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选择让菲律宾独立?

早在1932年,美国就通过了《海尔·哈维斯·加亭法案》,旨在要求菲律宾脱离美国自立门户,按理来说宗主国主动撒手让殖民地获得自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菲律宾不但拒绝了,反而还极力反对,认为美国要求菲律宾单飞的做法,损害了菲律宾的利益。

无奈之下,两年后美国重新通过了《泰丁斯·麦克达菲法案》,给了菲律宾十年的过渡期,只不过之后没多久菲律宾就被日本占据,战后美国强行撒手,菲律宾不情不愿地离开了美国

与其说美国不肯要,不如说菲律宾不肯走

近代美西战争之后,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惨败,失去了所剩无几的几个殖民地,将关岛、波多黎各还有整个菲律宾都让给了美国。

作为西班牙在亚洲最大也最重要的殖民地,菲律宾对于西班牙的意义非凡,当年西班牙将菲律宾作为其经略亚洲的前沿阵地,大量来自美洲的金银从菲律宾进入中原地区,而中原的丰饶物产也通过菲律宾这个中转站输入西班牙。数百年来,菲律宾一直都是东南亚重要的转口贸易重镇与海上交通要冲。

美国取代西班牙成为菲律宾新的宗主之后,采取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管理办法,与过去的西班牙人不同,美国并没有在菲律宾直接掠取财富,而是扶植了一个亲美的菲律宾政F,当时在美国治下的菲律宾,其实拥有很高的自治的权利,还是比较自由的

令菲律宾人意外的是,美国不仅没有大规模压榨与破坏菲律宾,反而大力扶持,使得菲律宾逐渐发展起来,迎来了春天,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经过一段岁月的磨合之后,菲律宾非但不再仇视美国,反而愈发依赖美国,对大洋彼岸的宗主充满了感激与依赖,说的夸张点,就算是美国的二等人,菲律宾人也心甘情愿了。

只不过,菲律宾人想要做美国人,可美国人却未必愿意接受菲律宾。

由于当时的美国早就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对外殖民也早就脱离了原始的那种粗暴掠夺,转变成为资本输出等,然而菲律宾这个地方,非但没有为美国带来丰厚的收益,反而因为美国的大力扶持,每年要花掉美国国库很多的钱。

说再简单点,对美国人来说,菲律宾简直就是个吃饭不干活的祖宗,是个大包袱。

美国自身陷入泥沼,越发不想要菲律宾

上世纪初,随着大萧条的状况在全球持续蔓延,作为萧条中心的美国受到了极其巨大的冲击,美国本土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想要扔掉菲律宾的欲望愈发强烈。

由于菲律宾是美国的殖民地,所以之前美国在制定经济与贸易的相关政策的时候,实际上顺带着也将菲律宾作为美国的一部分纳入其中。

在商品与人员入境等方面,菲律宾相对于其他地方拥有极大的优势,在美国的内部,来自菲律宾的廉价劳工大量分布于美国中下层的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农业加工领域,甚至于,当时美国的制糖业几乎完全被菲律宾所占据。

1929年开始,美国国内经济每况愈下,失业的人口越来越多,几乎呈几何式增长,尤其是美国的工人们,认为美国养着菲律宾,不仅费钱,而且还挤占了他们的资源与就业岗位,美国内部竟然掀起了要求美国甩掉菲律宾的抗议浪潮。

对美国的很多利益相关群体而言,只要将菲律宾变成一个真正的外国,那么菲律宾与美国之间进行自由贸易与人员自由往来的权利也将随之丧失。

而在美国,出于选票的考虑,国会里那些见风转舵的议员们,自然也是将自己的意见一夕之间进行切换,原本那些极力阻止菲律宾单飞的议员,见势头不对马上改口,支持菲律宾脱离美利坚,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

时代的变化,对美国来说菲律宾太大了

新航路开辟早期,各国为了尽可能掠夺多的财富,在海外开拓殖民地,地盘自然也是越多越大越好,然而随着第二次工业化的开始与逐渐完成,全球海外殖民的关键之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有的殖民方式早就已经不再适用,连英国等都提前进行了殖民地内部的自治化改变。

对于列强而言,控制海外关键的要冲之地已经足够,至于其他,通过资本的运作等方式,也就足够摄取充裕的财富,若是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实在费力无用。

美国当年从西班牙的手中得到的关岛、波多黎各等地都得到了保留,因为这些地方很小,美国无需花费很高的代价就能轻而易举的掌握在手中。

但菲律宾不一样,菲律宾列岛除了面积很大之外,而且人口很多,美国要完全掌握菲律宾的话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可菲律宾的发展程度又远远低于美国本土,换言之,美国不仅在菲律宾身上得不到作为宗主国该得的好处,还入不敷出倒贴钱

