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远嫁的女儿,都是父母丢失的孩子”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远嫁的女儿,都是父母丢失的孩子”,这话说得真有过头了,怎么样都好,不就是嫁远了一点嘛,也不能说就是父母丢弃了孩子。所以,对这种观点,我基本上不认同的。
不过巧是是,我还真有一个女儿,而且,就这个问题,还真跟自己的爱人讨论过好几次。我的想法一直是,儿子可以走远一些,儿女就还是留在自己身边比较好。只是,世上之事,往往都是事与愿违的。
记得几年前,儿子要出国读硕士。我就跟儿子说,你走吧,走得越远越好。好男儿志在四方,天南地北,不管多远,只要是自己愿意安身、喜欢安身的地方都成。
儿子也认同父亲的想法,开始磨拳霍霍,内心里还是很有出去闯荡一番的意愿的。后来也还真出去了。
只是,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录取他的大学是好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单里也能打到二十几位,去到的地方也是好地方,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
可要说距离,那就真没法说了,与大陆近得不能再近的香港。若是从深圳过去,就隔了一条深圳河、一道铁丝网。拿着通行证,一天可以几个来回。
儿女会不会这样呢?我倒是但愿的。甚至在我心里,女儿最好就在国内选一所好点的大学读吧。毕业了,回到我们居住的城市,找一份安定点的工作,再找个如意郎君,有个自己温暖的家,然后有了自己的宝宝,一边还是爸爸妈妈的小女儿,一边做着自己的小妈妈。
有事了,爸爸妈妈可以过去搭把手,不会让女儿那么的手足无措;若是爸爸妈妈想儿女们了,一个电话,晚饭时,带着丈夫、孩子就回到了爸妈的餐桌旁。
一切都那么温馨、美好。
但我深知,世上的一切,多数往往都是事与愿违的。就像我对儿子的想法一样。
说不定哪一天,一个不留神,女儿就抖着录取通知单跟爸妈说,我要去欧洲啦,我要去北美啦。甚至,可能是去更远、更远的南美啦。
这些年,我心里偶尔总会时不时地有点担心起来。总担心这一情况会变成现实,担心这一天真会到来。
所以,我现在经常会抱着自己的女儿说,爸爸的宝贝咋一下就长这么大了呢?别长了、可别长了,再长可就比爸爸还高了。
女儿一脸的不高兴,爸爸,你没有多高好不好,你就想自己的女儿长像得个矮敦子?
女儿当然是不知道父亲的心思的。不过,不知道也好,就让它成为爸妈心底的秘密吧。
有人说“远嫁的女儿,都是父母丢失的孩子”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茫茫的云海容不下我的深情,重重的峻岭隔不断我的牵挂”,这是每位父母对远嫁女儿日夜苦苦思念的真实写照。
思念,象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父母的胸口上,憋闷的喘不过气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妈妈的眼泪哭干了,一声叹息,爸爸只能哀声叹气,望眼欲穿。妈妈守在村口,爸爸爬上了山头,眺望女儿远嫁的方向,重复着女儿的乳名,声声呼唤。
女儿回一趟家如此艰难,万一生病了该怎么办?别人回家犹如家常便饭,女儿回家的路却那么遥远。
虽说远嫁的女儿是父母丢失的孩子,但她依然是爸妈的宝贝心肝。
有人说“远嫁的女儿,都是父母丢失的孩子”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一个女人,没有一棵平常心态,没有对家庭,对生活有一棵积极向上的心,在哪里也够呛。人要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亲人,有爱不在于距离的远近。走多远也无所谓。远了香,近了殃,本村亲戚不打腔。
有人说“远嫁的女儿,都是父母丢失的孩子”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远嫁的女儿与丢失的女儿差不多了吧,区别只是知道她的动向而已。远离父母在外居住工作的儿子无论有无出息,跟远嫁的女儿也差不多,当身边需要人的时候共同点都是望眼欲穿,指望不上。
有人说“远嫁的女儿,都是父母丢失的孩子”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不认同。远嫁的女儿,不论有多远,都是,永远是自己的亲人。通讯发达,电话等联系,很方便,照样能传递亲情。如果她过得比较好,有较多的钱,也可寄给(转给)父母,解父母之忧。所以,即使远嫁了,不等于是丢失了。
有人说“远嫁的女儿,都是父母丢失的孩子”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在当今世界,地球都是一个村,那么你所说的远指的是什么概念呢,特别是今天许多孩子异地求学,毕业后不少人选择就地就业,这就不难理解了,他们不可能回到原籍处理个人问题,为了工作也只能在工地所在的城市处理个人问题,难道你们也视为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吗,看问题应看本质,不能以点概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