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鲲号挖泥船能否用来清理黄河淤沙,让大河具有通航能力呢?

中国有那么多超级工程,应该有能力办到。当然有很多技术问题,那是专家要解决的,这里只是想大家聊聊可能性。如果能实现,会成就"沿黄经济带"。

用天鲲号在黄河里清淤,荒唐程度跟用围堰让渤海变成淡水湖差不多,实在异想天开,倘若这种操作真的可行,早就开始了,然而现实就是,根本不可能。

首先,天鲲号这种庞然大物根本就开不进黄河,哪怕是下游,其次黄河的泥沙淤积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并不是说把淤泥挖出来就可以轻松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处理。

黄河作为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被称作是母亲河,然而这条先秦时代曾清澈水白的河流,后来因流域内环境破坏,含沙量骤增,从河水变成了“黄河”,更要命的是出现了地上悬河。

由于黄河之中的泥沙太多,在中下游地势平坦的地方,流水不能有效将泥沙带走而沉积,将河床越抬越高,而两岸的人没办法只能修更高的堤坝,使得黄河水面高于周围地表。

千百年来,黄河的水患都是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至少是无法根本上解决,因为黄河是一条河流,其河水从黄土高原上裹挟的泥沙永不休止,这才是根本的问题所在。

如果仅仅是简单将黄河之中的泥沙挖走,那么只会导致河岸崩塌,到时候出现的问题反而会更加严重,而且黄河成为悬河已久,随便乱挖,还会导致中下游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

至于著名的天鲲号,是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与制造的超级造陆神器,是全球顶级的挖沙船,整个船体达到140米长,27.8米宽,可挖深度35米,一昼夜可排沙约15万吨。

这样的巨轮,其实根本就开不进黄河,作为亚洲第二长河,黄河虽然看着大,但其年平均径流量跟福建的闽江差不多,能够通航的河段不仅少,而且能通航的船舶吨位也很小。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将天鲲号开进了黄河,就算不考虑海水倒灌与河岸崩塌等风险,就算排除掉所有的预估影响,一艘天鲲号,依旧是无法解决黄河的问题的。

即便如今黄河经过治理,含沙量剧减,每年入海的泥沙量也有上亿吨,要真的挖走黄河之中的泥沙,至少就需要五艘天鲲号日夜不停工作,可咱们没那么多天鲲号,且也不可能日夜不休。

再者说,黄河之中如此巨量的泥沙,被挖出来之后到底如何处理,也是个非常大的问题,黄河当中的泥沙多是黄土,根本就不能用于建筑材料,而要运输走的话,成本高得离谱。

如果真的有很多天鲲号在黄河之中昼夜不息工作,那也用不了多久,就会陷入黄河再也无法离开,这样的损失也是难以估计的,巨大的天鲲号必然成为水量不足的黄河的通航障碍。

实际上,要想真正从源头上解决黄河泥沙的问题,解决地上悬河的问题,只能去下大工夫治理流域内的环境,需要按部就班一步步来,根本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

整体来说,想要用天鲲号挖走黄河之中的泥沙,解决地上悬河问题,还有让黄河成为北方的内河主航道,根本就是不可行的,只有好好治理环境,才是真正解决之道,没有捷径可走。

天鲲号挖泥船能否用来清理黄河淤沙,让大河具有通航能力呢?

但愿中国中央政府能用天鲲号挖泥船把黄河全线挖的通行50万吨位的大型货运轮船为更好[握手][赞][赞][赞][赞][赞][赞]

天鲲号挖泥船能否用来清理黄河淤沙,让大河具有通航能力呢?

感谢提问!答案是否定的,用“造岛神器”“天鲲号”清理黄河淤沙是有悖自然的无知之举,为什么这么说呢,且看小地一一道来!

首先,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由西到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并在山东东营的黄河口镇汇入渤海。由于黄河发源于中国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高程由第一级阶梯的近4600多米下降到大陆架海平面处的0米,真可谓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此的长度和海拔高差绝非是疏浚河道了;

其次,黄河是中国北方的第一长河,黄河流域内各区域的气候差异显著,由于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流域内大部分为中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湿度小、蒸发大,由于降水偏少、沿途饮水、灌溉以及蒸发量较大等缘故,黄河总体径流量较小,气候要素的年、季变化大,由于没有足够的水深,不利于“天鲲号”的航行;

再次,“天鲲号”的设计挖泥量为每小时6000立方米,这是什么概念呢?它相当于每小时可以挖深一个标准足球场1米,如此大的破土动工,简直不是在疏浚河道,而是在破坏黄河干流及相关流域内的生态坏境;

最后,中国的海港那么多,每年因为泥沙淤积而影响正常作业的不在少数,而且一些港口因为泥沙淤积过多而关停,再者中国的领海广阔,与其在要不要用“天鲲号”疏浚黄河河道上异想天开,还不如最大限度的发挥“天鲲号”“造岛神器”的价值,造福中华民族!

