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为什么能在刘邦死后操控朝政?

作为太祖高皇帝的发妻、惠帝的生母,吕后在刘邦驾崩之后掌控朝政,非常容易。

吕后是刘邦的结发之妻,为其生养了一双儿女,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与鲁元公主,但刘邦对于吕后弃如敝屣不屑一顾,格外宠爱戚夫人。

不得宠是一回事,但是吕后在前朝的势力强悍却是事实。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太子刘盈继位也就是汉惠帝,但是惠帝荏弱,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作为皇太后的吕雉,逐渐掌握大权,并且成为秦朝建立之后首个临朝称制的女子。

吕雉出身要比刘邦好得多,当年嫁给刘邦十足的算是下嫁,但是自从嫁过去,吕雉就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不是颠沛流离,就是三餐不继,还经常处于危险之中。

并且刘邦这个家伙,很快就喜新厌旧,将年华老去的发妻吕雉抛诸脑后,专宠定陶所得的美人戚夫人,刘邦出征在外都是戚夫人陪在身边,吕雉经常作为留守。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可后来的刘邦居然想着废黜吕雉所生的刘盈,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如意为储君,由此掀起了汉朝初期的易储风波。

当然,这场风波最终的结果就是群臣反对刘邦废长立幼,刘盈保住了太子之位,然而这件事也将戚夫人母子推向绝境,吕雉则认清了现实,认识到了权力的重要性。

作为刘邦的正妻,吕雉并不得宠,她深知如果想要安身立命,必须要获得更多的权力与地位才可以,于是她很早就开始筹划建立个人的威信,进入汉朝的决策群体之中。

吕雉本身是个性格刚毅果决,杀伐决断的人,她帮助刘邦除掉了韩信,之后又劝说刘邦将彭越做成了肉酱,刘邦称帝时期,吕后帮着他打击诸侯平定反叛,立下大功。

在这一系列辅佐刘邦的过程之中,吕后在汉朝诸侯、大臣当中建立了极高的威望,并且也充分证明了吕后的确有过人的胆识与手段,并不逊于须眉男子。

刘邦临终的时候,吕后秘不发丧,将朝中敢于跟自己作对的功臣悉数诛灭,由此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势威望,把汉朝的江山牢牢掌握在了手中,吕后开始走向人生巅峰。

汉惠帝登基后,吕后成为皇太后,她是先帝元后,新帝的生母,以雷霆手段解决掉了戚夫人母子以后,前朝的人全都畏惧吕后的手段与威势。

吕后作为皇太后,乃是君,诸侯与大臣们都是臣子,只能顺从,惠帝的孱弱给了吕后这个母亲掌握朝堂的机会,皇帝不管事,太后代劳也是名正言顺的。

在惠帝时期,朝堂上敢跟吕后对着干的人基本上都被解决了,剩下的人就算是对吕后不满也只能隐忍或者佯装不发,否则就会带来杀身之祸。

吕后以太后的身份掌管着前朝,这时候还不算夸张,惠帝驾崩后,年幼的少帝刘恭登基,还是各小娃娃的少帝自然不可能管事情,所以吕后以皇祖母身份临朝称制。

临朝称制什么意思,就是除了没有皇帝的名分,其他皇帝有的权力她都有了,而且吕后临朝称制以后,禁军也被吕氏亲眷掌握,整个吕氏一族都被吕后大肆分封。

不得不说,吕后的手段的确非常过人,她继续施行无为而治的同时,大规模打压诸侯王,重用自己的亲信,陈平、周勃等旧臣均顺从于吕后。

吕后是权势在当时可以说,已经到了乾纲独断的地步,她说的话就是圣旨,所有的大事决策都是按照她的意思进行,她成为秦朝之后,太后专权的第一人。

吕后能够在刘邦驾崩后掌控朝政,一是因为她名分正,毕竟是刘邦的皇后、刘盈的生母;二是因为她有手段与能力,足够弹压群臣诸侯,打击异己,把大权牢牢握在手中。

吕雉为什么能在刘邦死后操控朝政?

吕雉是刘邦的正室夫人,是刘邦事业的坚定支持者,为刘邦养老抚幼,甚至当过人质,大汉建立时被立为皇后,她既是刘邦的夫人,又是刘邦开创帝业的战友;刘邦驾崩后,其子刘盈继位,由于刘盈懦弱且无心政治,作为刘盈的母亲,吕雉当仁不让,开始了她的吕后时代;那么吕雉为什么能在刘邦死后操控朝政呢?

