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中,潜艇能击沉航母吗?
当然可以,现代攻击潜艇被赋予了很重要的海洋攻击职能,比如前苏联研制的“奥斯卡级”核潜艇,它就被称为“为杀死航空母舰而建造”。
苏联海军在冷战时期研制了这些大黑鱼,1980年代将其投入使用,用于在大洋中对抗北约航母战斗群。
与所有二战后苏联设计的潜艇一样,奥斯卡级潜艇采用双层船体结构,船体之间 3.5 米的空间提供了储备浮力并提高了对鱼雷的生存能力。
据称其外壳还具有微弱的磁性特征,这可能会阻止磁性异常检测(MAD)系统的检测。
奥斯卡级相当庞大,潜航排水量达到24000吨,拥有24个巡航导弹发射器和6个鱼雷发射管。
这些发射管既可以使用传统鱼雷,也可以使用反舰导弹。
它所使用的SS-N-19“花岗岩”(П-700)反舰导弹威力极为强大,被北约称为“海难”(shipwreck),比喻为“沉船鱼雷”,认为它可以将航母一发入魂。
当战争爆发时,奥斯卡级核潜艇便会倾巢出动,前往关键的航道要地潜伏,如果美军航母战斗群想要接近这些地方,就必须承担着被核潜艇咬一口的风险。
在苏联海军的谋划中,他们甚至会让这些核潜艇偷偷潜近美国军港,直接在港外发动袭击。这虽然大概率会成为一种交换,但苏联的航母本就不占优,拿核潜艇换航母是很划算的买卖。
必要的时候,大黑鱼们甚至会携带带有核弹头的导弹和鱼雷,对航母编队或港口进行“血洗”,冷战那会儿的人将冲突前提定义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啥事儿都做得出的。
一艘运动的核潜艇是很容易被航母编队发现的,但在大洋潜伏的核潜艇就基本没法找了。
而且在现代被动声呐的帮助下,潜艇可以相对更容易地锁定航母群这种大目标的位置,反过来航母战斗群却很难用被动声呐分辨水下一头鲸、一块礁石和一艘潜艇的区别。
只要核潜艇采用安静的水下推进系统缓缓移动,并即时利用洋流条件、环境音、海况来增加隐匿性,接近一口吃掉航母并不是很难的事儿。
实际上,苏联和俄罗斯海军的核潜艇不止一次地恶心过美国航母,他们时不时就在美军演习中混进来刷经验,甚至干脆在声势浩大的反潜演习中露头打脸,吹皱一池春水,把美国人恶心得要死。
1984年时,苏联的K-314号核潜艇甚至玩脱了,钻到了美军航母战斗群中间,与航母来了次“亲密接触”。
当年3月,美军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在8艘护航舰队和80多架飞机的拱卫下进入日本海,准备进行名为“Team Spirit-84”的美韩联合军事演习。
都跑到日本海了,苏联海军当然也闻到了腥味,当即一艘核潜艇K-314号被派去对小鹰号进行“尾行”。
K-314是一艘“维克多级”核潜艇,它是50-60年代苏联为反潜攻击作战而建造的攻击型核潜艇。它们除各种性能邪恶的反舰武器外,还搭载有2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多枚。
K-314一路跟在小鹰号的航迹里,直到3月14日美国海军才发现屁股后头有个诡异的水声信号。
他们出动直升机进行反潜探测,并根据声纹比对出这附近有艘苏联核潜艇。
他们又反过来试图去抓出苏联潜艇,还派出不少军舰和飞机,“模拟”了对水下目标的搜索和攻击。
但满头大汗搞了几天,各种技战术耍了个遍,还是啥都没摸到,苏联潜艇犹如石沉大海。
就这样,双方一路“猫捉老鼠”,拉拉扯扯玩玩打打搞了一周时间,期间小鹰号航母不断利用加速航行,开足马力摆脱了K-314的追逐。
潜艇在水下就是个缓慢的乌龟,航母却是海面舰船中速度最快的那种。而且在各种反潜舰只的搜索下,潜艇也不敢开足马力追逐,这样会暴露。
K-314一般都选择了沉默,判断个大致方向,再加速绕到航母可能前进的方向,像牛皮膏药一样贴着美军屁股不走。
