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什么把男宠称为面首?

“面,貌之美;首,发之美。”面首的意思,就是美男子,最早确定这个词汇的是就是南北朝著名的荒淫皇帝刘子业。面首引申为男妾、男宠,而传统文化比较含蓄内敛,所以使用比较优雅的词汇。

《宋书·前废帝纪》记载,山阴公主刘楚玉荒淫,有一天与自己的弟弟刘子业说笑,山阴公主说:皇帝有三宫六院妃嫔众多,都是父皇的孩子,为什么我就只有驸马一个人。

刘子业荒淫,当即就赏赐给了姐姐刘楚玉30个美男子,称之为面首,供其玩乐。

原本的“面首”指的是面容,并没有贬义或者褒义,是一个中性笔。之后,面首成为了“健壮俊美”的代称,直到南北朝时期,成为了美男子与男宠的特殊称谓。

历史上,拥有面首的大多都是贵妇人,也有部分的皇帝拥有面首,比如秦始皇的生母赵太后、汉成帝的宠妃赵飞燕与赵合德、女皇帝武则天等。而西汉很多的皇帝,也拥有男宠,不过那时候并没有“面首”一词。

中国古代为什么把男宠称为面首?

古代男宠,是宫廷内常见现象。拥有男宠的可不只有后宫妃嫔,还有帝王。这种男宠被称为面首;帝王拥有男宠叫龙阳之好(男男相好之雅称)。

男宠为什么被称为面首

面,当然指容颜、相貌;首,不是头,是指头发。男宠,颜值必须的,头发是什么鬼?古人认为,发黑浓密质好,则肾好;肾好,则大家都好。

古人男子长发,长发加以打扮修饰,是很明显的特征。而颜值和发质是男宠必备两大要素,所以古人就含蓄地用面首借指男宠。

历史上著名的面首

秦始皇母亲赵姬的男宠嫪毐,这应该是最有名的一位面首了。嫪毐大战车轮的传说,大家应该知道。嫪毐还被封了长信侯,混得不错。但后来玩大了,和赵姬生了俩娃,当然最后都被弄死了。

你们喜欢的赵飞燕,也有男宠,叫燕赤凤,而且是飞燕亲自挑选的,这真心让人伤感。据说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俩争燕赤凤一人。

武则天就更不用说了,先后薛怀义和张昌宗都把武则天伺候的飘飘遇仙。

南北朝时,刘子业的姐姐山阴公主就厉害了,她一次就向刘子业申请了30个面首。她自己用啊……好羡慕 .……

龙阳之好

古代同性之间的故事也是很多的,面首不是女人专用。汉代帝王近乎一半都有男宠,这只是后人所知的。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汉朝几乎每个帝王都有男宠。

另外,明代颇兴汉风,龙阳之好(又称龙阳之癖)也是常见现象。

中国古代为什么把男宠称为面首?

“面首”这个词出自于凶残暴虐、好色淫乱的前废帝刘子业之口,这位仁兄给自己的妹妹找了足足三十个“面首”。而之所以会将男宠称为“面首”,便是因为男宠的两项重要指标——长相、能力,而这里的“面”便是指长相,而“貌”则暗指能力。

“面首”一词的由来

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孝武帝去世后,前废帝刘子业继位,这位仁兄治国理政不咋地,凶残暴虐、好色淫乱却是出了名的,不仅将自己的姑姑纳入后宫为妃,甚至与同母姐姐乱伦,更是让左右侍臣奸淫叔叔建安王刘休仁的生母杨太妃。

△前废帝刘子业

有其兄便有其妹,老哥玩的开心不已,当妹子的便也想“快乐快乐”,于是找到她哥哥,说“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宋书·前废帝纪》)

山阴公主竟然提出了应该“男女平等”,既然老哥你拥有六宫佳丽,而我只有驸马一个人,这很不公平。

刘子业见自家妹子有需求,那自然是要满足的,于是“帝乃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

“面首”这个词就这么登上历史舞台了。

男宠为什么叫“面首”

前面我们说了,男宠最为重要的两项指标就是要长得帅和能力强,根据《辞源》的解释“面,貌之美;首,发之美”。

“貌之美”比较好理解,显然就是指长得帅。那么“发之美”呢?《黄帝内经》记载“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于是古人认为“肾主藏精,精生于血,其华在发”,所以“发之美”便是肾功能强大的一种外在表现。

也就是说,男宠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必须满足“貌之美、发之美”两项重要指标才行,所以之后“面首”这个词便成为了男宠的专有名词。

历史上的著名“面首”

面首这个词虽然诞生的比较晚,但实际上男宠早已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

△嫪毐

目前有记载的最早面首便是战国末期的嫪毐,这位可是秦始皇母亲的面首。这位长得帅不帅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据记载能力却不是一般的强,《史记》就明确记载他“那玩意”穿过车轮的中轴能将车轮给抬起来(某部电影表现的很形象),要知道当时的车轮可是实木的,这简直不要太强大。而根据记载,嫪毐不仅伺候赵姬多年,两人还生了两个儿子。不过伺候好了母亲却得罪了儿子,嫪毐和他那两个儿子最后全被秦始皇给干掉了。

此后较为出名的面首就算是武则天时期的薛怀义和张氏两兄弟了。薛怀义作为武则天早期的面首,估计把武则天伺候的不错,竟然被进封为了辅国大将军、右卫大将军,还加封了个鄂国公。可惜最后有些太狂,不仅火烧明堂,更是把太平公主的第一任驸马薛绍给害死了。之后太平公主便将张昌宗献给了武则天,而张宗昌又推荐了张易之,有了张氏两兄弟,薛怀义便失宠了,之后轻而易举就被太平公主干掉了。而张氏两兄弟更是了得,不仅因为武则天的宠幸大权在握、过的无比滋润,甚至在武则天执政后期染指于朝政,可惜最终在“神龙政变”中被干掉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