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一生只爱张皇后一人,为什么张皇后的结局却很惨?

自古大多数的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佳丽众多,可凡事总有例外,明孝宗朱佑樘的后宫里除了张皇后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嫔御,这种一夫一妻的情况,在古代极其罕见。

不仅如此,朱佑樘对张皇后也的确是极其宠爱,甚至于屡屡为了张皇后逾越规制。

如果孝宗一直在世,张皇后的人生无疑是非常圆满的,只可惜孝宗早崩,武宗绝嗣,皇位落入旁支,朱厚熜登基后,张皇后处境艰难,后半生相当潦倒。

相较于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明孝宗朱佑樘的名气似乎并没有那么大,但这位生性宽厚仁慈的皇帝,却是明朝时期被与汉文帝、宋仁宗并列的“贤主”。

朱佑樘能够青史留名,还有个非常独特的地方,那就是他是中国史上极其罕见践行一夫一妻的皇帝,他的后宫里除了张皇后,再没有其他的嫔御侍奉。

张皇后出生于直隶河间府的一个平民之家,按照明朝的传统,后妃都不必出身显赫,只要家世清白品貌端庄即可,张氏的父亲张峦是秀才出身,做过国子监的监生。

公元1487年,张峦成为正四品鸿胪寺卿的同时,其女儿张氏被宪宗皇帝选中为太子妃,也就是这一年,宪宗崩逝,朱佑樘登基的同时,张氏成为了皇后。

令人惊奇的是,孝宗朱佑樘除了张氏之外,身边根本没有纳其他的女子,而对于朱佑樘为何会如此,最广泛的说法就是他童年特别的经历。

朱佑樘的父亲朱见深非常宠爱比他大十七岁的万贵妃,而这位万贵妃曾生过一子,只可惜早早夭折,此后没再生养的万贵妃,对宫内其他有孕女子就极其憎恶。

而朱佑樘的生母纪氏本是广西土司的女儿,后被充入掖庭为宫人,偶然的机会得到明宪宗的临幸而有孕,万贵妃得知后,几次三番想要暗害,却都让纪氏躲过了。

可以说,朱佑樘的童年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之下度过的,这让他很早就深刻意识到了宫闱倾轧的可怕,他不愿后宫再掀波澜,因此只有张皇后一人。

不过这样的说法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为在朱佑樘之前,明宪宗膝下是曾经有过皇子成功降生的,也就是柏贤妃所生的朱佑极,只是那个孩子幼而夭折。

并且,在相关的传说中,朱佑樘出生后被内侍张敏藏在宫廷之内抚养,这也说不过去,因为皇宫虽大,可藏个男孩子在宫里还是很难的,很容易被发现。

从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到万贵妃的迫害所以不愿纳妃的说法,其实并不能板上钉钉,可万贵妃也的确不是什么善类,至少不是什么好人。

但无论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朱佑樘的童年并不算幸福,在他成长的时期,父亲后宫的波谲云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心生警惕。

话又说回来,张皇后的确是个值得朱佑樘深爱的女子,出身书香门第的张皇后,从小知书达礼且性格活泼开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通,朱佑樘对她非常钟爱。

按照明朝时期的宫廷规矩,皇帝居住在乾清宫之内,皇后居住在坤宁宫之中,不过朱佑樘却与皇后同吃同住,同榻而眠,如同是民间的夫妻一般。

张皇后生病的时候,朱佑樘亲自喂药,端茶递水,张皇后睡觉的时候,朱佑樘想要咳嗽,都忍着跑出殿外,因为他怕吵到妻子,连李朝使臣都说大明天子昵爱皇后。

不管从什么方面来看,朱佑樘对张皇后都是完全没得说,如果评选历史上最宠妻子的皇帝,朱佑樘不说位居第一,至少也是名列前茅。

要是说单单疼爱也就算了,但朱佑樘对于张皇后,简直是已经到了过分的地步,因为他为了自己的爱妻,经常破除规制,各种逾越礼法。

除了上文所说,朱佑樘与张皇后同吃同住之外,张皇后的娘家人也经常出入宫闱,根本不受任何限制,这在明朝,绝对是独一份儿的。

按照规制,只有天子与皇后可以使用金制餐具,但他却将之赐给了张皇后的母亲,而张皇后也不是个懂事的,还让朱佑樘再给她的父亲一套。

明朝严格约束外戚,可张皇后的娘家不仅飞黄腾达,各种封爵厚赏,就连张皇后的堂亲与表亲也连带着沾光,更过分的是,张皇后曾经有个未婚夫,也被朱佑樘封赐。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皇后的娘家满门都受到了朱佑樘各种破格对待,引发了朝野上下的非议,向来虚心的朱佑樘,唯独在张皇后的问题上从来不肯让步。

