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时,横扫欧亚大陆,打遍世界无敌手的蒙古铁骑为什么不行了?

感谢邀请!

因为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时所面对的蒙古铁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支横扫欧亚大陆,打遍世界无敌手的蒙古铁骑了。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后代们之所以能够先后灭掉金朝、宋朝,一路西征,横扫欧亚,建立横跨亚欧的蒙古大帝国。其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拥有一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队,蒙古骑兵。

由于草原的环境所致,身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在战斗方面就极具天赋,他们算是长在马背上的男人,他们组成的蒙古骑兵更是十分的强悍。

但是,朱元璋推翻元朝时,昔日英勇无敌的蒙古骑兵早已经不复存在。蒙古人坐了天下后,来到中原,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根本想不到中原的生活竟然可以如此的安逸。所以他们就开始享乐,放下传统,慢慢的被汉文化同化。特别是在蒙古的等级制度下,蒙古人高高在上,享受的是贵族的待遇,长久的奢靡生活,早已经将其曾经的英勇给腐蚀得一干二净。

这就如同清朝得八旗兵一样,当初未入关之前,战力极强。但入关之后成了成了高高在上旗人,踩在汉人头上作威作福,长久得安逸,视其战斗力急速下降。当时面对吴三桂的云南边军,八旗兵根本不堪一击,节节败退。如若不是绿营战斗力尚存,或许康熙就得回东北了。

当然,此时最初起义军的实力还不足以和吴三桂相提并论,毕竟瘦死骆驼比马大,元朝军队在察罕帖木儿的统帅下,依然占据上风。可是,元朝的统治阶级和蒙古骑兵一样,已经腐朽不堪,其内部早已经四分五裂。

首先,明末战争中,漠北的诸王诺颜们,基本是作壁上观的,这就使得元廷北迁以后继续保持强大的实力。

而后元朝两大主力察罕帖木儿和博罗帖木尔在山西河南一带大打出手,随后元朝陷入了长久的内战之中。这给了朱元璋以成长的机会,在元朝打光了精锐之后,朱元璋已经羽翼丰满,开始了北伐。其北伐所面对的元军主力已经不再是蒙古骑兵,而是王保保所统领的北方地主豪强武装,这群乌合之众,显然不是明军的对手。

事实上,当时的明军已经拥有着强悍的战力,包括强大的骑兵,蒙古大汗窝阔台登基后,就小范围的在南方开辟牧场,蒙古帝国以及后来的元朝,都不断在中原以及南方推广牧场。所以,朱元璋的时候,南方的牧场很多,好马很多。当时南方最大的养马场是淮西养马场,这个养马场就控制在朱元璋的起义军手里,为起义军提供了大量的良马。

良好的马匹配上智勇超群的统将,再加上一批打仗不要命的农民,这样的骑兵,自然强悍。这也是为何日后徐达能够出塞对蒙古骑兵继续取胜的最大倚仗。

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时,横扫欧亚大陆,打遍世界无敌手的蒙古铁骑为什么不行了?

战争最终的胜负,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决策者的战略决策方面的天赋,战术应用方面的才能。二是军队的素质和数量。

蒙古汗国的崛起,主要依靠的是成吉思汗个人的战略领悟方面的天赋,和战术应用与执行方面的才华。至于说蒙古骑兵的优秀素质,那倒是次要的。能打仗军队自古都不缺,而战争天才却可遇不可求。这就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成吉思汗凭借卓越的个人才能,加上天时丶地利丶人和的配合,建立了强大的草原帝国,他的子孙辈追随他南征北战,受到了良好的战争熏陶,也成在战略方面颇具才能的人才,所以能延续他的功业,最终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草原帝国。

随着大业已成,家业丰厚,元朝的决策者再也不用凭借个人才能去获取富贵。不过几代人,蒙元统治阶层就不再具备杰出的战略决策能力了,而蒙元贵族鄙视文化,不屑于读书和学习,所以智商不如汉人,能力不如祖先,哪有不灭亡的道理。

反观汉人,自古深谙兵法,精于武术、精于机关制造。汉人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学识、智慧远胜于蒙元统治者。

