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公主下嫁蒙古后,她们的孩子待遇怎么样?
远嫁蒙古的清朝公主很多,然而年轻守寡的很多,守活寡到死的很多,因为保姆嬷嬷横加干涉害相思病而年轻早死的也很多,但生下孩子的,竟然几乎没有。。。
满蒙联姻是清朝的传统,清朝“南不封王北不断亲”政策之下,清朝皇帝的后宫有大量来自蒙古的后妃,而清朝前后也有数十位公主远嫁蒙古,再加上等级不高称不上公主的宗室女,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远嫁蒙古的清朝公主,根据史料记载生养儿女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没有生育。
清朝与蒙古联姻,远嫁蒙古王公的公主,基本都是正室王妃,地位尊崇,如果生下孩子,自然是尊贵无比,然而,那么多清朝宗室女以及公主,如果都生下孩子,必然被册为爵位继承人,长此以往后来的蒙古王公必然都心向清朝,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是,蒙古人并不愿意清朝来的公主生下孩子。
清朝的公主下嫁蒙古后,她们的孩子待遇怎么样?
公主这一身份看似高贵,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其实她们命运往往不由自己说了算,尤其是大清的公主,真的是一个苦差事,以往历朝历代和亲的例子不是没有,但不多见,而到了清朝,这是一项“北不断亲”的羁糜制度,带有强制性,有清一朝,嫁去蒙古的公主、格格等多达430人,再加上大清皇帝也纳蒙古王公之女,这有效的稳固了边疆政治。大清在入关之前就实行“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策略,所谓“北不断亲”就是指满蒙联姻,联姻的蒙古部落基本固定在漠南、漠北和漠西。通过满蒙联姻,在入关之前拉拢蒙古诸部,以入主中原,入关后继续实行满蒙联姻,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皇太极就曾娶蒙古科尔沁部姑侄三人为妃:分别是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历史上著名的孝庄太后)和海兰珠。在联姻的前期,这些部落公主多能成为大清的皇后,随着清朝政权的稳固,她们最多也就是妃子,而且渐渐的娶的也少了。
但嫁去蒙古的女子数量却一直不曾减少,前后有430名女子嫁去蒙古,包括公主、八旗和王公大臣之女,其中公主有二十多名。
这里说一下康熙一朝嫁去蒙古的公主们,康熙活到成年的女儿有九个,其中七个成了满蒙联姻的对象。
固伦荣宪公主:康熙第三女,母亲是容妃,十九岁初封和硕荣宪公主,嫁给了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说起来这个乌尔衮还是皇太极第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的嫡孙。和硕荣宪公主嫁给乌尔衮后,又封为固伦荣宪公主(一般,皇帝的嫡女才会被封为固伦公主)。生一子一女,儿子为霖布,袭封王爵,女儿为显亲王元妃。固伦荣宪公主去世的时候56岁,晚于乌尔衮。
和硕端静公主:康熙第五女,母为布贵人,十九岁被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嫁给蒙古喀喇沁部乌梁罕氏噶尔臧,和硕端静公主冰雪聪明,容颜美丽,却没有嫁得良人,三十七岁就去世了,生子敏珠尔拉布担,她去世的原因很可能是抑郁而终,噶尔臧并不尊重和硕端静公主,公主刚死,他就因为霸占他人之妻被康熙软禁在北京。
固伦恪靖公主:康熙第六女,十九岁被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博尔济吉特氏敦多布多尔济,后来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固伦恪靖公主有参政权力。她对边疆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57岁去世,有没有子女并未记载,在她去世后,她的侄女、愉恪郡王第四女县君又嫁给了敦多布多尔济,不过仅过了一年,她就成了寡妇,又过了一年,二十岁的年纪便香消玉殒。
固伦纯悫公主:康熙第十女,母亲为通嫔。22岁被封封为和硕纯悫公主,嫁给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台吉策凌,三年后去世,生子成衮札布。策凌自小入京师养在内廷,后来娶康熙女儿,并立下赫赫战功,数次击败准噶尔部,后来受封固伦额附,和硕纯悫公主妻凭夫贵,受封固伦纯悫公主。
