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亡了,是因为吴三桂投降吗?还是其他客观原因?
首先要确定,吴三桂是在明朝灭亡后投降清朝的,灭掉明朝的是李自成,这时候南明小朝廷还没有建立。吴三桂等于是承认了李自成的大顺,他属于叛顺投清。
京城告急,吴三桂带兵支援京城,刚走到玉田,北京城就陷落了,于是吴三桂就返回了山海关。李自成占领北京以后,没有处理好与吴三桂的关系,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部下抢走,使本来举棋不定,在降清还是降李之间摇摆的吴三桂对李自成有了看法,但是吴三桂的家属都在李自成手里,他只能答应投降李自成。不过李自成做了个至今都无法理解的做法,挥兵东进。这等于是不信任吴三桂,于是吴三桂联络多尔衮,想与清军合作,对付李自成。
这时的吴三桂并不想投降清朝,他与清朝谈条件是合作,消灭李自成后与清朝隔黄河而治。但是李自成已经大军压境,吴三桂被逼到了绝路,几乎没有了和清军谈判的条件,独立没有得到清朝的同意,在山海关和一片石,三方力量打了一仗,李自成败北。但是吴三桂保住了对自己部队的独立管理权。其实他有一个机会,在入关后投靠南明皇朝。
明朝的灭亡几乎已成必然,与吴三桂反不反没有太大关系,明晚期,崇祯皇帝算是个勤奋有理想的皇帝,但是并不是个有能力的皇帝。他处理大宦官魏忠贤和袁崇焕都有些欠考虑,魏忠贤虽然在排除异己时心狠手辣,但它能够使得朝廷政令统一,令行禁止。而且在对抗后金和农民起义方面措施还算得当。魏忠贤的倒台,直接结果是东林党当政,这群人都是书呆子,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圣贤经典对做事的人指手画脚,不管你怎么做,他们几乎都能找到毛病。最后是朝廷无所适从,做事举棋不定,左右摇摆。朝廷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之中。
东林党对农民起义提倡用朝廷的善政,用怀柔的态度对待义军。善政没有错,但是要落实,而实际上东林党怎做的?江南因为商业发达,人生活富裕,魏忠贤加大江南商业税收,减少西北灾区赋税,以安抚百姓。东林党都出身于江南大族,所以他们当政后第一件事就是减免江南赋税,恢复西北赋税。造成大量灾民投入到起义军怀抱。
明朝亡了,是因为吴三桂投降吗?还是其他客观原因?
您好谢邀!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建都南京,明成祖时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并不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朝的灭亡,大部分归根在一个王朝存在所不可缺失的经济层面和政治层面上所出现的巨大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时明朝的经济和政治皆出现了难以解决的巨大问题,导致社会动荡,民心溃散,最终消亡。明朝后期经济的危机导致民不聊生,民心溃散。一个朝代的正常运行必须拥有足够的财政进行疏通,然而明朝财政却出现了巨大问题。赋税较低,国家财政一直贫泛,明末时张居正的赋税改革导致粮食十分紧张,外加明末的长期战乱,对粮食的需求就更大,战士们因没有粮食受饿,让许多人最后投降了清兵。还有就是禁海政策,当时的天灾导致了农业商业低产低利,许多民众陷入了无饭可吃的状态,温饱问题无法解决和财富的两极分化,使社会矛盾十分严重,从而失去民心。明朝后期的政治腐败更是加速了覆灭。明朝后期的统治者几乎都是荒诞无能之辈,没有太大的治国能力,朝廷内部腐败混乱,官员为了争权夺利而不择手段,眼中都只有自身的私利而不顾国家利益,忘记了无国如何有家的道理。对外则边患无穷,长期的战争也影响了明朝的政治。一个王朝的灭亡,通常是种种因素相加而造成,纵然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对明朝的灭亡起到促进作用,但根本来说是明朝荒诞的政治和财政危机所造成,以一人之举来解释一个王朝的消亡是片面不可举的。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明朝亡了,是因为吴三桂投降吗?还是其他客观原因?
感谢邀请。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明末官僚地主兼并土地严重,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大明朝内部潜伏着危机。诸如宦官专权,大臣结党营私,国库空虚等更是矛盾重重。为了筹饷,又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农民起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啊!
不仅内患严重,外部还有满人窥伺。大明朝貌似强大,实则摇摇欲坠。崇贞之死与吴三桂关系不大,再说一个吴三桂能拯救大明王朝吗?答案是否定的。明朝亡于农民起义。
满人早就励精图志,有取代明朝的野心。满洲贵族图谋关内久矣!他们实行八旗制度,兵不多却精。有资料说,八旗兵最多时不超过20万,但个个精于骑射。还有,满洲贵族招贤纳士,网罗汉族能士为其所用。反观大明朝,君臣猜忌,宦官专权,文武大臣皆多贪,能不亡吗?
明朝亡了,是因为吴三桂投降吗?还是其他客观原因?
大明王朝建立于公元1368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国祚只有268年。随后吴三桂在山海关投降满清引清兵入关击败李自成大军。
明朝初年朱元璋及朱棣两位皇帝不断的开疆拓土,大明国土面积达到了约700万平方公里,大明人口只有5000多万人,朱元璋大规模的向全国各地移民,无主的土地和荒地被大量的开垦,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政治稳定。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精锐主力损失殆尽。瓦刺军队攻入北京城下,后因退兵。大明王朝除了辽东长城以外领土全部损失。大明王朝的国土面积只有400万平方公里。由于郑和七下西洋后,大明实行海禁。大明的北面和西面是元朝的残余力量。大明王朝龟缩在东亚被牢牢的锁死。明末时期人口则激增至1.3亿人至1.5亿人之间。
崇桢皇帝登基后,崇祯初年陕西发生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农民土地颗粒无收老百姓到处逃荒。崇桢二年,李自成起义。崇祯三年,陕西发生大饥荒,崇祯六年陕西发生旱灾,蝗灾。崇祯十年,河北发生大旱,蝗灾。崇祯十三年,南方发生水灾。崇桢十四年华北,西北发生瘟疫,天下十室九空。19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时明朝军队没有一点战斗力。
李自成在北京当了83天皇帝。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投靠多尔滚,清朝军队迅速的占领了北京城,赶走了李自成。满清入关时只有30几万人口,军队只有十万人。那么1亿多人的大明为什么被只有30几万人口的满人夺了天下呢?
