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为何只有南北朝而无东西朝?

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南北朝并立的情况,但为何一直都没有东西朝并立呢?

南北朝只是一个统称,主要是由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冷兵器时代地势的作用是很大的,《孙子兵法》中专门有一篇论述地形的应用。当年孙膑和庞涓作战时,他也是激怒庞涓最后在马陵道两边设伏弄死自己这位同学。再如黄天荡一战,韩世忠利用长江水路优势,靠弱势兵力将完颜宗弼堵在里面,最终完颜宗弼不得不向韩世忠请求借道。韩世忠说了句: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

最后没有办法的完颜宗弼利用老鹳河故道,挖开然后冲出。

这种利用地形取胜的战役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南方强水兵,利舟,北方强骑兵,这大概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最主要的特点。如果北方势力想攻打南方,直接攻打往往都是失败的,比如赤壁之战,曹操败北,淝水之战,符坚败北等等。

孙权为什么非得夺得荆州,因为这是长江中段防线。南宋为什么没有被金国一口气灭掉,因为金国的骑兵到了南方水网战斗力大减。

同样南方的政权想统一北方就需要战马,下船上马这不是南方的强项,同时南方也没有大量的战马基地,这就造成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奇特现象那就是明代之前南方北伐鲜有成功之例。

南方政权只要占据长江天险就会形成割据状态。这样整个西南就成了最关键的。因为要破长江天险,必须要顺江而下,那就是巴蜀之地必须先搞定。

大凡大一统的路线基本上是统一北方占领黄河流域,控制西北进而占领巴蜀,顺江而下一统天下。

巴蜀之地因为地理特殊,蜀道难,天府足,很容易形成割据政权。别人攻不进来,自己也出不去,时间一久只等灭亡。除了秦和刘邦之外,其他的只有坐等灭亡。

结语:

骑兵和船的各自优势,加上整个中国地图上就被黄河、长江分割成三块。一般北方势力会在黄河流域厮杀,而南方属于后发优势,早期是北方先于南方。所以北方会厮杀得比较厉害,这样就给割据南方一个喘息的机会。

一旦北方统一了,南方被统一就成了必定之事。

在此之前,南方割据会活得挺好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开成南北朝的原因,而不是东西朝。如果长江和黄河是东西向的,那会形成东西朝而不是南北朝。

当长江和黄河不再是天险时,南北朝割据的概率就不存在了。因为可以直接打通。

为什么长江和黄河不是东西向的,这又是由我国西北高东南低决定的。所以不要小看地理,这往往无形决定整个历史的走向。

中国历史为何只有南北朝而无东西朝?

这个问题,主要是由我国的地理结构决定的。

1,中国和美国在北半球的纬度相当,但中国能产生文明,而美国不能,原因很多,但河流和山川的走向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拥有两条大河,黄河、长江均为东西走向,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则为南北走向。

东西走向的河流,河流两侧纬度相同,气候相似,容易形成统一的政权;南北走向的河流,河流两侧纬度和气候不断变化,在古代很难形成统一的政权。

我国的阴山、秦岭均为东西走向,而美国的安第斯山、落基山等均为南北走向。

所以,大河和山川的走向决定了文明初期政权的形成模式。

在我国古代,江河淮济并称“四渎”,均为东西走向。后来黄河与济水合流,形成黄河~淮河~长江三条大河分天下的局面,而淮河和秦岭更是成为了南北的分界线。

所以,地理结构决定了我国更容易形成南北对峙。

2,农牧两区的格局决定了南北朝更容易形成。

这一点,不仅中国是这样,在全球都是如此。

大约10000年前开始,人类逐渐分化为种植粮食的农耕地区和逐水而居的游牧民族。

最初适合农耕的地区均在北纬30-40度之间,而适合游牧的地区纬度则更高,也就是更靠北,从我国的大兴安岭一直延伸到东欧草原。也就是说,南农耕北游牧的格局从人类文明之始便形成了。

于是,游牧民族的不断南下和华夏族的不断衣冠南渡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小南北朝和大南北朝(宋辽金),二者合一便是今日之中国。

中国历史为何只有南北朝而无东西朝?