康熙第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下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仓津,后来在生双胞胎女儿时难产而死;康熙第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下嫁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多尔济,仅过一年去世;康熙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班第。康熙的女儿中只有两个没有嫁去蒙古,由此可见康熙对满蒙联姻政策的看重,实际上清朝所有皇帝都是满蒙联姻的执行者,但到了乾隆以后,即便还是实行满蒙联姻,但公主们出嫁后已经不必去到蒙古生活,而是在京生活。
满蒙联姻是一种政治需要,但毕竟这些嫁去蒙古的都是公主或者宗室女,对此,对于这些嫁去蒙古的女子及后代,清廷也有特殊的规制待遇。
固伦公主居蒙古,给俸银1000两、俸缎30匹,居京师,则给岁银400两、米300石;和硕公主居蒙古,给岁银是400两、俸缎15匹,在京师,给银300两、米150石等。宗室女也有自己的规制,总起来要比非满蒙联姻的待遇高。
清朝公主嫁去蒙古,所生子孙后代,统称为“公主子孙台吉”,皇帝会赋予他们轮班朝觐、宴赏等等特权,另外,公主之子授一品职衔,郡主之子授二品职衔,县主、郡君、县君之子授三品职衔。
除去没有生育的公主,实际上公主子孙台吉数量是相当多的,1803年,敖汉旗公主子孙台吉共600余人;1817年,科尔沁图什业图王旗下公主子孙台吉共522人;1839年,科尔沁达尔汉王旗下公主子孙台吉姻亲台吉共2000人,巴林旗下公主子孙台吉170余人。
这些数字是相当庞大的,而且尚未算上郡主、县主、郡君、县君等在蒙古的子孙后代。相对于公主子孙台吉来说,这些宗室女的子孙后代可能水分就比较多了,有些宗室女并未生下儿子,然而他们的夫君家族为了从清廷获得好处,仍然让她们有了儿子。
清朝的公主下嫁蒙古后,她们的孩子待遇怎么样?
公主这一角色,在历史上所处的位置,实际上是十分尴尬的,正因为是皇帝的女儿,所以有时候为了政治利益,只能牺牲掉这些公主的幸福,将她们沦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早在汉朝时期,就出现了很多和亲,到了清朝时期,这一现象变得更加严重。
可以说清朝时期的公主,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嫁给了蒙古人,目的就是为了维系蒙古与满清的关系,促使双方达到稳定和平相处的局面,那么这些下嫁蒙古之后的公主,她们生的孩子待遇又如何呢?
清朝公主下嫁蒙古在清朝前期,尤其是努尔哈赤以及皇太极时期,满清与蒙古的关系是最为紧张的,所以这个时期的政治联姻也比较明显,比如皇太极就曾经娶了蒙古的三个女子为老婆,著名的孝庄太后,其实就是蒙古人,她只会说蒙古语和满族语,因此后来在教育胤祺的时候,导致这个皇子的汉语水平相当差。
到了后来,清朝皇室娶蒙古公主的现象逐渐减少,但是本着“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指导方针,清朝皇室的公主乃至王侯将相的女儿,下嫁到蒙古的现象却越来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清朝时期,下嫁到蒙古的皇室成员高达430人之多,其中公主占了20多名。
有历史记载的比较出名的公主有巴约特公主,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养女,原本是弟弟舒尔哈齐的女儿,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和亲下嫁给蒙古的公主,下嫁的时候已经28岁,属于大龄剩女了,毕竟那个时候结婚年龄普遍都比较小。
巴约特公主下嫁蒙古之后,生了两个儿子,但是次子早夭了,只剩下长子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并且巴约特公主结局也不错,一直活到了60岁,没有遭受什么大的社会变革,也没有遭遇什么不幸的事情。
从努尔哈赤开了一个头之后,这个和亲就停不下来了,皇太极的女儿敖汉公主也在13岁的时候就下嫁给了蒙古的敖汉部,她一生一共生了4个儿子和1个女儿,其中4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家业,女儿又嫁给了清朝的汉官孙思克。
当然,要说把和亲这条策略贯彻最为深刻的,想必就是康熙了,他总共活到成年的女儿有9个,结果下嫁给蒙古的就有7个,真的是不留余力啊。其中下嫁的女儿分别是康熙的第三女固伦荣宪公主、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第六女固伦恪靖公主、第十女固伦纯悫公主、第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第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和养女固伦纯禧公主。