一,天灾。天灾是大朋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1)15世纪世界进入了小冰河时期,地球的气温变的比较干冷,寒冷的气候引发了旱灾。1580年至1644年是旱灾的集中爆发期,持续的干旱使陕西,河南等地的灾民遍地。大明王朝由于严重的内忧外患,无力赈灾灾民。最终爆发了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很快整个大明的北方统治被农民起义军摧毁。
(2)瘟疫。小冰河极端干旱的天气不仅造成了持续严重的旱灾,而且引起了严重的瘟疫。瘟疫迅速的蔓延至大明王朝的整个西北和华北地区。大明整个北方因为瘟疫的传播十室九空,一人感染,全家传染。北京城的整个守卫部队因为瘟疫而丧失战斗力,甚至大明皇宫内都瘟疫横行。北京城内每天出现大量的尸体。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轻而易举的攻入北京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城后,不久也被瘟疫迅速的传染,在清军的进攻下迅速一败涂地。李自成化妆逃成西北。
二,人祸。
(1)崇桢登基后,收拾了为大明王朝续命的宦官集团,大明朝庭内部代表南方手工业者和大地主利益的士族东林党人迅速的控制了朝政。东林党废除了矿监,大明财政收入断崖式下跌。东林党乖机向本已让遭受旱灾的农民加收土地税和人头税。大明王朝在发生旱灾时,东林党人极力阻止向大地主和大商贾征款用于赈灾,并且东林党支持大地主和商人乘机大肆兼备农民的土地。大量农民被逼无奈加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明末东林党存在40年之久,东林党与魏忠贤宦官集团激烈的党争使大明王朝上层彻底的失去了凝聚力,是大明王朝加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2)大明朱元璋开国时朱姓皇族只有几十人,到了明未发展到100多万人。朱元璋规定皇族不必劳作,可以按人头领取大量的俸禄。明代宗室人口开始快速的爆涨。公元1492年,山西上书朝庭,晋府的晋庆王朱钟镒,有子女94人,孙子163人,曾孙510人,加上其他的人仅晋庆王府有皇族1000多人。这只是明朝众多王族中的一个。朱元璋的儿子们被封为亲王后,年俸禄是万石,是最高官员的七倍。还不包括占有大量土地还有赏赐。大明王朝最赚钱的生意几乎都被皇族垄断。随着大明皇族的不断膨胀,国家财政负担越来越重,老百姓土地越来越少,加上灾害频发战火终于爆发了。
(3)明末南方地区萌发资金主义萌牙,大量地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将土地改种桑田。整个大明南方陷入缺粮的境地。人口爆增,国家又无粮食存储,长时间的灾荒引暴了社会矛盾。
三,外患。
明末万历年间由于国势日衰,发生了倭寇入侵朝鲜,蒙古人哱拜宁夏判乱,苗疆土司杨应龙发生动乱的播州之役,万历皇帝二十年至三十年大明发动了平定判乱的三大征。十年时间发动三场大的战争共耗费白银1100万两,基本上陶空了大明的国库。北方发生干旱大明王朝无力赈灾,崇祯年间有限的国家财政被用在平定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平定辽东努尔哈赤之间来回奔波。最终大明王朝被拖垮了。
明朝亡了,是因为吴三桂投降吗?还是其他客观原因?
明朝到崇祯这一代皇帝,已是千疮百孔,危机四伏。崇祯即位时,情况更甚。
朝庭上朋党斗争激烈,大臣贪污腐败,不尽职守,皇帝用人不当。
制度有缺陷,明朝立国的官制、兵制、田制上都有缺陷,同时学术风气浮泛,社会奢侈淫靡。
自然灾害频繁,旱灾、洪涝、飢荒、瘟疫肆虐,导致农业遭受巨大损失,民不聊生,国家税赋銳减,社会动荡不安,起义烽火四起。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尽于煤山歪脖子树,此时明朝已灭亡,李自成于1644年4月29日在北京称帝。
吳三桂引清军入关是在1644年4月23日,因此明朝是被李自成灭掉的,不是吳三挂引清军入关造成的,清朝后来修史时为安撫民心也声称是从李自成手里夺取的江山,还为明朝报了仇。而且清朝皇帝为表明对明朝的尊重,偈拜南京的明孝陵,康熙帝还颂扬朱元璋“治隆唐宋”,不管是否发自内心,为安定民心也算做足了功课。
明朝亡了,是因为吴三桂投降吗?还是其他客观原因?
谢邀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部农民斗争史,夏商周我就不说了,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建立大秦,却二世而亡,皆因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各地农民响应,秦朝随亡,由刘邦的大汉取代。
王莽篡汉立新,亡于绿林赤眉起义。
唐朝国力强盛万国来朝,最后也亡于黄巢起义军叛将朱温。
历朝历代都想解决农民问题,但谁都解决不了,大明兴于农民起义,亡于农民起义,吴三桂还在山海关抵御清兵,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打进北京城,崇祯帝在煤山上吊,你说大明亡国和吴三桂有毛关系?
归根结底,大明还是没解决好农民的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