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苏联是怎么对待日军战俘的?

在苏联拿下柏林之后,开始矛头转向日本,开始把东北的关东军收拾,这个阶段的关东军已经是缺兵少将,而且伤亡特别的多,所以根本不是苏联的对手,很多人都说美国打关东军那么的时候特别的困难,那是因为日本打美国的时候,带去是关东军的精英前往太平洋,这个时候关东军非常的强,这是二战的初期,但是苏联打日本关东军的时候,已经是来到二战末期,所以他们的战力值跟二战出去的战力无法比较,就像二战初期的德国和二战后期的德军一样,战力值不在一个水平上。

苏联把在东北的50万日本战俘带回了西伯利亚,而西伯利亚又特别的冷,日本小身板根本抗不住,德国在莫斯科的寒冷都抗不住,更加不用说日本的体质,所以在寒冷中,很多的关东军陆续死亡。

苏联之所以把日本俘虏带回西伯利亚,是因为在二战中和德国对战,苏联虽然最后获得胜利,但是苏联的损失是特别大的,所以想通过这些日本战俘重建他们的国家,把这些俘虏带来做苦力,在战争中苏联的粮食越来越少,所以这些日本的俘虏都吃不饱,每天就吃一点东西,但是工作却越来越多,最后这个俘虏的人数不断下降。

苏联给这些俘虏安排修路、砍木头,各种脏活累活都让他们做,所以他们不仅仅吃不饱,而,还容易生病,但是人数那么多,想得到医治的就是做梦一样,在疾病的下,日本的俘虏又陆续的倒下。

日本的军队都是经历过训练,他们觉得投降就是耻辱,所以他们会利用假装投降,然后跟着苏联回到西伯利亚,于是他们就偷偷摸摸反抗,于是被苏联枪杀了很多,这个美国抓多的日本俘虏是一样的画面,所以美军会让日军的俘虏脱光衣服,就是怕他们掏出武器,和美军同归于尽。

在西伯利亚的这些日本兵,他们只要偷懒,就会被苏联被打死,苏联想通过杀鸡儆猴的方式,让日本俘虏更加的老实,但是日本士兵不是一般的士兵,他们自杀没有武器,于是就想利用苏联之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60年代,从50万的俘虏,变成了30万,这个过程就死了20万,惨不忍睹,但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发动了二战,让很多的老百姓死在战争中,所以也没有人可怜他们,死在他们枪下又是多少呢!

二战末期,苏联是怎么对待日军战俘的?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150万苏军兵分三路进入东北,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被歼灭八万三千人,被苏军俘虏了五十九万四千人,这近六十万人的俘虏全被苏联押回西伯利亚。

那么苏联是怎样对待这些战俘的呢?苏联对待战俘的方式,才真正能起到了惩戒,物尽其用的效果,所以即便到了今天,日本人还是很怕俄国人的,敢怒不敢言。

二战苏联的损失也很大,日本和苏联曾经在诺门坎就交过手,苏联在远东地区工业,经济相对比较薄弱,西伯利亚有广袤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但是要开发却非常的困难,所以在这样背景下,这近六十万的战俘就成为了免费劳动力。

苏联专门为这些日本战俘,设立了267个战俘营,让他们集中劳动,服务于苏联的战后重建,对于这些的战俘,主要从事伐木,开采矿产资源,修路,修建军事设施等等,如果这些战俘中,有一技之长的,也会被苏军安排去做特殊生产,这是大多数日本战俘在苏联改造时的生活。

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军国主义逐渐形成,并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也对日本国民进行了洗脑和思想控制,所以二战时期的日本人是非常疯狂的,苏联的战俘营也是戒除军国主义毒瘤的最佳场所,苏联会给所有的日本战俘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修正扭曲的价值观,重新做人,并给改造得好的部分战俘一定的物质奖励。

但是很不幸的是,西伯利亚物资匮乏,环境条件也十分的恶劣,又因为二战才结束不久,苏联本身物资也非常的匮乏,而战俘本来就低人一等,补给的食品,医药就经常会出现短缺,质量也相对较差,西伯利亚到了冬天,严寒是对人最大的考验,战俘们没有保暖物资,所以很多日本战俘因为严寒,饥饿或是重体力活死在了苏联。

苏联对日本战俘的改造持续了十年,1956年,苏联才陆陆续续的将这些战俘遣返了,但是回到日本的战俘只有四十万,有近三分之一的日本战俘在苏联的劳改下,永远的留在了西伯利亚。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二战末期,苏联是怎么对待日军战俘的?

