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大雨中游览过景点吗?有何感受?

二O二0年六月二十七日,儿子开车送我们到苏州甪直镇旅游,七点半到达时下起了泼瓢大雨,我们仍然坚持参观了各景点,真是另有一番风味。

在大雨中逛过超市。

嗯,也是很有记忆点的一段回忆了。

每次旅行到新的城市,我都喜欢去两个地方:超市和菜市场。

冒着雨进了超市,在里面晃荡了好久,出来时雨依旧大。后来在路上碰到了同胞,是年纪比较大自己出来玩的叔叔阿姨,几个人一起朝着游客区回去。

还有一次是看火山。暴雨突袭,只能停下车来在山顶的小卖部处避雨。看到一只小狗随着主人动作来回两边地跑。

对他们来说是家乡,是见惯的风景和风雨。可于我却一切都是欣喜和惊奇。

那场雨下了很久,以至于记忆里每当回忆起来都像是雾蒙蒙的潮湿一片。

你在大雨中游览过景点吗?有何感受?

今年端午小假,和家人游览成都市白沙河岷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因其下游河沙泛白而得名。其全部流域都位于成都都江堰市境内。白沙河年均径流量15.8立方米/秒,水能资源丰富,径流年际变化较稳定,水质也较为清澈温暖,是成都市的重要水源之一。绿水青山,小瀑布的河滩耍水景观胜地,这个地方免门票的,泡在水里搓麻将玩水,天然解暑,每人10块钱一杯茶,老板会提供大伞挡太阳,另外还有各类小吃,山里天气说变就变,突然的大雨让我和家人毫无准备,只能大声说,朦胧雨中的白沙河我爱你。

你在大雨中游览过景点吗?有何感受?

题主这个问题,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回答,大雨中游览景点,印象深刻的有4次。

没有人希望旅行途中大雨倾盆,但既然雨们突然光临,不如来一次雨中观景,亦别有一番情调,穿着雨衣(或打着伞)体验风雨的多情、变幻,有时情节夸张,如此一段旅行插曲,也是十分难忘的。所谓旅行,不就是拥抱阳光,穿过风雨吗?

在我看来,雨们的到来仿佛一个问题,等着我们去解答。而我们的感受就是答案。下面,请听我讲讲4次雨中游的经历和一点感受吧。

第一次在香港: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多年前在香港旅游,下午抵达迪士尼乐园时,下起了瓢泼大雨。没办法,跟团游,要么在车上等待算是放弃,要么冒雨游览。我们当然选择后者。结果,在雨中排队,穿着雨衣玩了几个小难度的项目。好在,迪士尼有室内的“飞越太空山”,“立体电影”等,我都去体验了一下。

第二天去浅水湾,途中也下起了雨,倒是不大。到了景点,雨零零星星光顾,为了保护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完成到此一游。而在迪士尼,户外游览时雨大得没办法使用相机,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在香港旅游遇雨时,脑海中总是跳出北宋词人晏殊写的: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首词其实是晏殊提醒我们:人生苦短,时光有限,要及时欢乐豁达起来,该吃吃该喝喝,要珍惜身边的人儿。是啊,古人的哲学到了21世纪的今天,对于我们仍然受用。

第二次在凤凰古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来到中国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故乡,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小城”的湘西凤凰,正是六月多雨的季节。游览时也碰上了大雨,身披雨衣穿过风雨,穿过凤凰古城的柔美,仿佛在时光中漫行,心中也是美的。雨停后,才拿出相机拍了几张雨后即景。

雨后初霁,我看到沱江不慌不忙流向远方,游客在山色空蒙的古城来来往往,从石桥的一端步行抵达另一边。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苏东坡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虽然他写的是杭州景色,但这种感受放在此刻的凤凰,放在我的感官中,也是非常合适的。

第三次在云南大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大理旅行多次遇雨。上天龙索道有不大不小的雨,游完天龙洞出来大雨倾盆。这次其实是自驾到大理,在当地参团。因为当时快到了集合时间,只得冒雨前行,山路湿滑,我和家人还差几次摔倒。幸好上天保佑没事。

特别说一说游洱海。刚上船没多久就大雨如注,由于观赏船上白族歌舞需要排队,一时进不了船舱的,只得在甲板上等候。我还去到船上最高一层,打着伞在雨中欣赏苍山的雾,洱海的风光。看到雨点溅到船上,一句诗就跳了出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好在,大理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下船到了南诏风情岛时,天已放晴,又是一番景象。

第四次在云南虎跳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旅行中遇到太阳雨的情况,倒是不多见。2013年在云南虎跳峡徒步时,半路上,阳光满满的天空中,突然下起了一阵大雨。雨衣穿上照旧前行,丝毫不影响心情。在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天气下,一路上游兴大增。不过太阳雨也只是持续了十几分钟,但记忆都是深刻的。

我也自然而然想到了刘禹锡的两句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我只想说,是天公好客,让我在这次旅行中欣赏到了大自然的奇观,真是美妙的事情一桩。

总结

上述四段遇雨的旅行经历和一点点感受,就是我的答案。我是一个古诗词爱好者,背过几首,在旅行中看到风景,大脑中也经常冒出一两句古诗词来与之匹配。这也算是旅行中的一大乐事了。希望我的这一回答能让您满意。

温馨提醒:旅行时请携带好雨具(雨衣、雨伞),特别是山区旅行,天气变化无常。有老人、小孩同行时,在山中坐索道或徒步遭遇大雨时,就不要贸然前行了,万一遇到突发情况造成人员伤亡,悔之晚矣。这样的事情已经够多,大家切记,不要侥幸。冒险性质的旅行,不属于每个人。旅行忽略了安全,就等于埋下了隐患。在安全中旅行,才有美好回忆!

