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雍正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
这个是小说桥段,可信度太低。
雍正十三年(即1735年),中国历史上最富争议性的皇帝雍正,于圆明园离宫中突然驾崩。
由于清代史料中,并未详细记载雍正皇帝的死因,致使这位“枭雄之君”的突然离世成为一大千古难解的历史之谜。
据民间传言,八月二十三日凌晨负责驻守圆明园的皇家侍卫发现雍正皇帝的行宫中有怪异的响声,当侍卫推开门一看,雍正皇帝已经变为一具没有头颅的死尸……
一生勤勉为政的雍正皇帝何以在民间百姓口中落得个离奇死亡、身首异处的下场?
有关“雍正之死”的传闻最为广泛的说法是刺客吕四娘买通侍卫入宫行刺,吕四娘不仅成功的刺杀了当朝皇帝,还砍下了雍正的人头作为战利品。
这种说法可信吗?断然是不可信地,莫说一个小小的吕四娘,就是吕布转世也拿不下雍正的头颅。
那么民间何以会有这种说法呢?
一切要从雍正四年说起……
话说雍正四年春,湖南省的一位狂妄书生曾静侮辱大清朝是“夷夏观”被官府追捕,曾静逃到了清朝著名将领岳钟琪的府上,劝说岳钟琪起义造反。
谋反乃是诛九族的重罪,岳钟琪断然不敢这么干,遂将曾静告上朝廷。雍正皇帝眼里容不得沙子,立即下一道懿旨,命令刑部将涉嫌“曾静谋反一案”的所有人等压入天牢待斩。没错,不审,直接斩。
曾静两手空空,孑然一身,死也就死了,可怜曾静的老师吕留良一家也跟着吃了瓜捞。问斩之时,吕留良已经死去,不依不饶的雍正下令将吕留良的九族全部消灭,连吕留良的学生严鸿逵、李斯达等人也一律不放过。
此案牵连之广,被斩人员之多堪称雍正朝第一“文字狱大案”。
当时吕四娘的年龄尚小,又逢义士向助,躲过了一劫。但灭族之仇不能不报,吕四娘潜心学武、立志复仇,终练就一身踏雪无痕的轻功、杀人无形的剑术。
雍正十三年八月,吕四娘受江湖奇侠甘凤池的帮主,花费重金买通了圆明园的侍卫,趁着月黑风高之夜,持长剑、踏北风,入宫行刺。成功的杀死了雍正皇帝。
吕四娘拎着雍正的人头逃离后,江湖上反抗清朝的势力纷纷自发的掩护吕四娘,吕四娘最终也没有被“粘杆处”抓住。
这段历史被记录在《清朝野史大观》中,另外《明清宫廷疑案》中也有“雍正被刺而死”的相关记载,只不过刺杀雍正的人不是吕四娘,而是卢氏妇人。此外在一些小人书中也有“吕四娘学艺”的相关记载。后来这些东西还被写入了剧本,成为了影视剧的桥段,如此一拉,传播就更为广泛。
但这些连野史都算不上的传说听听就好,千万不要当真。武功高强的梁山好汉们尚且无法进入皇宫刺杀皇上,一个小小的吕四娘有何偷天换日之术能在守卫森严、固若金汤的禁宫中悄无声息的刺杀皇帝?
历史不是“武侠小说”,刺杀皇帝也不像“吃饭睡觉”那么简单, “吃灯草灰,放轻巧屁”这种事情谁都可以作,但是历史不能。
历史上雍正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
好吧,今天脑洞老师跟大家聊聊吕四娘只身入宫,三尺宝剑取龙头的故事。
在讲这个事情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个人:曾静。
这个人是湖南郴州永兴县人。跟后面大热的曾国藩可能同族。这个人当然没有曾国藩这么牛了,冲天也就一个读书人,平时准备考试,闲时教教学生,一生也就平平淡淡。
偏偏这个曾静一点也不安静。没事就琢磨这天下怎么就成了大清的了,这不是我们汉人江山吗?有一回,曾静看到了一篇文章,顿时像孤舟看到了灯塔。
谁的书呢?
