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蜀国打败了魏国,刘备会怎么对待汉献帝?

趣谈答案:汉献帝必死无疑。

小例子

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先举两个小例子,第一个小例子是楚汉之争前的楚怀王。第2个小例子是朱元璋打天下之时的小明王。

楚王怎么死的咱们暂且不知,因为一来历史实在是间隔太久远了,二来刘邦在这个楚怀王的死上动了一点点手脚。

但是我们终究可以得出一个大概:那就是项羽最终杀掉了楚怀王,为什么要杀楚怀王呢?因为不杀楚怀王,自己就没有权利。

同样的道理朱元璋也杀掉了小明王,为什么要杀掉小明王呢?因为不杀掉小明王,谁是老大谁是老二?

刘备绝对不会把汉献帝迎回来

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叫做刘备真的统一了天下,那么汉献帝会怎么办?

刘备把汉献帝迎回来吗?同样的一个问题出现了,如果把汉献帝刘协迎了回来,那么究竟是汉献帝当王还是刘备当王?

再说一句很不地道的话,即便汉献帝当王,那么刘备的那些手下他们能够同意吗?

换句话来说,这些人最开始是跟着刘备打天下的,他们都希望刘备能够当皇帝,因为刘备能够当皇帝的话,所有的臣子们他们都会有了对应的名号,更重要的是他们都会拿到对应的奖励。

这几乎是一个逻辑链的问题,而在这个逻辑链里面只有刘备进一步,他们才会进一步。如果刘备不进步或者刘备退一步的话,那么他们之前拼死拼活帮助刘备打天下是意味着什么呢?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即便刘备想把汉献帝刘协迎回来,大臣们也都不会同意,即便他们表面的同意,也有可能会出现刺杀汉献帝的行为。

因为只有汉献帝不存在于这个人世了,刘备的名分才算是最为正统的,刘备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如果蜀国打败了魏国,刘备会怎么对待汉献帝?

毫无疑问,在蜀国打败魏国之前,先杀死献帝刘协,绝不会留着他。

据《三国志·先主刘备传》记载,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文帝曹丕称尊号,改年黄初。传言说献帝被害,先主刘备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

这里的问题是,传说献帝被害,到底是从哪里传说的?刘备召开隆重的追悼会也就罢了,还给献帝追谥,一个自立的汉中王,能给皇帝追谥吗?这是要称帝的节奏哦。

群臣开始造舆论,说出现了许多的祥瑞,请求刘备进位为帝,刘备推辞不受。

《诸葛亮传》记载,建安二十六年(221年),群臣劝刘备称尊号,刘备不许。诸葛亮就以东汉耿纯劝导刘秀即帝位的方式,力劝刘备称帝。诸葛亮说:“现在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继承帝位正是时候哦。”

既然曹丕是接受献帝禅让,想必诸葛亮算不出来也能听说,咋就叫做天下无主呢?

刘备这才称帝,命诸葛亮为丞相。

先是传说献帝已死,进而再说天下无主,继承帝位就顺理成章了。

其实,都心知肚明,就是一出戏而已。

如果蜀汉有能力灭掉魏国,除掉献帝刘协那更是轻而易举的事。

蜀汉集团不会让刘协再存于世上的,否则无法向天下交代。

第一,即便刘备想把帝位让给刘协,刘备的那些部属也不干,何况刘备绝不会让位给刘协。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这个亲儿子逼着他父亲把皇位传给他;“安史之乱”后,李隆基的太子李亨即帝位,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隆基还害怕被李亨加害不敢回宫。

刘备一个八百杆子打不着的假皇叔,会把帝位还给刘协吗?

第二,天下不可一日无主,但也“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既然不能让位于刘协,就不可以再留着他,留着就会产生变乱。这不同于曹丕继位,那是接受的禅让,也封了刘协山阳公。刘备是因为刘协死了才即帝位的,现在发现刘协还活着,咋给天下一个交代哦!

第三,必须提前杀掉,否则不好说话。既然追悼会早就举行了,那就不能再活在世上。

等到灭掉了魏国,再举行个仪式,或者将错就错,或者加罪于曹魏,这事如何都好办。死人已经无法说话,除非想谋反的人,没人去关心刘协的死活。

因此,让献帝刘协一直死去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蜀国打败了魏国,刘备会怎么对待汉献帝?

