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魏明帝曹睿?
曹睿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曹丕能够被立为世子,立为皇太子曹睿也是很有功劳的,曹睿非常受曹操的喜欢,所以指挥打仗的时候都是带着他的,所以曹睿对指挥作战是非常熟悉,而相比较,曹丕的作战经验反而弱了很多。你可以看到魏明帝朝的时候皇帝亲征是常常发生的事情。
曹丕继位的时候,曹睿是受到排挤的,因为他母亲死得非常惨,他母亲是一个很贤德也很有才华的人,只不过说了几句怨言,就被他父亲曹丕在母亲死后用糠塞住嘴,头发覆面。立曹睿为太子只是因为那一句话,曹丕射死了母鹿,然后让曹睿射小鹿,曹睿不忍,最后曹丕有感。从此就确立他为皇太子。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曹睿的心计和忍耐的程度,也可以感受到曹瑞内心的凄苦。
曹睿继位之后,励精图治,整个魏朝在他的统治下一片祥和,虽然有诸葛亮,还有东吴的骚扰,但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几次都能够在朝廷里面做出正确的战争预判,具体的就不展开,因为内容太多。他重用司马懿,司马懿是一个忠臣,曹睿重用他没有任何问题,关于司马懿是忠臣,我以后会写一篇文章,大概是后天吧。
如果说曹睿的最大失误是什么?这是自己寿命太短,还有就是没有孩子。或许真的,老天要灭掉魏,这是天意,不能违。
如何评价魏明帝曹睿?
若论中国古代皇帝,三国曹魏的第二位皇帝魏明帝曹叡,若列入悲催皇帝行列中,估计应无异议。且不说他身世扑朔迷离:你究竟是袁家的孩子呢?还是曹家的孩子呢?如果你是曹家的孩子,你究竟是曹操or曹丕or曹植谁的孩子?也不说他少年时代就因母亲被父亲赐死,母亲死后也未遵循礼制安葬;自己在杀母仇人的“抚养”下,忍辱偷生,赔尽了多少小心和委屈?单单就祖父曹操、父亲曹丕、叔叔曹植,建安年间或有赫赫武功,或有璀璨文采,或二者兼备,被后人誉为“三曹”,估计就使魏明帝倍感“亚历山大”,心理阴影面积会有多大呢?
“三曹”塑像
对曹叡,时人及后人评价褒贬不一。如曹叡即位伊始,曹魏侍中刘晔就有“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的评价。后来,王沈《魏书》则有“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的评价,孙吴陆逊则有“(叡)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于(曹)操时”的评价。总体来看,古代史家对曹叡多有褒崇。近代史家吕思勉则有“明帝继立,荒淫奢侈,朝政更坏”,蔡东藩则有“奢淫无度,违理蔑伦”等“差评”。2017年热播历史大剧《军师联盟2虎啸龙吟》,更是将他塑造成只知道吃喝玩乐、嗜杀成性的纨绔暴君。
综观曹叡一生,就文治武功而言,他虽较祖父曹操、父亲曹丕、叔叔曹植逊色,却也多有可圈可点之处。他虽贵为一国之君,却也有人的七情六欲,也有复杂多变喜怒无常的人性。下面,我们就结合史书的相关记载,尽量真实地复原历史上的魏明帝。
一、扑朔迷离的身世曹操究竟是曹操or曹丕or曹植谁的孩子?这个问题,因当时没有DNA鉴定,估计要永久成为历史谜案了。他是曹家的孩子,还是袁家的孩子?这个问题,却在史书中,留下了蛛丝马迹,也引起了后世史家的诸多争辩。
陈寿《三国志》主“建安九年”说。他在《明帝纪》中记载,曹叡于公元239年正月去世时,“时年三十六”。依此计算,曹叡当出生于204年(建安九年)。关键问题来了:众所周知,曹操于建安九年八月才攻克袁氏的老巢—邺城(今河北临漳)。甄氏原是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邺城陷落,袁熙、袁尚等逃亡,袁绍妻刘氏、袁熙妻甄氏则被曹军俘获。曹丕垂涎甄氏美貌,遂娶其为妻。
若依曹叡生于建安九年,则曹叡究竟谁之子,已不言而喻。
很多史家或许难以接受此说法,因而纷纷对陈寿的记载提出异议。南朝刘宋史家裴松之说:“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邺,文帝始纳甄后,明帝应以十年生。” 明代学者周婴则说:“《志》称叡封武德侯,年十五,时为延康元年,则叡盖以建安十一年生。”卢弼据《三国志·常林传》裴《注》引《魏略》“吉茂转为武德侯庶子。二十三年,坐其宗人吉本等起事,被收”的记载提出,建安二十三年,曹叡被封为武德侯,其时曹叡15岁。则曹叡之出生年,当在建安八年。卢弼据此提出:“窃谓承祚此文,实为曲笔,读史者逆推年月,证以甄夫人之赐死,魏明之久不得立为嗣,则元仲究为谁氏之子,可不言而喻矣。”曹叡生于建安九年,其为袁熙之子已可为定论,况且其生于建安八年呢?