吕留良的书。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年轻的时候进行过反清活动,跟当时的大文人黄宗羲、黄宗炎、高斗魁都是好朋友。年纪大了后成为一位非暴力不合作成员。一直隐居乡下不当清政府的官。当然,平时闲着就写文章发发满清的牢骚。
这个曾静一看到吕留良的文章,顿时眼前一亮,专门派人到吕留良的家里求索吕留良的所有文章。看了之后是精神为之一振,认为“反清复明”十分有必要。并作了一个大胆的表述。
“若论正位,春秋时皇帝,该孔子做;战国时皇帝,该孟子做;秦以后皇帝,该程子做;明季皇帝,该吕子留良做。如今都被豪强占据去了。”
曾静认为皇帝就应该吕留良来做。不过,吕留良先生已经去世多年,没办法当这皇帝了,却不想被精神领袖了一把。
受到精神鼓舞的曾静决定走上反清复明的大道。
但想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曾静手无缚鸡之力,拿什么跟八旗子弟斗呢?
这个时候,曾静想到了一个人。
川陕总督岳钟琪。
这个人算是清朝的名将了,尤其是雍正搞掉年羹尧之后,他的地位就更高了。手握重兵,坐镇一方。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兄弟是岳飞的后人。当年岳飞抗金,要打到黄龙府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的后代要给金国的后人打工。
顺便再说一下,当年给岳飞配戏的秦桧,他的后人倒有一位叫秦钜的,在南宋末年,为守蕲州战死。
曾静为啥找上这个岳钟琪呢?这要从一件事情说起。
雍正五年,曾经发生一个事情,一个叫卢宗汉的成都人突然冲到街上高呼:“从岳公爷造反!”“岳公爷带领川陕兵马造反!”这一嗓子把岳钟琪吓了一跳,连忙把这个卢宗汉给杀了。
但是,曾静从这件事情看到了机会,他认为雍正肯定会猜忌岳钟琪,所以决定派自己的门生张熙去劝说岳钟琪反清复明。
岳大将军,想想祖宗岳武穆吧。
(都是姓岳的,DNA也差不多,咋气质差这么远呢?)
当时,湖南离四川很远,交通也不发达。张熙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才凑足旅费,可算是自带干粮去造反了。
事实证明,读书人还是图样图森破了。
张熙找到岳钟琪后,交了师傅的信,然后兴奋地告诉岳钟琪,他在这一路上,已经联络了湖广、江西、两广、云贵六省的反清义士。只要岳将军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后来才知道,张熙确实是联络了六省的反清人士,不过不是反清复明的反清,而不旅店里反对清淡,加油加辣的义士。
听完张熙的话,岳钟琪表示自己早就想反了。苦于没有刘伯温诸葛亮的军师啊。张熙一听,说我师傅曾静就是啊。
岳钟琪说,好啊,你快带我去请你师傅。于是,张熙从五毛变成了带路党。领着岳大将军找到了师傅。
人都到齐了,那就一齐解上京吧。
这就样,曾静的这一反政府组织还在萌芽阶段就被一网打尽。
奇怪的是雍正这个人脾气很怪,听说曾静要反他,不但没有杀曾静。还好吃好喝供着曾静,为啥呢?
因为曾静叛变了嘛。
这位曾静实在是个软骨头,被抓起来后,连老虎凳都没上就交了,而且为了洗脱罪名,他把责任都推到了死人吕留良的身上。说自己是受了反动思想的煽动,属于迷途的小羔羊,现在皇帝一教育,方知悔恨。
一开始认为吕留良应该当皇帝,现在曾静经过思想改造,认为:“皇上渊衷至仁,天性至孝,发虑至诚,修己至敬,而道德之纯熟,学问之深渊,历练之缜密,处事之精详,则又一理之浑然”,并盛赞雍正是“数千年而始生一大圣人”。
大家看了别觉得好笑,这种人现在在中国到处都有,认同的帮脑洞老师的帖子点个赞。
曾静是解脱了,吕留良倒霉了。雍正这个人是解抓思想根源,认为曾静是个无用学生,吕留良才是心腹大患,他的文章要是留着,那不得鼓动多少人啊。
所以,雍正将吕留良家满门抄斩。还跟曾静合伙写文件,宣传雍正继位的合法性。
好了,上面这些都是正儿八经史书上写的。由不得你不信,下面是野史说的,信不信就由你吧。
话说吕留良被抄家里,他的孙女吕四娘因为父亲去世前,一直在外婆达居住,听到抄家的消息,逃了出来,后来又拜了高僧甘凤池为师,学到了绝世武功。
其后又以选秀的名义混进宫里,趁着雍正过夜生活的机会将雍正的头砍了下来。
史书记载:“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胤禛偶感违和,仍照常听政,并召见臣工。二十一日,病情加重,照常理政。大学士张廷玉每日进见,未尝间断。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皇五子和亲王弘昼等,御榻之侧,朝夕奉侍。二十二日,病情恶化,太医抢救。二十三日子时,进药无效,龙驭上宾。”
从发病到死亡,只用了三天时间,而且雍正平时的身体还是不错的,突然死亡成了满清一大疑案,出来各种说法,有中风说、吃丹药OR春药中毒说、被宫女弄死。但我们民间自有体系,更愿意相信是被吕四娘这个可能是虚构的人物杀死的。这大概是文人的精神胜利法吧。