作为富家小姐,吕雉在刘邦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丝毫没享受到刘邦的温存和体贴,刘邦押解人员前往骊山的征途中,沿途时有人员逃散,既然完不成使命,刘邦干脆放掉剩下的人,这仁义之举感动了各位,他们自愿跟刘邦闹革命,这部分人后来成为了刘邦部队的中坚。

之后刘邦就带领大家干革命,吕雉照顾儿女,服侍刘老太公,勤劳能干,任劳任怨,楚汉相争中,刘邦败于彭城,他自己落荒而逃,而他的妻儿老小被项羽擒拿,吕后做了两年多的楚囚,但依然无怨无悔这里,饱含了夫妻之情,刘邦亏欠吕雉太多,所以建国就立她为后;而从吕雉智除韩信、彭越,再到消除刘邦废立太子念头的所作所为来看,吕雉是长袖善舞的人,有政治能力与政治手腕,她来执政,刘邦应该是放心的。

吕后为人果断、刚毅,高祖定天下她功不可没,而且,她不动声色地为高祖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如除韩信,彭越等),她的两位兄弟也是将军,也为大汉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军中享有威望,她的两位兄弟吕泽被封周吕侯,吕释之被封为建成侯。鸿门宴中,勇闯项羽军帐,生吃羊腿震慑了项羽的樊哙是吕雉妹夫,他对吕雉言听计从,也军权在握;而其它还活着的开国元勋,几乎都是她的战友,人们都服她的才气与能力(否则,韩信就是榜样),有这些“帮手”,她操控朝政,谁敢反对?

吕雉有权力欲望,对政治较为敏感,有操控朝政的能力,她主政期间,崇尚和倡导黄老的无为而治,与民生息,使西汉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其它人,找不到反对她操按朝政的理由!

吕雉为什么能在刘邦死后操控朝政?

不是吕雉想操纵朝政,而是吕雉必须帮助他的儿子掌握政权。

因为刘邦去世之后,吕雉的儿子刘盈成为了皇帝,而刘盈却非常幼小。所以必须得有作为母后的吕雉来执掌朝政。

当然这也与吕雉的个人能力有关系,首先吕雉是经历过血雨腥风的女中豪杰。他曾经差点就死于战争之中。

所以,他的性格就比较坚韧,具有敢作敢为的性格。而且吕雉是有文化的女子,他也是地方豪强的子女。所以在文化程度上,她可能要比刘邦还要有水平。

所以治国理政,对她来说也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最后就是吕雉的家族比较有势力,这样外戚的势力,也可以帮助她掌握朝政。再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太后临朝的传统。

一般君主幼小的时候,都是由太后来实质性掌握朝政的。

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最终吕雉不仅仅是作为一般的太后来掌握朝政,她甚至凌驾于皇帝之上来行驶皇帝的职权,可以说吕雉事实上就是当时的“女皇”。

可以说她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皇”,因为刘盈胆小怕事,最后把皇帝的职权彻底交给他的母后吕雉,所以吕雉事实上就长期行使皇帝的权力,进而长期操控朝政。

总之,历史上的皇太后很多,因为这些女流之辈往往没有执政的能力,于是外戚就趁机干预政治。

而吕雉因为能力和手腕都比较厉害,所有他主要还是靠自己来操控朝政,外戚仅仅是辅助她而已。

所以吕雉一驾崩,外戚就树倒猢狲散了,这就为汉文帝留下了执政的基础。

汉文帝的顺利登基,也可以反映出吕雉事实上没有过多的依靠外戚,而是自己大权独揽,所以外戚后来才那么不堪一击。

这样也可以看出,吕雉之所以能够在刘邦死后操控朝政,主要还是靠自己的手腕和能力,当然她的外戚,也是其得力的辅助势力。

吕雉为什么能在刘邦死后操控朝政?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吕雉,即吕后,汉高祖刘邦发妻,汉惠帝刘盈嫡母,中国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刘邦死后,把控朝政,成就一代女主,缘何如此?

孝道立国(吕后)

有皇帝就有太后,但在两汉时期,干预朝政的太后特别多。除了个别雄主外,几乎贯穿整个两汉时期。

这与汉朝推行的「以孝治天下」不无关系。孝道在汉朝的政治生态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从各位汉朝皇帝的谥号前均加一「孝」字便可看出,如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孝昭皇帝等。

客观上也抬升了太后的地位,使太后干政成为可能。毕竟,天子要孝顺,就要「听妈妈的话」嘛。母以子贵(汉惠帝 刘盈)

汉高祖刘邦死后,其子汉惠帝刘盈即位,吕后是其嫡母,又是刘邦发妻,大汉朝的皇后。其子称帝之后,吕后地位自然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再加上刘盈懦弱,即位时年方十六,也为吕后控制朝政创造了条件。

障碍不在(韩信)

大汉朝残杀功臣,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早在刘邦在世时,吕后与刘邦一起先后诛杀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异姓王和实力派,巩固了皇帝对国家的控制。

分封诸吕

吕后称制以后,就着手提拔分封吕氏宗亲,来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吕后先后分封吕姓家族 10 余人为王侯,除了活着的侄子侄孙,还追封其已故的两位哥哥,吕泽和吕释之为王,及其父吕文为王,又封自己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侯,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吕后可以说站在了太后干政的风口,趁「孝道立国」的东风,加之儿子软弱,不断扩张自己娘家的势力,打压皇族派,在元老功臣的默许下,一步步走上政治前台,成为一代女主。

吕雉为什么能在刘邦死后操控朝政?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吕雉为什么能在刘邦死后操控朝政?

