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前期皇帝子女众多,后期子女较少,甚至光绪都没有子嗣?

其实也不止是清朝,多数朝代在王朝后期都会出现子嗣凋零的现象,不过像清朝这般连续三位皇帝都绝嗣的确实少见。清朝皇帝前期子嗣繁盛,而到了后来子嗣稀疏,既有基因这样的必然性,也有许多偶然性因素。

算上努尔哈赤在内清朝十二位皇帝之中,子嗣繁盛的高峰出现在康熙时期,康熙帝玄烨一生子嗣极多,膝下皇子35人公主20人,更惊人的是玄烨长子承瑞出生时,玄烨13岁,而小儿子胤禐则出生于玄烨64岁的时候。尽管康熙帝玄烨的子女之中有约四分之一并没活到成年,但其生育子嗣的能力确实非同一般。

康熙帝的子嗣繁盛,与其后宫人数多,而且其本身长寿也有很大的关系。康熙帝寿达69岁,在清朝仅次于其孙乾隆帝弘历,而其后宫有名分的后妃多达66人,这个数字也是清朝皇帝中最多。而在康熙之前的努尔哈赤、皇太极与福临,都算得上是子嗣比较繁盛的皇帝,顺治帝福临驾崩时24岁,但有8个儿子6个女儿,这个状况算是相当好了。

清朝皇帝的子嗣繁盛到康熙帝这里达到巅峰之后,就开始陡转之下了。主要表现在后来的皇帝,膝下子嗣越来越少,而且存活率越来越低。

康熙帝之子雍正帝胤禛,膝下皇子10人,但仅有4人活到成年,而且10个皇子里仅有幼子弘曕是雍正帝登基后诞生,其余都出生于潜邸时代。乾隆帝膝下皇子17人,公主10人,看上去还可以,只不过乾隆帝本身寿命很长,以至于其退位时还在世的皇子只剩下4人,就连皇孙也已离世大半。而乾隆帝之后的清朝皇帝子嗣情况,就越来越凋零。

虽然之后的清朝皇帝的子嗣情况都不如康熙帝等清前期的皇帝,但是也还没有那么糟糕,也只是稍微少了一些而已。比如嘉庆帝膝下5子9女,道光帝膝下9子10女,咸丰帝膝下2子1女,从同治帝开始绝嗣。

问题从咸丰帝这里开始,咸丰帝奕詝在位11年,享寿31年,是清朝最后一位握有实权的皇帝,其在位时间并不长却也并不短,而且其后宫人数也不少,但尴尬的是奕詝膝下最终只有2个皇子,而且皇长子还早早夭折,所以最终只剩下懿贵妃所生的载淳这么一根独苗,也就是同治帝。

咸丰帝之前的清朝皇帝,虽说子嗣情况也是整体上不咋滴,但也还算是比较正常,远没有绝嗣那么严重,然而到了咸丰帝这一代就已经面临绝嗣的危机。同治帝年幼登基却又英年早逝,膝下也没有留下子嗣,之后的光绪帝与宣统帝,都没有子嗣。

同治、光绪两朝皇帝绝嗣的原因,与慈禧太后有着很大的关系,慈禧太后对于载淳、载湉婚姻的干涉几乎如出一辙,同治帝宠爱的皇后阿鲁特氏不得慈禧太后喜欢,而光绪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两位皇帝原本都有自己所爱,却又被慈禧太后从中作梗,加上两人的健康也有问题,也都英年早逝,并未留下子嗣。

宣统帝溥仪虽然是清代最后一位皇帝,然而其在位没多久大清就亡了,而退位之后仍旧住在紫禁城度过了少年时光的溥仪,据说因被宫女太监带坏,生育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所以失去了繁育子嗣的能力。清末连续三代皇帝都绝嗣,既有必然因素,也有不少的偶然因素。

为什么清朝前期皇帝子女众多,后期子女较少,甚至光绪都没有子嗣?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都是因为慈禧的干预造成的。包括同治,光绪,溥仪三帝

