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如来降大鹏精时将西天神佛几乎都带去,为何偏偏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不仅没有带上孔雀大明王,如来还特意留了观音尊者在灵山看着她。
唐僧师徒路过狮驼岭的时候,遇到了金翅大鹏雕、青狮、白象,在师徒四人还没碰到三妖的时候,太白金星特意下凡警告他们。
原著:
那公公道: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四海龙曾与他为友,八洞仙与他作会,十殿阎君以兄弟相称。
整个狮驼国,上至国王百官,再到寻常之人,全都被金翅大鹏雕所吞,狮驼国中尽是妖怪,也从此无人再敢进入,而青狮白象占据着八百里狮驼岭,三妖结拜为兄弟,由于三妖法力实在太高,孙悟空根本无法抵挡,因此去请西天如来。
然而,青狮白象尚且好说,但金翅大鹏雕与如来之间关系非同一般,收复金翅大鹏雕,是取经路上如来唯一一次离开灵山去帮忙,而且几乎是倾巢而出,整个灵山都被他搬去了。
原著:
只见那过去、未来、见在的三尊佛像与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神,布散左右,把那三个妖王围住,水泄不通。
过去佛,也就是万佛之祖燃灯上古佛,未来佛,也就是弥勒佛,见在佛,是如来他自己,除此之外,文殊普贤二位菩萨也一起去了狮驼岭,各自收复自己的坐骑。
不过,作为灵山的一分子,而且还是佛母,也是大鹏的姐姐的孔雀大明王菩萨,却并没有出现在如来收服大鹏的浩大阵营之中。
其实,孙悟空上灵山的时候,如来就曾说过那金翅大鹏雕的来历。
如来道: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有孔雀、大鹏。
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
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
大鹏与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亲处。
从这里能够看得出这么几件事:
- 第一,孔雀与大鹏是一对姐弟,而且都实力非凡,孔雀能一口吞下如来金身;
- 第二,孔雀是如来名义上的母亲,大鹏算是如来的舅舅;
- 第三,孔雀被封为大明王菩萨,并非是如来情愿的事,是众佛请求的结果。
如来当年认孔雀为母,册封她作为孔雀大明王菩萨,还将其留在灵山居住,表面上是在孝敬孔雀,实际上是将孔雀禁锢住,免得她再胡作非为。
换句话来说,孔雀大明王虽然名义上是佛母,地位尊贵,也是灵山之神,可她这个尊位来的特别,在如来的心中,对她其实是非常不放心的,当年留下她还封其尊位,全然事出有因。
孔雀大明王虽然是菩萨,但她这个菩萨并不是修炼来的,而是因为吞下如来之后的阴差阳错,其虽然成佛,但本性未必改变。
当年的孔雀就非常凶残,到处吞食生灵,甚至连在大雪山修炼成丈六金身的如来佛都没能幸免,若再离灵山,后果难料。
孔雀与大鹏,本就是一母所生,都是凤凰的子嗣,心性相通,孔雀好吃人,大鹏也吃掉了狮驼国的所有人,万一如来将孔雀大明王也带去了狮驼岭,姐弟联手,恐再生变数。
为收服金翅大鹏雕,如来带去了灵山大部分力量,甚至燃灯古佛与未来佛弥勒。
其实,这也可能只是出于一种震慑,因为但从实际交手情况来看,如来亲自出手就拿下了金翅大鹏雕,其他灵山来的漫天神佛,完全就是在旁边看戏而已。
收服三妖的实力与阵仗都已经足够了,根本没必要再带着孔雀大明王而已,带着孔雀,不仅未必会帮着收服大鹏,还可能阵前倒戈,这孔雀大鹏联手反击灵山。
不仅没有带上孔雀大明王,其实如来还留了一手。
在出动灵山力量去收服三妖的时候,连燃灯古佛与弥勒佛都惊动了,但还有个重要人物并没有出现,那就是观音尊者,作为七佛祖师与四大菩萨之首,观音留在了灵山。
至于如来没有带上观音,有个很大的可能就是,如来特意留下了实力超然的观音尊者,在灵山看住孔雀大明王,免得孔雀趁灵山没人在作怪,让事情发展出现什么岔子。
《西游记》中,如来降大鹏精时将西天神佛几乎都带去,为何偏偏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西游记》中,最精彩的该是收大鹏精这一回,因为灵山都空了,满天神佛都去请大鹏精回山,只是少一个孔雀大明王菩萨,表面避嫌,实则避险。
灵山不空灵山是如来的大本营,讲经的地方。如来妙口一开,“敷演大法,宣扬正果,讲的是三乘妙典,五蕴楞严。但见那天龙围绕,花雨缤纷。”
灵山诸佛,听得如痴如醉。
两只老鼠多听了几句,成精了,黄风怪,金鼻白毛老鼠精,可想而知,如来的大雷音有多霸道,所以不容有失!
