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何将女真族名改为“满”?
公元1635年,皇太极更改女真的名称为“满洲”。而更改女真的族名,有很多的考量。
皇太极深受中原汉文化影响,对于“五行学说”深信不疑,他改国号为“清”,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是因为皇太极相信“水生木而克火”,当年的女真国号为“金”,而被属“火”的明朝打败,女真屡屡无法攻入山海关;所以,皇太极更改国号族号。
两宋时代,东北的女真攻入汴梁,靖康之变的耻辱对中原人来说仍旧历历在目,而当时的女真为了减少中原王朝的仇视,否认回避金朝女真的历史,希望借此减少入主中原的阻碍。
“满洲”一词,刚开始并非地名,而是“满珠”的谐音。《清太祖好皇帝实录》记载:“满洲一词,来源未久,表示部族之号,若肃慎、勿吉、女真,非地名也。”
《满洲源流考》:以国书考之,满洲本作满珠,二字皆平读,我朝光启东土,每岁西藏献丹书,皆称曼珠师利大皇帝,翻义名曰曼珠,华言妙吉祥,今汉字作满洲,盖洲字义近地名,假借用之。
当时的女真与蒙古都比较笃信藏教,所以也从传统藏教文化中吸取精髓作为族号。
我是澹奕欢迎各位一起交流,谢谢。
皇太极为何将女真族名改为“满”?
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唐初。
而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便是由女真族建立,说到这里,疑问就来了,因为有的资料上面会显示清朝是由满族建立,而满族和女真族是什么关系呢?
这要从清朝的前身后金这个政权说起,明初时,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而清太祖努尔哈赤便是建州女真的首领,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史称后金,这个后金政权也就是清朝的前身。
后来努尔哈赤逝世后,皇太极继位为后金的第二位大汗,并在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即满族。
而把“女真族”改为满族的原因,主要是缓解了百姓对清朝政权的抵触,因为在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政权,在对外作战中,特别是与宋朝的作战中,有屠城这样令人发指的行为,而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为“后金”,不论是民族还是政权名称都会让百姓想起曾经的历史,激起百姓的愤恨,所以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族,一方面是缓解百姓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是适应封建王朝的规程,仿明制,不再称大汗,而是称皇帝。
皇太极为何将女真族名改为“满”?
实际上女真族并不是横空出世,而是经历了一定的历史时期,女真的前身是肃慎,而肃慎比女真要早三千年,所以女真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革后才渐渐形成的,在进入隋唐时期后,当时肃慎就演变为了黑水靺鞨。在唐代之前,这个部族时比较纷乱的,进入唐代后才慢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开始有了民族样貌,所以一般都认为女真应该是形成于唐代。
在唐朝末年,当时有一个部族开始兴盛起来,这个部族就是契丹族,契丹族当时在北方称雄,而女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部落形态,但是因为实力无法和契丹相比,所以只能一直屈服在契丹脚下,当时契丹还将女真改名为女直,因为“真”这个词和辽国的君主犯了名讳。女真这个名字再次被世人所熟知是在明朝末年时期,当时在努尔哈赤的努力下,女真部落得到统一,不再零散,与此同时金国建立,此时的女真开始真正的强盛起来。在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改名为满洲,在入关后又定为大清。
很多人都认为满洲名字的由来应该和地名有关,因为在女真发展的过程中,当时部落所在地的名称都按照地名来命名,而且在清朝建立后,很多大臣的姓氏都是地名,例如佟佳氏和隆科多等都是按照地名来定的姓氏。由此可以想象到,也许满洲这个名称和某个地点有关。但实际上在参照当时的历史典籍就可以了解到,满洲这个词的由来和地名没有一点关系,这一点在书中还有明确的记载,所以满洲这个词的命名是有特殊含义在其中的。
实际上无论是满洲还是大清,在命名时都和五行有关,为什么要按照五行来命名呢?这是因为在清朝之前是明朝,而明朝在五行中属火,在女真推翻了大明王朝之后,为了让王朝更加兴盛,就需要避免有五行相克的问题,而女真之前所改的名字大金,就应了火克金这个忌讳,所以女真就将名字改为的满洲,入关后又产生了大清。
之所以会用满洲和大清这样的字眼,主要原因是这些字都属水,水能灭火,女真希望取这样的名字来彻底消灭大明王朝,所以满洲这个名字的由来和地名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出于五行考虑,为了让大清的政权更加稳定而命名的。
皇太极为何将女真族名改为“满”?
满族是我国的少数名族之一,清朝也是满族人建立的。然而满族是女真族发展而来的,那么为什么女真族要改为满族呢?有以下三个原因。
1.为了振兴
女真族原来是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一带的游牧民族。先秦是萧镇氏,隋唐时是靺鞨(mò hé)五代时称为女真。宋代时分为了生女真和熟女真,熟女真受辽国统治,生女真住在东北。北宋末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落,改国号为金,与宋朝合作,灭了辽国,称霸北方。南宋时,金国多次入侵南宋,但后来在成吉思汗的崛起下,金国被蒙元灭了。金国灭亡后,女真人散居东北。明朝时,在东北设了三个卫所,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努尔哈赤吞并了女真各部,复用了国号金,史称后金。所以我们看到女真在历史上起起伏伏,到了元明时期,他们也没有恢复到金国时期的强大,努尔哈赤使女真逐渐强大起来,所以更换为满族也表示他们振兴的开始。
2.为了统一
女真族是散居的,有什么事,相互联系很不方便,努尔哈赤为了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于是发动了女真族内部的斗争,统一了女真各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即位,废除了女真的族号,称为满洲,把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汉族,蒙古,朝鲜,呼尔哈,索伦多等多个民族都纳入了同一个族名下,满族就这样形成了。满族其实不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它是多个民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民族,所以这样就不能叫女真族了,就必须换一个新的名字。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就不得不重新命名族名了,也是为了统一东北地区。
3.为了掌权
民族名称统一后,皇太极就开始对明朝发动攻击,想夺取明朝的政权,统一的民族力量大,也好发号施令,容易调军,指挥作战。所以皇太极的这一做法,使得后来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顺利进入紫禁城,使清朝掌握了国家权力。
皇太极为何将女真族名改为“满”?