一般都以长江淮河流域为界,故称南北朝,和南宋北宋等,东西也有哇,例如东西周,东西汉,东西晋等。

中国历史为何只有南北朝而无东西朝?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

远在夏、商、周时期,从部落联盟到国家形成,政治的演进基本上是东西之争,而不是南北之分。南北分限是东汉之后才发生的事,因为这个期间长江流域才逐渐发达。

历史凭借地理而生,因为对峙而产生争斗,因为争斗而最终混合,因为混合而文化演进。

古文献称周为周人,殷为殷人,而夏却被称夏后氏,这说明夏是东西多部落联盟组成的。夏商周的这几千年,文献记载的大的战争就有:夏胜夷之战、汤桀之战、商汤之战……东西战争不止。只不过那时历史太过久远,记载太少,文化有点断代罢了。

下面说说为什么有南北朝?

从我国的历史进程看,华夏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是最重要的发源地,这从考古中已经被印证。殷虚的甲古文中,已经有文化传播的记载。

凡是一个文化高的民族,更易于向文化低的民族传播。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文化高,当然也就滋生快,人口密度大,因此向东西南北四方扩张。

再看中国的西北边境,黄土高原之西,是一个世界级的大草原,中间当然也有几个沙漠在包裹着。这里生活的民族,始终处在一种不安静、飘荡的生活环境下,这里总是建设了又破坏,破坏了又建设,历史就是这样在一次次轮回……

除了动乱,西北因为气候造成降雨量不足,农作物不能养活大量人口,草原承载的牲畜有限,使得西北更为落后。特别是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和内部变乱,西北一带更为荒废。难怪一直处于贫瘠西北的董卓,带领他的虎狼之师一入都城洛阳,那真是“此间乐,不思乡”了。

北方汉族自相残杀,而塞内和塞外的各少数民族却并没有受到太严重的影响,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分布的地盘便乘机扩张起来。到晋代初年,所谓五胡已经布满三辅、太原、上党、河东及河套地区。

  西晋开国,司马氏夺得皇位,这是东汉世家豪族对曹政权的总攻击。特别是曹操用人上的格外看重能力而不论道德,重才干而不重门户,更是让世族豪门恨之入骨。司马氏政权虽然有过10多年的统一与和平,但是这个王朝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惨重的皇族窝里头――八王之乱。诸王内战,世族争夺,耗尽国家实力,人生生活困苦,人心士气瓦解,边疆以外的游牧民族乘机南下侵入中原,西晋灭亡,“五胡乱华”致使天下崩坏的局面一发而不可收。

  仓皇南渡的士族,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这便是中国第一个南北朝时期。

  为什么这时候能够在南方建立一个汉政权呢?我们再分析一下南方。

  我国的东南地区,多是丘陵地带,易于扼守,不处在民族迁徙的对冲部位,建设一步则增进一步。最后,反而超过了中原文化。这里最初只是森林和沼泽,在西周之后开始开发,特别是春秋时期楚国建立以后,一直到三国,长江流域不断开发,逐渐繁盛,开始进入历史的视野。

  历史学家考证,汉初,南方一万户的都市还只有长沙、南昌和吴县,而到了东汉末年,已经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了。在荆襄一带的刘表,通过招纳流亡志士,使荆州也繁荣起来,难怪让当时在中原的曹操垂涎三尺,最后不跟你啰嗦,直接出兵灭了你。

闭话少说,历史到了这里,南北朝的故事正式开始,之后的一百六十多年里,我国南北双方朝代变幻,战争不断,正所谓“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

一直到581年,杨坚不太光彩地取代外孙子当了皇帝,他雄心不已,继秦始皇之后再度统一中国,南北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历史上,出现南北对峙的不仅是这个时期,后来还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宋朝,一个是明朝。

  在现代,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政权西迁,有学者悲伤地认为这是又一次南渡。当时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曾在联大的纪念碑碑文中说: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 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 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 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中国历史为何只有南北朝而无东西朝?