当初如来去捉孙悟空说过一句话,“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
这话的意思就是,叫大家安心修炼,勿要妄动举止,乱了禅位,三千诸佛、五百罗汉、八金刚、四菩萨,都要守本心,归其位,至于是谁会惊了灵山,乱了禅位,在捉大鹏怪时初现端倪。
因为捉大鹏怪时灵山空了!
大鹏怪的来历唐僧等人来到来到狮驼岭,这次运气就不怎么好了,仗着一根金箍棒混完了取经路的孙悟空这次抓瞎了。
青狮白象大鹏这三兄弟收拾的孙悟空三师弟想哭都哭不出来,就连在如来佛手掌上都能翻筋斗的孙悟空,在大鹏面前,打也打不过,溜也溜不掉,最后哭着跑去找如来了。
一不小心扯出了如来与大鹏的亲戚关系。
原来凤凰育有一女一子,大女儿孔雀、小儿大鹏,这个大女儿可不怎么让人省心,趁如来修行时直接一口给吞了,好在后来修出了金身才保住了性命,成佛之时剖开孔雀的脊背,跨上了灵山。
这时孔雀受伤凶性大发,从雪山追到灵山,与如来等人大战了一场,最后体力不支被抓。如来本来想杀了孔雀报当初吞杀之仇,但诸佛劝止了,灵山用人之际,况且如来与孔雀的这段纠葛,便是因果。
如来入腹便有母子之实,破体而出便是孕育之象,所以不可伤害,否则便有弑母之嫌。如来便不杀孔雀。
孔雀也逃不出去,最后只能无奈妥协,留在了灵山,做了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
可想而知,这次孔雀大闹灵山,对佛界震动极大,对孔雀的武力有了深深的戒备之心,对于孔雀之弟大鹏也相当重视,因此捉大鹏灵山倾巢而出。
避险而非避嫌如来曾忌惮孔雀的实力,出行吩咐众佛勿乱了禅位,实则佛界也有相争,孔雀也属其一。
如今要收孔雀亲弟弟大鹏,如果孔雀凶性大发,帮助大鹏脱身,两人联手,恐怕比孔雀大闹灵山还要剧烈,因此收大鹏孔雀绝对不能随行。
有了这层关系,哪怕孔雀早已放下了俗世之情,但毕竟有姐弟之实,为了避嫌,孔雀就应该置身事外!
孔雀的凶性,连如来都敢吞,如果激起了护弟之心,这场大战不仅会失去抓大鹏的机会,还有可能造成孔雀的离去,这对正缺人手的佛界损失太大,因此不但不能让孔雀前住,更派出了最豪华的佛界阵容,做到捉拿大鹏万无一失。
如来率过去、未来、见在三尊佛像,文殊、普贤、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神前去镇压,面对这豪华阵容,大鹏仍然凶性十足,当众佛之面抓拿孙悟空。
被如来困住,大鹏丝毫不买帐。
大鹏与如来交锋大鹏困住难展翘,气势汹汹责问如来为何发难?
如来说大鹏占狮驼岭为妖,已经多生孽障,只有回灵山潜心修炼,才能早登极乐。
如来一来扣实了大鹏的罪证,并有唐僧等人证,破坏取经之路罪成,捉拿大鹏便师出有名!