汉人亡于迂腐,亡于内耗。自从汉人被蒙元打败亡国后,汉人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持,也失去了仁爱和善良。心中充满了仇恨,手段变得凶残。当时的汉人变成了凶猛的战士,比蒙元人聪明,比蒙元凶悍,比蒙元战力强大得多。

当洪武帝朱元璋成了汉人共主时,汉人的战力得到了整合,很快就击溃了元朝,而且象蒙古汗国一样,大肆杀降,而且是采取灭绝式的屠杀。如果说当年蒙古汗国打仗是为了财富,元未汉人打仗仅是为了杀人报仇。如此一来,蒙元王朝战力快速丧失,最终退回草原,一蹶不振。

这大概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历史版本。

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时,横扫欧亚大陆,打遍世界无敌手的蒙古铁骑为什么不行了?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他子孙创造了一个奇迹,以数十万骑兵,征服了亚欧大陆绝大多数的国家。

  向南发展,统一中国。向西发展,第一次西征,征服中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俄罗斯;第二次西征,征服俄罗斯、波兰、德国、匈牙利,兵锋直抵多瑙河畔;第三次西征,拿下巴格达、大马士革,要不是蒙哥汗突然死亡,西征主帅旭烈兀急于回师,蒙古铁骑很可能直抵埃及,完成扫平西亚、北非的既定目标。

  这样的战绩,前无古人,亚历山大大帝比不上,后无来者,拿破仑、希特勒也比不上。

  令人疑惑的是,曾经这么强悍的蒙古铁骑,到了元末农民起义的时候,却被朱元璋吊打。这是为什么呢?

  总结一下,原因大概有这么几条:

  第一,政治黑暗。成长在黑暗政治肌体之上的任何军队,都不可能有很强的战斗力。一个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的政府,绝不可能培养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古今中外都是这样,蒙古铁骑也不例外。

  第二,元军忙于内斗。王保保这个人就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女主角赵敏的哥哥。自幼跟着他的舅舅、养父察罕帖木儿,学了很多的真本事,是很有才干的,连朱元璋都称赞他是“天下奇男子”。可惜的是,他的毕生精力,大半用在了内讧上。

  察罕帖木儿被刺杀后,王保保独自领兵,和其他元军一起平定中原。这个时候,朱元璋、陈友谅正在南方大战。如果王保保抓住这一战机,大举南下,朱元璋、陈友谅都将很难生存下来。可惜的是,王保保没有这么做,他卷进了与孛罗帖木儿无休止的内斗中,失去了荡平义军最好的时机。

  后来,孛罗帖木儿被杀,王保保终于获得了“河南王,调集天下兵马肃清江淮”的大权,但他放着朱元璋不打,却与元朝内部的李思齐、张良弼等人大打出手。正当他们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徐达、常遇春率领的北伐大军挺进中原,元朝土崩瓦解也就成了必然。

  元朝末年,有太多像王保保、孛罗帖木儿这样的喜欢内斗的将领,这是他们打不过起义军的重要原因。

  第三,明军有着强悍的骑兵。蒙古骑兵曾经天下第一,明军又怎么样?

  如果要有强悍的骑兵,首先得有好马。南方本无好马,所谓北人骑马,南人乘船。但在元朝的时候,这一局面发生了变化。蒙古大汗窝阔台登基后,有人建议将中原的土地全部变成牧场,这一建议被耶律楚材否决。虽然被否决,这一建议却在小范围内施行。蒙古帝国,以及后来的元朝,都不断在中原以及南方推广牧场。所以,朱元璋的时候,南方的牧场很多,好马很多。当时南方最大的养马场是淮西养马场,这个养马场就控制在起义军的手里,为起义军提供了大量的良马。

  有了好马,又有智勇超群的将领(徐达、常遇春等),再加上一批打仗不要命的农民,这样的骑兵,自然可以分秒灭掉元军骑兵了。于是乎,朱元璋统一全国也就势在必然了。

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时,横扫欧亚大陆,打遍世界无敌手的蒙古铁骑为什么不行了?

