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更爱的人究竟是谁呢?

陈阿娇、卫子夫还是李夫人?

卫子夫既没有陈皇后的权势,也没有李夫人的倾国倾城之容颜,出身卑贱之极,对汉武帝而言,卫子夫是他真正心中所爱,否则一个无权无势的歌姬,何以能够宠冠六宫,在未央宫执掌凤印多年?若非汉武帝晚年糊涂,有了巫蛊之祸,卫氏一族何以能够惨遭灭门?

陈阿娇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女——馆陶公主的女儿,因为深受太皇太后窦氏的宠爱,馆陶公主被称作“窦太主”,景帝朝,窦太主的权势不能小看,而汉武帝刘彻之前只是个排行老十的皇子,母亲不过是个美人,他能够荣登皇位,还是借助表姐陈阿娇与姑母窦太主的势力。对刘彻而言,“金屋藏娇”终究只是一场儿时梦幻。

后来的李夫人,有倾国倾城的容颜,但对于汉武帝来说,她能够得宠,美色始终是主要因素,即便卫子夫被废弃,那椒房殿仍旧是空着的,皇后的恩宠永远轮不到李夫人,只不过卫子夫被废,李夫人才被追封为皇后,说白了就是给刘彻配祭的。

汉武帝更爱的人究竟是谁呢?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他晚年崇信方术,爆发巫蛊之祸,引发朝纲混乱。

汉武帝一生宠爱过的女人不少,而且在历史上都比较有名气。她们是: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yì)夫人等。那么,汉武帝一生最喜欢的人是哪个呢?下面有书君就跟大家慢慢道来。

陈阿娇:从“金屋藏娇”的女主,到“长门怨妇”。

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的结发妻子,也是他的第一任皇后。阿娇的母亲馆陶长公主与汉武帝刘彻的父亲景帝,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也就是说,阿娇是刘彻的表姐。

开始的时候,景帝立的太子是粟姬生的长子刘荣。馆陶长公主想把女儿许给太子,可是粟姬没有答应。

馆陶长公主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刘彻,并与刘彻的母亲王夫人结成了政治联盟。

馆陶长公主有一天对刘彻说,想不想将来娶阿娇姐姐作妻子呢?刘彻说,如果能娶到阿娇姐姐,我就用金子给她造一个屋子,让她住在里面。这就是“金屋藏娇”成语的来历。

馆陶长公主当然很高兴。于是她与王夫人就经常在景帝面前说粟姬的坏话。而粟姬自己“道行”有限,狭隘,自私。多重夹击之下,景帝废掉了刘荣的太子之位,粟姬也被打入冷宫。王夫人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后。刘彻被封为太子,阿娇也成为太子妃。

景帝驾崩后,刘彻顺利继位。刘彻的祖母窦太后因为十分喜欢外孙女阿娇,也就爱屋及乌地对刘彻非常宽容,武帝的皇位逐渐稳固。武帝出于对姑姑的感激,也能与阿娇和平共处。

后来,汉武帝把卫子夫带入宫中。阿娇受到冷落,气愤至极,几次对卫子夫下毒手,不但没得逞,而且还被卫子夫发现,告到武帝那里。阿娇本来是娇生惯养,脾气不好,又没有为武帝生下一儿半女,再加上因吃醋拈酸陷害卫子夫,汉武帝一纸诏书,将陈阿娇幽禁在长门宫。自此,阿娇成了长门怨妇,直到十几年后病逝。

可见,汉武帝与陈阿娇的结合,最开始就是包含着政治目的。二人之间也没有多深厚的感情。

卫子夫:从“一见钟情”到蒙冤自尽。

卫子夫原来是平阳公主家的歌伎。有一次,汉武帝祭祀经过平阳公主家,见到了能歌善舞的卫子夫,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当时就宠幸了她,并把她带入宫中。后来开帝对她宠爱有加。卫子夫很快有了身孕,并为武帝接连生下四个孩子,第四个就是儿子刘据,这也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刘据7岁时被立为太子。期间,由于阿娇毫无母仪天下的风范,汉武帝于是废除了她的皇位之后,卫子夫母凭子贵当上了皇后。

如花美眷,敌不过似水流年。卫子夫的容颜老去,皇帝后宫内佳人不断,能歌善舞的妙龄女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武帝逐渐对卫皇后失去了兴趣。

卫皇后在宫中生活了38个年头的时候,权臣江充陷害卫皇后母子。太子无奈自杀身亡,而卫子夫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也追随太子而去。