大鹏诡辩道佛界吃斋素,过的日子贫穷困苦,哪有自己吃肉快活,而且威胁如来饿坏了他,便是罪过。
如来则说他乃四大部洲之主,众生瞻仰,只要有祭祀之物,便先落在大鹏之口。
大鹏搬出凤凰、孔雀的面子,威胁如来,以不适佛界困苦生活为由,饿坏了他家人便会不依不饶,定要讨回公道治如来的罪。如果就以众生祭祀之物皆先喂大鹏堵住了所有退路,大鹏这时才知如来必捉自己之心。
大鹏作了最后次努力,结果还是挣不脱,逃不了,而姐姐孔雀也没出面,这脸肯定丢定了,只能皈依佛界。
如来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如来对吃货猪八戒不能成佛也说出了同样的理由,“凡诸佛事,教汝净坛”,只因为“口壮身慵,食肠宽大”,跟大鹏一样吃不饱!
猪八戒猪妖,大鹏是飞禽,所以如来满足其口欲便达到收服的自的,以极低的代价得到了佛界的两大助力。
其实这是西游记的一个设定,低人一等的飞禽走兽是不配成佛的,猪八戒以猪妖之身一开始就失去了成佛的资格,影射当时贫困百姓思想的愚昧,帝王即使画一个饱腹的大饼,也能让其安心做个顺民。
综上,在《西游记》满天神佛都去捉大鹏精回山,只是少了一个孔雀大明王菩萨,其实是如来的精心考虑,以避嫌阻止了孔雀出现在大鹏面前,防止两人姐弟情深出现变故,齐齐反出佛界。如来捉拿大鹏势在必得,为的是壮大佛界力量,取经之路其实就是天庭、灵山抢夺人才之路。
《西游记》中,如来降大鹏精时将西天神佛几乎都带去,为何偏偏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唐僧八十一难之中,有许多难关都很大,唐僧师徒可能都要求助神佛,又或者费劲心力才能过去。这些大难关中,就有狮驼岭三魔。
所谓狮驼岭三魔,是指青狮精、白象精和金翅大鹏鸟,这哥仨都不简单,前两位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坐骑,而大鹏则是如来的舅舅。
三个妖怪几次三番为难唐僧师徒,大鹏甚至把唐僧、八戒和沙僧放蒸笼里煮了,后来又把唐僧藏了起来,悟空以为唐僧被吃,都哭了。最后没办法,悟空去找如来算账,这才知道大鹏和如来的关系。
后来,如来收服大鹏,大鹏说出唐僧的藏身之处,悟空才救出唐僧、八戒和沙僧,师徒又继续往西天出发了。
有人提出问题:如来降大鹏时,将西天神佛几乎都带去,为何偏偏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这问题乍看有理,仔细分析并不对,而且“偏偏”二字,带有明显的主观意识。说难听点、直白点,这好像是说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跟如来不合,或者说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不能让孔雀大明王菩萨和大鹏见面。
实际情况是,如来去收服大鹏鸟时,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也跟着如来去了。我们看如来出山时,作者如何描述,就知道了。
行者叩头,启上如来:“千万望玉趾一降!” 如来即下莲台,同诸佛众,径出山门,又见阿傩、迦叶引文殊、普贤来见。
这里,孙悟空让如来出山帮忙,如来带了哪些人,作者说的是“同诸佛众”。这就说明,如来佛祖不仅把西天各个佛都带着了,而且连不是佛的人也都带着了,比如罗汉、菩萨等。
您要是不信,可以看看这段话下面的一首诗。
二菩萨相随左右,同众飞空。只见那:满天缥缈瑞云分,我佛慈悲降法门。明示开天生物理,细言辟地化身文。面前五百阿罗汉,脑后三千揭谛神。迦叶阿傩随左右,普文菩萨殄妖氛。大圣有此人情,请得佛祖与众前来,不多时,早望见城池。
这段话中间是是一首诗,其中第五六两句提到了佛祖前面有五百阿罗汉、脑后有三千揭谛神,连罗汉、揭谛都带着了,如来还能不带菩萨吗?