平心而论,苏联没有特别虐待日军战俘,至于在西伯利亚死了十几万,毕竟他们不是去做客的,别指望战后的苏联人提供太好的物质待遇。

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已经是1945年8月8日,此时的日本早已经被打的精疲力尽,昔日强大的关东军在多次被抽调以后,剩下的部队素质堪忧,更糟糕的是出于迷之自信,关东军认为可以在边境阻挡住苏军,所以把主力部队集中在边境一线布防,根本没考虑逐次抵抗。

在兵力不足、装备落后、战略出错的情况下,面对苏军的钢铁洪流关东军基本没有形成有效的抵抗。对于苏军来说,整个远东战役除了少数要塞之外,大部分战斗和苏德战场根本无法相比,苏军面对最大的麻烦是推进过快,导致原来制订的后勤计划有点跟不上。

远东战役的顺利结束对于战败的日军来说其实是个好消息,苏军在对待日本战俘时没有对德军战俘那么多的仇恨感,因此没有特别的虐待。不过经过苏德战争的消耗,苏联无论是物资还是人力都严重缺乏,日本战俘自然不能指望苏联人盛情款待他们。

缺乏劳动力的苏联带走了大约60万战俘,大部分在西伯利亚地区做苦力,砍树、挖矿、修路。由于此时国内物资匮乏,所以这些战俘的食物主要是黑面包,按照规定一天大约只有350克,如果遇到后勤出点问题,那就只能减量了。住的环境运气好的有个木屋,运气差的就只能住棚子了。

这种生活条件下加上西伯利亚自然环境恶劣,据说第一年日本战俘就冻死了5.5万,之后由于生活条件有些改善,加上日本人也适应了环境,所以到最后遣返时,大约还有45万人,这个死亡率在二战各国战俘里并不算高,所以算不上虐待。

二战末期,苏联是怎么对待日军战俘的?

历史上总有许多想不到,二战中也有许多想不到。希特勒没想到美军会参战加入盟军, 日本也没想到自己会突破偷袭大洋彼岸的珍珠港直接导致美日全面开战,美军没想到会远渡重洋跟日本人打仗,没想到太平洋战争会这么残酷。

二战末期,美国估算,如果美国拿下日本本土,至少要再付出百万以上的士兵伤亡,美军不怕花钱就怕伤亡。因此,罗斯福和丘吉尔就撺掇斯大林参战,斯大林向来是无利不起早,只要有好处才动身。于是,罗斯福投其所好,把日本的北方四岛作为斯大林参战的报酬。

让罗斯福没有想到的是,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日本向广岛、长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那么大威力,日本政府被吓趴下,日本方面觉得这样没法打了,下决心投降。 早知道这么省事,何必让斯大林出兵呢?

北方四岛给苏联是小事,斯大林这个难缠的主指不定生出什么事端呢!

果然,斯大林在一看原子弹爆炸了,日本要宣布投降了,心想这时候再不抢果子还等何时。1945年8月9日,斯大林一声令下,苏联150万大军下挺进东北。

苏军还没有全部开进东北呢,8月15日这天日本正式宣布投降。日本军队失去斗志,放下武器。但斯大林不下命令,苏军是进攻就不停止,就这样,整个日本关东军全部消灭在了苏联人手里。

日本70万关东军除了8万人战死,其余全部被俘。

按道理说,苏军在中国领土上跟日军交战,这批战俘要么留在中国,要么遣返日本。但斯大林一声令下60万日本战俘,居然被运往了苏联!

苏联人把这些战俘用火车直接运送到西伯利亚。 要知道这几十万人每天要吃饭,斯大林为什么要把这些吃饭的战俘带走呢?

原因是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有两千多万人伤亡,苏联劳动力短缺,这几十万战俘是宝贵的资源,可以弥补苏联劳动力的不足。

另外,苏军手里这批战俘也等于是几十万人质,将来可以跟日本讨价还价捞取好处。

由于苏联方面没有做好安置这么多战俘的准备,好多战俘到达西伯利亚后,没有睡觉的地方,好多人晚上就睡在走廊下。那些没有死在战场上的士兵,死在了西伯利亚零下的严寒中。苏联战后物资严重短缺,这些战俘的食品供应严重短缺,每天能领到的食品只有三两,又有不少战俘被活活饿死。

战俘从事的是冶炼、建筑、伐木、开采最重最累的话,而他们却不能摄入最基本的热量,其中不少人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没有累死的战俘有的死在士兵的枪口下。有的死于监工的皮鞭下,战俘稍有反抗就会被活活打死,打死之后像扔死狗那样扔到野地里,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野地里白骨累累。

那么到底有多少战俘死在苏联呢?

1950年,苏联公布向日本政府通报说共有51万日本战俘在苏联。然而,日本方面统计的数字却与苏方的数字相差不少,日本方面说他们有证据证明,苏军对日本战俘进行过组织的大屠杀,并且说在苏联的日本战俘受到非人道待遇,苏联矢口否认。

1956年10月,日苏两国签署了关系正常化宣言,作为友好姿态,苏联先后向日本遣返了40多万战俘。还有5万名战俘已经死亡。

日本方面说,我要看档案,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苏联回答说,档案早已丢失了。

日本方面后来还说,苏联试验原子弹的时候,日本战俘有几万人被用于核辐射试验,那些人不是死于核爆炸就是被核辐射致残,但苏联也是矢口否认。 日本战俘在苏联到底经历了什么,有多少人死去,怎样死去,似乎成了一个无头公案。

二战末期,苏联是怎么对待日军战俘的?

