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位姓司马的名人,司马迁、司马懿和司马光,他们是什么关系?

这个还真不好说,三人都姓司马。按照中国姓氏一脉相承的传统,有共同祖先也说不一定。但是这个时间跨度实在太大了,司马迁西汉初年生人,司马懿东汉末年生人,司马光更是北宋时代的人了。随便哪一个都差了几百年。特别是司马迁还受过腐刑,这就好比是在问李莲英和李小龙是什么关系。

当然了,追本溯源,咱们还是要把可能性比较大的列一下。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司马这个姓氏。中国人的姓氏有很多,来源也比较广泛。有因国称姓的,比如春秋时期,陈国的有称陈姓,宋国的有称宋姓;还有因爵位称姓的,比如王、侯等等。而像司马、司徒、司空这几个姓氏,都是官职名称。早在殷商时期,司马这个官职就存在了,而且级别不低。其当时与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地位仅此于三公。所以司马是以官职称姓。

这说明司马家祖上一定很可能做过相应的职位,也算是名门之后了!

不过传到司马迁这里来,可就没那么风光了。虽然当时有着大司马这样的军队首脑级别官员,但跟司马迁他们家没关系。他们一家连者几代都是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

那么司马迁和司马懿是否有关系呢?

个人认为应该没多大关系,按照史书记载,司马迁出身低微,其祖上只是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家庭。其祖上有个叫司马错的,乃是秦国名将,此外乏善可成。而司马懿他们家可不一样了,其乃是妥妥的河内司马氏正统传承,其先祖乃是高阳之子重黎,即咱们常说的火神祝融。周宣王时期,先祖程伯休父因功得赐司马为族姓。

最能体现两者没有关系的是司马懿的十二世祖司马卬,其当年随项羽灭秦,受封为殷王,其乃是与司马迁祖父同时代的人,二者并没有关系。当然了,如果往前追述个几百上千年,那估计还是有点关系,毕竟司马迁曾自己说过,他的最早先祖是颛顼时代的重黎。也就是和司马懿有着同一祖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重黎的后人逐渐分散到了卫国、赵国、秦国。慢慢的,司马氏大家族,就这样分化出了三个支系。司马迁是秦国一脉,司马懿则是赵国一脉。

但值得一提的是,司马迁当年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而再次之前,他是已经有了儿子,分别是长子司马临和次子司马观。而这两人因为父亲犯了罪,后面就改姓了,分别改姓“冯“和改姓“同”。所以要找司马迁的后人,不应该在姓司马的里面去找,而是应该去找姓姓“冯“和姓“同”的,特别同姓,由于人口数量较少,其血统的纯正性估计更大。

而司马懿和司马光之间,关系就比较紧密一点。话说司马懿有一个弟弟,名叫司马孚,西晋建立后被封安平献王。据司马光父亲司马池称,他们便是这司马孚的后代。具体真假,那就见仁见智了。

所以,三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能说是同姓。不过话说回来,这其中相隔时间最远,关系应该最为淡薄的司马迁和司马光,倒是有几分缘分。司马迁写了《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其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虽然不是第一部(第一步是《春秋》),但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同样成就非凡。

历史学界常常把两部巨著放在一起比较,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而司马迁和司马光两人更是有着“史学两司马”的美誉。

历史上三位姓司马的名人,司马迁、司马懿和司马光,他们是什么关系?

先说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淡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据考证他与司马懿和司马光没有血缘关系。

司马懿,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家庭,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此人足智多谋,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其子司马昭称帝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敬仰。

司马光的祖先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浮,司马浮是西晋王朝奠基人司马懿的弟弟。按照族谱司马懿和司马光是同族,往上追溯有血缘关系。至于从司马浮到司马光传了多少辈有待历史学家祥察,咱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追溯。

历史上三位姓司马的名人,司马迁、司马懿和司马光,他们是什么关系?

谢谢邀请。

这三位可能是司马家最有名的三位了,也是成就最大三位了,如果说到他们的关系,首先三个人都复姓司马(等于没说),其次是司马光和司马迁都是史学大家,司马光和司马懿都是正直家,还有一点就是三个人都挺能忍,这个一会儿详细说。

从成名早晚来说,司马光少时有名,司马光砸缸时还是孩童。而司马懿则是成名较晚,属于大器晚成。诸葛亮成名时,他还默默无闻。司马迁则因为写作史记得以名传千古。

说说三个人能忍。司马懿能忍是出了名的,曹操征召他,他感觉时机不到,装病不出,曹操不信,派人去查看,刺客拿刀去诗探,他居然面不改色继续装。诸葛亮北伐为了逼他出战,送妇女衣服给他,他哈哈一乐,说孔明拿我当女人,厚待使者。而部下羞愤不已。他和魏国大将军曹爽争权,为了使敌手放松戒备,装病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让派去探听虚实的人甚至认为他将不久于人世,而司马懿出其不意发动高平陵之变(魏明帝曹睿陵墓),消灭了曹爽一党,掌控了曹魏大权,为晋朝代魏奠定了基础。

司马迁命运多舛,因为写史记这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坚持秉笔直书,得罪了汉武帝刘彻,被处以宫刑,给身心都带来巨大损害,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之所以没有选择一死了之,就是为了“”成一家之言”,不容易啊。

相比前面两位,司马光可能没有经历那么多起伏,但是他为了编纂《资治通鉴》这一皇皇巨著,历经十九年,耗尽了心力,夏天天热,为了编书,在自家院子里挖一个大坑,他躲在坑里挥汗如雨校对书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