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蜀汉统一全国,蜀汉算是东汉的延续,还是算改朝换代呢?
当然是汉的延续。因为刘备建立的就是汉。只不过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为了区分加了一个蜀汉。刘备称帝的理由就是汉献帝死掉了,所以他继承了汉,自然建立的肯定就是汉。不算改朝换代。
不过说实话巴蜀汉中为基地方政权,除了刘邦和秦国。其他的都是偏安一隅的小政权等,中原统一之后,他们要么关一下,要么被灭。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为什么刘邦可以秦国可以,但是以后就不可以了。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四分五裂的,无数王国组成的。所以可以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统一。
而这以后为什么不可以呢?因为他们面临的是整个北方。他们要面对的是绝对的实力不对等的北方。所以,只能是一个偏安一隅的政权,不管是谁来主政都不可能统一。不信你们自己去翻历史书。
假如蜀汉统一全国,蜀汉算是东汉的延续,还是算改朝换代呢?
诚邀,如题。假如蜀汉统一全国,蜀汉算是东汉的延续,还是算改朝换代呢?小编认为就像东汉复兴大汉一样,蜀汉当然也是大汉的延续,只不过皇帝一脉换成了“中山靖王”而已了。
虽然刘备所谓的祖先“刘胜”有120个儿子,子孙后代很多,到了三国时期,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后裔起码是存在一些疑虑的。但是许昌宫中,天子按资排辈,金口玉言赐刘备为大汉皇叔,刘备这个“刘皇叔”的名头就是想戒也戒不掉了。实际上,刘备从一无所有到天下三分有其一,也是多亏了这个“皇叔”之尊。
有的客官可能会说“那为什么刘备建立的政权是蜀汉而不是汉呢”如果有人敢在刘备的蜀汉政权称呼刘备为蜀帝,那真是找死了。实际上不管刘备还是刘禅,蜀汉的国号一直是“汉”,也称“季汉”,那为什么又叫蜀汉呢?这是西晋陈寿在《三国志》中新“编”的词,晋奉魏为正统,自然不能用大汉之名称呼与曹魏作为的季汉政权了,加上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这么一推,蜀汉的名称算是做实了。还真是“胜者称王败者寇啊”。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假如蜀汉统一全国,蜀汉算是东汉的延续,还是算改朝换代呢?
公元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公元223年,刘备托孤诸葛亮,四月二十四日病逝,享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
事实上,在原历史时空,刘备建立的政权,就是“汉”,蜀汉是后世史学家为了区别两汉政权,所添加上去的,就好像西汉和东汉一样。
刘备的血统源自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与出自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光武帝刘秀算起来也是同一世系,不同分支。经过长达300多年的发展,刘备与东汉皇室之间的血脉联系已经很远了。
但是,就法统上而言,两个政权定国号为“汉”都没有问题,至于算不算延续,这要看后世史学家们怎么看了。
比如东汉,刘秀的太庙是儿子汉明帝另立的,即世祖庙。刘秀生前祭祀的太庙是汉高祖,以及汉文帝,汉景帝这三位直系远祖,另外四位是往自己这一辈朝上追的四位祖先,后来迫于朝臣压力,把后四位从太庙搬了出来,重新加了西汉元帝、成帝、平帝、哀帝进去。
到刘秀这里,从祭祀情况来看,东汉其实就是汉朝的存续,只是政治中心从长安迁移到了洛阳。而到了汉明帝,为刘秀建了世祖庙,之前的西汉太庙就只在长安由官员祭祀,自明帝之后的皇帝也都进世祖庙,而不再进高祖庙,如此一来,又算是一个新的世系,与西汉的关系也就更淡薄了。
从这里看,东汉已经脱离西汉,算是另外一个开山立祖的世系了。
而我们再来看蜀汉,刘禅尊刘备为烈祖,在元明清以前,严格执行天子七庙的时代里,称为祖的皇帝只能是开国之君,其代表的不仅是功绩,同时也是天子七庙中唯一的“万世不祧之君”,居太庙主位,其他六位君主分居左三昭、右三穆。
这个祭祀体系中除了“祖”以外的另外六位,会因为后代子孙的实际考量和打算,被请出太庙到隔壁的“祧庙”供奉,而这种考量一般基于在太庙位置满了的情况下,后世又出了个功绩了得君主,为了腾位置被“请”里出去。
刘禅以庙号“烈祖”尊刘备,在庙号还未作为盖棺定论的时代里,算是重新建了庙,算是开山立祖,另立山头了。虽然跟东汉一系同出西汉,但是,大家早就不是一家人,不拜一个祖宗了。
从这一点上而言,蜀汉已经脱离了东汉的世袭,虽然都是汉,大此汉非彼汉了,蜀汉集团也没有一点要复兴东汉的意思,而东汉旧臣比如荀彧等也认为刘备是个割据军阀,而非东汉苗裔。
所以综上所述,蜀汉并不能算作东汉的延续,虽同一个祖先,但已经不在一个世系下了。想必即便蜀汉一统天下,太庙里也不会有东汉皇帝们的位置了,最多也是学东汉明帝一样,再起一个庙做做样子......
假如蜀汉统一全国,蜀汉算是东汉的延续,还是算改朝换代呢?
