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一到打仗,军队才喊缺粮?
平日里一点都没事,为什么一到打仗的时候就缺粮食了?是这些士兵中饱私囊了还是背后有其他的猫腻呢?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古代平常的时候,那是一点事都没有,可一旦到了行军作战的时候就会听见各种缺粮食的声音。
如果真的缺粮食,在打仗之前就应该跟朝廷汇报了,而不是等到战争打到一半再给朝廷说缺粮食了呀?
这背后究竟有着什么猫腻?为什么说古代行军作战的过程当中缺少粮食是部队无法进行紧急动员的最大故障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1点:最简单的粮食运输问题曾经我的一位学生做过探讨,如果在诸葛亮六出岐山的时候,每一次讨伐曹魏都携带一大堆的方便面,那请问战争能不能成功?
我被这样的谈论给吸引住了,不得不说这个孩子的脑子比较机灵,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打败曹魏根本不在话下。
因为这在无形当中解决了古代士兵的最大难题,那就是吃饭问题。
一些人肯定会说,平日里的时候这些士兵都有饭吃,为什么一打仗这些士兵就没有饭吃了,是因为剧烈的运动导致消耗加大,导致粮食缺乏吗?
只能说是,但也绝对不全是。
因为古代打仗有一个特殊的点,这个点我们可以称之为绝对意义上的缺陷,叫做粮草运输问题。
要注意,古代可是没有火车飞机的,也没有大货车大卡车。要想把粮食运送到前线去,就必须依靠人的力量肩扛手挑,能带多少带多少。
所以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以汉武帝为例,汉武帝命令士兵和北方的匈奴进行战争,最终打到了漠南地区也好还是漠北地区也好,反正打出去了,那这些士兵要不要吃饭?
当然要吃饭,士兵又不是钢铁,加点石油就完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那这些粮食怎么运送过去呢?
有一部分粮食是在行军作战的时候士兵们随时携带的,但携带的粮食终究是有限的,剩下的一部分粮食就需要从后方源源不断的往前线运输。
运输粮食的时候就出问题了,请问那个运输粮食的人他需不需要吃饭?
举一个简单例子,一个人携带了两小车的粮食,总共可能有200斤或300斤,他要从最后方运送到战争的前线,可能需要10天时间,请问在这10天时间里这个人需不需要吃粮食?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必须吃,而且得吃饱喝足了。如果不吃饭的话,自己带的这一部分粮食根本就运不到前线去。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诡异的问题,这些人把粮食运送到前线,必须流出接近二分之一的粮食是给自己填饱肚子的,剩下的才是给士兵们去吃的。
尤其是艰险的战争,越是在边境地区行军作战就越是如此。
比如清朝曾经发起过几次大规模的行军作战,这些行军作战动辄就要耗费几千万的银子。
而这几千万的银子当中,除了发给士兵的赏银之外,接近1/2甚至更多的银子全都用在了粮食的购买上。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将领在中间动了手脚,比如一部分粮食其实是给自己买大鱼大肉去了。
比如清朝的年羹尧,前线的士兵都吃不饱了,自己还顿顿烤羊肉,那日子过得一个滋润。
但是也没有办法,毕竟当时清朝能拿得出来的人才有限,除了年羹尧之外,别的人好像都不能够担当如此重任,皇帝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古代只要行军作战就缺粮食吃,而其中缺的粮食,最重要的环节大体可以分成两个,第1个是部分朝廷官员在中间贪污受贿,第2个是粮食运输过程中的成本问题。
这其中最重要的成本就是远距离运输。
在远距离运输的同时还要必须保证前线的士兵有粮食吃,而保证前线士兵有粮食吃的必要条件,就是必须保证运粮食的那个士兵能够活着把粮食运送到前线。
那这个士兵如何能活着把粮食运送到前线呢?
就需要源源不断地给这个士兵粮食吃,所以中间过程当中粮食的损耗是非常大的。
如果路上再遇到敌人趁机截断了粮食的道路,所带来的损失就更大了。
第2点:古代战争更像是粮食战比如曹操在对待凶猛的敌人时,明明已经觉得打不过对方了,可突然之间得知了敌人的粮食所在地,立马就率领士兵连夜骑着战马把人家的粮食给烧掉了。
要注意古代的粮食消耗战争,其实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会发现有数不清的战争,敌人冲着你来了不是要去和你打仗,而是趁着你不注意偷偷摸摸地绕到你的后方,然后一把火把粮食给全部烧了。
他们来的目的不是为了抢夺粮食,而是为了把粮食全部销毁。
只要这些粮食销毁了,那么你的士兵就会饿肚子,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面,就算是有心行军作战,也没有这个实力了。
所以我们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来,古代行军作战,粮食的运输本身就已经成问题了,如果再稍不注意某个粮仓被对方截了胡或者一把火烧了,那么粮食危机将会越来越大。
第3点:古代战争时期,士兵们不能自己种粮食吃我们以明朝为例,朱元璋统治时期为了保证朝廷的警惕性,万般无奈下了一道新的军事统帅指令,要求士兵在非军事战争时期也要去种地去收获粮食。
这样的一条命令,其实原本也没有问题。
但是不妨想象一下,如果突然之间有了战争,士兵们绝对不可能继续种地了,拿起锄头来和敌人拼命,也实在是不像话。
大概率是携带着自己的武器在战场上和敌人厮杀,而这种情况之下就容易出问题,出什么问题呢?