而且,仅仅是这一段话中的“二菩萨同众飞空”“佛祖与众前来”,就两次提到如来佛祖与众人一起。
既然佛祖是带着诸佛、五百罗汉罗汉、三千揭谛大众一起,怎么能说他没有带孔雀大明王菩萨呢?而且自始至终,作者哪里有说“如来佛祖偏偏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呢”?
既然作者没说,那么这些人之中,自然包括孔雀大明王菩萨。所以,这个问题严格来说不成立。
所以,事实其实是:
如来佛祖确实带走了西天很多人,包括佛级大神、菩萨级大神、五百罗汉、三千揭谛,还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我看还有人分析,说佛祖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就是怕她看到大鹏,两人一起反如来,反出佛界。还有人说,如来不仅把孔雀大明王菩萨留下,还让观音菩萨看管。也有人说,孔雀、大鹏都是妖王,如来软禁了孔雀等等。
得了吧,这两人如来一只手就能解决了,反什么反?另外,观音菩萨在落伽山呢,压根没参与这件事,怎么就看管孔雀了?
好好的名著,非要过度解读,还非要解读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真是让我想到了鲁迅的“晚安”。
鲁迅:“晚安!”。语文老师:“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暗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了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叹号,体现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西游记》中,如来降大鹏精时将西天神佛几乎都带去,为何偏偏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如果要说西游中最嚣张的妖,非大鹏莫属。为何?是西游中唯一有军队的妖,他养了四万多名妖兵。吃掉了一座城池,自己当国王,让妖怪当臣民。他这样的日子一过就五百年,还没人敢找他的麻烦。
但他错就错在对唐僧团队下手。大家都知道,唐僧是如来二徒弟,他这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吗?因此如来决定降服他。
按理说,以如来的法力,收服大鹏易如反掌。可是,如来却派出了史上最豪华的阵容。这阵容有多强大?我们来理一下——
1、过去、未来、现在佛。即燃灯古佛、弥勒佛加如来佛本人。
2、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神。
3、文殊、普贤菩萨。
4、迦叶、阿傩。
……
可以说,西天大半力量都出动了,偏偏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如来为何偏偏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在《西游记》中,大鹏精是妖界绝对的大哥大。他仗着自己是如来佛的娘舅,胡作非为,吃了一个国家的人并组建了妖精国。大鹏精与孔雀精的关系,以及与如来佛的关系,全都在如来佛的一番话里:
“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与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亲处。”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凤凰是飞禽之长,也就相当于飞禽中的妖界之王。尽管《西游记》中并没有提到凤凰的具体情况,也没有再提麒麟的具体事情,足见凤凰与麒麟已经退出了妖界的舞台。既然凤凰与麒麟的后代唯有孔雀与大鹏,所以他们俩是妖界的老大。
如来佛认孔雀精为母,其实是为了号令群妖。既然孔雀精皈依了佛门,那么大鹏精作乱的时候,如来佛为何不让孔雀精去收服他,并劝他归降佛祖?其实,孔雀精表面上做了佛母、菩萨,其实她并没有自主权,她应该是被如来佛软禁了起来。
为何这么说呢?