先说说同治帝

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是慈禧(兰贵人)和咸丰帝唯一一个儿子。他六岁登基,同治十二年亲政,十三年,病死,不满十九岁,亲政不到两年。

六岁小孩根本什么也不懂,慈禧也就垂帘听政,对权利的渴望,早让她迫不及待了。

从小没有严父管教 的同治,顽劣不堪,上课总是走神 不好好读书,先生拿他也是没办法。为此没少受慈禧训斥,可是效果不大。

同治帝一生有一后三个妃,1872年,慈禧亲定阿鲁特氏为皇后。同时册封富察氏为惠妃。那年同治皇帝17岁,皇后19岁。

皇后此人 ,温良淑德,识大体。同治帝很喜欢她,不久怀有身孕。但是,慈禧不喜欢皇后,嫌她不会来事儿,不会哄她开心。慈禧让同治帝喜欢惠妃,与她同房,延绵子嗣。不让跟皇后同房。

可是同治帝偏就不听慈禧的。时间久了惠妃去慈禧那告状,同治帝为此没少挨训斥。

越是这样,同治越厌恶惠妃,而这个惠妃还总盯着皇帝是否去皇后那里,总给慈禧打小报告。但是皇后并不介意,反而劝皇帝听从慈禧的话。同治帝的小脾气上来了,谁的话也不听。

同治皇帝毕竟是成年人,时间久了免不了寂寞,每天唉声叹气。跟前心腹小太监看在眼里也是急在心上。

有一天跟同治帝说,要不咱们出紫禁城,去外面解解闷吧。同治听了,心知肚明也就答应了。当晚偷偷溜出皇宫,去了附近的烟柳巷。

一来二去,同治皇帝上瘾了。时间一久,染上了花柳病。这事儿慈禧知道了大怒,命人把这个小太监乱棒打死。

那时候,对这个花柳病(淋病)没有特效药,不久同治就死了。平常百姓家,家丑还不外扬呢,何况是皇家,这要传出去还了得。因此对外就宣称皇帝得了天花暴毙。

同治帝死后75天,皇后也突然死亡,年仅22岁。据说是慈禧怕她生个男孩,登基以后,自己不能垂帘听政,因此逼死了皇后。

同治帝没有子嗣。没办法 ,慈禧就让自己亲妹妹儿子 爱新觉罗.载湉,当了皇帝,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光绪帝登基时候才4岁,慈禧也是把持朝野,垂帘听政,这是她一贯的做法。

光绪帝18岁亲政,皇帝也到大婚时候了。1889年光绪19岁,皇后22岁,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儿静芬,隆裕皇后。

同时一个户部右侍郎两个女儿被选为珍妃和瑾妃。

隆裕皇后比光绪大三岁,从小就和光绪熟悉,一起玩耍 。人家都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可是这个隆裕越大越变丑。

光绪无法摆脱慈禧对他的婚姻控制,跟隆裕没感情 ,所以一直没和她同房。时间久了,隆裕没少去她姑妈慈禧那哭诉,慈禧一开始也是劝裕隆皇后,慢慢感化光绪,后来也不理睬她了,可能也是看隆裕……不敢恭维吧,可是好看与否,那是父母给的,隆裕能有啥办法呢。

说说瑾妃,她微微有点胖,比较厚道老实,与世无争,每天就喜欢自己下个厨房,做点小零食啥的,一来二去就把自己吃成一个小胖墩了。

倒是这个珍妃,喜欢我行我素,无拘无束的,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没事就和光绪议论议论 皇宫外面的世界, 而且她非常讨厌宫里这套繁文缛节。

这一点慈禧对她非常不满,但是碍于光绪,一直忍着。终于又有一次,让慈禧找个借口,狠狠杖责了珍妃。

自那以后,珍妃也是处处小心防范慈禧,不让她抓住把柄。这让慈禧也没辙。

1900年,庚子年变。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西逃,临走时候把光绪也带着。光绪要求珍妃一起走,但是不管光绪怎样哀求,慈禧还是命太监把珍妃推入井中,活活淹死。

