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苏东坡诗词盖世可官场不顺,是不是会为人处世的人只能当官成不了真正的文学家?
许多人都会把文学才能和政治才能等同起来。这与中国两千多年来以文学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关系。但是,政治才能和文学才能是有很大不同的。对当官的人来说,能否当一个好官,更重要的是政治才能,而非文学才能。
文学才能在现实政治中,更多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政治家与文学家在人格特质上,是有很多不同的。其中一点是,政治家一般不会对人事的随意褒贬,要喜怒不形于颜色。因为当官不可能事事躬亲,必须要用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来完成各种不同的任务,所以,当官的第一要务是用人,同时也要能知道各类人的优点,包容他们的缺点,使之能够在工作中扬长避短。
而文学家不一样,文学家必须有真性情,必须要品评世事,褒贬人物。而评品世事,褒贬人物的结果,常常会在无意之中得罪人的。《道德经》中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说,话多的人,运气常常不好。杜甫说的“文章憎命达”,意思也差不多,文名满天下的人,大多官运不会亨通。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不仅仅是苏东坡一人而已。
苏东坡是当之无愧的大文豪。与一些空有文学才能而没政治才干的人相比,苏东坡不但文才出众,而且还有很强的政治才能。他在任地方官是体现做出的政绩就可以证明这一点。苏东坡一生倒霉,确实是与文名太盛,遭人忌妒有关。而苏东坡自己又常常自恃有才,口无遮拦,无意之间就把人得罪了。这种口无遮拦的性情,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就是不稳重,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说,就是体现童心童趣的真性情,正是文人的可爱之趣。
苏东坡因口无遮拦得罪人的事情有很多。这里举个例子。司马光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为其办理丧事。朝廷里的文武大臣要过府吊唁。按一般规矩,吊唁者灵前下拜,孝子要跪拜还礼。苏东坡去祭拜的时候,发现司马光的儿子没有还礼,便问其原因。回答说,是大儒程颐(字伊川)让他不必还礼的。原因是,孝子因丧父之痛,六神无主。无法严格按礼法实施,所以,可以不还礼。苏东坡听后,当场给程伊起了个外号:“鄙俚糟糠叔孙通”。让当时在场的程伊很没面子。在苏东坡来说,这只是一个小玩笑,无伤大雅。但程伊心里会不会不决,就很难说了。
因为苏东坡太聪明了,文人雅集之时,只要他在,别人就甭想出风头了。在文人群集的大宋朝廷里,遇到苏东坡,大约真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因为苏东坡名气太大了,太聪明了,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他说上一言半语就会天下传扬,甚至流传千古。比如他的朋友张先八十岁的时候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苏东坡做诗打趣:“鸳鸯被里成双日,一树梨花压海棠”。使得张先同学老牛吃嫩草的事迹千古流传。
陈季常本来是他的好朋友,大约看到人家两口子感情比较好,苏东坡又写诗打趣: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地心茫然。短短十来个字,就把陈季常同学立为千古怕老婆的典范。
我们今天读到苏东坡这些天才话语的时候,能感觉到他的可爱、可亲。可是当时和他生活在一起的这些朋友们,不知是该讨厌他还是喜欢他。
打趣朋友,可能没有太大问题,可是如果把朋友间的生活小事中的打趣,改为国家的政治事物,就有点危险了。苏东坡的乌台诗案,虽然有政敌和小人们忌妒的原因在内。但最主要的还是他自己的政治态度决定的。文人的真性情,让他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会掩盖自己的政治观点。因此,一辈子受打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但苏东坡是这样,许多一流的大文学家都有这个毛病。杜甫是这样,李白也是这样。写《滕王阁序》的王勃也是这样。这里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只有体现真性情的文学作品,才能打动人心。所以,一流的文学家,必是有真性情的人。文学是可以感情用事的,也必得感情用事。而政治是绝不能感情用事的。因此,处事圆滑,八面玲珑的人,肯定是成不了一流文学家的。
以上说的只是大体,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还有现代的毛泽东主席,他们都是一流大政治家,同时也是一流的文学家。
大文豪苏东坡诗词盖世可官场不顺,是不是会为人处世的人只能当官成不了真正的文学家?
苏东坡一代文豪,诗词盖世,文名满天下。可宦海几经沉浮,神宗年间王安石变法,写诗讥讽新政,被捕入狱,及乎丧命。
神宗死,司马光当政,又为新法言好,不应一概罢去,遭光不满外调杭州。硩宗绍圣元年,新党复出,横遭报复,被贬惠洲。
怎耐生性旷达,真性情中人。在文学上主张有为而作,“言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可以伐病“。提倡自然平易的文风,散文,诗词,书画均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只是不谙为官之道,新旧两党,两边都不靠,这也是仕途不顺的根本原因。可仕途失意,诗文兴。历史上去看,大都如此。
试看:李白,杜甫,四大名著之作者,那部著作是当官之人所作。有所得必有所失。只有历尽苦难,当有醒世之作!
大文豪苏东坡诗词盖世可官场不顺,是不是会为人处世的人只能当官成不了真正的文学家?
大文豪,苏轼,苏东坡,为蓬莱留下干古墨宝《海市诗》,蓬莱人为纪念苏东坡建:《苏公祠》万古祭祀!!!
大文豪苏东坡诗词盖世可官场不顺,是不是会为人处世的人只能当官成不了真正的文学家?
也不尽然。王安石也是唐守八大家之一,不是也当宰相了吗?欧阳修,范仲淹也是著名文人,也都是朝廷重臣,范好像也当过参知政事(副宰相)。当然如杜甫所言,"文章憎命达″,一些本有相当造诣的文人,身居高位以后,忙于趋炎附势,争权夺利,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也是事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