由此可见,清朝时期对于下嫁蒙古,搞好蒙古与满清之间的关系这件事情是十分重视的。只是可惜这些下嫁过去的公主,有很大一部分,因为环境以及各方面利益的原因,都没有得以善终,就算是得以善终,并且生下孩子的,也没有孩子成为真正的蒙古继承人,这大概就是蒙古担心清朝对自己的影响吧。
公主的孩子待遇怎么样既然说到公主下嫁给蒙古,是属于一种政治联姻,换言之公主就是带着使命去牺牲自己的,所以清政府对这些勇敢无畏的公主,当然是需要有一些特殊待遇的,比如当时规定,固伦公主(一般指皇后所生的女儿,但是有时候皇帝也会为了和亲需要,将皇后之外妃子所生的女儿加封为固伦公主)下嫁蒙古且居住在蒙古的,享受每年1000两俸银、30匹俸缎的待遇,居住在京城的,享受每年400两银子,300石米的待遇。
和硕公主(皇后之外的妃子所生的女儿,但是也存在皇帝将其余王爷的女儿加封为和硕公主进行政治联姻的现象)下嫁蒙古并且居住在蒙古的,享受每年400两银子和俸缎15匹的待遇,居住在京城的,享受每年300两银子,150石米的待遇。
而对于公主下嫁蒙古后所生的孩子,也是有特殊待遇的,这些公主的子孙后代,统称为“公主子孙台吉”,按照生母的级别,对这些子孙后代授衔,其中母亲是公主身份的,子孙授予一品职衔,母亲为郡主的,授予二品职衔,母亲为县主、郡君、县君的,授予三品职衔。
总而言之,不管是下嫁的公主,还是公主所生的孩子,清政府给他们的待遇,都是相当不错的,要知道清朝时期官员的俸禄都低得不行,这些下嫁的公主却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已经十分不错了。
可就是因为清政府的这些优渥的待遇,导致有些蒙古人想娶一个公主去获得这些特殊待遇,因此满清与蒙古的和亲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后来没有那么多公主和王侯将相的女儿去和亲了,只能把一些宫女也拉去凑数。
结语表面上来看,清朝的这种和亲政策还是十分不错的,可是因为其对制度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导致了这些公主很多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虽然人是嫁过去了,但是别人看重的并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人背后的利益,这对于当时的公主而言,简直就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清朝的公主下嫁蒙古后,她们的孩子待遇怎么样?
清朝在入关之前,就一直与蒙古有联姻的传统,入关之后为了维护跟蒙古的关系,更是常常与蒙古联姻,根据《清朝满蒙联姻研究》记载,清朝自努尔哈赤起至覆灭,共有110名公主、格格下嫁到蒙古。
从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算起,清朝总共也就296年的时间,平均算起来清朝每两年多就要嫁个公主或格格去蒙古。通过这种姻亲,来维系与蒙古的关系。
那么下嫁到蒙古的公主们,她们生孩子待遇是什么样的?由于这些嫁到蒙古的公主太多,我就简单的举几个例子吧!
一、巴约特公主(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女儿,被努尔哈赤收养)巴约特公主在当年是属于绝对的晚婚了,28岁才出嫁,对于15岁左右就结婚的古人,这也算是稀奇了。当时巴约特公主嫁过去之后,生了两个儿子,次子早逝,第一个儿子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巴约特是满蒙联姻的第一位公主,她的下场也很好,由于古代公主普遍寿命不长,她却活到了60岁,在当时算是高寿了。
二、敖汉公主(皇太极的长女)敖汉公主在13岁的时候就因为满蒙联姻嫁到了蒙古敖汉部(今赤峰市东部及东北一带),她共有四儿一女,四个儿子分别继承了父亲的财产,女儿后来嫁给了汉官孙思克。
三、恪靖公主(康熙的第六女)恪靖公主是外蒙古内附之后第一位下嫁的公主,这位公主在清朝与蒙古之间,真正的达到了联姻的目的。恪靖公主嫁过去之后,不但参与政事,而且做的还非常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喀尔喀诸部在公主下嫁期间没有起过内乱。
恪靖公主生了四个儿子,老大继承了父亲的汗位,后来也娶了清朝的公主,老二因犯事在乾隆年间被处死,老三不清楚,老四后来去西藏做了喇嘛。
四、纯悫公主(康熙的第十女)纯悫公主和策凌的爱情故事在蒙古广为流传,纯悫公主是聪慧美丽、善解人意的女子,策凌是个英勇善战、武功盖世的男子,两位的结合犹如天造地设。
不过纯悫公主早逝,25岁就香消玉殒了,也让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增添了凄美和不尽如人意。她和策凌生有一个儿子,名为成衮扎布,是清朝著名的将领,为一等台吉(等同于清朝一品大员)。
由此可见,清朝嫁到蒙古的公主,生下来的孩子还是和蒙古女人生下来的孩子一样,地位平等,甚至还会因为母亲为公主的身份,被蒙古人高看一等,毕竟那时候蒙古还是依附于清朝的嘛!
