋哑人,根本看不出来,还有比较轻的精神疾病的人,不发病时都很好,所以不要看着什么都不公平,他们已经够痛苦啦,不要再往伤口上撒盐啦,既然拿着残疾证就是残疾人,大家对他们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爱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