我是水笔翔飞的旅行书:文字是左手,摄影是右手,我愿用双手写一本旅行书,呈给你看。期待美好的你,关注我!

你在大雨中游览过景点吗?有何感受?

去年九月下旬,随团赴桂林旅游,天公不作美,正巧赶上雨季,只能雨中游桂林龙胜花海和梯田。桂林山水甲天下,花海梯田数龙胜。值得欣慰的是雨中游,天在下,人却游兴不减,云雾连着秋雨,朦胧之美,也算桂林山水另类的美吧!欣赏到难得的雨中桂林,也算是补尝吧。

漫步桂林龙胜景区,虽然秋雨淅淅沥沥,美景无处不在,也许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晴。桂林龙胜,水连着山,山连着花,田连着人。美的桂林是游动的,无论你是乘车还是步行,她始终存在,你在桥上看她,她也看着你。花海和梯田美景,引人注目,信手拍得,与君共赏。

你在大雨中游览过景点吗?有何感受?

大雨中浏览过两个景区,一个辽宁虎山长城,二是江苏常州的天宁宝塔。雨大游客少,相对清静,游玩更精力集中,另有一番风味。

一个夏天,我们三辆自驾游车开展为期10天的环鸭绿江之旅。去爬明代长城东端的起始点——虎山长城。它位于辽宁丹东市。此刻,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我们下车换雨鞋,拿雨伞,冒雨攀登明代最东端的关外长城。

坐上避雨的观光车,雨水照样光顾,虎山长城与“朝鲜八大景”之一的统军亭隔江相望,现这里只有铁丝网作为边境线。

爬虎山长城,看海拔高度仅与146多米,但陡峭险峻处却难以攀登,我们远隔千里,绝不能因雨水而半途而废,冒着淅淅沥沥的夏季雨,踏着湿滑台阶不停地攀登,东北人把台阶修的较为高大,一步攀登比较费力,加上坡度大,前者腚部差点能碰到后面人的脸,天上下着冷雨,脸上流淌着热汗,寒暑交替,终于登上了长城最高点,左边看朝鲜流水潺潺,静静村庄,右边看虎山树木成荫,城墙蜿蜒,让雨中攀登长城的我们,有了难以忘怀的体检。

还有一次,七月的雨也算暴雨滂沱了,我们冒雨参观“中华第一佛塔”----常州天宁宝塔。

第一眼看到这个宝塔,在雨中更显雄伟,气度不凡。自古有寺必有塔,天宁寺也不例外。俗话说“乱世毁庙,盛世兴塔”,2002年4月宝塔奠基,4年努力,投资达3亿的天宁宝塔于2007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

天宁宝塔坐落在天宁寺中轴线的后方,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是一座仿唐宋八角飞檐风格的塔。塔高153.79米,为全世界最高的佛塔。

天宁寺当时方丈是松纯大和尚,81岁,江苏兴化人,幼年出家,他在75岁高龄时,许下了修建天宁宝塔的宏愿。时至今日,宝塔雄伟呈现,可见老和尚之能,其不仅成为常州的标志性建筑,还将成为佛教文化博物馆。

十三层大殿中间供奉的镇塔之宝——天然水晶佛。这尊通体透明的天然水晶佛是由整块水晶雕刻而成,2003年由爱国华人高培芝先生将其迎请回国,捐赠给了天宁寺。水晶佛高57厘米、重50公斤,佛像面容娇好、体态浑润、通体晶莹剔透,是佛教的艺术瑰宝。当时价格不过100多万,现在价值超亿元。

钟楼层是宝塔的最高层,楼面的高度已达118米。钟楼层悬挂着天宁宝塔的——“第一高钟”。这只30000斤的大铜钟悬挂在宝塔122米,钟高3.2米,虽然钟的重量在全国不是第一,但是122米的悬挂高度,绝对是“高钟第一”当之无愧。

因外面暴雨下个不停,我们不方便去常州天宁宝塔看看,天色灰暗,连有“东南第一丛林”千年古刹天宁寺,都没有进去参观,遗憾呀。

你在大雨中游览过景点吗?有何感受?

6月的苏州称其为“梅雨季”。 但这并不影响在雨中旅行的兴趣。 雨天空气凉爽。 最适合玩。 我喜欢在雨中走来走去。 潮湿的蓝石路,古老的小桥流水,安静的白墙天台,似乎就像在漫步一幅水墨画。 在雨中,站在太湖边,看到朦胧的海浪,水和天空,感到玉丝在你的脸上漂浮的凉爽的感觉,让你的思想自由地漂浮,你的思想会瞬间扩大,你甚至会忘记 过去和未来,只需享受这一刻。

我还喜欢看到雨中的各种植物,油腻的绿色叶子,水滴状的花瓣,奇特的深色树干以及随时随地摇曳而滴落的各种未命名的树木。 有时站在树下或蹲在一束嫩绿的叶子旁边,想象它们的根系正在地下美丽地喝水,您会感到这种植物生长在江南水乡,而那些北部生长的植物常常很幸运。 忍受干旱。 可以看出,不仅人而且植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命运。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在下雨天打着伞,在苏州的小巷里徘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