战后,已成为弃子的菲律宾,早就不是美国想要的了,即便重新成为美国的托管地,但美国认为自己对于菲律宾的“义务”已经结束,还是强要菲律宾自立门庭。

不过,之后的菲律宾在美国海外利益之中仍旧占有一席之地,战后初期,凭借着美国的支持与帮助,菲律宾依旧是亚洲顶级的富裕国家,工农业发展程度不逊色于当时的日本,60年代的马尼拉是亚洲仅次于东京的超级都会,被称作“亚洲小纽约”。

当时的菲律宾发展程度,在如今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那时的菲律宾不仅短暂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而且工业化率在亚洲也仅次于日本,比韩国、新加坡等后起之秀要高很多。

此外,作为美国的岛链之中的重要环节,菲律宾也长期有美军驻守,尤其是海上要冲之地苏比克海湾地带。

美国为什么选择让菲律宾独立?

菲律宾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十九世纪末,美国打败西班牙,菲律宾落入美国手中。后来在美国的支持下,菲律宾走向独立。美国之所以让菲律宾独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世界大势所趋。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原殖民地国家掀起一次次独立浪潮,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脱离原宗主国而独立,菲律宾也不例外;

第二,时代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觉醒,用直接占领的方式去控制其他民族已越来越不受欢迎,也难以持续下去。于是许多西方强国开始用间接控制的方法去“殖民”他国。美国是其中的代表;

第三,美国民众的反对。作为美国殖民地,菲律宾并没有给美国带来许多收益,反而从某种意义上成了美国的负担,这令许多美国人产生不满情绪,逼迫美国政府“甩掉”菲律宾这个负担。

美国为什么选择让菲律宾独立?

当然是为了美国利益!一一独霸全球!美国不但希望菲律宾独立更希望世界各国都独立不团结,这样美国就更容易控制全世界!以达到美国随意掠夺!让世界才富归霸权掌控,独霸全球。

这样才附合美帝的霸权本质。

美国最怕世界各国团结抵制霸权。

美国为什么选择让菲律宾独立?

美国为什么选择让菲律宾独立,我认为因为菲律宾那地方经济不发达,国家穷,如果美国不让菲律宾独立,美国要去养他们,要去给菲律宾人民饭吃,美国是个十分自私的国家,对他们不利的事情绝对不会去做,让菲律宾独立对美国好处多多,不用给钱,还能把菲律宾当枪使,只要控制菲律宾听他们使唤,其他的都不用管,这就是美国让菲律宾独立建国的主要原因。

美国为什么选择让菲律宾独立?

对于殖民者的认知和评价,一般来说都不可能会好,而就被殖民国家的独立而言,大多命运多舛一波三折,主要原因还是宗主国不愿放弃长时间以来丰厚的既得利益。

举个例子,另一老牌殖民国家英国就是如此,比如美国的独立战争,如果不是爆发大规模武力抗争,北美十三地乃至现如今的美国全境恐怕还是归属于英国。

再比如印度,被英国人誉为皇冠明珠的印度独立过程也并不是那么顺利,这其中同样有着历经多年的抗争和美国的斡旋,当然,美国当时对印度和英国都不具什么善意,虽有理念问题,但主要还是因为自身利益的关系。

作为新型殖民者的美国,为什么那么轻易的就让菲律宾独立呢?

一是美国原本殖民色彩相对英法西葡这类国家来说本就不是很重,除了资源掠夺以外,更多的是推销他的民主制度和意识形态;

二是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改变,宗主国们的意识也发生转变,旧有的殖民思想亟待改变,当时的美国将此视为己任,主要是对自己所谓“道德高尚”和“民主优越”方面的迷之自信,另外也有宗教原因,不多赘述;

三是继续殖民菲律宾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或者说美国已经通过常年的培养,完成了菲律宾的“民主窗口”改造计划,完成了美国自己的阶段性任务。

韩国与菲律宾在某些方面比较近似,看来美国的“民主”普及行动还是有一定套路的。

虽然美苏之间因为朝鲜半岛有过协议也有过争执,貌似很重要的样子,其实当初这地并不怎么受两国待见,美苏都想早日抽身韩半岛,仅留常规驻军,只是因为双方没有达到既定目标,所以屡次延后而已。

想要“改造”一个国家,下手无非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政治方面,包含体制问题和民主意识的传播、亲美势力政要的培养等;经济方面,包含利用菲律宾(韩国)的自有国家资源,培养一批亲美的巨富财阀集团,在财富和产业分配过程中,美国的倾向性极强,根本不做任何掩饰,这其中韩国三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文化方面主要还是所谓民主和意识形态的传播。

这些通用套路,菲律宾都经历过,还被强制“加课”普及英语和美式教育,使之成为全世界第三大英语系国家,同时也成了菲律宾的官方语言,高等教育也是全英文授课,说是英语,其实是标准的美语,这对民众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