可惜,让汉武帝一见钟情的卫子夫,就这样不明不白地香消玉殒。

今生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如果真的爱她,又怎么会相信她会害自己的谗言?可见,汉武帝对卫子夫并没有真爱。

李夫人:倾国倾城,一直让汉武帝魂牵梦萦。

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她是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进宫,跟她的哥哥李延年有直接的关系。

李延年在宫中负责养狗,业余时间经常自创新曲,自弹自唱,宫内很多人都被他的歌声感动。汉武帝让他做了宫廷的乐师。

李延年得到汉武帝欣赏之后,就筹划着将妹妹带进皇宫。汉武帝听说李延年的妹妹是一位倾国倾城的佳人时,就下令召见她。一见,果然容貌出众,而且能歌善舞。武帝当即把她纳入后宫,对她宠爱有加。李氏进得宫来,一年后生下汉武帝的第五子昌邑王刘髆(bó),汉武帝封她为夫人。

当时“夫人”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可是李夫人几年后身染重病。太医们用尽各种手段,都难以治愈她的病。

眼见着病情越来越重,李夫人的容貌也越加憔悴。汉武帝不时到宫中探望,但是每次来,李夫人都用被子蒙住头,不让汉武帝看她的脸。

李夫人是一个洞若观火的人。她深知“色衰而爱弛”的道理,她要把自己最美丽的形象留给汉武帝,让他在她死后也对她日思夜想。爱而不得,才会把感情寄托在照顾她的兄弟们这件事上。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果然十分怀念李夫人,追认她为孝武皇后。

汉武帝令人画出李夫人生前的画像,悬挂在寝宫。他经常对着她的画像发呆,怀念她的美好。甚至相信了术士的话,为李夫人“招魂”,以求再见美人一面。

李夫人的兄弟都得到了汉武帝的厚待。足见汉武帝对李夫人用情之深。

钩弋夫人:从专宠到以生命为儿子继位“奠基”。

汉武帝晚年去游猎时,遇到了漂亮的钩弋夫人,并把她接入宫中,封为婕妤。汉武帝还为她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钩弋宫。

可见,钩弋夫人当初还是很受宠的。

汉武帝64岁的时候,钩弋夫人生下了儿子刘弗陵。老来得子,汉武帝自然对这个小儿子非常宠爱。刘弗陵出生的时候,卫太子刘据自杀已经三年了。而且当时太子这个位子一直空着。因此,汉武帝就想立刘弗陵为太子。

但是以前汉高祖的妃子刘邦吕后祸乱后宫,以及自己后宫陈阿娇争风吃醋,以及卫皇后及卫太子刘据“巫蛊之祸”这些变故,使得汉武帝形成了心理阴影。

他觉得自己年逾花甲,可能不久于人世,将来最宠爱的小儿子刘弗陵当上皇上,钩弋夫人还不到三十岁,那时候将面临着子弱母壮的残酷现实。如果钩弋夫人也参与朝政的话,朝纲很可能会不稳固。

为了儿子江山社稷,汉武帝决定痛下杀手,为儿子的政治坦途做铺垫。在决定让刘弗陵当太子,但是还没正式宣布时,汉武帝就提前寻了钩弋夫人一点小错,把她打入冷宫。

不久,钩弋夫人在冷宫抑郁而死。这年,钩弋子刘弗陵才7岁。可怜的刘弗陵,自己当太子的事刚刚初露端倪,母亲就要为他的荣华富贵搭上性命。

钩弋夫人死去的第二年,汉武帝病重,宣布立刘弗陵为太子,把他托付给霍光等几位大臣。不久,汉武帝驾崩,8岁的刘弗陵即位。

汉武帝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害死了钩弋夫人。或许在汉武帝眼里,什么也没有儿子的皇权重要!这也说明,汉武帝其实并不是真正喜欢钩弋夫人。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那个骗了我们多年的美丽爱情传说“金屋藏娇”,最后却以“始乱终弃”的悲剧暗然收场;而与汉武帝一见钟情的卫子夫,终敌不过岁月这把无情剑,因为一场莫须有的罪名含冤而死;汉武帝花甲之年幸遇的新宠钩弋夫人,在武帝眼里也如草芥一般,最后也成为儿子登上皇位的“基石”。

只有陪伴了汉武帝三年的李夫人,因为集才情、智慧、美貌于一身,成为汉武帝魂牵梦萦的牵挂。

可见,李夫人才是汉武帝最爱的那个人。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汉武帝更爱的人究竟是谁呢?

