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到底哪个能排第一?

前几天看到一个也是关于四大名著的问题,问的是四大名著中,那一部文学价值最低?考虑来考虑去,也没有答案。当时就想,要是问题的是谁的文学价值最高。就好回答了。肯定是《红楼梦》,这应该是大多数有点文学欣赏能力者的共识。

四大名著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其中前三部是明代作品,《红楼梦》是清代作品。古典小说,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状态。这四部作品能同列四大名著,当然都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问那一部最差,这就好像问四个道德模范那个品质最差?叫人不知如何说起。问到哪个最好。就容易回答些。因为这四部作品中,很明显的分为两个档次。如果没有《红楼梦》,其它三部依然是最优秀的,可以傲视群雄的作品。但和《红楼梦》比一下,这三部作品的价值就稍稍差了些。

《三国演义》讲的是历史,眼光所及,是名主雄王,逐鹿天下。能把枯燥的历史讲的生动活泼,把历史人物塑造的性格鲜明。许多历史人物因为这本书被人们记住。它的文学价值当然极高。《水浒传》讲的是草莽英雄,江湖好汉,官逼民反的故事。水浒和三国有相似之处,都与历史相关。《三国》是庙堂眼光,而《水浒》是江湖视角。水浒塑造了各色各样的草莽英雄形象。一百单八将,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脾气,各在各的经历,各有各的故事。能把这么多的人物,写的性格各异,毫不雷同,非文学大家是做不到的。它的文学价值,更是不容忽视。《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作者用天马行空奇幻的想象,为我们呈献了一个变幻莫测,丰富多彩的神魔世界。它呈献给我们一种不同的艺术体验和阅读享受。

《红楼梦》是人情小说,也叫世情小说,它所写的,就是人的普通生活,虽然是贵族家庭生活,但所写皆是生活小事,既非政治,也非军事,既非庙常,也非江湖。作者的眼光就放在家庭生活上。可是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透过家庭生活,让我们既看到了庙常政治,看到江湖草莽,看到了多方面的现实众生相。

《红楼梦》总体的艺术风格是写实的。鲁迅说,“正因写实,反觉新鲜。自《红楼梦》出,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之前,小说的体裁大多具有传奇的色彩。也就是小说的描写的事情,大都是与普通人的生活有些不同,有些“奇”处,到明代,以《金瓶梅》的出现为标准,文人作家把他们的眼光投放到平凡的生活当中去。可是,这些小说大都具有明显的缺陷,具有自然主义的创作倾向。《红楼梦》的出现,把人情世情小说的创作,推向了巅峰。

平平无奇的生活,是最难写的。能把平常的东西,写的丰富多彩,必须有超人的思想,超人的眼光,超人的艺术手法,这几样缺一不可。有了超越的思想,才能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来,有了超人的眼光,才能从别人眼中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感动人的情节,有了超人的艺术手法,才能把这些现实的素材通剪裁加工,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

珍贵的艺术品,无论从哪一点入手,都能见出它的可贵,《红楼梦》就是这样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我们随便说几样吧?

小说艺术性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塑造人物。《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都与他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有关。曹操,诸葛亮,鲁智深,武松,林冲,宋江,孙悟空等等的形象能被人们记住并传颂,正是因为作者艺术上的成功。《红楼梦》人物塑造上,达到了前三部作品都没有达到的另一个高度。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塑造达到了类型化的高峰。什么是类型化?人物的性格都是有某种倾向性的。是可以归类的。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被称做“千古第一贤相”,也就是说,所谓的“贤相”,是要有个普遍认同的模式,诸葛亮身上,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只要做到了他那样,就是“贤相”。曹操是“千古第一奸雄”,他的性格是分两方面写的,一是“奸”,二是“雄”,奸雄的形象,就是他这个样子的。

《水浒传》是从人物的典型化类型化向个性化转变的代表。金圣叹说,一人有一人的性格,一人有一人的声口,一百单八将各不相同,就是写出了每人人的个性。但水浒人物身上,还是有类型化的特点的。