以孔雀大明王菩萨的孩子被伤为例,可以看出背后的情况。金毛犼祸害朱紫国国王之后,观音菩萨曾经说过:
“你不知之,当时朱紫国先王在位之时,这个王还做东宫太子,未曾登基,他年幼间,极好射猎。他率领人马,纵放鹰犬,正来到落凤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二子,乃雌雄两个雀雏,停翅在山坡之下,被此王弓开处,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箭归西。佛母忏悔以后,吩咐教他拆凤三年,身耽啾疾。那时节,我跨着这犼,同听此言,不期这孽畜留心,故来骗了皇后,与王消灾。至今三年,冤愆满足,幸你来救治王患,我特来收妖邪也。”
从这里引用的原文可以看出,孔雀大明王连为自己孩子出气的能力都没有了。她是一代妖王,为何连给孩子出气的能力都没有?唯一的解释是,她是被如来佛囚禁起来了,失去了自由。既然她并非真心皈依,那么让她去劝大鹏精,唯一的结果是,姐弟联手,反对如来佛。
孔雀大明王菩萨为何被如来佛囚禁在灵山?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祖曾经说过,天地初开的时候,孔雀好吃人,曾经吞下他的六丈金身。佛祖本来想从孔雀的便门出来,又怕伤了佛体,所以从她的肋部出来。佛祖原本你要杀孔雀,后来经过诸佛的劝阻,不仅没有杀,还认她为母。
如来佛封孔雀精为孔雀大明王菩萨,从此以后,行母子礼。我们借此不断歌颂佛祖的伟大。其实,在《西游记》中,佛祖不应该等同于佛教里的佛祖。《西游记》里的佛祖是个心机很重的宗教领袖,认妖为母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种种迹象表面,孔雀大明王菩萨在《西游记》中并没有人身自由。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她的一对双胞胎儿女偷跑下界去,被朱紫国太子射伤。孔雀大明王菩萨咒骂了朱紫国太子,很生气,但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如果她有人身自由,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为了平息孔雀大明王菩萨的愤怒,观音菩萨暗中指使金毛报复了朱紫国太子。当时,太子已经登基为王。菩萨让朱紫国国王得病三年,老婆被金毛做压寨夫人。
如来佛为何限制孔雀大明王菩萨的人身自由呢?
有这么几种可能:
第一、孔雀大明王菩萨的老公、儿女还在人间,如来佛需要引他们出来;
第二、孔雀大明王菩萨的弟弟大鹏也在民间,如来佛也想抓住他;第三、吸引更多妖精加入到如来佛的团队。如夜叉、罗刹等鬼族。
在《西游记》中,先后有十位罗刹女皈依了佛祖,然而只有毗蓝婆菩萨修成了正果。毗蓝婆菩萨是昴日星官的老母亲,他们母子都是鸡精。罗刹女铁扇公主也皈依了佛门,但是一直没有修成正果。经过孙悟空的帮助,后来,她也成了正果。
孔雀大明王菩萨是妖族辈分最高的贵族,一旦她皈依了佛门,给妖精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囚禁孔雀大明王菩萨,是如来佛一统三界很重要的一步棋。
总结:为了维护自己人的利益,如来佛的手段极为高明。乌鸡国国王把文殊菩萨泡了三天,如来佛就让狮子精泡他三年。朱紫国国王得罪了孔雀大明王菩萨,如来佛就派观音菩萨黑他三年。正是这些行为,让很多修行的妖精一心追随佛祖,不敢有二心。
《西游记》中,如来降大鹏精时将西天神佛几乎都带去,为何偏偏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根据统计,在唐僧西天取经过程中,前后共遇到了一百三十五位妖王。在这一百三十五位妖王中,收伏难度最大,出动援兵最多、规格最高的妖王当属狮驼国中的大鹏金翅雕。为了顺利收伏大鹏金翅雕,不仅如来佛祖亲自出动,而且还带上了西天几乎所有神佛一起前往,阵容之大前所未有。原著第七十七回写道:
如来即下莲台,同诸佛众,径出山门……面前五百阿罗汉,脑后三千揭谛神。迦叶阿傩随左右,普文菩萨殄妖氛。
为了降伏一个妖怪,整个灵山几乎倾巢出动,这在《西游记》中非常罕见。如来佛祖如此兴师动众,难道他实力不济,害怕打不过大鹏?此外,按照惯例,应该由妖怪最亲近的神佛前往收伏,而与大鹏最亲近的无疑是孔雀,为何如来绕过了孔雀选择自己降伏呢?下面,我将结合原著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孔雀与大鹏在《西游记》所有出现的妖怪中,大鹏金翅雕应该是资格最老、辈份最高的一位。混沌初开之时,天地交合而万物生。万物中有走兽、飞禽,即五虫中的毛虫和羽虫,走兽以麒麟为长,飞禽以凤凰为尊。因此,凤凰又可视为羽虫之祖。凤凰得交合之气,育有孔雀、大鹏二子。由此可见孔雀和大鹏乃上古神兽,并且是亲兄弟关系。这两兄弟别的爱好没有,专一好吃人。先说哥哥孔雀,这位仁兄肺活量非常大,隔着四五十里远都能把人吸进肚子里;再说弟弟大鹏,这老哥也当仁不让,将整个狮驼国人口全部吃光。瞧瞧这胃口、这食量,想必我们的二师兄猪八戒也只能望洋兴叹吧!