(吕雉 剧照)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抹不去的人物,吕雉的所作所为历史社会持续关注。

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吕雉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也说明吕雉的功过得失让人们好奇,就是盖棺了,也无法定论!

吕雉为什么能在刘邦死后操控朝廷这个问题,也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山野老人以为原因很多,这里主要谈三点看法!

一,吕雉有合法身份。

刘邦称帝后,就确定了吕雉皇后的身份,这一身份无人撼动。就是刘邦执意更换太子的时候,也没有提废除吕雉的皇后身份。

刘邦驾崩之前,安排王陵、陈平、周勃等为辅政大臣,也是亲自向吕雉交代的。不管刘邦出于何种原因,从客观上讲,这说明刘邦还是信任吕雉的。

刘盈登基后,由于性格软弱,性格强悍的吕雉自然要以皇后的身份参与朝政。

以上三点原因,说明吕雉参与朝政合法。

二,吕雉有政治手腕。

(刘邦 吕后 萧何 剧照)

在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过程中,吕雉留守后方,就与萧何建立了某种默契,或者说,萧何已经半推半就地倒向了吕雉这边。

后来,吕雉要整治韩信,萧何就是参与者。没有萧何的参与,吕雉无法对付韩信。

刘邦在世时,吕后协助刘邦铲除了对朝廷有威胁的异姓王,手段凶残,在功臣派中有震慑作用。

萧何去世,曹参继任丞相。

曹参继任丞相后,整天喝酒,不理政事,美其名曰:无为而治,实际上是朝政被吕雉操控,曹参不敢插手,只好以无为而治为搪塞!

张良是享誉天下的功臣,刘邦在世时,就被吕雉腐化了。

刘邦最后无法更换太子,主要原因就是张良在中作梗。

刘邦安排的三位辅政大臣,王陵被吕雉气走了;陈平因为遭到吕雉恐吓,不管事了;周勃被吕雉晾起来了!吕雉的心腹审食其,被吕雉任命为左丞相,替吕雉抛头露面!

最后朝政自然任其吕雉操控!

三,吕雉有丰功伟绩。

安定西汉天下,吕雉是有丰功伟绩的。

《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开篇说:“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吕雉治理天下是有政绩的。

《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最后评价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综上所述,吕雉操控朝政,因为有合适的身份,具有合法性;因为有政治手腕,有能力操控;因为有丰功伟绩,具有资格操控!从某种程度上说,吕雉操控朝政,无可厚非!

说明白一点,就是功大于过!

吕雉为什么能在刘邦死后操控朝政?

感谢邀请。

吕雉,刘邦的正室,大汉的皇后,刘邦驾崩后吕雉开始了他的吕后时代,那么吕雉为什么能在刘邦死后操控朝政?细细分析,不难发现她之所以这样,与这几位有莫大关系,下面按倒序一一展开。

第三位,朝中的大臣。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长兄周吕侯死事,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子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

张良,萧何,陈平,樊哙,周勃,曹参等等,这一长串的名单对吕雉而言就是政治资源,而这其中的樊哙还是自己的妹夫,军权在握,刘邦在临死之前要除掉樊哙,这点是很大的因素。她有这么大的底气不仅仅是刘邦这边的老部下,看看她吕雉自家这边的“帮手”,她的两位兄弟吕泽被封周吕侯,吕释之被封为建成侯,试问这样的权力组合,刘邦的其他嫔妃谁能与之匹敌?

第二位,儿子刘盈。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

在刘邦夺得天下后,不管是出于补偿的心理,还是按传统的立长立嫡的潜规则,刘盈还是成为的大汉天子,虽然其中有戚姬鼓动改立太子的插曲,可是在吕雉的手段筹谋中,儿子刘盈还是太子,刘邦驾崩后,刘盈继位为帝,都说母凭子贵,吕雉自然从皇后成为了皇太后,儿子在前朝,自己在后宫,这样的母子组合,其权力自然是无人能及。

第一位,刘邦。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

作为刘邦的正妻,吕雉在刘邦成功之前,严格来讲未能感受到刘邦的温存,从刘邦沛县押解人员前往骊山交差,路途中人员逃散给刘邦出了一道难题,去与不去都是死,那就索性放掉这些人,各自逃命去吧,大家感受到刘邦的仁义,自愿加入刘邦,这也成为了刘邦最原始的有生力量,之后刘邦就开始了逐鹿天下,吕雉照顾儿女,服侍刘老太公,后刘邦在与项羽对战中失败而逃,刘邦的妻儿老小被项羽所部人员擒拿,聚少离多的刘邦与吕雉,自然会觉得有所亏欠,所以他对吕雉还算不错,立为皇后,其实刘邦从智除韩信,再到改立太子一事,吕雉的政治能力,此时在刘邦面前彰显无疑,可以说是难得的“贤内助”。

总结:事实上吕雉除了权力欲望较强之外,不可否认她对汉室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作用,她崇尚的黄老无为治理,为大汉初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可能。

参考史料:《史记·吕太后本纪》

(注: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