汉武帝刘彻第一任皇后陈阿娇,“阿娇”只是个爱称,名讳不详。《汉书·外戚传上》载:"孝武陈皇后,长公主嫖女也。曾祖父陈婴与项羽俱起,后归汉,为堂邑侯。传子至孙午,午尚长公主,生女。"

汉景帝早年立长子刘荣为太子,其母栗姬善妒,刘嫖为巩固地位,欲将女儿嫁给刘荣。《史记·外戚世家》载:"长公主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长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许之。"

所以陈阿娇与武帝刘彻的接触,最初是政治联姻。刘彻说出金屋藏娇之言,才为两人的结合增添了一抹亮色。

刘嫖既然选择了在刘彻身上投资,自然期望收回成本。于是她开始在汉景里面前,进谗言栗姬之过。《史记·外戚世家》:"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在一连串纷繁复杂的操作之后,刘彻成功逆袭刘荣,成为皇太子。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阿娇以太子妃身份登位为皇后。《汉书·外戚传上》:"初,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有力,取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陈皇后求子,与医钱凡九千万,然竟无子。……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陈阿娇之罪,罪在无后,十余年无所出,终于还是让她失去了皇后之位。

从历史记载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汉武帝对她的宠爱,刘彻移情于卫子夫后,阿娇数度寻死觅活,可哪个女子不是如此呢?但汉武帝对她还是非常宽容的,所严苛者,俱是群臣。所以说,她不见得被刘彻厌倦,而是实质上的被群臣痛恨。

再来看卫子夫。

卫子夫以平阳公主家歌女的身份起家,姿色容貌在宫中其实并不起眼。不过是在遣散出宫之前,见到刘彻一面,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她比之阿娇,优点便在于能生,她一生育有一子三女。从本身来说,卫子夫,本身是没有任何政治优势的,但娘家人争气。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战功赫赫、彪炳青史。司马贞《史记索隐·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君子豹变,贵贱何常。青本奴虏,忽升戎行。姊配皇极,身尚平阳。宠荣斯僭,取乱彝章。嫖姚继踵,再静边方"。班固《汉书·外戚传上》载:"先是,卫长君死,乃以青为将军,击匈奴有功,封长平侯。"

卫子夫能够成够长久坐在皇后位置上,其一在于本身德行端庄,其二在于娘家人给力。她从一个以色于人的歌女,蜕变成为刘彻稳固统治的政治臂助,这就是她能"长治久安"的原因。

刘彻究竟有多爱卫子夫,我们不得而知。刘彻昏聩之年,宫城之内乍起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自杀,皇后卫子夫亦自尽,两人绝望之情可见一斑,这与陈阿娇在史书上主导巫蛊之事处理结果截然不同。阿娇就算不是皇后,她也活得悠游自在,而卫皇后经历这事,便是晴天霹雳到天崩地裂,二人在刘彻心中的地位肯定是不同的。

关于汉武帝,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女人,那就是钩弋夫人。

相传钩弋夫人双拳不能伸展,汉武帝强令侍从分开后,露出里面的钩玉,遂有"钩弋夫人"之称。本文所要提到的这四位夫人,就她一人死于刘彻之手,但若说厌弃,当不至于。

《汉书·外戚传》:"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皇门贵子生而不凡的常规操作,如真的厌弃于她,当不至于将其子作为继承人,倒是褚少孙在《史记》里的补记,汉武帝为防患女主乱政,立子而杀母,更为可信。

鹅湖逸士《老狐谈历代丽人记》:"有俊俏一流,如西楚之虞姬、汉之李夫人、卓文君、三国时之孙夫人、北魏之木兰、隋之红拂女,此数人者,类皆体质修颀,纤腰绰约,或具英雄之侠气,或称巾帼之名流,俊俏而适成为丽。"汉武帝的李夫人,便是纯粹的以色娱人了,比之上面列出的几位,也就能跟钩弋夫人稍比。

李延年将妹妹送入宫中,其实也想效仿卫皇后,走一走卫氏的发家之路。可惜兄弟李广利是个志大才疏之人,打谁都是损兵折将。因而,也就只能搞个李夫人歌自娱了: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更爱的人究竟是谁呢?

