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如何促进恶露的排出?怎样进行盆底肌的恢复?

促进恶露排出,首先看大概多长时间。1月之内基本的正常。如果不是异常,不建议服用药物或食物促进排出;如果红色恶露过多,小心子宫收缩乏力,可以吃些益母草,量多还是得去医院治疗

产后如何促进恶露的排出?怎样进行盆底肌的恢复?

hi~谢邀!

产后如何促进恶露的排出?

简单来说8分靠饮食+药物+生活习惯,2分靠心情!只要符合正常妊娠流程的话,恶露都会慢慢排出。不用太过的纠结,揪心。这里简单列举几个方法,都可以尝试,用用!

1、坚持母乳喂养,让宝宝去吸吮乳房,促进子宫收缩恢复。

这个是有医学根据的,吸吮乳房,血液代谢,子宫收缩,促进恶露排出。所以一些妈妈在生完宝宝母乳喂养之后,一般1个星期左右恶露就排干净了。

不知道没有妈妈有这种感受就是在宝宝一边吸吮的同时,恶露也会排出来。

2、时不时拿热毛巾热敷腹部+按摩腹部

这样就是通过外力去使恶露流出,热敷+按摩是很有效的,一些产后恢复会所,或者月子中心他们所谓的产后恢复套餐主要的就是这个。当然他们也会结合到日常的饮食。但是主要数次不要太多,按摩用力不要过大。

3、多喝小米粥,如果是顺产第一时间喝红糖水等。

这个其实就是日常的饮食习惯,小米粥,红糖水都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适量喝一点。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也是很不错的。出院的时候可以叮嘱让医生多开一些。

提示:在产后恶露还没有排尽的时候,不要爱爱哦,这样只会让身体负担加重,各位奶爸宝妈们要忍住。怎样进行盆底肌的恢复?

因为我这边也是专业的运动员,产后医生。站在过来人和一些妈妈群管理者和孕育作者来看。盆底肌只要是生过宝宝的妈妈都会松掉,崩掉失去活性。就像一个橡皮筋一样拉过头了,怎么样才能尽可能恢复呢?几点建议:1、凯格尔训练,就是自主反复进行收缩肛门及阴道的动作,包括憋尿

这个就是在一点点让盆底肌找回以前没有生小孩的那种感觉,需要一步步去唤醒这里的器官。

2、盆底肌的相关恢复性运动例如:蛙跳,跳绳。这个在产后3个月就可以做了。

3、避免提重物,干重活。这个会马上又让肌肉紧张,所以尽可能少去干重活。

4、这点非常重要,最好在30岁之前生小孩,盆底肌恢复才快。这个是真理也是所有建议里面做中肯的了。

盆底肌恢复日常就可以做,不用特意去报什么培训班什么的。

转发,关注【十二美喂养艺术】,做最懂你的孕育知识分享平台。我这里还有很多有趣有用的内容等着你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产后如何促进恶露的排出?怎样进行盆底肌的恢复?

通常产后恶露会在42内就会结束,这时女性的各项器官都会恢复到孕前的状态,因此产褥期间(也就是月子里指的是产后42天)可通过尽早母如喂养,进行充分的母乳喂养不仅有益于乳房的健康,还可帮助子宫收缩,促使恶露的尽快排出。

月子里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多休息,注意卫生清洁,每天适当的活动就行。如果产后42天还存在阴道流血,恶露不绝的情况,建议及时就诊可通过B超检查来判断女性子宫的情况,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宫腔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内膜炎等异常情况。

产后需要做盆底肌修复吗?

不需要!对于骨盆修复项目推荐大多是月子中心,产后修复中心,而这个项目基本在正规医院很少听到。通常产后盆底耻骨联合变宽会在产后 3~8 个月的时间内,自己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手段来揠苗助长。产后身体恢复不能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产后妈妈不能心急,您只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 好好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重活、提重物;2. 注意均衡饮食营养,让身体更快恢复到良好状态;3. 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过度焦虑;4. 如果担心自己盆底肌有问题,到正规三甲医院让专业医生来评估,在医生的指导进行凯格尔运动可改善。

产后如何促进恶露的排出?怎样进行盆底肌的恢复?

产后如何促进恶露的排出

每个妈妈们在分娩后,子宫都会排出一些液体,包括有血液,宫颈粘液,以及一些坏死的蜕膜等。无论是剖腹产的妈妈们还是顺产的妈妈们,都会经历这个过程,而这些液体我们称之为“恶露”。一般来说,妈妈们可以通过观察恶露的变化来判断自己身体的恢复情况,所以说,产后尽快的排出恶露对于妈妈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那么该如何促进恶露的排出呢?

一般来说是“2+1原则”也就是2个好习惯外加一个饮食习惯。

好习惯指的是母乳喂养和适当走动。宝宝在吮吸妈妈乳头的时候,就会造成子宫的收缩,这样对于加快恶露的排出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只要有可能,妈妈们还是应该选择母乳喂养。适当的走动可以加速体内的血液循环,对于尽快排出恶露也是很有帮助的。

饮食习惯,主要是可以喝一些生化汤之类的重要汤剂,既可以活血化瘀又可以温经止疼,对于妈妈们尽快排出恶露是很有帮助的。

怎样进行盆底肌的恢复

至于盆底肌的修复,很多妈妈们已经是非上的重视了,一般来说妈妈们在产后42天之后就可以进行盆底肌的修复治疗了,一方面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后续的夫妻生活水平,是很重要的。

那么盆底肌修复如何去做呢?