又据传说,雍正因为被吕四娘割了脑袋,所以下葬时,是用了一颗金头。摸金校尉们可以忙起来了,这颗金头少说也值个千把万的,当然上交国家是必须的,但好在能解开迷团啊。
最后交待一下,岳钟琪虽然配合破案,但仍然受到雍正猜忌,最终还是下狱。但到了乾隆年间,发生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曾经被放走的曾静被乾隆处死了,而被关起来的岳钟琪又被放了出来,重新领兵。乾隆这一放一杀,至少比他爹强一点。
有意思的是,雍正还把曾静的事情编了一本书,叫《大义觉迷录》
首先,雍正论述了满清入主中原的正当性,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也就是胜者为王吧。
第二,论证自己到底是不是谋父、逼母、弑兄等等。根据雍正全方面驳斥,揭露了那些失败王爷的卑鄙行为,为自己的形象做了最佳辩护。
编好以后呢,雍正还让曾静进行巡回演讲 ,把这个指导传达下去。
这一下,效果很明显,本来地方老百姓还不一定懂什么叫华夷之辨,现在一听这个演讲,都明白了。本来雍正的那些八卦新闻,什么谋父逼母等光辉事迹也只是小范围传播,但经过雍正这一神公关,顿时街头巷尾人皆知之。
而且这本书还远销国外,畅销东亚,东亚诸邻都知道了雍正的那些事儿。
可见,雍正要是活到现在,绝对是一个理工男,喜欢搞论述性工作,而且有些萌蠢。从他的批文,什么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可以知道,此人是个超级直男。但从他诛杀年羹尧上看,又是一个超级腹黑男。不知道这两点是怎么汇集于一身的。
到了雍正去世,乾隆当皇帝,乾隆可不傻,他比谁都精,可能在当储君时,就知道他爹编的这个《大义迷觉录》不靠谱了,但这个东西是他爹当皇帝的纲领性文件,他不好反驳,等他自己当皇帝可以做主时,马上下令,把曾静这王八蛋抓到北京,给我剐了。让你当典型,四处演讲,搞得真像迷醉的迷途大叔一样。另外,这个《大义迷觉录》全部禁毁。
可是,雍正的故事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后世清宫剧的主要来源之一。
历史上雍正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
你去过紫禁城城吧!那么高的深宫禁院,侍卫保护和禁卫军巡查,可能连一支蝇子也难逃一劫,更何况野史杜传的吕四娘杀头之事。雍正皇帝是大清帝国入主中原的第三位皇帝,生于I678年,~~~~卒于1735年,他一生勤于王事为亲王时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继位后更加勤政爱民,无私奉献,做为一国之君,常常鸡未叫以起,更以沉未睡,过早透支了生命,由于国体中八王心存不良忌欲着皇位,更令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令他心神不宁过早体哀,身为帝王有贪恋丹💊和鹿血强精术,加上与众贵妃们雨露均沾,因而过早的耗费了精力,死于丹💊中毒惑是心脑血管之病。吕四娘更本无那种机会,汉人也不能选秀女,宫中禁畏分明,有层层的太监值守,怎会如此。
历史上雍正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雍正不容易!在位十三年里,一直饱受篡位谣言的困扰,但他顶住压力,兴利除弊,勤奋工作,承上启下,为康乾盛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他死后,死因也有着众多的谣传与推测,被吕四娘砍去脑袋而死就是其中之一。
吕四娘刺杀雍正传说由来已久:这缘于雍正六年发生的“曾静案”。湖南有个叫曾静的读书人,要他的学生张熙给川陕总督岳钟琪写信,劝他起兵造反以恢复汉族统治。却被岳钟琪告发,曾、张二人遭捕。 审讯中,曾静坦白:自己的反清思想,缘于已死去四十多年的吕留良的遗作。这事上达天听后,雍正认为吕留良的著作不利满清统治。而曾、张师生二人只是误信了异端邪说,但认罪态度较好,予以释放。而吕留良的家人及门生等,或被斩首或被充军,吕留良及其长子虽已死,也遭开棺戮尸。吕氏一门妇幼全数被押往关外给“披甲人”当奴隶。 致此,此案已处理完毕。
但雍正去世后,市井坊间开始流传吕四娘刺杀雍正的事。说“曾静案”中,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当时因为走亲戚逃过一劫。知道家庭变故后,发誓要杀雍正报仇。于是拜名师学剑术,练得一身好武艺后,创造机会被选入宫中为婢,伺机将雍正杀死并割去了头颅。此说似乎有一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雍正经历了残酷的九子夺嫡事件后,警惕性非常高,圆明园戒备森严不说。身边大内高手高手如云,单凭吕四娘一个女子,怎么能砍下雍正的脑袋,再从容地离去?