天鲲号挖泥船能否用来清理黄河淤沙,让大河具有通航能力呢?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是我直言你这个提议根本就不可能实施而且就算是实施了,也是收效甚微。

为什么?黄河里面,它的泥沙是来自于他的上游和中游,每年输入到黄河里面游上游和中游,携带下来的泥沙达到几亿吨,就这样平铺在了黄河下游的每一条河段里面!

你如果派出这样的船去处理河底的泥沙的话,那你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你要是连着很长一段时间不停的去清理,不停的去挖!只要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没有解决掉,你这个挖沙的船就必须在黄河里面一直待着,一直挖下去。

每天几千万的花销全部要算在你的头上,你算算一年365天无间断地就呆在河流里面。得花多少钱?一条黄河跨越几个省,这个帐究竟大家怎么平摊?总不可能一家全给出完了吧,肯定是要大家分摊的,到时候你这一碗水怎么端平,端不平,水泼了这个计划就直接凉了。

而且我们可以去看前几年洞庭湖挖河沙的时候,洞庭湖的水质和长江的水质。当时形成一个天壤之别。洞庭湖的水浑浊的就跟着泥水一样,别说是用来喝了,你就算用来养鱼,鱼到那里面也是死路一条,最后造成洞庭湖跟长江接壤的那一篇水鱼。洞庭湖的水和长江的水可以说是泾渭分明。如果说真的派这艘机器去挖河沙的话,那这个黄河里面的水更加浑浊,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居民饮水的取水点。这个责任谁来负?

此外,挖出来的泥沙不可能漫无目的的随处堆放,你如果全部堆在两岸边上的话,来回不停的洗刷河底的泥沙的话,(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这两边堆起来的沙子的高度够你喝一壶的。这些泥沙肯定要处理掉,否则等什么时候一场大雨一下和底泥沙,他的里面有很多有机质,更有胜者有垃圾在里面,这个东西算发出来的味道,我告诉你我小时候真的闻过那味道,你闻一遍你就不想闻第二遍了。

黄河里面的沙子这个东西可不是一般的杀的。黄土高原上面的这些黄土实际上是沙漠上面最细的一种沙子,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排序,那就是河流里面的沙子,它的直径要大于沙漠上面的那种风沙儿。沙漠里面的风杀的粒径要大于黄土高原上面的这些黄土!如此细小的泥沙进入到机器里面,势必对于机器的维修也是一个大的问题,在比较平静的湖泊里面,或者是在海边的话,这些沙子基本上还算干净,颗粒比较大,但是到了黄河里面,这些条件就不成立了如此珍贵的一个大型设备,一旦弄坏了,又是责任的问题,又是钱的问题,谁来负责?

所以说想法很好,但是不切实际,而且你这个也是属于扬汤止沸,你真的要想治理好黄河还是得釜底抽薪,还是得上游去种树,还是得把上游的生态环境给治理好,否则黄河就只能这样,这真没办法。

天鲲号挖泥船能否用来清理黄河淤沙,让大河具有通航能力呢?

中国造天鲲号又大又强,为何不拿来挖黄河泥沙,让地上悬河通航?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黄河泥沙量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然也不会自古以来就频繁改道。

有人专门统计过,在1946年以前,黄河就至少发生过1593次决口泛滥,以及26次比较大的改道过程。尤其是黄河下游,有的地方河床比地面还要高几米,所以才有了“地上悬河”的说法。

黄河泥沙量太大,多年平均水平可达16亿吨,这些泥沙中的大部分,也就是大约12亿吨的样子,尽管最后都独流入渤海水系,但依然有好几亿吨的泥沙在黄河下游堆积起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拥有了一些适合种植的冲积平原。

天鲲号到底有多牛?

中国的超级工程的确很多,这得益于我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但让黄河变成长江一样,具有强大的通航能力,甚至形成“沿黄经济带”,这可不仅仅是技术上能不能办到的问题,可行性可以说是更大因素。

的确,有140米长、27.8米宽的天鲲号不仅是长得“壮”,能力也非同一般,它的最大挖深可以达到35米,一个小时就可以挖泥6000立方米,是我国自主研发和建造的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于2019年的时候正式投产首航,目前我国技术上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也就是天鲲号了。

能不能把黄河泥沙清理干净?