人心散了,队伍自然不好带。金末,清末也都一样。核心力量就那三五万人,创业时能如磁铁一般吸纳十万数十万大军冲荡一切。经过几十几百年利益纠葛,基本就失去磁性变成孤家寡人了。

看着可汗被追得跟兔子似的,也是诺颜们人生最大的快乐。其实明末战争中,漠北的诸王诺颜们,基本是做壁上观的,这就使得元廷北迁以后,继续保持强大的实力。元蒙那种大分封的模式下,虽然不利于创造集全力于一役保卫帝国的壮举,但也不会产生因一役而输掉全盘的惨剧。

元朝灭亡首先是,自己作死,本来,元朝统帅,察罕帖木儿能力特别突出,特别能打,一出手就屡战屡胜,连续消灭百万起义军,就连刘福通都死了,创造了几乎百战百胜的奇迹。随后就要打朱元璋了,朱元璋也只能主动派人示好,不敢得罪察罕帖木儿。

但是在1360年,元朝自己开始内战了,察罕帖木儿和博罗帖木尔,元朝两大主力在山西河南一带大打出手。察罕帖木儿是个汉化的色目人,后来的王保保就是他的养子。最后,察罕帖木儿在1362年突然遇刺身亡了。朱元璋听到察罕帖木尔的死信,不由得跳起来大喊:“天下无人矣!”

随后,博罗帖木儿开始与扩廓帖木儿陷入到了对元朝宫廷的争夺。最后就是在1364年,双方在大都,山西爆发了决战,最后,1365年,博罗帖木儿战败被杀。

这还没完,从1366年开始,元朝再次进入新一轮内战,扩廓帖木儿开始与脱列伯,李思齐,思道等人大打出手。“相持一年,前后百战,胜负未决”。到1367年,元朝皇帝直接下令皇太子总领天下兵马,削扩廓帖木儿太傅、左丞相等官职,这下内战更加激烈了。

1368年,元朝皇帝下令所有部队一起攻打不听话的廓帖木儿。就在元朝自己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1368年,朱元璋称帝,出动大军北伐。当年7月,元朝内战结束,开始集中力量对付朱元璋。可是此时,元朝基本上已经大势已去。

这也是朱元璋广积粮,缓称王政策可以执行下去的基础。等着元朝朝廷内部自己和自己打的,两败俱伤就行了。这一点,洪秀全却是无法学习效仿的,所处环境不同。

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时,横扫欧亚大陆,打遍世界无敌手的蒙古铁骑为什么不行了?

因为蒙古采用的治国制度不行。首先,把人口最多的汉族分为下等人,而汉族文化渊源流长,治国理政,离不开汉文化。蒙古统治者不按实际,却想把中原大地作为放牧的草原。而蒙古人也没有什么深厚的文化等原因,故失败。

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时,横扫欧亚大陆,打遍世界无敌手的蒙古铁骑为什么不行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蒙古铁骑为什么要横扫亚欧大陆?

就是为了抢地盘,抢奴隶!

当你的地盘已经很大了,而周围也没有什么强大的敌人,自己从一个士兵摇身一变为奴隶主,而以前的奴隶(如汉jain,卖国贼)变成了忠于自己的士兵,维护自己的统治。那时候会做什么呢?不用想了,那就是一一享受。享受多了就有内讧产生,各打各,自扫门前雪。

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也是如此。留在中原里面的蒙古人,被中原的花花世界给迷惑了。他们经历了六十多年的享受。已经没有当初进入中原时候的战斗力,为了享受生活自废武功!满清的“八旗子弟”也是一样,不过蒙古没有满清那么好的政策,会扶持绿营军,用汉人打汉人!

当农民起义的时候。蒙古人就好像待宰的羔羊。被屠杀,被驱赶。最后狼狈的逃回大草原。草原后,他们享受了中原的花花世界,现在自己分配又不均,内讧又产生了,又分裂了。其实,蒙古的黄金家族是自己玩死自己。

还有人说热兵器的功劳。我不否认热兵器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马克沁机枪没出现的时候,骑兵都是冷兵器时代的王者。只有到了以后机枪的出现以及大炮的改进。游牧民族才会能歌善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