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曹操,为什么到了后面被人们一再贬低?

曹操被贬的原因有三点:

一、曹操是皇权制度的破坏者

在曹操之前还有一个篡位者,那就是王莽。不过王莽最终失败,失去天下,刘氏重新夺回天下,刘秀继承皇位。这样给人一种假象,那就是刘氏就是天下之正主。

刘邦说过一句:“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曹操就成了这个制度的破坏者,他让汉献帝封自己为魏王,天下并没有共击之,而是由曹魏控制了朝廷,甚至天下人认为代汉者一定是曹魏。

后来曹丕取代了东汉建议魏朝。

这样等于开启了第二个篡位者的形象。

遇到一些朝廷频繁更替的往往将曹操视为偶像,但遇到朝廷稳定的局面,特别是像北宋开始喜欢一种价值观的统一和控制之时,曹操往往就会被视为制度破坏者,一个反面教材,一个犯上作乱者。这样的人自然会受到批评,批评多了,曹操的形象就定格了。既然反面了,自然就开始有人编他的黑材料,像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之类的。王莽也基本上以反面教材出现,这个道理和曹操是一样的。

二、《三国演义》影响力太大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曹操被贬低的重要原因。因为《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而且从宋代开始基本上都属于相对稳定而且统治时期比较长的朝代,曹操自然更要贬低。要是褒扬曹操,那不是等于鼓励臣子造反了。正如汉武帝造了思子宫,也没有办法给自己的儿子刘据平反。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当了皇帝也无法给爷爷平反,造反是历代王朝大忌。

《三国演义》在老百姓这里加剧了这种趋势,所以士大夫一层,百姓一层,全方位完成对曹操的贬低。

三、关羽和诸葛亮的地位上升

关羽和诸葛亮两个人的地位越往后上升的越高,像关羽最后还成了武圣,诸葛亮成了中国智慧的代言人。在老百姓看来这两个人就如同圣人一般,曹操就是跟这两个人作对的。在老百姓朴素的价值观中就是跟好人或榜样作对的一定是坏人。这样曹操就成了奸诈,坏人的代名词。

老百姓中将某人的绰号称为曹操,往往带有贬义的。

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曹操,为什么到了后面被人们一再贬低?

个人观点:应该是这个原因。因为,他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曹操,为什么到了后面被人们一再贬低?

根本原因是儒家正统思想根深蒂固,《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广泛传播着儒家正统思想:褒刘(刘备)贬曹(曹操)。

《三国演义》把曹操描绘成了一个奷臣形象,是“乱世之奷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一时,谋杀大臣,欺压天子。这种形象就是典型的奷臣样子,而儒家思想宣扬忠孝仁义,宣扬忠善,鞭挞奷恶,所以受到贬斥。

而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不仅是一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在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曹操,为什么到了后面被人们一再贬低?

谢谢邀请。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唐朝以前对曹操评价比较客观的。宋朝以后对曹操评价越来越不好,《三国演义》小说釆用“尊刘抑曹”,把曹操描述成盗世奸雄,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亲自上阵定曹操“篡逆”,曹操名声坏到了极点。新中国成立后,曹操名声获得恢复,充分肯定了曹操历史功绩。通过“禅让制”,司马炎代魏建晋,西晋认为东汉、曹魏、西晋为正统王朝,对曹操进行了客观描述,肯定曹操能力。陈寿的正史《三国志》,也肯定曹操的能力和贡献。隋朝时期民间还有赞扬曹操的故事,唐朝时期对曹操进行客观评价,认为曹操和霍光一样,是权臣。宋朝理学兴起后,对曹操评价逐渐不好,曹操毕竟杀了伏皇后及两位皇子,杀董贵妃及国丈董承等人。大文豪苏轼曾写到:民间演出,听曹操胜利,大家上火,听曹操失败,大家高兴。尤其南宋王朝感受北方金朝欺压,从而对原来北方的曹操曹魏政权持否定态度,对曹操产生不好印象,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大骂曹操名托汉相,实为汉贼。元朝时期戏曲兴起,在一些戏曲表演中,曹操形象越来越不好。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把曹操描绘成奸诈阴险、诡计多端、心狠手辣、好色蛮横之人,本来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有几个版本,存在争议,罗贯中却采用曹操冤杀吕伯奢一家,还编加了曹操杀完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由于小说影响面非常广,曹操在民间成为十足的坏人。明、清两代强调封建正统观念,曹操成为被批评对象。清朝乾隆皇帝定性曹操“篡逆”,京剧里曹操和司马懿脸谱一样都是白脸奸臣。历史上曹操雄才大略,釆用“唯才是举”政策,搞“军屯”“民屯”,重视水利农业生产,对匈奴、鲜卑族等异族实行有效管理,开创了“建安文学”,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但是,曹操一些做法让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不满,例如:曹操称“魏公”“魏王”、加“九锡”。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杀白马盟誓:非刘氏不得封王。曹操做法违背刘邦的规定。实际上,吕后也封诸吕子弟为王,王莽建新代汉,只是西汉、东汉共存在405年,影响力广,一些人对曹操产生反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些东汉政权维护者想恢复汉献帝刘协权力,曹操对这些人进行了杀戮。再加上曹操攻打徐州搞屠杀,官渡之战对袁绍军队俘虏搞屠杀。曹操本人生活不检点,存在些坏毛病。这些事情导致许多人认为曹操不好。一搬来说,这个朝代存在时间长,对统治者评价有益。曹魏政权和司马晋朝存在时间都不算长,这也影响了对曹操评价。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很长时间里人们对曹操评价不好,曹操也成为历史上的“背锅侠”。

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曹操,为什么到了后面被人们一再贬低?

曹操爱才,又怕别人超过他,很茅盾很愚蠢,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曹操,为什么到了后面被人们一再贬低?

(文章原创)

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毛主席曾经说过,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历史已经定论,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

在那个群雄四起,战乱频仍的时代,曹操为了在中原生存,不得不采取了一些极端手段,有时让别人难以置信,难以接受,也是有情可原的。他也不是不体恤民情,也不是不人道,很多事情也是迫不的已。这是身处和平时期人们难以接受的。要说曹操没有做错事情,也是不可能的。曹操有其反动反人民的一面;也有好色的一面;也有凶残的一面!这是不可避免的。

后人把曹操的负面影响夸大,把他说成了历史上的大奸大恶之人,也是不正确的。我们应当把具体的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当中,还原其本来面目,不能一偏盖全,一叶障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