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战力从强到衰败是什么原因?
我在头条号发的一篇文章《南宋临时组建的杂牌军为何战斗力强于北宋正规军?》可以很好地回答你提出的疑问,现转录如下。
北宋末年,宋金因边境问题爆发战争,北宋军队面对金兵几乎是一触即溃,第一次伐宋,宋朝不得不割让三镇求和。心里不服的宋钦宗玩了一把火,打算趁与金国谈判的机会,让使臣给辽国降金大将耶律余睹带密信,劝耶律余睹恢复大辽,与大宋配合消灭金国,结果蜡丸密书被金国得到,完颜吴乞买大怒,金兵第二次伐宋,这次金兵还是势如破竹,一下杀到了宋朝的都城汴梁。徽钦二宗成了阶下囚。金人强立张邦昌为帝,然后全军撤退。张邦昌不愿意当这个伪皇帝,金人走后,张邦昌先立元佑太后,然后寻找赵氏唯一的后裔康王赵构,把皇位还给了赵氏一族。赵构接手的大宋,已经是一片混乱,外部金国大兵压境,内部群雄并起,到处兵乱,大宋已经顾此失彼,混乱不堪,可没过几年,南宋迅速稳定下来,站稳了南方半壁江山,韩世忠、岳飞、吴玠兄弟战绩不俗,成为金国最为头痛的对手。而这些军队大部分是临时招募或者收编的地方武装,大部分都是杂牌军,而且装备简单,训练不足,但他们在对金作战中表现出很强的战斗力,与北宋那些正规禁军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到底是是什么原因呢?
岳飞抗金
我们先看看北宋的军队制度。北宋的军队都是真正的职业军人,国家将他们编入禁军,由中央机构枢密院掌握,枢密院下设枢密使和枢密副使,都指挥使。军队不是领兵打仗的人自己训练,而是有专门负责训练的机构训练,像《水浒传》里的林冲,就是负责军队训练的。北宋多为步兵,单兵作战能力非常有限,作战时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形成较高的战斗力,这就是所谓的阵法。在发生战事的时候,枢密院指派将领出战,会给他配备已经训练好的部队,将领只对枢密院配给他的部队有指挥权,但无调兵权。将领和士兵之间只是临时搭档,相互没有固定的从属关系,将领对派给自己的队伍了解也非常有限,只能拿着支队伍曾经演练过的阵图作参考去打仗。这是北宋时期才开始出现的制度,目的是不让将领拥有自己的的嫡系部队,预防将领发动叛乱时振臂一呼,士卒响应。在这一点上,这个军队制度达到了目的,北宋一百多年时间里,从没有出现过武将威胁对抗中央的问题。
禁军
这样的部队有优点也有缺点,先说优点。1;部队都是专业军人,经过专业训练,通过演练过的阵法,士兵之间相互形成协调互补,战斗力比散开来随便打有所增强。2;将领和士兵没有固定的从属关系,不必担心将领依靠拥护自己的手下发动叛乱。3;作战时将领必须按照部队训练过的阵法对敌,基本无法变通,可以避免因将领指挥失误导致的失败。缺点就更加明显了。1;依靠阵法和士兵之间的协同作战,战力是增强了,但相互的依赖性也增加了,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出现连锁反应,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2;主将无法有效激励士卒,士卒归属感差,战场上容易出现互乡观望态度,一旦看到形势不好或有人退缩,也跟着逃跑。3;战法局限性太强,不是自己训练的士卒,不能根据战场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一旦失势,除了逃跑毫无办法。4;主将的个人才能几乎没有任何实践的机会。
靖康之耻
回头我们看看南宋的部队,他们大都是主将自己招募的兵勇,还有一些是收编的地方武装或山贼。这样的部队枢密院基本调不动。不实行换防,主将和士卒之间形成紧密联系,长期在一起作战配合默契,主将带头,士卒效命。主将的战术意图贯彻基本没有什么障碍,特别是在逆境中,不会相互观望退缩,战斗力肯定比北宋的那些禁军强得多。赵构接手烂摊子,整个国家机构几乎陷于瘫痪状态,内忧外患下朝不保夕,武将是不是会造反已经不是眼前的第一要务,所以赵构不但不对这些部队加以限制,甚至鼓励他们壮大,默许武将在部队中树立个人威信,部队可以不叫赵家军,叫岳家军、韩家军都行,只要能够对内平叛,对外拒敌,一律大大的封官,岳飞短短十几年,从一个士兵就升到了枢密副使、节度使,纵二品开府仪同三司,这个职务相当于军委副主席家大军区司令。
苗刘兵变
这样做的优点就是部队凝聚力强,战斗力强,但缺点也非常明显,赵构短短十几年里,先后经历了两次重大风险,先是苗刘兵变,赵构差点丢了小命,被逼退位。多亏韩世忠等人及时赶来勤王,赵构才又坐上了皇帝宝座。另外就是淮西军变,刘光世所部的统制官郦琼发动叛乱,杀死监军官吕祉,带领全军四万余人,并裹胁十余万百姓投降金人所立的伪齐刘豫。给敢刚恢复点元气的南宋一次致命打击,要知道,这样的事情在北宋一百多年里是从未发生过的,南宋发生这样的事绝非偶然。所以在局势稳定后,赵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北宋时的制度,削减武将军权,看清局势,让出兵权的给钱回家养老,看不开形式,满腹牢骚的,来硬的。
【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这句话大家应该不陌生,其实不是那么回子事,北宋不缺将,是那种特殊的制度限制了武将的发挥,就算韩信重生,估计也免不了吃败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