苦闷的囚禁生涯对这些上古神兽而言,吃人并不是什么大事,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受到什么惩罚。但如果不看对象、不加选择而任意为之也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保不齐会因为触犯哪位实力更强的神灵,而遭到灭顶之灾。在一次常规吃人过程中,孔雀就碰到了钉子,因为他吃的不是别人,正是以权谋、毒辣著称的如来。对于这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原著第七十七回写道:
我在(如来)雪山顶上……早被他(孔雀)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
不少人认为,孔雀这波赚大了,吃了佛祖不仅性命无碍,而且还白捡了一个菩萨的果位,成了佛母。要知道,猪八戒、沙僧为了这个果位足足奋斗了十几年。但这一切,都是以牺牲自由为代价的。一旦成了佛母,就要常年呆在灵山。并且要做到母仪天下,一举一动都受到如来的监视,任何有损佛面的行为都会受到严格限制。对于妖怪而言,人身自由比果位、尊号要重要的多。例如,红孩儿被观音收作善财童子,进了体制内有了靠山本应可喜可贺,但牛魔王、铁扇公主、如意真仙等所有家人都持反对态度,原因是红孩儿的人身自由被无情剥夺了,远不如自在为妖来的舒服。
除了人身自由被剥夺之外,孔雀大明王菩萨在灵山实际生活过程中也感到非常苦闷。尽管他号称佛母,但这只是个荣誉称号,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话语权,待遇什么的就更谈不上了。孔雀大明王菩萨育有两个孩子,这两个小雀雏在一次外出玩耍中,被朱紫国国王(当时还是太子)射伤一个、射死一个。孔雀得知后,虽然口头上说要惩罚朱紫国国王,但由于他自己不能离开灵山,身边又无心腹可用,只得暂时作罢。最后,还是观音的金毛吼替他出了这口气。而身为哥哥的如来对此却没有任何表示。这让孔雀非常失望,连保护自己孩子都成问题,自己这个佛母的称号要他还有什么用!
内心的躁动基于这样的生活现状,特别是受到自己孩子被射杀事件的触动,孔雀大明王菩萨彻底看清了自己在如来面前的真实地位和处境,这让他本就不满的内心变得更为焦躁。于是,在他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就在乌鸡国事件发生后不久,整个西天取经途中最险恶的一难出现了——狮驼岭遇三魔。狮驼岭三魔王的出现,完全是孔雀大明王菩萨一手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试探如来的实力以及对反抗者忍耐的底线,为自己将来逃离灵山、自立门户造势。而他之所以选择大鹏作为反抗先锋,原因在于二人为亲兄弟,关系亲密,可有效避免事情外泄。
按照孔雀的设想,金翅大鹏雕以三弟的身份拜青狮和白象为大哥、二哥。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为了刺探军情,了解如来近期的动向。因为青狮、白象为文殊、普贤二位菩萨的坐骑,两位菩萨则是如来的左右胁侍,比其他仙佛更了解如来,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二是为了抱团取暖、增强实力,将取经团队一网打尽,进而破坏如来佛祖东土传经计划;三是为了保住狮驼国这块根据地,为自己后续逃离留出落脚的空间。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孔雀还将手上的阴阳二气瓶交给了大鹏。
如来的管理智慧对于孔雀大明王菩萨内心的躁动,如来佛祖早有防备,并做好了万全准备。早在西天取经开始之初,如来就安排观音将三根救命毫毛送给孙悟空,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孔雀大明王菩萨手上的阴阳二气瓶。除此之外,就大鹏金翅雕的降伏过程而言,也非常直观的反映了如来佛祖的管理智慧。首先,如来佛祖将西天诸佛全都带到狮驼国,目的就是为了在众佛面前将大鹏金翅雕收伏,既表明自己坚决镇压反抗者的态度,也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其次,如来故意跳过孔雀大明王菩萨,而带了其他几乎所有神佛,意在表明自己已经识破了孔雀的技俩,但为了保全佛母的颜面,没有直接撕破脸;最后,收伏大鹏后如来加以善待,授予净坛使者,也在向孔雀传递一个积极的信号——跟着我混,不会亏待你。