最著名的方式就是凯格尔训练法了,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自己做一些缩阴提肛的动作,每天做几次,每次做几组,时间长了效果是很明显的。

另外还有一些类似于凌空蹬脚踏车的瑜伽动作,或者常见的压腿,蛙跳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到肌肉的韧性,对于盆底肌的恢复很有帮助的。

产后如何促进恶露的排出?怎样进行盆底肌的恢复?

产后如何促进恶露的排出?

分娩后,新妈妈的我子宫完成了孕育胎儿的任务,开始了恢复。在怀孕期间,孕妈妈的子宫重量从50克到1000克,体积从5毫升增大到5000毫升,足足长大了1000倍。这个扩张性的增长要在短短的月子期间恢复到孕前大小和状态,不得不说子宫这个器官的神奇和母亲的伟大。对于子宫恢复,不单单是从大小上来看是否恢复正常,在月子里逐渐缩小在盆腔内就可以了;更为重要的是子宫内膜的恢复状况,这个不但关系着新妈妈的健康,也关系着以后生育问题。那么有什么迹象表明子宫内膜恢复的比较好?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恶露如期排干净了,大约时间就是在产后21~35天了。所以产后如何排恶露就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了。

  • 按压肚子:一般在产后,医生会根据新妈妈的身体情况,宫缩情况给予按摩肚子,其实就是按压肚子,刺激子宫收缩。子宫收缩加强,就会促使子宫内的蜕膜以及胎盘,血污等残留物及时排出体外,加快子宫恢复速递。有些新妈妈和家属不明白医护人员为什么要这么做,特别是剖腹产的新妈妈,由于没有经受宫缩的疼痛,这时候会更好感觉疼痛难忍,难免叫苦连天。其实是新妈妈宫缩不力,医生在促使身体机能正常反应,促进恶露排出。
  • 服用红糖水和生化汤:在我们传统的坐月子食谱里,红糖是一个很重要的食物。红糖中含有糖铁等物质,不但有生血养血,还有有活血化淤的神奇功效。尤其是月子头几天,对于胃肠比较虚弱,可以给新妈妈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喝红糖水更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子宫的恢复。但红糖水饮用时间不要超过10天,十天以后在服用由于其活血化淤的可能会导致恶露不尽。生化汤属于中医药药方,主要促进恶露排出,恶露不下,小弟疼痛等,按照中医的辨证治疗,应该对症下药。所以如果是产后恶露不下可以找医生给开生化汤。
  • 及早下地运动和坚持哺乳:生产后,大部分的新妈妈都比较虚弱,躺在床上不愿意动弹。产后的休息是必然的,但及早的下地运动也是不可少的。一般顺产后6个小时后就可以尝试下床站一站,走几步。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加快血液流量,促进身体器官功能的恢复,也可以促进子宫的功能恢复。另外,要坚持母乳喂养,宝宝的吮吸可以刺激子宫的收缩,加快恶露的排出,促进子宫的修复。有些新妈妈担心母乳喂养身材走形,或者母乳不够就不放弃了,这不但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不利,也不利于自身身体的恢复。
在产后如何进行盆底肌的修复?
  • 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受的挤压是最大的,所以受到的损伤也比较大。因为平时只能容纳俩个手指的产道突然要通过10CM的大的胎儿时候,虽说产道有弹性,但无疑是撑开了就有损伤的。在加上孕期时候不断增大的子宫对盆底肌的压迫是盆底肌在产后往往表现出工作不力。如产生漏尿,阴道松弛等现象。
  • 盆底肌哦如何锻炼,最为常见的就是凯格尔运动。这个运动有许多变种,可以随时随地的练习。最直观的练习就是断尿练习,在小便的时候有意识的截断尿流,那么用力的肌肉就是盆底肌。所以平常我们不论是坐着还是站着,就可以找到这部分的肌肉进行锻炼,就像截断尿流一样用力就行,每次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10秒钟,在继续下一次练习。如果觉得自己找不准盆底肌,而盆底肌受损又比较严重,可以到医院就诊,通过仪器找到感觉。当然了,盆底肌的恢复也会有辅助器材,如阴道哑铃等。这些最好咨询医生后正确使用,对盆底肌的恢复很有好处。

产后如何促进恶露的排出?怎样进行盆底肌的恢复?

产后妈妈尤其是第一次做妈妈的新手妈妈,都会感觉十分惶恐,无论是自身调整还是照顾宝宝,都是十分头疼的事。其实不用爬,调整好心态,认真调理身体就好。

恶露跟月经差不多,但是又不一样。恶露是产后随子宫排出的血液、血块和一些坏死的蜕膜组织,相比较月经,周期会更长,可能会在一个月左右。为了促进恶露排出和盆底肌的恢复就要从习惯、饮食、运动开始注意。

  1. 药物辅助。一般生产之后医生会开具有助子宫收缩恶露排出的药物,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喝一些中药。比如全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等几种中药熬成的药汤,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等功效。如果自己不会把控药量,可以去医院让医生开药方,这样方便。

  2. 适当喝些生姜红糖水。生姜红糖熬成的热水有温暖子宫的作用,可以促进恶露排出。而且生姜红糖还会让人觉得温暖,不会觉得手脚冰凉。

  3. 按摩小腹。按摩小腹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尽早恢复身材。但是不可大力按摩,根据自己身体所能承受的来。如果是剖腹产,可以在伤口长好后在按摩。

  4. 不要总躺着。产后身体劳累总想躺着,其实这是不对的,尽早下地才能更好的恢复。不易做较激烈的运动,在房间多走走,适当锻炼一点,会利于盆底肌的恢复。不可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恢复。

  5. 月子期间照顾好自己。热了就开空调,冷了就上暖气,科学的做坐月子、喂养孩子。保持心情愉悦,多吃果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