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后,为何匈奴没有乘虚南下?

没办法,实力他不允许啊,当年秦始皇北击匈奴那一下可打得不轻。

而这就不得不提一提蒙恬蒙将军了,也就是易小川他哥,秦始皇北击匈奴的主将。

当初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便着手解决匈奴问题,他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上主动进攻匈奴。这秦军战力还真不是盖的,蒙恬率军一举击溃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匈奴不服又来挑衅,结果又被蒙恬击败,至此匈奴彻底福气,开始向北迁徙。这便是历史书上说的匈奴单于“头曼不胜秦”,被迫“北徙”十余年。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

楚汉之争时,匈奴实在是还没缓过劲来,同时又面临着周边国家东胡和月氏国的威胁,只是尽管有这个想法,也是不可行的。于是匈奴在楚汉争霸之际先后击败了强悍的东胡和月氏国,这才有了汉武帝时期张骞远走西域,寻找月氏国结盟,一同对付匈奴。所以当匈奴彻底陈霸草原,有能力来打中原的主意时,刘邦也已经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当然了,匈奴在楚汉争霸之时也不是一点事情没做,它还是稍微动了些手脚的,比如它在这个时期趁火打劫重新占领了河套地区,但是也就到此,并没有率军南下。

讲到这里我们不如讲讲一个与此类似的历史时期——东汉末年。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董卓入京, 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大乱,为何没有一个北方游牧民族趁乱入侵中原呢?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黄巾起义期间,幽州公孙瓒威震北方的鲜卑;凉州有董卓震慑其他的游牧民族;至于曹魏建立后,强大的军事实力使得这些北方游牧民族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了。曹操统一北方后,重创乌桓,多次击败匈奴后,一时威震南匈奴。

其实总而言之,就是各方势力相互牵制,加之自己本身的国力不足以来发动一场大战。毕竟一场战争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每个国家,每种势力,都是想要从战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如果自己都不确定发动这场战争是否胜算的概率大,那又有谁会去做这种赔本买卖呢,弄不好没有得到更多的领土,转头发现自己的老家都被掀了。

匈奴之所以没在中原乱世之时趁虚而入反而实在西汉王朝建立后成为心腹大患,乃是因为它当时的实力正好成长到了那个地步。所以,看待历史不能瞎比较,不同时期其面临的环境和自身情况都是不同的,匈奴也有强弱期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