光绪帝万分悲痛,自那以后身体每况愈下。据一个宫里老宫女回忆,光绪那年30岁,以后整整8年,至死也没有再碰过其他女人,包括隆裕和瑾妃,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子嗣。

最后说说溥仪。

光绪死后,慈禧指定当时的摄政王载沣(光绪帝的弟弟)三岁儿子溥仪,登基,年号宣统。

小皇帝没过几年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 ,不久,隆裕太后签署退位诏书,清朝灭亡,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正是由于慈禧直接或间接干涉的原因,导致清朝最后三个皇帝,都没有子嗣,这也为清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清朝前期皇帝子女众多,后期子女较少,甚至光绪都没有子嗣?

满洲皇族婚配习俗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不被接受,近亲结婚坏处多。父亲死后,他的兄弟或者儿子可以继承他所有的老婆和幼子,比如康熙皇帝纳表妹为妃,他的后妃中有四对亲姐妹。虽然清朝12帝都不是近亲结婚的产物,但是政治联姻是清朝的基本国策,从孝庄太后到隆裕皇后,近亲婚配存在清朝每个皇帝身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清朝皇帝最小的12岁就成为父亲,大部分15岁左右就为人父,身体还没发育就纵欲过度,严重影响身体,身体过早被掏空,透支太多也会引起不孕不育,这也是清朝皇子们存活率低的原因。

皇帝一生呆在紫禁城,城内建筑物的金属构件“鎏金”装饰,挥发出的汞蒸气不易向外散发。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容易引发肾功能衰竭和不育症。

为什么清朝前期皇帝子女众多,后期子女较少,甚至光绪都没有子嗣?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个人猜测有三大原因。

第一,近亲结婚。清朝皇室一直延续满汉不通婚、旗人不与非旗人通婚的原则,所以清朝皇帝的皇后以及后妃一般都是满、蒙、汉的旗人女子。而皇室与满蒙贵族出于巩固权力和利益的需要,就会选择亲上加亲式的政治联姻,加之中国古代对近亲结婚也并不排斥,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一代代的近亲结婚。时间一长,近亲结婚就会导致清朝皇室后代身体羸弱,生育能力下降,最终无法再大量诞育子嗣了。

第二,后宫规模。皇帝有一个庞大的后宫,绝不仅仅是为了享受,更多是为了绵延皇嗣,换句话说就是广撒网,提高生育子女的概率。所以,我们发现,但凡是后宫规模比较大的清朝皇帝,子女往往不少,而后宫规模比较小的皇帝,子女也相对不多。比如尤其到了清后期的几个皇帝,后宫已经很萧条了,所以到他们那儿也就绝嗣了。

我们可以来简单对比一下。

努尔哈赤后妃17人,子女24人;

皇太极后妃14人,子女25人;

顺治帝后妃32人,子女15人;

康熙帝后妃55人,子女55人;

雍正帝后妃25人,子女14人;

乾隆帝后妃41人,子女27人;

嘉庆帝后妃20人,子女14人;

道光帝后妃23人,子女19人;

以上无论子女多少,都是比较正常的。但其实我们也发现,以雍正帝为标志,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已经在下降了。在雍正之前,除顺治帝有非正常死亡因素外,其他皇帝的生育能力极棒,十几个后妃就能生出二十多个子女,康熙55个后妃55个子女,平均一人生一个。但雍正是一个断崖式下滑,后面就更不行了,二十多个后妃也就生出十几个子女,而在野史中素以播种机著称的乾隆帝,其实播种效率不高,坐拥41个后妃,子女才27个,效率根本比不上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康熙等前辈。

我们再看看后面:

咸丰帝后妃18人,子女3人;

可以原谅,因为咸丰帝死得早,估计还没来得及再多生。

同治帝后妃5人,无子嗣;

光绪帝后妃3人,无子嗣;