之前的粮食没人种了,士兵们原本自给自足的模式彻底被打坏,这个时候就必须从民间收集更多的粮食来给士兵用。
而在行军作战的过程当中,极有可能因为战况的原因,导致敌方的士兵侵入到了我们国家去抢夺更多的粮食。
或者因为战争的原因损坏了部分良田,普通老百姓不敢在这些地方种粮食,而士兵们出于战略考量,必须往前推进或者往后撤退,这一块原本能生产粮食的地方也就变成了荒地。
因为战争就会导致粮食变得更加稀少。
除此之外还会因为有战争,士兵们吃的粮食会更多,粮食的消耗速度更快,可粮食的产能并没有供应上,除了使用储备粮食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方法。
如果再来个天灾,朝廷必须要赈灾的话,那么士兵们的粮食数量就会减少,老百姓原本能吃到的粮食数量也会减少,这件事情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激起民变。
所以古代的时候,只要到了行军打仗就必然会缺粮食,不是前线缺粮食就是后线缺粮食,再要么就是因为某些原因某个地方缺粮食,这几乎是常态。
这也是为什么永乐皇帝每一次出征之前都必须有一个缓冲期,保证足够的时间里面去筹集到足够的粮食,这些粮食先储存起来,等到行军作战的时候再去使用。
这样的一种储存机制最起码能够保证前线的士兵吃得饱,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报效国家。
所以我们不妨再回到之前的话题,如果古代行军作战时,突然之间发明了某种武器装备,这种装备可以源源不断地制作能填饱肚子的粮食,那么这个国家是否会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不出大问题,最起码在和其他国家全军作战时,能够占据主动优势。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一个生产力的问题,现阶段某些国家发生战争的时候,更多的是火药武器的缺失,很少会听说粮食的缺失,而在古代粮食缺失往往是最为致命的。
为什么古代一到打仗,军队才喊缺粮?
的确如此,明朝洪武年间,全国兵马有230多万,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几乎没人喊粮食不够吃,朝廷甚至几乎不花钱。可是一旦要打个规模大一点的仗,几次北伐下来,把富庶江南的钱粮几乎掏空了。
以至于后来打辽东的时候,为了打这一场仗,前前后后光准备粮食就准备了十几年,前后共调用粮米120万石,什么概念?相当于大明朝国家整体存粮的1/20。
这说明了一点,打仗就是一个集中消耗钱粮和人命的活,而且消耗的速度相当惊人。
农耕时代,粮食都是老百姓一滴汗掉地里摔八瓣,幸幸苦苦种出来的,年景好,风调雨顺,没旱没涝,没蝗灾没瘟疫。一亩地最多也就种出百十来斤粮食。
所以明初部队自行屯垦的时候,老百姓的负担相对不算太重,只负责朝廷的便罢。部队分散在全国各地,各自管好各自的嘴,温饱问题其实都不大。
但是一旦要打仗,那就不一样了。全国各地的兵马都往某一个地点集中开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所以要先把各地的粮食收集起来,然后集中运往战场,一收集再一分发,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结果是粮食巨大的损耗。而造成这巨大损耗的原因又有很多。
首先,运输过程中的自然损耗。
运粮的途中,特别是运到偏远的边境,就需要大量的民夫,这过程中人要吃,马要嚼。往往有时送100斤粮食,自然损耗就高达60斤。所以要运100斤粮食到前线,至少准备167斤粮食。而167斤粮食在不打仗的时候,可以都到士兵的嘴里。可是到了前线,显然士兵要吃饱,地方上的老百姓就不够吃了。
其次,在征集和发放过程中出现的贪腐行为,也导致了粮食的损耗。
我们都知道一个从冰箱里拿猪肉的故事,猪肉经过不同人的手,被拿来拿去,看似没啥损失。但是凡拿过猪肉的人手上却都占满了油。而负责收集粮食再进行分发的过程中,大量的官员因此发了大财。而这些财从何而来?本质上都是粮食的大量损耗中来的。
所以朝廷每次打仗,都会多多少少为粮草发愁,因为军粮损耗是实在太大。于是“开中法”便诞生了。
就是让商人自行组织筹集粮草运往前线,但是朝廷也没钱支付商人。但办法还是有的,那就凭送粮凭证到有司去领“盐引”,也就是食盐专卖许可。盐铁国家垄断几千年,凭啥给商人赚这暴利?
还不是因为打仗时,军粮消耗太大,一打仗,就缺粮的现实困境?
为什么古代一到打仗,军队才喊缺粮?
平时粮食不够吃可以买,战时谁卖粮食给交战双方等同资敌,就靠本国的粮食维持等于只出不进,打仗的时候体力消耗大吃的也多,完全凭人力送粮半路也得吃点不是,到地方了也就不多了,还有敌人会偷袭粮仓造成损失,没有饭吃就投降了。
为什么古代一到打仗,军队才喊缺粮?
古代有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运输工具落后是因素,还有当时不富裕关系也大,军队打仗,除了政治等因素,国力富强为主因,是吧
为什么古代一到打仗,军队才喊缺粮?
古代就是一个缺少粮食、缺少药品,种农作物得看老天的意思的时代,也许是看太多电视剧,感觉古代都要打仗,不是自保就是去占领别人的城市。一打仗没有粮食就完了,粮食数量不足,他们就会促促促。而不是等断粮才喊缺粮。电视剧都是这样,为什么这么说呢,不是读历史系。
为什么古代一到打仗,军队才喊缺粮?
古时候不缺粮;天大旱或发洪水的时候缺粮食,战乱的年代才缺粮食。
古时候家家户户都屯粮食;民以食为天!没地的佃户粮少,地主家有粮仓。普通农民也存有粮食,而且是成堆地存放,怕老鼠,养猫的人也多。
军队打仗;人马未动,粮草先行。各州府也有粮库!需朝廷统一调配。冷兵器时代,打仗军人多,当兵吃粮,不能饿肚子拼杀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