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向天借命为何难成?

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向天借命失败了理由非常简单。因为历史记载,诸葛亮到这个时候就死掉了,所以不管你怎么瞎编,什么时候死那是改不了。所以就编了一个情景,魏延推翻了七星灯,诸葛亮命丧五原丈。

三国演义这里的暗示和诱导成分是非常厉害的,如果你不看三国志,只看三国演义的话,你就觉得魏延罪该万死,如果不是魏延的话,诸葛亮能再活好多年,所以魏延是罪该万死。三国演义就用这一种方式解释诸葛亮为什么最后要杀掉魏延。

所以三国演义向天借命的桥段与其说是诸葛亮想继续为蜀汉服务,还不如说合理的解释了三国志里面记载的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除掉魏延的原因。当然事实上你如果看到三国志的话,魏延是被屈杀的。但是为了整个大局魏延的确该死。

更多的你可以关注我的今日头条号。我叫知常容

诸葛亮向天借命为何难成?

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谁也逃不离

诸葛亮向天借命为何难成?

从历史来说,续命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小说家言,要能续命那皇帝还不都长生百年了?

从演义小说的结构来说,《三国演义》是脱胎于三国正史的,虽然细节和人物塑造可以和历史不同,但大的历史发展趋向不能违背正史。历史上诸葛亮到了234年就去世了,那么对这种重要角色,演义上不应该编排他多活几年。甚至,演义中连“续命”这种事情都不应该允许成功。比如说,让诸葛亮在51岁续命三年到54岁。因为这种行为一旦写成了,就会造成全书无法收场。能续三年干嘛不再多续十年?因此,诸葛亮无论如何,续命禳星的行为一定要被破坏,差别只是由谁来破坏而已。

从演义小说的人物塑造来说,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主角,同时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前半段多智而近妖,真正完成形象升华还是在白帝城托孤之后,知天易逆天难,苦苦挣扎到最后死而后已,这才有悲剧人物的完美。这个过程中一旦插入了续命成功这种改变因素,哪怕只改变几年,也会造成全书格调变化。

最后从小说具体情节来说,诸葛亮续命不成的直接原因,是魏延汇报军情,闯进帐来扑灭了主灯。但这件事情的间接起因,则是司马懿派遣夏侯霸等出兵向蜀汉军营发动佯攻,这才引发魏延来汇报。这里用艺术的手法,表达了“诸葛亮最终被司马懿耗死”和“魏延是不安定因素”这两层暗示。甚至,魏延之所以能闯进来,部分可以归咎于原本被诸葛亮安排守住大门的姜维没有尽到责任,这也暗示了姜维脾性暴躁,志大才疏,难以真正完成诸葛亮的遗志。

最后,站在演义中因果报应的角度,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多次动用水火为武器征战,导致大量杀伤,也是他最终天不假寿的根本原因之一。

诸葛亮向天借命为何难成?

因为只说了借,没有说还?如果是你,你会借吗?老天爷太不相信人类了,没有诚信!

这玩意也要讲关系、你得有“诚意”才行!

诸葛亮向天借命为何难成?

操心太多,事无巨细,体内精华消耗殆尽

诸葛亮向天借命为何难成?

如果诸葛亮借命之后就当普通人,不带病打仗会成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