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后主刘禅面对诸葛亮死后的局势,你怎么做?

此间乐,不思蜀。明哲保身!

如果你是后主刘禅面对诸葛亮死后的局势,你怎么做?

鼓励生育,鼓励生产,奖励发明创造,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减少宫女太监及宫中用度,休养生息,大力发展手工业与商业,设立军机处,废除人头税等苛捐杂税,推行《摊丁入亩制度》,设密折制度与秘密立储制度。

整编军队,以武士道精神贯输之,推行府兵制,军人就近驻防。

与曹魏和东吴以及匈奴和亲,争取和平环境与支持。

十年生育,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后,蜀汉国力大增,寻机统一天下。

如果你是后主刘禅面对诸葛亮死后的局势,你怎么做?

面对诸葛亮死后留下的这个局面,没有人比刘禅做的更好。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接受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半生为了蜀汉的发展可谓殚精竭虑。

‘六出祁山,讨伐曹魏;七擒孟获折服边陲民族安定后方。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职业操守顶尖,专业能力顶尖,智慧道德顶尖。成为后世臣子的楷模。诸葛亮的功绩不容置疑,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蜀国这个烂摊子,几乎收拾不了,诸葛亮生前再努力也扭转不了大势。蜀国的实力在三国里本来就是最弱的,经过刘备一怒之下发动的夷陵之战,伤及蜀汉元气;诸葛亮连年劳师北伐只得了两个荒僻边郡,耗空国库。各种人才青黄不接。“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与此同时曹魏占据中原地大物博,兵多将广如:司马氏父子、钟氏父子、无师自通的邓艾。蜀汉曾经的盟友东吴也国势衰败,吴蜀联盟形同虚设。蜀汉此时与曹魏比处于绝对劣势,只能凭借山川险关固守偏安一隅。

刘禅在位四十一年谨遵父教,诸葛亮在世时“政由葛氏,祭有寡人”,诸葛亮死后萧规曹随,举贤任能。由此可见刘禅做的已经相当好了。

刘禅继承了一个大厦大厦将倾的政权,天才如诸葛亮也不能挽留,何况别人。至少刘禅做到了让蜀汉地区人民至少三十年没经历战乱之苦,难能可贵。

如果你是后主刘禅面对诸葛亮死后的局势,你怎么做?

刘禅其实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你是后主刘禅面对诸葛亮死后的局势,你怎么做?

这个问题是相当的有意思啊,本人也一直有这种脑补。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人认为刘禅不是一个像三国游戏中智力低下的白痴,也不是一个有多么聪明的天才,因为能作为历史上少数几个善终的亡国君主至少知道如何保命,另外能让夏侯霸为有杀父之仇的季汉死心塌地至少知道如何安抚人心,还有连续放权季汉四相而不怀疑也说明有基本的识人之能,最后频繁的大赦天下也知道如何平衡朝局,综上所述,刘禅是一个和我们许多人一样有着正常情商智商的普通人,也能和我们一样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各种知识。

把这个前提说清楚了就可以解决穿越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抗压能力,季汉后期朝野混乱的关键因素就是后主突然开始享乐,与之前的平淡生活反转极大,很明显是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最有可能的是清楚了季汉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统一,而我们穿越就必须秉持着“最后一定能成功但过程会很辛第一步,苦”的觉悟。放权孔明,关注马谡

平定南蛮不要插手,但是一定要在丞相出征南蛮之前拜见一次(一定要是拜见,去人家家里的那种,不要召见,让丞相足够重视)单独讨论先帝对马谡的评价,强调先帝识人之能出众必有道理,但丞相识人也不差——马谡同时存在卓越的才华和巨大的不足,让丞相在征伐南蛮的时候单独给马谡一只部队,让他独立作战,同时再配一副将如张翼马忠等人防止出现街亭一样的失败。

还有就是要单独召见马谡(这次是召见表示严肃),首先承认才华,然后指出不足,再表示信任,最后把给丞相的命令告诉马谡,这样应该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先帝“言过其实”对他的影响,让他感觉后主发掘了自己的才能。

万事具备,等待风起丞相平定南蛮后到出兵雍凉还有段时间,这段时间内可以多找找丞相学习治国兵法,找子龙学习枪法战阵,最重要的是找马谡谈心(是谈心,不是谈兵),了解马谡的心性成长的如何,强调北伐在即,马谡一人之力足以决定全局胜负,务必谨遵丞相军令,遵守则重赏升官,违背则斩首示众,在有了南蛮战役的历练之后也该有成长了,再和丞相商议是否应该于秋收之际出兵,若如此,第一次北伐雍凉可定。消化雍凉,以静制动

魏国强大,不可能一击毙命,历史上丞相也知道这点才派赵云马谡阻绝曹魏援军意图裂土西北,如今北伐胜利,消化西北用不着刘禅着手,所以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压制可能的狂热情绪,告知朝野北伐的真实意图,安定内部。

奖赏由丞相定夺,但马谡得单独封官,使群臣对他彻底摆脱先主“言过其实”的印象,也能彰显后主的开明,将刘备时代的仁德传承下来,进一步提高内部的凝聚力。

另外,敦促丞相适时培养以姜维为首的西北人才,充实季汉的人才质量和数量,也可以采取平定南蛮的政治手段,即给予蛮族首领高官,承认他们的统治合法,定期收编青壮年组成另一只“无当飞军”,取其物资以充实军备。

至此,季汉差不多可以恢复到荆州沦陷之前的实力,兵力可能扩充到15万至20万左右,将领也有了新鲜血液的补充,粮草辎重也极大充实,剩下的就是等待下一次时机。

天事易变,事在人为说实话,诸葛亮在割据雍凉之后如何突破长安进攻中原没有人知道,长安城自有天险,又是曹魏西都,必定是长期重兵把守,曹睿也不是昏庸无道,曹魏也还有精兵强将,双方必定在此处长期拉锯,本人实在是抱歉,到这里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脑补下去,变数太大,但唯一肯定的是至此曹魏已经不可能再灭亡季汉了,随着曹睿早逝,曹魏开始内斗的趋势无法改变,曹魏至少会先被世族篡位灭亡,到时候还是季汉和西晋的对决,如果这个晋的内部还是和司马氏的晋一样的残暴,那就有希望一统天下,如果不是,拉锯的态势还是会继续。

如果你是后主刘禅面对诸葛亮死后的局势,你怎么做?

蜀国因连年北伐导致国库空虚,人民生活下降,孔明等老一辈政治家也无睱培养接班人,相父诸葛亮鞠躬尽瘁后,整个国家如同失去主心骨,既无人无力继续领兵北伐,堪至连抵抗力也少,后主是聪明的,聪明人装傻真的不容易,何况稍有大意,身家以及随从性命难保,刘禅是明智的,向向学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