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计算了,倘若以黄河泥沙的多年平均水平16亿吨来看, 而天鲲号每小时挖泥沙6000立方米:

一天可挖6000*24=144000立方米;

一年可挖144000*365=52560000立方米;

如果大概换算成吨,52560000*1.7=8935.2万吨;

然后再用16亿吨/8935.2万吨=17.9;

那黄河一年16亿吨的泥沙量,一艘天鲲号永不停歇的工作,也需要接近18年时间。但实际上,天鲲号也不可能做到一直不休息,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说,那干嘛不多增加几艘天鲲号,但不要忽略一个问题,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不是说你把现有的清理了就完了,一直有新的泥沙会流入,这意味着,不管你有多少天鲲号来清理,都需要长久进行,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

而且,黄河的深度和宽度,也并不适合天鲲号挖泥船施工,吃水深度就是个问题,就连掉个头都难,搁浅怕是会时有发生。

更何况,天鲲号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吹填出一个足球场,周边很难容纳这么多的泥水混合物,而且,天鲲号的制造和使用成本也都不低,这与它的定位也不符,这个国之重器的雄风只有在深海中才能展现得淋淋尽致。

通航这个事,不只是泥沙多的问题,黄河水也远没有长江水多!

黄河,长江都常常被称为母亲河,但这两条河的长度虽然只相差九百多公里,但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水量和长江差距很大。

从全年的水资源总量来看,有的时候甚至只有长江的二十分之一,长江9616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可占到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黄河的泥沙量,也是全世界任何一条大江大河都无法比的。

整个长江流域,实现通行的河流超过3600条,这些河流的通航里程加起来,能占到我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左右,而且,运网密度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长江的航运优势的确很大。

别说是黄河,哪怕是其他水量大的河流,也无法达到长江流域这个水平。长江水系的航道网也因此十分复杂,仅以中心来划分区域性航道网,也有好几个,比如西南地区航道网可以重庆为中心,而9300千米的汉江航道网,则可以武汉为中心。

如今,黄河水其实也没有以前那么浑浊了,这一点大家不妨亲自去看看,近几十年,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坡地带,很多地方的植被覆盖率都提升起来了,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个别地方甚至达到5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

不同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变得越来愈多,黄河泥沙量大的问题,虽然有一定成分是因为植被存在人为破坏,但更多还是自然因素,这与黄河流经的地方有很大关联,所以黄河水也不是到处都浑浊,比如黄河上游地区。

天鲲号挖泥船能否用来清理黄河淤沙,让大河具有通航能力呢?

这个问题用一句“杀鸡焉用宰牛刀”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但杀鸡用牛刀虽然大了,却不至于无法使用,而天鲲号挖泥船进入黄河却根本无法开展工作,甚至连黄河都进不去,因为黄河虽然是世界级长河,但与茫茫海洋相比就像个“渣渣”,且海洋挖泥船也不是羊皮筏子,故使用天鲲号挖泥船清理黄河淤沙完全不可行。

从船舶角度讲,海基船舶与内河船舶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天鲲号挖泥船长140米,宽27.8米,吃水深度6.5米,而黄河平均水深在2.5米左右,就算上游较深处,平均深度也不超过4米,这种情况下天鲲号还没进入黄河就搁浅了。可能有的人会说,天鲲号可以从渤海近海开始,一边疏浚一边前行,就像破冰船那样最终进入黄河,这样想其实是不理解挖泥船的原理,简单讲天鲲号是船尾部挖泥,船头进行输送,如果要开进黄河,那显然要倒着前进,但黄河并不是直线一条,九曲十八弯不乏一些低于90度的急弯,在黄河水量这么少的情况下,根本没有足够空间给天鲲号施展。

再从疏浚体量上来讲,天鲲号的疏浚速度是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刚好等于一个标准足球场承接1米深的泥沙体量,这种疏浚速度泥沙根本无处堆放,等待车辆运输,那工程没有几十上百年根本完成不了。而泥沙就地堆放就更加不可能,因为沿黄河两岸有很多村庄、城镇、耕地,不可能因为疏浚黄河而破坏耕地,更不可能将沿岸村庄全部搬迁,且疏浚的这些黄河泥沙,也不同于传统河流“砂子”,没有建筑利用价值,只会成为垃圾黄土,这种情况下可能还没开工,黄河沿岸居民就开始大规模反对了。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