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会不会缺铁或贫血?
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但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9毫克。因此,纯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就越大。
母乳喂养会不会缺铁或贫血?
二胎妈妈,医学营养学硕士,注册营养师!
铁是人体的重要必须微量元素之一。
正常人体含铁量:成年男性为50mg/kg;成年女性为35mg/kg;新生儿为75mg/kg。儿童体内含铁量高于成年。
足月生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获得的铁,可以满足其出生后4个月用,如果母亲缺铁严重,那么胎儿储存铁减少,出生后更容易出现贫血。
无论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还是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4个月以后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另外,母乳本身铁含量比较低,母乳喂养如果不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很容易造成缺铁或贫血。
如何预防宝宝缺铁或贫血呢?
首先,宝宝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以强化铁的食物为主,如铁强化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
其次,用富含铁的食物给宝宝做辅食,如动物肝脏、瘦肉(牛肉、羊肉、猪肉)、鸡蛋、鱼类、黑木耳、芝麻酱等。
再次,给宝宝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的吸收。比如柑橘、草莓、猕猴桃、卷心菜、油菜、菜花、苋菜、苜蓿等。
母乳喂养会不会缺铁或贫血?
实际上任何一种喂养方式都有缺铁或者贫血的可能,母乳喂养也不例外。缺铁会导致宝宝食欲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智能、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都会受到影响。妈妈们要做的就是做好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
如何诊断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1-4月Hb<90g/L,4—6月Hb<100g/L,6月—6岁Hb<110g/L,6—14岁Hb<120g/L,新生儿Hb<145g/L,达到上述标准即可诊断贫血。如果缺铁的婴幼儿Hb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平均值2个标准差,则为缺铁性贫血,12月龄的婴儿此值为11mg/dL。诊断铁缺乏需要同时检测SF(血清铁蛋白)和CRP(C反应蛋白),或者单独查CHr(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若合并了贫血则可诊断缺铁性贫血。另外,对于病情稳定的轻度贫血的患儿,监测他们对补铁治疗的反应也可协助诊断,治疗性补铁1个月后Hb升高1g/dL可作为诊断标准。
母乳喂养如何预防缺铁和缺铁性贫血1、早产儿 <37孕周的早产儿,出生后1月起,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补铁2mg,直至12月龄。补充的铁可以通过药物铁剂或强化铁的食物提供。
2、足月儿 纯母乳喂养超过4个月,则铁缺乏的风险增加;超过6个月,则9月龄时发现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增加。 有研究发现,如果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1~6个月内补充铁,则6月龄时其Hb浓度和平均红细胞容积都高于不补铁的同龄儿。出生后补铁的婴儿13月龄时的视力更好,而且Bayley精神运动发育指数更高。因此建议纯母乳喂养的足月儿出生后4个月开始,每日每公斤体重补充铁元素1mg,直至开始添加适当的含铁辅食。对于部分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母乳喂养占一半以上,或者食用的是没有强化铁营养的辅食,也应在4月龄后每日每公斤体重补铁1mg。
3.建议所有婴儿在12月龄左右时进行血红蛋白和危险因素的筛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