综上所述,如来降伏大鹏时将西天神佛几乎全部带去,却独独少了孔雀大明王菩萨,是出于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既给足了孔雀面子,又恰如其分的给予了他警告,使得如来在不动刀兵的情况下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进而确保了取经计划的顺利开展。而经过这次事件,孔雀大明王菩萨也看到了如来的实力和态度,最终选择继续留在灵山,安心做他的佛母,再不敢有什么异心了。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西游记》中,如来降大鹏精时将西天神佛几乎都带去,为何偏偏不带孔雀大明王菩萨?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有实力干倒大鹏鸟的,之所以还要请如来佛祖帮忙,并非猴子懒惰,实际上孙悟空背后也有人罩着,是背后的势力不允许他捅娄子,否则的话容易毁了脸面。
大鹏鸟是谁西天取经的途中,唐僧师徒路径狮驼岭的时候,遇到了青狮、白象、大鹏三个妖怪,然后大和尚毫无例外的被捉了去,猪八戒装怂,沙和尚装傻,孙猴子假装敌不过。实际上,并非哥仨能力不行,而是“大鹏精”的背后金主太硬,哥仨惹不起。
大鹏是孔雀大明王的儿子,而孔雀又以凶狠著称,即便是佛祖将他降服,束缚在了灵山,依然无法磨灭她骨子里的狠厉性格,想当年那可是吃人无数,丝毫不会怜悯的主。就算佛祖,她都敢吃进肚子里,要不是如来拥有六丈金身,能不能出来还两说。
孙猴子三人能打过不很多读者会认为取经四人组,除了唐僧是个软蛋之外,另外三兄弟也菜的一塌糊涂,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就跟吹出来似的。话说回来,这哥仨真有那么菜吗?其实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代表着三种势力,他们通过取经护送唐僧,换个能常驻西天的名额。
我个人理解,猪八戒代表着玉帝,沙和尚代表着王母,而孙悟空代表着菩提。孙猴子学艺时,菩提曾点化他,三十六般天罡变化之术,要比七十二变厉害,可猴子没学,菩提也就随他去了,这玩意讲究个缘法。猴子不会可八戒会,所以说猪八戒比孙悟空能打,同时也比猴子狡猾。
沙和尚之前是卷帘大将,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说白了琉璃盏不就是玉帝喝酒用的酒杯么,至于罚的那么重?里面说没有故事,都不带有人信的,因此并不是哥仨不打,而是各怀鬼胎,明面上师兄弟,背地里就那么回事。
为什么不敢喊孔雀如来佛带着灵山众人前来,不是显得多么尊重大鹏,而是害怕自己走了之后,孔雀大明王发飙,毕竟以孔雀的性格,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本身她就不愿意归降灵山,纯粹是如来逼迫的。倘若如来自己单独出门,万一孔雀反水,那灵山谁也拦不住,还不够她一顿饭的。
为什么不敢带着孔雀一起来呢,是害怕孔雀触景生情,直接坐地起价为儿子闺女谋福利,毕竟大鹏鸟就一个愿望,那便是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也就是说目前的大鹏无法长生,是有寿命的。孔雀作为母亲肯定会想办法满足儿子的愿望,到时候如来怎么办?他可不想被敲竹杠。
所以说,西游记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里面充满了人性,充满了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着呢,就好比哪吒,那么痛恨李靖,不也得屈服于玲珑塔之下,喊爸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