张皇后的兄弟,仗着张皇后的缘故各种横行霸道为非作歹,甚至于各种不法,可张皇后总是庇护家人,使得张家人的气焰更加嚣张。

张皇后的家人恃宠生娇,做出了很多令人发指的事情,而这些都与朱佑樘的纵容有关,除了朱佑樘之外,朝廷里与民间对于张皇后的态度非常恶劣。

正是因为张皇后的这种不懂分寸,导致了后来墙倒众人推,也算是与人无尤,朱佑樘在世的时候可以保住他,但朱佑樘不在,那她也就危险了。

弘治十八年,朱佑樘病重离世,明武宗朱厚照登基,原本张皇后生下了两子一女,但有个儿子朱厚炜很早就夭折了,只剩下朱厚照这个独苗。

朱厚照登基后,张皇后成为皇太后,若是朱厚照一直是皇帝,那么张氏的日子也能够过得非常舒适开心,但上天给张氏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公元1521年,朱厚照因病离世,年近三十一岁,而最尴尬的是朱厚照膝下没有孩子,乃是绝嗣而终,张氏此时也没有其他的孩子,孝宗这一脉算是断了。

无奈之下,只能从宗室藩王之中选择人选继承皇位,而按照礼法长幼与血缘亲疏,兴献王世子朱厚熜被选中,直接入继皇统成为新帝,也就是嘉靖帝。

朱厚照驾崩的时候,张氏五十一岁,此时的她没了丈夫没了孩子,失去了所有依靠,而张家在朝野与民间也是声名狼藉,她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本来朱厚熜继位,若是通过了立嗣,那么张氏也算是他礼法上的母亲,可尴尬的是,张氏与内阁算漏了这方面的问题,使得朱厚熜抓住礼法不放,开始了著名的大礼议之争。

那时候朱厚熜的生身之母蒋太后还在世,她随着朱厚熜一起入了京,而朱厚熜根本不愿承认自己是继承孝宗一脉的宗祧,他只是继承了皇统而已,当然不愿奉张太后为母。

尤其在内阁以皇太后之礼迎蒋氏入宫之后,张太后却仍旧以对待藩王妃的规格对待蒋氏,这直接引起了朱厚熜的强烈不满,他展开了反击。

大礼议的最终结果,就是朱厚熜胜出,他为自己的生身父母争到了皇考的名分,他对朱佑樘改称为“皇伯考”,而对张氏称作“皇伯母”。

这个时候的张氏,确确实实大势已去,而逐渐收敛了的张氏,也并没有被朱厚熜放过,张氏生辰的时候,朱厚熜禁止所有命妇按照规矩入宫朝贺,张氏的兄弟家人,纷纷被削爵。

嘉靖十二年,有人称张氏兄弟谋逆,朱厚熜连问都没问就直接定罪,张氏苦苦哀求才保住了家人性命,但张氏一族也就此彻底没落。

在孝宗的庇护下,张皇后的确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她的嚣张最后也得到了报应,由于儿子绝嗣皇位落于旁支,张皇后的晚年过得相当凄凉。

明孝宗一生只爱张皇后一人,为什么张皇后的结局却很惨?

张皇后是明孝宗一生唯一的一个妻子,身为帝王,在明孝宗的后妃那一栏介绍中,有且仅有张皇后一人。

这在古代社会来说,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见,明孝宗对张皇后的宠爱,但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张皇后,在明孝宗去世后,命运却急转直下,晚景凄凉。

皇位上的男人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世界上最疼爱她的那个男人去了,在太后的头衔下,张皇后活得像一个傀儡,得不到皇帝的尊重,前半生有多风光,后半生就有多凄凉。

原因如下:

首先,张皇后傻白甜的性格来,无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张皇后出身书香世家,父亲是国子监的学生,张皇后一入宫就被选为太子妃,当时还是太子的明孝宗身边也没有其他姬妾。

更重要的是,明孝宗的生母早亡,从小养在太后的身边,一直对他虎视眈眈的万贵妃一直找不到对明孝宗下手的机会。

后来,万贵妃去世,明孝宗的老爹没过多久也去世了,明孝宗顺利登基。

所以,张皇后作为明孝宗唯一的妃子也顺利登上后位,上没有需要侍奉的公婆,下没有需要管束的妃嫔,偌大的后宫,都是张皇后一人说了算。

不论是做太子妃,还是做皇后,张皇后从来都不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她只需要跟明孝宗撒娇、浪漫,过幸福的二人世界就可以了。

在明孝宗的保护下,张皇后没有处理过复杂的人情往来,“宫心计”更是闻所未闻。这么一个傻白甜,丈夫突然离世了,面对虎狼环伺的各方势力,张皇后怎么可能应付得来?

