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事,只是后世的想象,阿房宫只是秦始皇一直未尽的梦想,真?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当初多少学子栽在了杜牧这篇《阿房宫赋》上,反正我当年是没背下来的。

阿房宫作为秦朝历史中记载的第一宫殿,在人们的印象中它是辉煌奢华的。但是后来传闻说项羽把他烧了,那么这件事到底是真的吗?

经过后期的考古工作来分析,项羽烧毁这个宫殿的说法是不存在的。

按照当时杜牧的文章分析,这个宫殿的规模足足有方圆三百多里,其中各种宫殿建筑完美的搭配在一起,中国古时的所有建筑艺术也都在阿房宫来了一个集中对话。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他在形容这个宫殿的宏大程度时用过这样一句话,一天之中的同一时刻,如果你处于宫殿的不同区域,那么你感受到的气候条件也不一样。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更夸张一点的说,宫殿的东头是夏天,那么西头就是冬天,所以诗人的这种手法完全是出于想象,他只是为了衬托出秦朝鼎盛时期的面貌罢了。因为按照时间推算,这个宫殿根本就完工不了,更不用说有如此恢宏的气魄了。

根据记载,始皇下令修建宫殿的时间是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而秦灭亡时间为公元前二百零七年,这中间最多只有六年的时间可以进行修建工作。

我们对比着故宫来看,从明朝开始修建到完全竣工,这个工程一共用了十四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

而且对比了二者的规模我们会发现,阿房宫是比故宫大很多的,况且明朝时期无论是建筑技艺还是建筑设备,都应该比秦时先进太多,用六年时间拿下这个超级工程,显然是不怎么现实的。

其次,就算是这个宫殿建成了,后期的考古学家也应该能找到它被焚毁的痕迹。要知道如此一个大规模宫殿,完全烧毁是一定会在地下留下灰烬层的

传言说这场火整整烧了三个月,产生的灰烬足以让地表抬高几厘米。可是在后期的考古工作中,研究者们在宫殿旧址每一平方米的地方都打上了四个孔洞,这样的勘探密度已经非常细化了,可是在这些范围内均没有发现任何被火烧的痕迹。

但是在考古过程中也不是没有发现,旧址的地下埋着很多秦汉时期的瓦砾,这就说明始皇当时确实是准备修建宫殿的,不过这个宫殿最终没有完成。

等到了汉朝时期,当时的君主又想重新完成修建,不过最后也因为各种原因没把工程完成。

所以这个被诗人吹上天的皇宫,本质上并没有在历史上真正出现过。

那么既然事情是这个模样,项羽又怎么无缘无故的背上黑锅了呢?

其实这个原因也很简单,楚兵在进入了咸阳以后,根据项羽的意思是要把所有带着秦朝印记的东西都烧毁的。所以整个咸阳倒是被烧坏了不少,而且当时的秦王宫也被楚兵一把火灭掉了。

再加上霸王本身其他的暴劣行为,当时的民众是有意识要把他的形象给摸黑的,所以这个“黑锅”无论如何也要给项羽背上。以至于后来的人们提起这个宫殿的时候就会感到惋惜,紧接着就会抱怨几句项羽,人家霸王可真是有委屈都说不出啊。

所以了解了事情的真实情况以后,我们还是要还项羽一个清白,虽然他本身做了很多残暴的事情,但没影子的罪名还是不要扣给他了,毕竟他可是大多数人心中的英雄。

有人说,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事,只是后世的想象,阿房宫只是秦始皇一直未尽的梦想,真?

是的,因为阿房宫没有建成,楚霸王烧阿房宫只是《阿房宫赋》辞赋的一个渲染,项羽烧的是咸阳宫室。

且听我细细道来!

始皇帝自感武功赫赫,天下无事,又起了大修宫殿的心思,“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上林苑中。”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龙首原西侧发数十万刑徒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即我们熟知的阿房宫。

阿房宫殿规划十分庞大,所需材料也多而繁,北山的石料,楚蜀的木材,无一不需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运输,等到了秦始皇三十七年,只建成了阿房宫的外城,和前殿地基。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东巡途中驾崩,九月葬于骊山。继位的秦二世胡亥暂停了阿旁宫工程,令所有刑徒都调往骊山陵填土。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秦二世为完成先帝的意愿,继续修筑阿房宫。到了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胡亥被赵高所杀,不久秦朝灭亡,阿房宫自然也不可能再继续营建。至于千年来盛传的火烧阿房宫事件,也自然不可能发生,毕竟一处连前殿都没完工的建筑,项羽哪有烧它的必要。

而造成这千古的误解还是源自于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此赋音节紧凑,气势不凡,可谓是千古名篇,但秦距唐已有千年,杜牧对秦时宫室形制多源自想象,更何况这篇辞赋是借古讽今,劝谏今上所做,这点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已经说明:“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所以杜牧只是拿并未修成的阿房宫做比喻,阿房宫的宏大壮丽实际是以咸阳宫为原型,只是用来来规劝唐敬宗,至于是否符合史实其实并不重要。

可楚霸王虽然没有火烧阿房宫,但焚毁了咸阳宫,却也不算冤枉了他。《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阿房宫经历两千多年,到如今被考古人员以科学手段发掘表明,阿房宫只建成了其中的前殿地基及其附属建筑的外垣,可即使这样,阿房宫未完成的庞大前殿也是历代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有人说,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事,只是后世的想象,阿房宫只是秦始皇一直未尽的梦想,真?

是真的。现在考古已经证实阿房宫没有被烧的痕迹,而且在昙花一现的秦朝阿房宫也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成了历史上最大的烂尾工程!

秦末历史上有名的进咸阳比赛,项羽是实行了老三样烧、杀、抢三光政策的,可架不住阿房宫当时还只是个零!它从公元前212年开始修建,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只是断断续续的修了五年,只是有了一个前殿。秦亡后更无人修起。

唐朝诗人杜牧曾写《阿房宫赋》,寓意讥讽唐朝统治者大兴土木,不体恤百姓,劳民伤财。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后来,杜牧也自己证实,他是想象创作的。只是为了表示对当时皇帝的不满。

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如果阿房宫在项羽放火之前已经建成,怎么没有开业记录,怎么没有使用记录,难道这天下第一宫,就是拿来烧的!

现在的阿房宫遗址已经得到了国家的大力保护。希望阿房宫遗址能给我们带来秦朝更多的秘密,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