单提一句,某些作者认为美国在这其中并没有施加任何影响,一切都是“自然”的产物,对这种观点令人非常,非常非常诧异,美国插手菲律宾年轻人的普及教育和体制推销是很明显的,而且并不是所有事都需要美国利用行政管理权参与,很多事有安插的亲美人士去做就够了,并不是没有施加影响,只不过换了个怀柔版的方式而已。

为何面对杜特尔特的怒骂美国始终低调回应甚至根本不回应,因为美国知道菲律宾在操弄政治,以美国在菲律宾的政要、商界、民众基础,他无需担心这个小弟除了动动嘴以外能干什么出格的事。

再比如什么港口、驻军之类,菲律宾本身并不介意,当初很多政客就没打算让美国人走,是美国给菲律宾加上时限并到期后,主动撤离的,在以前或以后的日子里,如果菲律宾拒绝了美国的港口使用和驻军要求,唯一的原因就是好处没谈拢,仅此而已,还有一种极端的假设就是菲律宾不想因为站队问题沦为白地。

提及美西战争,就不得不提到巴西和菲律宾,在十九世纪末,他俩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在国内流行反殖民独立浪潮,不屈不挠的与西班牙殖民者作斗争,有相似的产业主体,比如甘蔗、糖等等低工业化产品,美国在两国同样有着自己的利益。

可能是为了表达西班牙殖民者在巴西暴行的愤怒,也可能是为了护侨做准备,更可能是示威以保护美系在古巴的既得利益,缅因号奉命开拔停驻哈瓦那港,谁知道在此期间竟然发生爆炸,而美国正好缺少一个开战的借口,所以美西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战争的结果自然是西班牙落败,所以菲律宾和巴西落入美国囊中?没那么容易,当初存在过的蜜月期无非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现在美国要延续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任谁也接受不了,可惜细胳膊扭不过大粗腿,菲律宾不想认也得认了。

很多朋友觉得这是菲律宾的运气,因为当时觊觎菲律宾的还有日本、英国和德国,美军及时封锁了马尼拉湾,才没让英德捡到便宜,但总觉得这种措辞很有问题,撇除很多本土既得利益者出于自私目的而选择的政治倾向,没有哪国人民希望被殖民被奴役,只不过是以一个糟糕的结果避免了一个更加糟糕的结果而已。

在美军侵占菲律宾初期还有较大规模的抵抗,但面对武器精良的美军部队,抵抗力量付出沉重代价后最终臣服于美国的统治,美国民众但是也支持政府吞并菲律宾,因为他们已经付出了战争的代价,应该获取相应的胜利果实。

但这种心态并没有持续太久,渐渐的,美国民众发现菲律宾并不能带给他们什么,政府也没有从中获得什么巨大利益,鸡肋般的存在只是在空耗纳税人的钱,比如美国大力扶助的并给菲律宾带来人口飙升结果的公共卫生措施和相应的医疗系统。

各方面相对来说菲律宾的底子太薄,需要美国常年的在各方面进行扶植,迫于压力,罗斯福和威尔逊为了迎合民众意愿,也都在公众场合表达过自己的观点,支持菲律宾独立,甚至可以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见心情之急迫。

菲律宾本土的既得利益者们对于独立却充满了担忧,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菲律宾的工业底子(几乎算是没有),想要脱离美国的扶植发展工业在当时来看,困难重重压力山大,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其他产业一旦脱离美国参与到国际贸易竞争中去,也没有什么优势。

出于对前景的迷茫,很多人都希望美国继续留在菲律宾,在工业发展进程上把自己扶上马再送上一程,可惜美国已经受够了这一切,这不符合他的价值观,也不符合美国的现实利益,没见过哪个殖民地抱住大腿还就不撒手的。

在美国,还有一种普遍心态,自菲律宾被侵占以来,同样也有很多美国人发出质疑,美国本身就脱胎于抵抗殖民立国,现在却要去殖民其他国家,这种心态直至二战后也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对英法的传统殖民地,美国始终以这种态度斡旋,试图“解放”各殖民地,让他们得以独立,因为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不该再支持和允许这类情况发生。

美国的确无法放弃军事方面的战略殖民地,但是普通的殖民地在美国看来并不重要,应该及时脱手。

1934年,美国通过《泰丁斯.麦克杜菲法案》,这将允许菲律宾在1944年正式独立,但是这个进程被日本破坏,1942年,日本进驻菲律宾并扶立傀儡政府,美国在二战战后才重返菲律宾,而菲律宾则在1946年宣布独立。

美国为什么选择让菲律宾独立?

菲律宾想加入美国,不劳而获,坐等丰收,这会害苦美国政府和人民。菲律宾在美国面前大耍无赖,想赖上美国,想抱美国大腿,粗腿过日子。美国害怕了菲律宾这个流氓,土匪,惹不起,躲得起。美国硬要菲律宾独立,从此甩掉这个沉重的经济包袱,让菲律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了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