清朝的公主下嫁蒙古后,她们的孩子待遇怎么样?
清代满蒙联姻是非常频繁的,确实有大量公主下嫁蒙古,根据统计,从努尔哈赤开始,整个清代一共有110名公主(格格)嫁到蒙古,平均每两年就要嫁一次。
这种频率的联姻,确实很高了,但令人不解的是,清代公主生育率却很多。
根据史料记载,清代公主生育子女的不多,附马的子女大多为侧室所生。
究其原因,有人归结为清代公主婚姻的特殊制度,驸马不经宣召,不能与公主同房,而宣召的权力,也不在公主,而在保母,如果公主不贿赂保母,连自己的附马都见不到,更别说生儿育女了。
据说只有道光的女儿才破了此例,这位大公主想见驸马符珍被阻,直接向皇帝老爸告状,最后收拾了保母,与驸马生育了8名子女,堪称清代公主生育之最。
其实,除此之外,也还是有夫妻感情亲密的公主、驸马。
比如皇太极的大女儿,嫁给蒙古敖汉部的班第,驸马多次为皇太极出生入死立下战功,后被封为扎萨克多罗郡王,敖汉部的领旗者。
二人共生育4子1女,其子女也保持着清朝皇室的通婚。
但总体来说,清代公主生育率确实不高,而且寿命不长,平均只有十几岁,成年后也大多活到二十多、三十多岁就过世了,像皇太极那位婚后生活不错的大女儿,也只活到38岁。
早夭也是公主们子嗣不盛的重要原因。
公主子女身份贵重虽然公主们生育的子女不多,但一旦出生并长大,势必会继承父辈的爵位、财产。
比如,前面提到的敖汉公主(皇太极之女),生下的4子1女,儿子但继承了父亲的财产,女儿则嫁给一位汉官,收拢当时汉臣心思。
而康熙时期,恪靖公主下嫁蒙古喀尔喀部落,也生了4个儿子,老大继承了汗位,还娶了一位清朝公主。
纯悫公主则嫁给蒙古亲王策凌,策凌是成吉思汗的后人,身份特殊,纯悫并非他的原配妻子,而是继妻,但二人育有一子,后被封为一等台吉。
从这些情况来看,清朝皇帝比较强势时,公主们往往嫁得比较好,婚后生活也更幸福,子女地位更高。
因为当时的蒙古事实上为清朝的附庸,公主的子女当然地会继承爵位,并心向母亲的故国,这也会造成蒙古贵族的不清。
所以,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蒙古人不愿意清朝公主们生下子女。
到底是因为身体原因,还是政治原因,导致清朝公主们生育极低,这就留待后世自由心证了。
清朝的公主下嫁蒙古后,她们的孩子待遇怎么样?
蒙古(是指外蒙,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清朝时,属于中国。
- 按照清朝政府和满族与蒙古族的习俗及为了避免发生战乱,清朝皇帝的女儿(公主)大多都要嫁给蒙古族有权势的人(按满族习惯:南不封王,北要联婚),而且受尽蒙古族人的拆磨及耻辱,几乎不生儿子。
- 清朝皇帝的女儿嫁给蒙古族人不生儿子大致有以下原因:1.受蒙古族人的岐视,不准清朝皇帝女儿生儿子,即使是怀了孕,也得让其流产;2.受蒙古族恶习的影响,丈夫死了,不得改嫁给他人,只得再嫁给丈夫与蒙古族人生的生子、儿子死了,再嫁给孙子,以致使公主就终身不生儿子;3.不习惯当地蒙古族的世俗,公主也不愿意生儿子。
- 假如即使是生了儿子,也会遭到岐视及不公平的对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