《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度。也就是说,她里边的人物,每个人都是他自己,都不可能和别人相同。都是青春女性,金陵十二钗的个性是决不相同的,同样是贵族小姐,宝钗和黛玉不一样,同是贾府的姐妹,元迎探惜的性格也决不相同,同是贵妇人,王夫人和邢夫人不一样,与薛姨妈也不一样。作者除了写出了人与人的不同之外,又写出了相似,比如公认的“袭为钗副,晴有林风”,袭人的性格与宝钗有相同之处,可是你绝不会把二人弄混,晴雯有黛玉的风格,但又决不相同。

作者除了写出了不同人物个体之间的差异外,还写出了同一人物的不同性格,写出了人物的丰富性和立体感。这一点,是三国和水浒都没有达到的。《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性格也是多面的,一方面是奸,一方面是雄,如果把两方面合成一个“奸雄”,曹操的性格就相对单一了。可是《红楼梦》不一样,我们举个简单的丫环袭人,就可以来体会一下。这个人物“红迷”的评价分两派,一派认为她忠诚贤惠,是不可多得的可以结婚的对象,一派认为她心机长舌,专会害人排挤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都不是作者给出的答案,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得出的结论。而这些结论也都不是定评,也都是有争论的。这种现象恰恰说明了《红楼梦》作者的伟大,他能把人物写活了。现实中的人不就是这样吗?同样的人,同样的事,站在不同角度上,就会做出不同的评价。现实中的人物,也是永远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好”或“坏”就能概括的。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很高,思想成就同样很高,本来想谈谈作者对女性的尊重,以及他高于流俗,至今仍不过时的爱情观念。限于回答问题,没必要长篇大论,也就提提算了。

总之,在四大名著中,确实可以找出一个最好的,最有价值的。这就是《红楼梦》,其它三部,不分彼此,各有优劣,各有特点,可并列第二。

四大名著,到底哪个能排第一?

中国有经典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四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要想读懂更难,三国演义以《争》为主,西游记以《悟》为主,水浒传以《義》为主,红楼梦以《情》为主。

《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红楼梦》是一部大书。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红楼梦》是言情小说,它言男女之情,以言情而至伟大,必须有一个条件:起于言情,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

通常的言情之作常常易于流于浅薄,而伟大的言情则有一个不言情的底子,这样才能衬出情的深度。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在结构的伟大上。在如此精妙的布局和秩序下,这等空间、这群人物中,看似庞杂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事无巨细,分明清晰的娓娓道来。

四大名著,到底哪个能排第一?

四大名著没有排名先后一说,如果非要排名,只能以个人爱好,以及它们自身的文学价值而论。

第一,《红楼梦》,《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是最高的,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排名第一毋庸置疑。

第二,《三国演义》,三国故事年代不长,然而却英雄辈出,作者以七分史实,三分演义的写法,把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描写的恢宏气魄,人物性格刻画丰富细腻,可以说是长篇历史小说的鼻祖,以至于有人把它当做了历史,可见三国演义的创作是非常成功的。

第三,《水浒传》,水浒里的人物塑造描写也是比较生动的,它反映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现实。

第四,《西游记》,西游记老幼皆宜,深受普通大众所喜爱,它写出了敢于反抗强权的斗争精神。由于它更多的像是一本童话书,因此排在最后。

四大名著,到底哪个能排第一?

记得读高中时教材曾对四大名著的排序有个标准答案:《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个人对四大名著的喜好也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小时候喜欢看《西游记》,想当个大闹天宫、除妖伏魔的齐天大圣;初中开始爱上《水浒传》,行者武松成了我的偶像;高中阶段听说日本企业文化深受我国《三国演义》的影响,觉得要好好学习“三国文化”;后来受语文老师的影响又恶补过一段《红楼梦》,将来是要林黛玉还是娶薛宝钗当时很是纠结,为此还专门买了一本红学专家周汝昌编的《红楼梦辞典》来研究!

高中以后就没再看过四大名著,俗人一个无法评判四大名著的文学价值,不过后来看过有现代红楼梦之称的《高干子弟》(郝一博著),深深的爱上了这本书,个人觉得还是现代小说更具可读性,包括现代武侠小说,这点也类似于音乐,喜欢现代流行乐的要远高于古典音乐,文学和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可惜,自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已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了,快餐文化将传统文学拍倒在了沙滩上,自媒体时代传统作家也基本都快失业了……

四大名著,到底哪个能排第一?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四大名著,到底哪个能排第一?

座红楼,看三国。梦西游,谈水浒。第一第二不重要,关键喜欢在心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