二、魏明帝施政能力与评价古往今来的人,对魏明帝的评价,可谓冰火两重天。爱之者捧其上天,恶之者摁之入地。如果说前引曹魏刘晔、王沈对曹叡的评价,有对本国皇帝溢美吹捧之嫌。那么,作为敌国的孙吴名将陆逊的评价,应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因而,吕思勉、蔡东藩对曹叡的评价,可谓激切且失之偏颇。那么,曹叡的执政能力究竟如何呢?
(一)强化皇权,生杀赏罚操于己手
曹叡即位初,孙权曾对此乳臭小儿不屑一顾。认为陆逊对曹叡的褒奖之言,言过其实。他还乐观地预言:陈群、司马懿、曹真等在曹操、曹丕时代被压抑,且又被曹丕遗命辅政的元老重臣,必会利用新君幼弱时机,“弄巧行态,阿党比周”,专擅朝权。可后来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一世枭雄孙权意料之外:他所鄙视的曹叡,竟能不动声色的揽权于己手,保证了曹魏的稳定和繁荣。
魏明帝即位初,就大力强化皇权:“诸公受遗辅导,帝皆以方任处之,政自己出。”曹真、曹休、司马懿,多因与蜀汉、孙吴战事而被明帝差遣,驰骋边疆,无法有效的干预朝政,所谓辅政,形同虚设。因而,自魏明帝即位伊始,就将人事、军权、国家各项政务的处置等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二)崇儒重教
魏明帝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儒家经典教育。他于太和二年(228年)六月颁诏:“尊儒贵学,王敎之本也。……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鉴于高堂隆等名儒年迈,后继乏人,故于景初年间颁诏,拣选资质聪颖者,跟高堂隆等学习儒家经学。
(三)重视礼、刑治国,礼主刑辅
魏明帝深谙礼乐制度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致力于曹魏郊祀、宗庙、正朔、为人后、宗庙演奏乐舞诸礼制的制定和完善。他借鉴历史教训,于太和三年七月颁布的《禁外藩入嗣复顾私亲诏》,频频为后世所称引,影响巨大。
魏明帝重视刑法对统治国家的重要性。他于太和三年十月改平望观曰听讼观。他既重视刑法的制定与完善,于太和三年诏令陈羣、刘邵等“删约旧科,傍采汉律,定为魏法”;也重视刑罚在治国理政领域的重要性,强调刑罚务必以宽大简化为要务。
(四)优礼元老重臣和贤士
魏明帝优礼大臣,对年纪老迈、行动不便的钟繇、华歆等重臣,他特意下诏规定:“朝见皆使载舆车,虎贲舁上殿就坐。”他重视贤能之士,多次下诏征贤士管宁入朝。并对地方官吏的接送,做出明确规定:“其命别驾从事郡丞掾,奉诏以礼发遣宁诣行在所,给安车、吏从、茵蓐、道上厨食。”
(五)鼓励进谏,虚心纳谏
曹叡鼓励臣民上书,对皇帝的过失进行劝谏:“有可以补朕不逮者,各封上之。”对吏民的劝谏,魏明帝大多亲自认真审阅,“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
(六)外交、军事处置得当
对外,魏明帝在综合考虑蜀汉、曹魏国力后,用曹真、司马懿等,对蜀、吴的侵扰,制定以防御为主的战略。使中原地区基本再未遭兵燹之祸。
魏明帝虽确定防御蜀、吴进犯的基本国策,但这种防御并非消极防御,被动应付。他试图通过舆论造势,扭转战事不利局面。如在太和二年正月诏书中,魏明帝极尽挑唆、离间之能事,试图挑起蜀汉统治集团内部及吏民冲突和矛盾:“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刘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已。亮又侮易益土,虐用其民。”