明孝宗猝然离世,张皇后突然成为了太后,没了遮风挡雨的天,她以为儿子会是她的天,但是一个傻白甜的妈怎么养得出一个有道明君呢?

她的儿子朱厚照是一个有名的花花皇帝,吃喝玩乐无一不精,开了明朝皇帝不上朝的先例,玩太监、遛老虎、寻花问柳样样都行,只有处理政务不行。

从朱厚照的胡作非为,也可以看出身为母亲的张皇后有多失败,管束儿子、教养储君,无论哪一方面,她都是不称职的。

当她朱厚照死了以后,她才会听从大学士杨廷和的建议,迎立丈夫的侄子朱厚熜继位。

而朱厚熜的生母是还在世的,新皇登基,而生母不是她,稳居太后之位的张皇后却跟新皇生母蒋太后合不来,人家是亲母子,跟你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朱厚熜刚登基的时候称呼张皇后为“圣母”,慢慢的就变成“伯母”,可见朱厚熜对张皇后是不放在眼里的。

蒋太后更不可能对张皇后心存感激,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宫怎容二后?后宫不可能有两个话事人。

更何况张皇后还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跟谁都不肯好好说话,一个养尊处优惯了的人,叫她如何做小伏低?

跟蒋太后和新皇朱厚熜都合不来,地位又如何能稳固呢?

其次,张皇后缺乏政治智慧。

张皇后的娘家人在明孝宗在位的时候,那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其父张峦先封伯,太子朱厚照一出生,便晋封为侯,死后追封昌国公,也是大明首个追封国公的外戚。

两个弟弟张鹤龄封寿宁侯,张延龄封建昌侯。

姑父高禄擢升礼部尚书,堂叔张岳、侄子张教、表弟金琦、干伯张嶙、义弟张忱封三品锦衣卫指挥使,表弟高峘封四品锦衣卫指挥佥事,此外张氏亲戚还有锦衣卫千户、百户若干。

甚至连张峦从前的小妾汤氏都追封成了六品诰命安人。

张皇后的两个弟弟甚至在入宫宴饮的时候,把明孝宗的皇冠随意地拿起来佩戴,明孝宗身边的太监何鼎赶紧出来阻止。两兄弟依旧嬉皮笑脸,丝毫不放在心上。

后来两兄弟入宫强奸宫女,何鼎大怒想逮捕两兄弟,却反被明孝宗仗杀。

由此可见,张皇后的娘家人在后宫是如何横行,而明孝宗是如何没有原则地偏爱。

也可以看出,张皇后对外戚不加管束,任由外戚做大,甚至横行霸道,仗着明孝宗的宠爱,她从来不觉得有任何问题。

当朱厚熜登基以后,张皇后依然对外戚没有任何管束和劝诫,放任他们胡作非为,终于被朱厚熜拿住了把柄,当张皇后苦苦哀求朱厚熜放过自己的弟弟时,朱厚熜毫不留情。

当张皇后去世后,朱厚熜就被她弟弟处死了。

一个书香门第出来的女儿,怎不知外戚擅权的后果,她却依然不加节制,只能说明她确实缺乏政治智慧。

而且,当大学士杨廷和提议找一个有生母的新皇登基时,她就不应该答应,要么找一个没有生母,要么把对方的生母拿捏在自己手里,也算有个把柄,像她这样没有一点防备,还趾高气昂地摆谱的人,怎么可能不败?

最后,张皇后的亲儿子不给力。

要是朱厚照能多活几年,或者张皇后的幼子没有早夭,那她也不至于晚景凄凉的。

就因为她生育了二子,一个早夭,一个英年早逝,才让张皇后晚年没有依靠,虽然说到底,还是张皇后自己作死的。

结语:

明孝宗真正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男性,能够对妻子忠诚一生,守身如玉,就是放到现代社会来说,都是一个绝世好男人了。

何况,明孝宗还是一个宠妻狂魔。遇上一个这么好的男人,是张皇后的福气,前半生可以说,她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后半生就因为她没有亲儿子傍身,导致了她晚景凄凉。

说到底,女人还是应该靠自己,她前半生有个可靠的丈夫,奈何没有一个靠得住的儿子,她自己更是靠不住,所以就怨不得别人不把她当回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