唐白居易有诗云:“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伪善到极至,不被发现,那就是善。三国时期的刘备,以宽厚弘毅著称,从涿郡起家,一路走来,都是以仁德诚信正义示人的。北海有难,他奋力去救;陶谦三让徐州,他不得已才接受;刘表病危让他摄政荆州,他谢绝;刘琮做荆州之主,暗里投降曹操,他带兵民经过荆州,诸葛亮劝他夺取荆州以抗曹操,他不肯;曹操大军追袭,他却不忍弃下十万百姓一走了之;带兵入益州,在涪城与刘璋相会,庞统劝其趁机杀刘璋占成都,他宁死不肯做。纵观曹操行事,无情杀吕伯奢全家,为夺取地盘争斗屠城几十万,诛董承,杀皇后,对朝中认为不稳定因素丝毫不留情,可以说尸山血海,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有很大一份。曹操的残暴,刘备的仁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喜欢佩服曹操,却贬低毁损刘备呢?刘备假仁假义吗?一路走来的刘备,到死都是在为仁义而努力。有志匡辅天下的刘先主,行事光明磊落,著信布义,受到各个诸侯的尊敬,也得到很多士人的拥戴,为什么就得不到我们今天的理解呢?一个是一直讲仁义的人,一个是残忍成性的人,不管他们各自出于什么目的,在现实中我们会更爱哪个人?因此,不管他是假仁义也好,还是真仁义也罢,只要他以一贯之地讲仁义,不残忍祸害人,就比那些做事残暴凶狠的人强百倍。最后回答下提问者的问题,如果蜀国打败了魏国,刘备会怎么对待汉献帝?作为一向以仁义行事的刘备,必定会让位于汉献帝,自己行周公摄政故事;如果汉献帝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一定不会接受刘备的让位,就像陶谦三让徐州那样,最终还会让刘备继续做皇帝,因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当有德者居之。

如果蜀国打败了魏国,刘备会怎么对待汉献帝?

取而代之。

如果刘备真的做到了一统天下,那么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要复兴汉室,而是要取而代之,建立自已的王朝。

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很明白,刘备拼死拼活得到的天下岂会拱手让人,自已甘做下人?何况刘备做了皇帝,他的子孙后代就能鸡犬升天,光宗耀祖了。

不管刘备在起兵时用的什么花招,打的什么旗号,都为了日后得天下而为之,是用来拉拢人心的,一旦刘备成功后,那他是一定要为自已和自已的后代谋利益的,这个时候,旧的口号已经没有用处了。

如果蜀国打败了魏国,刘备会怎么对待汉献帝?

蜀国如果打败魏国,刘备对待汉献帝,估计也和曹操一样,只不过对他要客气些。

如果蜀国打败了魏国,刘备会怎么对待汉献帝?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分三国,最后天下尽归司马家,可是东汉末年到魏蜀吴各自称帝之前这段时间一直以汉献帝为正统,虽然汉献帝是个傀儡皇帝,但汉室天下也是不可撼动的存在。

在了解三国时期这段历史人们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果蜀国打败了魏国,刘备会怎么对待汉献帝?

刘备我们都知道从织席贩履最后三分天下,在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之后,刘备也悍然称帝,虽然打着汉室的名义但依旧被世人所诟病。在刘备这里也有不一样的解释,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之后,汉献帝生死未卜,此时如果刘备不在蜀地称帝,天下正统慢慢就会进入曹家。当时汉室并非昏庸民心进失,天下心存汉室的人多不胜数,刘备称帝也是保留最后仅存的汉室正统。

我们回归正题,如果蜀国打败了魏国,我认为刘备会继续尊汉献帝为天下之主,然后以仁义取得天下人的支持,最后让汉献帝禅让与自己,加封汉献帝为太上皇。

可能很多人看到太上皇三个字会感到可笑,刘备是汉献帝的皇叔怎么可能加封汉献帝为太上皇呢?

我们根据当时的局势来分析就可以知道此法必是刘备要走的道路,首先蜀国打败魏国必定是有充足的军事力量,打败魏国东吴自然也会俯首称臣,东吴这边的威胁可以无视,天下一统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曹丕胁迫汉献帝禅让也是经过拉拢世家大族,在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才称帝的,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世家大族也是心存汉室之人,倘若世家大族不心存汉室,曹丕就不用拉拢他们而直接称帝了,蜀国打败魏国肯定世家大族是支持的。

在蜀国打败魏国之后,刘备于公于私必须尊汉献帝为天下之主,当然刘备也不会做曹操那般的权臣,奉天子以令不臣,也不会处死汉献帝,或者让汉献帝离奇去世。因为蜀国能打败魏国必定军事力量第一,此时的天下已经没有了其他诸侯,刘备自然无法做权臣。毕竟刘备起兵也是靠的匡扶汉室而拢聚人心,刘备断然不敢为难汉献帝也不会让汉献帝离奇去世,或者直接处死汉献帝,毕竟刘备一直以仁义自居,如此做法有损仁义之名。

魏国打败蜀国之后,此时能主持大局依然成为两人,分别是刘备和汉献帝,此时还有东吴未灭,两人肯定会同心同德讨伐东吴,此时两人的支持者必然和睦共处。当东吴臣服也好,被消灭也罢,世家大族和文臣武将自然心里知道匡扶汉室乃是刘备之功,并且当年刘备为了汉室基业已然称帝,肯定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个人认为汉献帝也会主动让贤,刘备的性格肯定推脱,这时候刘备手下的文臣武将也许会演出一场戏,冒天下大不为强行把刘备推到帝王之位。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刘备断然不会处死汉献帝,面对汉献帝的禅让之举,刘备会接受即位皇位,另外让汉献帝做太上皇,毕竟汉朝时期已有太上皇之名,并没有规定必须父子才能有太上皇之名,况且后世也有弟尊兄为太上皇的事情。

显然我们可以认为蜀国打败魏国之后,刘备不会处死汉献帝,汉献帝肯定不会继续九五之位,以汉献帝的眼光也许会主动让贤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