若有有利时机,曹叡也积极、主动对蜀、吴、辽东发起进攻。如太和二年秋,他诏命曹休、司马懿、贾逵等伐吴;太和四年七月,诏使曹真、司马懿伐蜀;太和六年诏田豫等伐辽东等。其中,战绩最显赫,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征伐,是景初二年(238年)正月,魏明帝命司马懿、毌丘俭等率军征伐公孙渊。该年八月,公孙渊集团即宣告覆灭。自东汉末年盘踞辽东,曹操、曹丕无力征讨,只得羁縻笼络的公孙氏集团,至此彻底灭亡。辽东地区也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魏明帝时期曹魏国力的积聚、发展,也为后来曹魏灭蜀、西晋灭吴,结束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混战、三国鼎峙的分裂状态,重新实现国家的统一,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史君曰马植杰先生如此评价曹叡:综观叡之行事,优缺点各占一半。其优点是善为军计、明察断狱、比较能容人直谏。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杀谏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这算是他的特色。曹叡的最大缺点是奢淫过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则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这一评价,较之以往或多褒崇溢美,或激切贬斥,可谓客观、公允之论。
参考文献1.(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卢弼:《三國志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年。
3.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4. 马植杰:《三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如何评价魏明帝曹睿?
对于不能挽留他的生命,至今还深表遗憾!
如何评价魏明帝曹睿?
三国演义的故事里,曹魏最后统一了天下;曹操至曹睿,不能不说其功也。曹睿是曹魏第二位皇帝,因为曹操没有称帝,所以曹魏第一位皇帝是曹丕,第二位就是曹丕之子曹睿。是为魏明帝。
曹睿简历;
曹睿;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204年-239年年),字元仲,沛国谯县人;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其才和治国之能,不逊于曹操,曹丕。
曹叡自小聪明,曹操非常的喜欢他,曹操很看重曹睿,时常令其左右,由于曹睿的的聪明才智,曹操曾有云;“有其子孙,可以立三世之基业也”。曹丕继位魏王后,加封曹睿齐公。
由于曹睿其生母甄氏冒犯了曹丕,被曹丕赐死,曹睿被贬为平原候,不久又被曹丕封为平原王。曹睿心理一直记恨曹丕,因为曹丕杀了自己的母亲。曹丕有意改立曹礼为太子,曹睿不得已侍奉郭皇后为其母。但曹丕一直都因为曹睿对自己有怨恨,所以一直都没有立曹睿为太子。
公元226年,曹丕病重,才立曹睿为太子,托孤于曹真、司马懿等人,不久就驾崩了。就在这年五月,曹睿登基。登基后的曹睿在曹真,司马懿的辅助下,开启了自己的帝国梦。
从十二年的帝王,帝业生涯中;可以看出曹睿是一位处事沉着冷静,为人刚毅,用人善任,决断刚毅的人;几位辅助大臣都只能靠边站。登基以来,他减轻刑法,减少鞭打之刑。在军事上,启用司马懿,灭了孟达的反叛;抵抗蜀国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其后多次启用司马懿对抗诸葛亮,在五丈原一战,决定最终胜利。
东吴虽多次来袭,都被曹睿遣将派兵给打回去了。
总之曹睿登基后,曹魏实力越来越强大,地盘也不断扩大;因为他善纳谏言,用人识体,曹睿到底如何?借用马植杰所言:“综观曹叡之行事,优缺点各占一半,其优点是善为军计、明察断狱、比较能客人直谏。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杀谏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这算是他的特色。曹叡的最大缺点是奢淫过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则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
如何评价魏明帝曹睿?