中国古代史上的南北朝只是一个时期的统称,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而南朝则是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由于这一时期无论朝代如何变幻,南北方的疆域区别不大,所以统称为南北朝。至于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出现东西朝这个时期划分,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地形造就的天然因素,南方不可能走向分裂。

我们可以拿一张中国地形图看一下,你会发现除云贵高原一带,基本都是平原和丘陵地区,并没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所以开国皇帝在开疆拓土之时,往往是一扫而光,占领整个南方地区。

再加上南方一直都是财政赋税主要来源地,统治者基本不可能对之置之不理,全然不顾。所以同志正必须要占领最富庶的地方,这样才能有稳定的财政收入,才能增强自己的国力。

中国南北方有天然的分界线,而且都是天险,难以跨越。

众所周知,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东西走向,水流量极大。长江就是难以跨越的天险,任何一方占据天险之后,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

除此以外,秦岭淮河也是一道天险,同时也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当年苻坚率领八十万大军攻打东晋,就在淮河附近的淝水决战,最终失败返回北方。

在历史上当中,南北分裂统治的时间占据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形成了一种趋势。

南北之间的天然地势使得,南北方很容易被人们划分,分别进行统治管理。而东西之间分裂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这就注定在运输方面和进攻方面西边占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往往位于西部的政权很容易统一东部的政权,因此东西分裂时间并不会特别长。

所有时期和朝代的划分都是我们今天研究历史的人划分的,比如西周和东周,但是的人只知周朝,再比如南宋北宋,东晋和西晋。这些大都是根据首都的位置方位进行命名的。

南北朝则是我们根据地理位置优势再加上文化的不同进行人为划分的,就需要我们对其内在的东西进行了解。

中国历史为何只有南北朝而无东西朝?

关于中国历史,不仅有南北朝,而且更长一段时间之内是存在东西朝的。南北朝相对来说属于后来者,而且时间更短。

而现在所说的南北更多的是现代人眼光和认知。

大家都知道我国长期以来都是北方中原地区强盛,直到三次衣冠南渡,一次五胡乱华时期,一次黄巢之乱,一次靖康之难。这三次导致大批的北方豪族、士绅抛弃世代居住的家园,拖家带口南下,别无他因,只是为了生存。

北方的战乱和南方相对的安宁形成对比,自此,经济朝东南移动,贫穷朝西北蔓延。宋元开始,我国经济、人口各方面逐渐超越北方,这个也符合全球海洋化的发展进程。

在南方超越北方之前,南方是被北方忽视的。从朝代命名就可以看出:东周、西周、东汉、西汉、东晋、西晋。基本上没有南方什么失去。这六个朝代延续了1500多年。而东晋到现在也不过1500年。如果从南宋开始算,不到900年。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经济、人口、土地等各方面综合的结果。

抛开这一些,从传说中的史前开始,一直到宋元,所有大规模的战争基本上和南方没有什么关系。而这一时期的朝代发展也是东西交替,虽然不速东西并立,但是如同跷跷板一样的你上我下非常规律。

从黄帝开始,当时和蚩尤、炎帝争夺天下,黄帝属于西方,炎帝、蚩尤属于东方。而后的尧属于西方,舜属于东方,禹是西方,夏朝也是西方,接着来的商人则是东方。随后的周朝是西方,发迹于周原。接着的秦人属于东方,商人一支,即使在西方崛起。

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东西争霸,基本上没有南北什么事情。春秋时期晋国、齐国、秦国大概在同一维度上。进入战国时代,秦国号称西帝,齐国号称东帝,这就是东西并立的时期。这段时间虽然楚国、吴国、越国都有不俗的表现,但是主要还是北方为主。

所有呢,中国4000多年可考历史中,长时间的存在东西交替发展,这一点也或许是我们常说东西而无南北的原因。买东西不买南北,不仅仅是五行因素,或许还有长期的历史因素。

关于古代民系分东西,民国大师傅斯年有着更加详细的论述。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