虽然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但是作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来说,他最喜欢的从小到老就一直很专一。这个专一不是指段子里的男人从小到老都喜欢二十多岁的美少女。

刘彻喜欢的根本不是某一个人,而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一,幼年刘彻

当汉武帝刘彻还被叫做刘彘[zhi]的时候,就非常聪明深得汉景帝的喜欢。刘彘三岁时,汉景帝抱于膝上,试问刘彘:“乐为天子否?”对曰:“由天不由儿。愿每日居宫垣,在陛下前戏弄。”可见三岁小孩情商很高啊。

而且据历史记载刘彘记忆力超群,小小年纪就能背诵记载上古圣贤皇帝事迹的几万字的古籍。“讼伏羲以来群圣,所录阴阳诊候龙图龟册数万言,无一字遗落。至七岁,圣彻过人”。汉景帝大喜,景帝遂改刘彘为刘彻。“彻”字的意思就是表示充满智慧。

二,青年刘彻

青年刘彻喜欢金屋藏娇,娇就是指长公主馆陶公主刘嫖之女陈阿娇。

当年刘彻才4岁,还是胶东王时,长公主抱着刘彻问:“孩子你想讨得媳妇吗?”然后指着周围的美女们问这些人你看咋样?小刘彻都说不行。长公主又指着自家闺女问:“那阿娇做你媳妇好不好?”刘彻说:“好啊,要是娶了阿娇做媳妇,我就盖一座金屋子给她住。”

“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汉武故事》

但是汉武帝虽然娶了阿娇,可惜阿娇一直没有一儿半女出生,等到刘彻看上了卫子夫,卫子夫又给刘彻生了好几个孩子。阿娇吃醋的很厉害,数次在汉武帝跟前一哭二闹三上吊,但是这种寻死觅活的招数在刘彻跟前反而起到了反效果,最后引发巫蛊问题,皇后的位置也给废了。

三,中年刘彻

但是成功上位的卫子夫也没好到哪里去,虽然卫青、霍去病立下了大功,但是刘彻更为在意的是美女的容颜。在卫子夫人老珠黄后,其他的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赵婕妤(钩弋夫人)等更替受宠。

好在卫子夫心态很好,宠辱不惊,处事公平公正,深得汉武帝放心。即使她在年老宠衰之后,在卫青、霍去病相继离世之后的17年内依然能够得到武帝的礼遇与尊重。

四、老年刘彻

这一时期的汉武帝犯了巨大的错误,就是听信谗言,结果爆发了巫蛊之祸。一方面是卫氏外戚在这么多年的扶持之下,成为庞然大物,一些人也因为权高位重开始肆意贪污,甚至连军费都敢染指。另一方面也是汉武帝听到太子造反的谗言后,为了把持权利不愿放手,而被流言所推动,造成数万人死伤的大乱。

但是随着太子刘据的自杀,晚年的刘彻已经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了,只能选择赵婕妤(钩弋夫人)几岁的儿子刘弗陵做接班人,并且托孤霍光。为了防止外戚乱政,汉武帝直接处死了心爱的钩弋夫人。从这一点上可以明确看出,汉武帝刘彻对于权力才是一生所爱,至于女人,不过是生孩子的工具罢了。想必俞老师对此应该深表同意。

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四天后的丁卯日,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享年七十岁。汉昭帝刘弗陵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的辅佐下让大汉朝重新“百姓充实,四夷宾服”那就是后话了。

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全网阅读过亿的历史博主,欢迎关注。

汉武帝更爱的人究竟是谁呢?

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古代君王,注定汉武帝不是一个用情特别专一的人。即便如此,他依然有最喜欢的人——李夫人。

在汉武帝的美人榜上,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有四位 : 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李夫人排行不前不后,所以不能说初恋就是最爱,末尾就是最恩。

为什么李夫人能在汉武帝心里占据最爱的位置?

因为从她的出场开始,便是一个精心的安排——导演是汉武帝的同胞姐姐平阳公主,主演是汉武帝的第一男宠李延年。

汉武帝是个心机很重的君王,他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宫廷特有的气氛与他自小便拥有胶东王的身份有关。看他最后要求钩弋夫人陪葬就知道他的城府有多深。

但是他特别亲近姐姐平阳公主,在公主面前,他一半是君王,另一半是弟弟。如果有什么烦心事,他都喜欢往姐姐家里跑。他十八岁那年,就是在平阳公主家里遇到卫子夫的。

说回李夫人。她哥哥李延年作为宫中音乐人,每次宴会必唱歌助兴。这一次他早有准备。他化了一个娇艳无比的妆容,唱出一首《佳人歌》: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殊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阅尽人间美色的汉武帝听后微微一笑,天下哪有什么倾城倾国的美貌呢。

这时导演平阳公主说话了,当然有。

于是就把李延年的妹妹李氏献给了汉武帝。果然惊艳,汉武帝当即把她封为李夫人。

除了美貌,李夫人对爱情的保鲜有自己的一套。

平时如何娇媚就不说了,就是她最后生病,绝不让汉武帝看到自己面容,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永远的放在汉武帝心中。