满族人是一个很聪明的民族,他的祖先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自称是后金人,也就是女真人的后代。
努尔哈赤一开始他只是一个靠采人参为生的农民,他在进城卖人参的时候,喜欢听汉族人讲的评书,特别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军事斗争常识,给他很大的启发。
努尔哈赤靠十三副铠甲起兵以后,很快的打败了明朝在东北的军队,割据一方,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他们的目标了,并不是只限于东北满洲地区,而是像他们祖先那样,要染指中原,统一天下。
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他更是一个聪明的人,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总结了他的祖先失败的原因,随后在军事上打服了蒙古人,并与他结成了联盟,并承诺要与蒙古人共享江山。
在皇太极的身旁,有着许多有着高深文化的汉族人, 利中原儒家思想,影响着皇太极,这些个知识分子了,不断的给他出谋划策,皇太极也觉得女真人在历史上,与中原人有着深仇大恨,将来进中原后,很有可能造成中原人对他们的不满,于是便把自己的政权,由后金改成了国号大清。
随后又对女真民族,和他的文化做了改组,并将自己的女真部改为满洲人,也就是现在的满族人,并把蒙古文稍作改动,做成了自己的文字。
其实这个满族人并不是以血统为基础组成的民族,而是以政治的目的组成的集团,在这个民族里面包括了一部分朝鲜族人,一部分蒙古人,历史上留下来的鲜卑人,契丹人,还有其他一些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还有先降的汉族人,他们都亨有女真人一样的特权,使他的这个满族人团体更加强大。
至使他们以政治为先行条件,以强大的军事为主导,很快的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清王朝。
皇太极为何将女真族名改为“满”?
“女真”为先称,“满”为后称。
在浩瀚无垠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由女真族建立的王国——金国。
然而在宋朝时期的古代文献中,女真族又被称之为“女直族”。
其原因有二:
①大金国本名为“朱里真国”。因为金国人的口音与汉人口音相异,遂被汉人讹为女真。 其实女真族的本名叫做“朱里真族”。 ②辽国统治时期,辽兴宗耶律宗真为了避讳自己名字中的“真字”,遂将朱里真族改为“女直族”。
“女真族”非常气愤,“老子的族名,你们汉人和辽人随便改?真当我们没脾气?”。
在古代封建社会,真理永远偏向于强者。好比民国时期,日本人称呼中国人为“支那”一般。弱小的民族,连决定名称的权力都没有。辽国灭亡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女直族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摆布”的弱小民族。
努尔哈赤学习成吉思汗的做法,团结女直族九部十三营,一统女直族诸部。明朝皇帝封努尔哈赤为“建州卫”。所谓“建州卫”,在《建州纪程图记》中被称之为:“女直国·建州·夷人之主。”
建州在哪里呢?在今天的吉林东北部。努尔哈赤统一女直之后,朝廷将努尔哈赤统治的地盘命名为“建州”,这个“建”字有“新”的意思。
《旧满洲档》中又记载:“建州卫,女直满洲国之淑勒昆都仑汗也”。也就是说,建州卫等于女直族的淑勒昆都仑汗王。
如此一来,便得到了一个结论:建州=满洲
在汉人口中,建州称之为“建州”。但女直族的文化、语言和汉人不同,所以女直族将“建州”称之为“满洲”。还有,孕育女直族的河流叫做“图们江”,女直族称之为“豆满江”、“满江”,因此由“满江”灌溉的“建州”,便被女直族称为“满洲”。而满洲生活的女直人,也更名为“满洲人”。
范文澜老先生认为,满洲人、建州人,都是女直族的称呼,好比我们中国人又称“汉人”、“华人”、“炎黄子孙”一般,一个民族有多个称呼并不稀奇。
但当皇太极决定攻陷中原,改朝换代的时候,则必须确定一个“官方名称”。努尔哈赤认为,“建州卫”是明朝赋予的称谓,也是“明朝”的官职。如果打着“建州”的名号攻打明朝,岂不是自己骂自己“乱臣贼子”?
虽然努尔哈赤时代已经有了国号“金”,但金国始终未能一统天下,且女直还是叫女直。
而“女直族”的“女”字,从汉人角度来看,未免太过于柔弱。如果叫“女洲清”,还不如叫“怡红院”。
“满”字则不同。满洲,取满河的第一字,取建州的第二字。而明朝皇帝姓“朱”,朱、明二字有“火、光”的意思。“满洲清”三个字皆有“水”,按照五行相克的原理,“满水”克“明火”。
所以皇太极在范文程的建议下,将女直族改名为“满洲族”,寓意好、五行属性好、攻打明朝显得更加名正言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