历史上对曹睿的评价确实很高,小武帝的称号也是很高的评价,我们先看看几个人对曹睿的评价。
刘晔: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
孙权:及操子丕,桀逆遗丑,荐作奸回,偷取天位,而叡么麽,寻丕凶迹,阻兵盗土,未伏厥诛。
陆逊: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时。
钟会: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恢拓洪业。
在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可想而知,曹叡还是是个非常厉害人物!我们在新播出的大军师司马懿里也能明显看出,曹睿这个人在政治上,处理国事上也是敏锐果决,对群臣了如指掌,跟其父曹丕相比,更懂得帝王之术。曹丕在弥留之际留给他几个辅政大臣。他藉由战事多次将曹休、曹真与司马懿调往边境,令其停留都城的时间十分有限,有效降低了三人对中央朝政的影响力。通过以上策略,明帝巧妙地将四位辅政大臣中实力最强的三人调离中央,成功收揽权柄掌握大权。在军事上,当时诸葛亮正在积极北伐,而孙权攻江夏、襄阳,还有孟达反叛,鲜卑与蜀汉联手进犯。魏明帝成功地抵御了这些内外战争。他重用曹真、张郃、司马懿等名将与诸葛亮作战。诸葛亮死后,魏蜀边境上的情况有所减缓。同年,轲比能被曹叡派遣出的刺客所刺杀,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北疆也得以安定。曹叡令司马懿攻辽东,司马懿遂带兵四万,和牛金、胡遵等出征辽东,大破燕军,杀公孙渊,成功收复辽东。
曹睿还素有文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
只可惜他身体不好…英年早逝了,他如果不死那么早,司马懿也是没有机会夺取曹魏江山的,很无奈!空有一腔热血!事实还是太沉迷了整日饮酒作乐,傅粉何郎不解愁。
诸葛亮死后,曹睿心病得除,开始纵情享乐。他挑选了大批美女入宫,日夜在宫中作乐。连年征战,曹魏国库空虚,财政开支本已告急,曹睿又雪上加霜,在洛阳、许昌两地建宫殿,弄得国家财政频频亮起红灯。身体被掏空了不说,在继承人和顾命大臣的选择上也犯了致命的错误。使得最后曹魏江山断送在他的手上。
如何评价魏明帝曹睿?
魏明帝曹叡大体上还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三国时期的魏朝之所以是三个国家里最强的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的前三位领导者都是比较杰出的。
曹操就不用说了,统一了中国北方,奠定了魏朝强大的基础。
魏文帝曹丕建立了魏朝,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并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巩固了北方的统一,继续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稳定了社会秩序。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遣使复通西域,恢复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把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使魏朝逐渐强大。
但是比较有争议的是魏明帝曹叡。
因为是曹叡把太子托付给了司马懿,使得司马家族有机会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一步步的崛起,并最终取代了魏朝,所以曹叡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怎么英明。
然而托孤事件其实证明不了什么,因为历史的发生有很大的偶然性,有很多因素是超出人的意志和计算之外的,就算是像周世宗柴荣那样精心安排的托孤布局,最后也同样被打破了。
所以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只能看他在世的时候。
如果我们看一下曹叡在位期间做的事情,我们会发现曹叡其实还是比较优秀的。
曹叡在政治上通过削弱宗室加强中央集权,设置律博士制度;在军事上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平定了鲜卑和公孙渊之乱;在法律上制定《魏律》。进一步开拓了魏王朝的疆域,把魏王朝推向了鼎盛时期。
曹叡在位时,无论是司马懿这样的表演艺术家兼诈骗大师,还是曹真、曹休、陈群等老臣,曹叡都能驾驭他们,使得这一时期的魏朝政治相对比较稳定。
这些其实就已经能证明曹叡的能力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