她身边的人都很不解,怎么能把探病的汉武帝拒之门外呢。李夫人说,只有这样,我最美的样子才能让他永远记住。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果然对她相思入骨,竟也相信招魂之术,让道士摆坛招李夫人的魂魄回来。开坛之前,道士对他说,只能看见帘后身影,您千万不得掀开帘子,否则就再也看不见了。

但是,当看到李夫人的影子出现在帘子上时,汉武帝忍不住跑过去掀开帘子,想要拥抱她。帘子掀开了,什么也没有。汉武帝更是陷入对李夫人的相思之中。为此还写下 :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其姗姗而来迟?

是你吗?不是你吗?我一直看着你,为什么你这么迟才来啊?

一片痴情,闻之戚戚。

虽然汉武帝后来又遇到不少美人,包括具有传奇色彩的钩弋夫人。但说到爱意,是谁也比不上李夫人的了。

汉武帝更爱的人究竟是谁呢?

人道自古英雄多好色,不好色者非英雄。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自然也是好色之人。一生宠爱过的女人不计其数。

史上留名的有陈阿娇,卫子夫,王夫人,李夫人,勾弋夫人等,哪一个才是他的最爱呢?

要说皇后陈阿娇,可谓青梅竹马,然而"金屋藏娇”背景,却是一桩政治婚姻。年少的刘彻也许深爱过表妹,但是随着汉武帝的成长,他要摆脱一切束缚。恃宠而骄的女人,在男权社会,尤其强势的汉武帝看来,无啻于挑战权威。他终于将后冠夺走,移到谨慎低调的卫子夫身上。

可怜高开低走的阿娇,纵苦等长门不惜"千金买赋",也唤不回变心的君王。李白《怨情》诗称:请看陈后黄金屋,寂寂珠帘生网丝。

公元前139年上巳节,汉武帝初见沉鱼落雁的卫子夫惊为天人,一见钟情急不可待地在平阳公主家宠幸了她。一个卑贱的歌女卫子夫,能当上皇后38年,想来刘彻也是深爱了。目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皆出卫氏一族,一时风光无限。

奈何宫中女人,从来色衰而爱弛。卫子夫也不苛求,相信有儿太子刘据,自己如履薄冰过日,未来当上太后,也算尊贵体面。

不料晚年汉武帝迷信而专横,一场飞来的"巫盅之祸”太子被杀,54岁的卫子夫被逼自缢身亡。可叹几十年夫妻父子情份,终比不上权力嚣张。

汉武帝生性好色,又喜新厌旧。卫子夫生下三女子后,歌喉失哑也上人了宠。汉武帝曾经宠爱过王夫人,生下儿子刘闳后身亡。汉武帝很伤心,封刘闳为齐王。

后来平阳公主,将乐师李延年的妹妹献进宫。李夫人能歌善舞,专宠多年。她生下儿子刘髆封昌邑王。谁知李夫人也寿短,大病不起。

她不愿让探望的汉武帝,看见自己形容枯槁的样子,任他怎样哀求终不回头。只为她深知恩爱一时间,让皇帝见了最后一面,只有失望不再会有往日美好的记忆。

果然汉武帝一直牢记她的花容月貌,还让人给制图像挂在甘泉官,日日对像思念不已,为伊消得人憔悴,还写了首流行歌般的诗传唱:

"是她还是不是她?明明已望见她,为何她又姗姗来迟啊!"

一天汉武帝在延凉室中休息,梦见李夫人将衡芜香授予自己。醒后香气留于衣枕之上,近月不散。汉武帝苦思不得,李少翁谎称仙石成李夫人像,甚至将石头磨碎让细服用,以解相思苦。

为此武帝便建了"灵梦台"每年祭祀,将延凉室改为"遗芳梦室"。爱屋及乌,昌邑王及其子都得到了汉武帝大量的赏赐。(今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金饼金器可见不假。)

汉武帝晚年宠幸的最后一个美女是勾弋夫人。其十四月生子刘弗陵,长得很像他父亲,深得武帝喜爱立为太子。只是刘弗陵是坑妈的娃,勾弋夫人太年轻,有吕后前车之鉴,汉武帝担心主幼母壮导致国乱,毫不留情地诛杀了她。与国家的前途相比,一个宠妃算得了什么,作为千古一帝的政治家,也许c残忍,却成功规避了风险。

算起来也只有轻唱"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李夫人,因为早亡才能得到汉武帝的相思,真是相见不如怀念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