我认为:吕四娘刺杀说,与下面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1.张云青被捕案。雍正七年,发生了张云清被捕案。此案供词中🈶甘凤池、周寻、吕四娘、陆同庵等人名。当时,民间将包括这四人在内的八位“风云人物”称为“江南八侠”。显而易见地,杜撰高手把八侠中的呼风唤雨的吕四娘,用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替换了。这样,吕留良孙女就摇身一变,成为武功高强、行侠仗义的高人义士了,制造刺杀行为就有了可能。但,八侠中的吕四娘在雍正七年时就声名鹊起了。而“曾静案”发生在雍正六年,纵使吕留良的孙女躲过了灭顶之灾,一年后也只能在疲于奔命的逃亡状态,根本不会有精湛的武艺和胆量完成刺杀皇帝的行为。
2.嘉庆遇刺案。杜撰者移花接木,把嘉庆遇刺案生拉硬拽到雍正头上。众所周知, 雍正的孙子嘉庆皇帝曾在圆明园外遇刺。受这一事件启发,好事者极有可能将这事转嫁到雍正的死因上,以发泄对雍正的仇恨。
关于雍正的死,由于官方记载不详实,才被人利用,编造出吕四娘刺杀雍正并割去头颅的说法。目的是迎合汉族正统,发泄对满清的不满情绪。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懂得,在血雨腥风中当了十多年皇帝的雍正对自己的安保是非常重视的。他包括自己兄弟在内的政敌,随便拉一个出来,力量甩吕四娘好几条街,但都对他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个被杀了所有亲人的弱女子存活下去就是大问题,要实现报复皇帝的行为容易?
历史上雍正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
雍正为人阴狠苛刻,杀了不少人,以至突然的暴毙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各种传闻甚嚣尘上,真伪难辨。雍正是不是像传说中所讲,被吕四娘刺杀,也是众说纷纭,至于有尸无头的说法,在没有打开雍正陵地宫之前,还真无法确定,所以传说是否是事实,人们也只能依据史料自行判定。
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雍正皇帝在兄弟们争夺皇位的激烈竞争中,渔翁得利,笑到了最后,但相比于他究竟是如何登上皇位的?雍正突然暴亡的真正原因,同样让人们摸不着头脑,就是史学家们也对此大伤脑筋。
专家们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对雍正的死因下定论,从史料来说,雍正之死是突然暴毙,但死于横祸的说法在大清灭亡之后,却也成为人尽皆知的“事实”,从而使雍正死因也成了一桩历史谜案。
真的是病死的吗?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在圆明园寝宫,58岁的雍正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而就在前几天他还去祭奠父陵,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他先有预感。
在之前的二十一日,雍正就感觉身体不舒服,但还是照常办公,并且还接见了几位级别不高的官员,说明他病的还不是太严重。但二十二日,病情突然加剧,已不能起床了,甚至到了晚上,他已经预感大事不妙,所以紧急召见弘历(乾隆)和几位重臣。
等大家到来后,知道了皇帝已经病危,在殿外等候不久之后,太医出来报告皇上已驾崩。措手不及之下,众人连夜护送遗体回紫禁城,张廷玉和鄂尔泰没有马骑,甚至只能骑着运煤的骡子往回赶路。
真的是被吕四娘砍掉脑袋吗?对于雍正横死的说法,流传最广的是被吕四娘刺杀,砍掉脑袋而亡。吕四娘是被雍正残害的大儒吕留良的女儿或孙女,她为报父祖之仇,躲过官府搜捕,拜高僧甘凤池为师,苦练武艺,并终于练就了一身过人的功夫。
后来吕四娘飞檐走壁潜入宫中,砍下雍正的脑袋,报仇血恨,而惊魂未定的王公大臣只好谎称皇帝病亡,掩人耳目。因此有雍正死后后尸首不全,有尸无头的说法,但是否属实,不打开他的棺木,谁也不知道真伪。
但也有史学家做过专门考证,他们认为吕留良后代受官府缉拿,严查不漏,如果确有吕四娘其人,绝不会逃掉。要按照这种说法,吕四娘刺杀雍正就是子虚乌有的传说了。
还有雍正是服丹药中毒死亡之说,在雍正死亡的第三天,新君乾隆皇帝下令将宫中的一帮道士驱逐出去,并下旨“如他们在外继续招摇惑众,就立即正法,绝不宽贷”,这看出乾隆虽然不便将他们处死,但也表现出了对他们的切齿之恨。
流言传说是否属实?有些传闻,是无法最终验证的,而正史中所记载的宫中之事,也一直讳莫如深,有些事情不可能留下史料,所记载的东西也未必都是事实。
相反,流传于民间的这些传闻却也不一定都是无稽之谈,往往有时恰恰弥补了史料的缺失,但也绝不排除有很多传说是夹杂着人们的猜测和推理,甚至添加上一些人为需要的虚构成分。
所以有些事情就让人们自行判断吧,因为连史学家们都茫然无法定论的、或定论之后漏洞百出的问题,谁还能说得清楚明白呢?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历史上雍正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
可以肯定地说,“雍正被吕四娘砍去脑袋而死”,属于“小说家言”,或曰“说书者言”。
可是,何以会有这种说法?
