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了拉拢赵云不惜摔阿斗,可为何直到称帝都没重用赵云呢?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刘备不单到称帝也没有重用赵云,甚至在刘备去世的时候,依然嘱托自己的左右随从,万万不可重用赵云。为什么呢?因为赵云是秘书。
事件回顾首先我们来看,刘备没有重用赵云不假,可是刘备从来没有亏待过赵云,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第一时间分享给了赵云。
如果没有赵云的话,自己的孩子可能早就嘎嘣脆了,如果没有赵云的话自己去东吴娶媳妇的时候可能也就折在那里了,所以赵云必须要嘉赏,而且要重重地嘉赏。
可是奖赏归奖赏,刘备是不敢重用他的,与此同时刘备也绝对不敢让自己的儿子去重用他,因为赵云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的角色是自己的秘书。
秘书有这样可怕吗?没错,秘书就是这样可怕。
没错,这就是事实我们会发现赵云所从事的绝大多数工作都与刘备的私人生活有关,比如刘备去哪的时候,赵云必须跟在哪,刘备的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候,往往第一个最着急的并不是张飞关羽,而是赵云。
为什么赵云这样着急忙慌的?刘备又不是你的结拜兄弟,又不用和刘备同生同死同存亡,不恰恰相反,刘备的生死存亡直接关系到赵云的脑袋。因为赵云的身份职位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秘书,保护自己的老板是必须的。
可是说一千道一万,秘书这个行业非常敏感,因为他能够知道自己的老板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刘备自古以来都是以仁义著称的,而且他给自己打出了旗号,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刘备集团表面上是君子,背地里肯定也做过几件缺德事儿。
而这些缺德事可能自己的二弟三弟不晓得,但是赵云一定知道。为什么,因为赵云是自己的秘书。
期待各位爷的关注,小弟给跪了!刘备为了拉拢赵云不惜摔阿斗,可为何直到称帝都没重用赵云呢?
封不封候无所谓,子龙品格人尽知。
征战沙埸天使成,五虎上将有名威。
全始全终常胜将,古今中外美名垂。
伟人推举第二位,多少巾帼为之醉。
刘备为了拉拢赵云不惜摔阿斗,可为何直到称帝都没重用赵云呢?
其实谈不上不收重用,赵云只是官职名气在五虎将里面最低,但是刘备对他的信任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其他四将。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说说为什么“不重用”
其一,背景不同。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四将。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自然不用多说,不会亏待自家兄弟。黄忠东汉末年老将60岁都能和关羽拼上一拼,自然刘备也是敬重不已。马超军团世家,投靠刘备时更是带了十几万人给刘备,自然刘备也不会怠慢。反观赵云呢?孤家寡人啥没什么背景。其二,职务不同。刘备分配给关羽和张飞等人的职务主要是征战四方,自然名气也比较大。而赵云呢?被刘备留在身边做“管家”、“保镖”,自然表现的机会很少,所以在正史中并没有太耀眼。其三,性格问题。赵云是个直性子,说话经常得罪人,自然在朝中关系也不是太好,这一点刘备也是知道的,于是就把他留在身边。其四,成就并非“演义”那么传神。一则赵云在正史里面虽然也是骁勇善战,但是并没有演义里面的七进七出救阿斗(正史里是护送逃走),二则赵云二次救阿斗并非演义里面只身前往,而是和张飞一起带着兵前去阻拦。那么为什么说刘备对赵云极度信任呢?
其实这一点我们从很多方面能印证这一点:刘备让赵云做贴身“保镖”,保护自己和家人,白帝托孤时亦对赵云委以重任护其子。
小结:在笔者看来刘备不是不重用赵云,只是换了一种低调的方式重用赵云,他对赵云的信任就是最大的“重用”。
文:史努比行走历史
刘备为了拉拢赵云不惜摔阿斗,可为何直到称帝都没重用赵云呢?