应该算是汉朝的延续。以我个人的理解。改,朝换,代的评判,标准最重要的一条是:
王,室有没有改变。如果换了王,室。那就是改,朝换,代了。不管是用什么方式,结果都一样。
如果王,室没有变,只是王,室内部发生了变化。那就不算改,朝换,代。
以此判断,刘备是正儿八经汉室宗亲。他的身份与汉光武帝刘秀差不多。既然刘秀是继承汉统。
那么刘备消灭曹魏、东吴,称霸天下,当然算是延续了汉朝。
实际上,汉献帝被废以后,刘备就已经继承了汉朝的国祚。他的国就叫做“汉”。
后人为了与西汉、东汉相区别,才称“蜀汉”。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季汉”季,就是第三的意思。季汉,就是第三个汉朝的意思。
既然是第三个,那当然是继承前两个的了。
假如蜀汉统一全国,蜀汉算是东汉的延续,还是算改朝换代呢?
要确定这个问题,唯一的前提就是要确定刘备统一全国后,定下的国号是不是“汉”?如果刘备的国号是“汉”,那么就是东汉的延续,如果不是“汉”,那就不是东汉的延续。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定下的国号是“汉”,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定下的国号也是“汉”,如果刘备定的国号依然是“汉”的话,那么不仅是东汉的延续,而且还是西汉的延续,那么刘备就是汉烈祖昭烈皇帝。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的兄长,而刘胜有120多个儿子,至于刘备是刘胜哪一个儿子的后代,已经无法考证,不过这并不影响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至少这个身份是当时的汉献帝刘协认可的,按辈份,并且刘协还要叫刘备一声:刘皇叔。
刘备如果能统一全国,那么他统一全国的曲折过程比刘邦、刘秀更加艰难,刘备的时代,英雄豪杰辈出,名将如流、谋士如云。
刘备的祖上世代在涿郡做官,传到刘备这一代时,因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刘备只能靠织席贩履为业,因为得到同宗亲戚的接济资助,刘备得以和同宗的刘德然,辽西的公孙瓒一起拜当时的大儒,同郡的卢植为师, 卢植可是东汉末年著名经学家、将领,对儒学很有研究,官至尚书、北中郎将、九江太守,率军平定过黄巾起义,文武双全,刘备家族想必在涿郡很有影响力,才能拜在卢植门下,而拜在名人的门下,对刘备的名声是很有影响力的。
刘备在起兵过程中,始终是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来进行自已的统一大业,而且刘备仁义、礼贤下士,每到一地,都要争取当地的民心,是以刘备每到一地,都有大量的百姓士人跟随,刘皇叔的身份,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以仁义和礼贤下士的态度,刘备简直就是汉室复兴的道德模范。
如果刘备能统一全国,还将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汉献帝的问题。如果刘备在统一过程中,汉献帝病死,或者被曹魏杀了,那么刘备不仅打着为汉献帝报仇的旗号来进行统一战争,而且统一后还能省去如何处理汉献帝的麻烦。
如果刘备统一天下后,汉献帝还活着的话,刘备如何应对呢?
刘备一不能杀,二不能软禁,唯一的办法,是通过其部下人的口,向汉献帝转达让其禅让给帝位刘备的想法,而刘备得三让,还不能催,以汉献帝的聪明,势必能理解刘备的“苦心”,如果汉献帝不愿意禅让,那么汉献帝的结局就不会好了,因为整个天下都是刘备打下来的,在解决所有的外部威胁后,刘备与汉献帝的矛盾已经扩大化,刘备必须要想法让汉献帝禅位,软的不行,就得来硬的了。
但不论如何,刘备所建立的这个国家,国号还是“汉”的话,那么不仅是东汉的延续,同时也是西汉的延续,而所谓的西汉与东汉前面的”西“字与”东“字都是后人加上去的。
假如蜀汉统一全国,蜀汉算是东汉的延续,还是算改朝换代呢?
如果说刘备集团真的能够一统三国,那么我相信在史书刘备集团一定不会是“蜀汉”这个名字,因为刘备建立的政权就是“汉”,不是“季汉”,也不是“蜀汉”。就像刘邦建立的政权也不是“西汉”,刘秀建立的政权也不是“东汉”,都是一个字,那就是是“汉”。
不论是西汉、东汉,还是蜀汉(季汉),都是后世的史学家为了区分这三个政权,硬生生在“汉”的前面加了一个帽子。
刘备建立的政权,明明是汉,为什么会在后世中被称为“蜀汉(蜀/季汉)”,归根到底还是四个字:成王败寇。
蜀(汉)之名,最早出自陈寿的《三国志》。陈寿什么人也?先是蜀臣,后为晋臣。陈寿编撰《三国志》时,已经是晋朝的天下,而晋代魏,魏代汉,陈寿自然是以魏为正统,刘备的汉也就变成了蜀。
如果蜀汉集团真能统一,蜀汉能不能算是汉的延续?
当然算。
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而刘胜又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的兄弟。
同样的,东汉的建立者刘秀的先祖是长沙定王刘发,而刘发也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的兄弟。
只是,刘胜这一脉传到刘备时,年代已经更加久远,皇族血脉更加稀薄。而且,关于刘备这个刘胜后裔的身份,也没有太多的证明。但是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刘协已经承认刘备的身份,不管刘备是不是真正的刘胜后裔,其实不那么重要。至少在法统上,刘备已经是了。
那这么说来,刘备建立的政权,与刘秀的建立的政权,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汉的延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