第一,雍正暴亡,清廷官书又未载明去世详情。
第二,雍正严刑峻法,不仅反清人士恨他,被惩治之满汉官员亦有不少人恨他。
第三,宫闱秘史,历来为戏楼酒肆、茶余饭后关注度极高之素材。
第四,一些八卦出版物,对这一类故事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作用,比如《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称书中所讲“都是实录”。
具体到“雍正被吕四娘砍去脑袋而死”,原来好像还没有传说的这么具体。
1981年,有关部门曾发掘雍正泰陵地宫,最后因未能打开而放弃。
此后,社会上便出现了地宫打开成功,雍正棺椁中有尸身而无头的说法。
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了“雍正被吕四娘砍去脑袋而死”的说法。
这又属于“好事者言”了。
雍正被吕四娘,或其他吕氏后裔所杀,这种可能性基本为零。
首先,雍正朝处理吕留良案,快速、彻底,没留死角,而且官书记录详尽。
《清世宗实录》载,雍正颁旨处置吕家,除戮尸、斩首外,吕氏孙辈一律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其次,清廷始终严密监视吕家后裔活动,到乾隆朝,仍在按名册一一查对,皆不可自由活动。
此朝,吕氏遗胤有人开面铺、药铺,亦有行医、做工等等,但均不得离开所居齐齐哈尔一带的“隶水师营”。其中有人曾捐纳监生,希冀做官,被清官府发现后,立即发配黑龙江为奴。
再次,办理吕留良案的浙江总督李卫,本就以擅长缉捕捉拿人犯为特长,曾屡屡抓住极难抓之人和团伙,在他手里,跑掉吕四娘主仆三人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这里还有个“细节”很关键。李卫曾与吕家有过交往,还为其题过匾。吕案发后,雍正虽未只言片语责怪过李卫,但李卫内心极端恐惧是一定的。这种情况下,他绝无可能让吕家有人跑掉,更不可能跑了以后隐匿不报且拖延着不迅速抓回。
这还没说清宫内廷禁卫何等森严这一条。
杰出历史学家陈垣先生著有《记吕晚村子孙》一书;罗继祖先生写有《吕留良后人》;郑天挺先生亦在《清史简述》中有详尽考证。总之,雍正被吕四娘刺杀,这种可能性基本为零。
至于雍正究竟是因病而亡,比如中风;还是丹药中毒而亡,是另外的事情了,不遑论及。
所有死因中,死于刺客,最为荒诞不经。
多说几句。
清末柴小梵所著《梵天庐从录》中,记载了清代另一传说。
其云,雍正九年,宫女与太监吴守义、霍成于雍正睡熟之际,以绳缢之,气将绝。后被太医张某用药而治愈。
此传说,亦为子虚乌有。
其所本,应该是嘉靖二十ー年(1542),明世宗在被宫婢杨金英等绳缢未死,太医许绅用药而康复。
雍正、嘉靖,庙号皆为“世宗”,大约有人就“移花接木”,把发生于明世宗身上的事情,安到了清世宗身上。
再进一步“演义”,就成了“雍正被吕四娘所刺杀”。
雍正的孙子嘉庆,从圆明园回宫途中,曾有旗人陈德欲谋行刺,但未及近前,早已被拿下。可知刺杀清帝之不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