首先我想说刘备生前几乎没有给手下人封过什么侯爵。我先来列举一下,在刘备去世前,刘备给哪些人封过爵位,我这里还包括谥号:1、张飞,刘备在拿下荆南四郡后封张飞为新亭侯,称帝后封张飞为西乡侯。2、马超,马超早期有着东汉朝廷封的都亭侯,刘备称帝后,拜马超为骠骑将军、凉州牧,封为斄乡侯。3、黄忠,刘备进位汉中王后,黄忠升为后将军,还被赐爵关内侯。4、庞统,追赐统爵关内侯。5、给法正追谥翼侯。
而关羽是一直沿用在曹操麾下那会儿,东汉朝廷封的汉寿亭侯。其他如诸葛亮、赵云等人都没被封侯。
那就下来说说为什么赵云没能封侯?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赵云的功绩不够。
在刘备进封汉中王的时候,与赵云合为一传的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分别被封为前后左右四方将军,而且身上都有侯爵。赵云除了没有爵位外,就连官职也仅仅只是个杂号将军。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功绩不够。关羽、张飞随刘备南征北战就不说了,马超是加入刘备阵营后,当时刘备集团有着朝廷官职最高的。黄忠斩杀夏侯渊,对拿下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战功。唯独赵云仅仅只是救下刘禅两次的功绩。不足以服众。
第二,给刘禅笼络人心之用。
如果说功绩不够是赵云不能封侯的原因,那么诸葛亮凭什么不能封侯?因此我可以猜测,这是刘备为了刘禅而设下的伏笔。刘禅即位后,诸葛亮、赵云和魏延等人都纷纷封侯。因此,我不能不佩服刘备是个极其成熟的政治家。封侯是属于一种最好的收买人心的政治行为。但是不能滥用。如果刘备将所有跟随其立功的臣属封爵,那么刘禅即位后将会面临无人可封的尴尬情况。
第三,赵云太耿直了。
这个完全是猜测。在刘备东征前,赵云曾经直言不讳的劝谏过刘备:“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但是刘备没有听从。而且在这一次东征时还让平时几乎寸步不离的赵云留守在江州。这也可能是赵云没能封侯的原因。
刘备为了拉拢赵云不惜摔阿斗,可为何直到称帝都没重用赵云呢?
一个人要得到君主的重要,要么有才,要么忠诚,亦或者能得君主欢心。相比其他几位所谓的“五虎上将”,赵云的“才”力不足,没有显赫的战功,更不得讨刘备欢心,所有的只是一腔忠诚。
相较于能力,赵云的德行更让刘备看重。他是冀州人,却在公孙瓒与袁绍争锋的时候,率家乡义从投奔公孙瓒,因为他觉得袁绍不行仁政。也就是在公孙瓒麾下,赵云认识了刘备,受到刘备的看重,与其深交。赵云因兄丧离开时,与刘备约定“终不背德”,刘备投奔袁绍时,赵云来投,从此跟随刘备一生。
但因为刘备势力弱小,赵云的地位不高,担任主骑,但显然,以刘备的实力,养不起多少骑兵。长坂坡之战,赵云救下阿斗和甘夫人,因功迁牙门将军。赤壁之战后,刘备平定荆南四郡,赵云任桂阳太守,这是刘备手底下仅有的几个郡的最高长官,所以不是刘备不重用赵云。也是在桂阳太守任上,赵云拒绝前太守赵范的寡嫂樊氏,让人更加敬重他的德行。
后刘备入蜀,与刘璋反目,攻成都不利,庞统战死,赵云随诸葛亮入蜀,在平定成都后,刘备想要把成都的屋舍、田地等分给有功之臣,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为家”来劝谏,让刘备取消了封赏。夷陵之战前,赵云又以劝刘备以国家大业为重,不要东征。
所以赵云被刘备看重的,是其德行,故而刘备十分信任赵云,任命其为翊军将军,负责守护自己。这对一个将军来说,也是一种重任,或许地位不高,但权力却不小。入许褚一直担任曹操的护卫亲军,能阻止曹仁入殿一样。唯有深得君专信任的人,才能够担任这一职位。
刘备以眼光毒辣而著称,他所看重的田豫、陈登、袁涣都是一时人杰,赵云当然也不例外,但刘备更知道赵云的长处,能作为一个执行者,但单独领兵作战能力不强。所以他始终把赵云留在身边,发挥其特长,并不是说就不重用赵云了。
刘备为了拉拢赵云不惜摔阿斗,可为何直到称帝都没重用赵云呢?
刘备摔阿斗真的是拉拢吗?可能是不满的发泄!刘备继承了刘邦的光荣传统,每次跑路都只顾自己,至于老婆、孩子都没有刘备本人的小命重要!
赵云是刘备的贴身保镖,战乱之际没有待在刘备身边,跑去找刘备的家小,虽然是好意,也算是渎职!赵云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刘备安全!当有人说赵云可能投降曹操了,刘备大呼不可能,更像是一种发泄,或者是自我的欺骗。虽然赵云成功带回了阿斗让刘备心里的石头落地,但内心也是充满责怪的,又不好直接表达,就用摔阿斗来发泄不满(你把这小崽子救回来,我就摔给你看)!
另外,赵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同枭雄刘备多少也会有矛盾!比如刘备拿下益州的时候大赏有功之臣,赵云说那是老百姓的财物,应该归还百姓。想法不错,却触动了刘备及其他人的利益!不要太理想化,刘备打天下根本目的不是造福全人类,而是希望自己当皇帝享受荣华富贵,那些跟随刘备的大部分也是为了好处(封官进爵,良田美女)。结果赵云一句话全没了,这样不讨喜的人如何出人头地,凭什么得到刘备重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