感谢邀请。

二战末期,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在这里打败了七拼八凑建立起来的关东军,一共俘虏了大约80万名关东军的俘虏,苏军在斯大林的命令下把这些俘虏全部押往西伯利亚进行苦役。苏联为何要这样做,在二战中,苏联大约损失超过1000万人口,在莫斯科决战,斯大林格勒决战中,斯大林为了扩充部队,把远东的男性全部编入部队,参加战斗,这样苏联远东的男性人口急剧减少。战后,苏军要占领德国,派兵前往东欧等国,国内的男性劳动力严重不足,这样在人口恢复前,苏联就用俘虏强制进行劳动。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日本俘虏。

现有的资料,苏联把80万的日军俘虏带到西比利亚,要求他们进行伐木,造路等重体力活,但是营养不能保证,食物也是不能充足供应,于是日军俘虏大量减员,到1953年前后,80万的日军俘虏,只有50万左右回到日本,死在苏联的人数大约近30万。除了劳动减员以外,苏联还在俘虏中发现反苏分子,就立刻秘密处死。所以想对苏联,俘虏们还是对中国十分感激,自己有罪,但是中国人的人道待遇让他们真正感到自己的罪恶,真心对战争罪恶的反省,悔恨。

二战末期,苏联是怎么对待日军战俘的?

1945年8月9日,集结在远东的苏联外贝加尔红军远东第一、二方面军攻击150万人,对日本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展开了摧枯拉朽的进攻,关东军不敌,约9万人被击毙,60万人被俘。

由于苏联并没有参与到波茨坦公告,同时也没有加入日内瓦公约,因此原则上也不用对日本战俘进行遣返。

1945年8月23日,斯大林给苏联远东军下达了《关于接受并安置日军战俘参加劳动的第9898号决议》,接受60万战俘参加苏联境内的强制劳工,将他们安置到国家的各个生产部门当中,采取适当措施安排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这60万被拘押在东北临时战俘营的战俘就作为苏联红军的战利品被分批押送到了苏联境内,其中大部分战俘押往在苏联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但是由于铁路和公路交通运输工具匮乏,除特别重要的战犯和一部分战俘是乘火车前往苏联外,大部分战俘都是徒步前往苏联的。

苏联系统利用战俘参加各种劳动

后来苏联对日本的战俘进行了系统的劳动利用,分散在苏联各个地区从事劳动,在战俘营内,苏联将战俘按体格划分为四级,第一级和第二级为健康者,从事木材采伐,运输,建筑,矿藏采掘等体力劳动,第三季为营养不良者,从事较轻劳动,做饭,打扫卫生,第四级为严重营养不良的,可免去日常劳动。1946年的统计来看,有80%的日本战俘可以从事重体力劳动。

(1)劳动时间与劳动量,

大部分日本战俘只工作6天,放1天假,每天5-6点起床,然后参加劳动,傍晚完成当天任务后返回营地,晚上点名完就可以就寝,战俘实行8小时工作制,每天加班不超过2小时。

从劳动时间上看,苏联对能劳动能干活的日本战俘工作时间并不苛刻

(2)劳动分配和内容

大部分日本战俘位于西伯利亚地区,主要分布在采掘,采伐,运输和建筑行业。

挖煤,挖矿,制造火车,船舶,飞机 修建工厂 办公楼 学校 医院 下水道 铁路 发电站等各式建筑和工厂,还参与木材采伐 加工和运输。

可以说日本的战俘为苏联的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也是做出贡献的

日本战俘的悲惨遭遇

(1)缺衣少粮没住处

由于苏联并没有做好接受如此多战俘的准备,特别是进入苏联的第一个冬天,由于没有住处,日本战俘只能被迫在窝棚、帐篷等简易房间过冬,这样的住房难以抵御严寒的侵袭,大批战俘在第一个冬季就失去了生命,据统计约有5.5万人因此而死

由于缺乏食物,苏联曾偷偷屠杀日本战俘

据一位苏联老兵会议说,他们的连队奉命接受150名日本战俘,连同伙房准备了150人的午餐,可是被押解过来的日本战俘却有500人,当时的苏军连长的处理方式是将最先到的150人留下,剩下的带到了附近的树林,机关枪一阵狂扫,统统去投胎了。

(2)日本女俘虏

但是最惨的就是日本女战俘了,虽然有战俘管理条例,但是没人对战俘实施,加上苏军有些年轻气盛的小伙,为了满足需要,日本女战俘就成为了发泄对象,后来多数女战俘被折磨致死或终身伤残不育。

战争结束后,日本多次找苏联谈判,要求归还战俘,最后在日本的坚持下,苏联归还了全部的日本战俘,可是只有40万日本战俘回到了日本,剩下的战俘是怎么回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所以到现在日本还是十分忌惮俄罗斯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