宣统帝5个老婆,无子嗣。

基本上就是,后宫萧条,子女更萧条。

第三,个人心态。之所以清后期的几个皇帝子嗣凋零,跟个人心态也有关系。咸丰帝上任不久就遇上太平天国起义,折腾了十几年,中间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暴揍,连北京城都丢了。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想象咸丰帝会稳稳地在后宫造小孩。

至于同治、光绪二帝,一生被慈禧压制,没有权力,诸事不顺,沉闷抑郁,后宫凋零,哪儿还有心思绵延子嗣呢?宣统帝溥仪呢,一登基就是国破家亡,小小的年纪就被宫女、太监捉弄,搞出了阳痿,再也无法生育子女。

为什么清朝前期皇帝子女众多,后期子女较少,甚至光绪都没有子嗣?

现代我们知道近亲结婚,后代会出现基因缺陷的问题,很多孩子早早就夭折了,所以子嗣越来越少甚至没有。就拿乾隆皇帝举例,子嗣的夭折率达到了五分之一,咸丰皇帝就更恐怖了,居然达到了一半以上,君王还哪来的子嗣了。清朝的后宫佳丽三千,作为这些美女唯一男人的皇帝,难免会有沉迷于女色的时候,时间一久,对身体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再加上政务繁忙,皇帝常年的作息不正常,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又却反适当的运动健身,生育儿女的能力自然就下降了。还有子嗣在那样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生活,也不见得是一件美事。对于皇帝而言,一辈子的时间都在紫禁城中,那么多金属的物件,会发出来的化学物质,必然对身体能造成相当大的损害,肾功能受损,在生育儿女方面自然也会有所影响。而且外戚也会因为巩固自己的势力而帮助后宫,互相巩固一个家族,计划都十分的周密,争宠就这么严重了,更不要说怀了孩子,总是有人千方百计的不让你生出来的。清朝对于血脉的纯正非常的重视,为了维持皇族的血脉纯正他们严格的控制着皇帝的婚姻,为皇帝挑选自己的亲人结婚,在被别人安排的婚姻下皇帝的选择权被剥夺了,这样使得皇族的子嗣更快的减少了,到最后也就消失了。更何况,清朝后期的时候,清朝的江山越来越不稳,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皇帝要把精力集中在治理政权上,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在传宗接代上面了,心情不好也会影响发挥。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面,成功受孕的概率也会变得更低。

清朝末期的三位皇帝都是傀儡皇帝,政权都在慈禧太后手中,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婚姻也被控制,自然就会不幸福,身体跟心灵两方面都受到了严重摧残,再加上各种其他的身体疾病,又有慈禧的暗中指使,没有后代,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清朝前期虽然皇帝的子嗣很多,好多都是近亲结婚,满蒙联姻,姊妹两个嫁给一个皇帝的。质量并不是特别好,所以容易早夭。几代传下去,就导致了清朝后期的皇帝子嗣开始变少,到末期的三位皇帝甚至没有子嗣这样的事情发生。综上所述,这就是清朝后期皇帝少子嗣的原因。

为什么清朝前期皇帝子女众多,后期子女较少,甚至光绪都没有子嗣?

近亲结婚啊!生的都是王八,好在读书有用,没做皇帝前,天没亮就读书,苦逼得很!

硫璃碗慢性重金属中毒啊!

就像现在的棒子化妆品,好妖艳的颜色啊!不过,你想过怎么死了吗?这些皇帝等贵族,用来吃饭的家伙,就是这些满含重金属的美仑美奂的东西,每天慢性中毒,还沾沾自喜,以为尊贵!

女人众多,太监使坏。

皇帝小小年纪,皇城中那么大群风华正茂的女人,皇帝每天都忙得很,爬不下床,多强的人也废啊!

当然,整个族群的身体素质下降也是原因。

满蒙一家,为第一等人。

但佛教入蒙,使蒙古族人锐减,皇后的人选质量也变差,能生就不错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