3月20日时夜间10点05分,为了搜索美军舰只,他们借用不良海况冒险将深度升到10米,几乎是紧贴着海面全速前进。
为了保持隐匿性,苏联潜艇没有进行主动声呐扫描,而恶劣海况和全速前进的艇体也让被动声呐没法使用。
当潜望镜升上去的时候,操作潜望镜的艇长弗拉基米尔·埃夫森科(Vladimir Evseenko)当时差点吓尿,因为他看到“周围全是美国军舰”,K-314陷入了航母战斗群的重围。
但潜艇很快反应过来,美国人的“Kitty Hawk”并没有发现他们,因为这群离得极近的美国笨蛋连弯都没拐,笔直地冲了过来。
当时小鹰号正在进行“飞行操作”,它们选择了迎风位并加速到30节,好方便战斗机起飞。
双方都在全速前进,等潜艇搞清楚并准备下潜规避的时候,短短的4-5千米眨眼即至。
K-314与小鹰狠狠地亲了个嘴,苏联潜艇里的人感受到连续两次撞击,螺旋桨被严重损坏,他们只得无奈地浮出水面。
美国人气坏了,特么带着小老婆,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水底下冒出个麻匪……
他们当即派出两架直升机去监视苏联潜艇,评估出“对方似乎没有遭受大规模的损坏”,几个苏联艇员爬出舱,告诉美国人他们在等拖船……
小鹰号航母惨得多,船头被开出个巨大的洞,大量的燃料倾泻进海洋,好险没有爆炸。
于是K-314被美军护卫舰押送交接给苏军,而小鹰则一瘸一拐开进附近的日本横须贺港。
美国人破口大骂K-314艇技术粗暴行事鲁莽毫无下限,苏联海军表示完全同意,将弗拉基米尔·埃夫森科停职,随后送到陆地继续服役。
弗拉基米尔同志骂骂咧咧中透露着得意:“又没死人!”,“我们甚至将敌人踩了很长时间!”
美国人事后将其总结为:“在冷战最激烈的时期,一名苏联船长想要让他的潜艇在美国航母战斗群中间浮出水面,以此作为试图证明苏联技术和苏联航海技术优势的策略”。
“为什么苏联声纳未能探测到小鹰号航空母舰我们仍然希望知道答案。”
反正美国人打死也不相信一艘核潜艇能漏掉一艘4-5公里外正全速前进的,拥有82000吨排水量的航空母舰。
他们认为苏联人就是故意“技术性上浮”来坑爹的,而且认为苏联军人有那么肥的胆子。
虽说K-314事件是个双输,但如果是真正的战时,美国航母早就在“猫捉老鼠”阶段就被弄死了。
而且美国人始终在回避一个问题,为什么一艘5000多吨的核潜艇就在附近水下10米,开足马力噪声大作都没发现?
海洋上的战斗是科技与人力的碰撞,尤其对潜艇这种以隐匿和伏击为属性的兵器而言,它具有无限的战术可能性。
现代战争中,潜艇能击沉航母吗?
现代战争中潜艇依旧是航母最大克星之一,不过难度自然是极大提高。理论上只有导弹核潜艇才具备这种实力,想单纯依靠传统鱼雷击沉航母太过困难。
然而,现代航母有多种分类,大致按吨位有“轻、中、重”三种,起中轻型航母战斗力有限,即使配备完整战斗群也往往会由于自身防御力单薄而无法抵御外来攻击,所以对轻型航母而言,潜艇依旧是重大威胁。当今世界上虽然很多国家宣布拥有航母,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是轻型航母,包括曾经的海军大国英国,面对这种对手,即使传统型号潜艇也具备相当优势。
而中型航母由于吨位相对提升,可承载更多先进武器系统和飞机,相应而言防御能力更强。只要配备一定水平航母战斗群辅助,即使很积水先进的以传统鱼雷为攻击手段潜艇使用新战术也很难与之抗衡,然而中型航母虽强悍却不能轻易单独出海,其本身防御力量并不足以抵御所有威胁,只有配备战斗群才相对安全,所以其与潜艇之间勉强可算是势均力敌。世界上装备中型航母国家不多,但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印度航母。印度现役航母吨位虽然达到中型级别,可装备简陋,过度超期服役,舰上飞机能起飞数量只有一半左右,这种情况下即使配备战斗群与先进传统鱼雷潜艇对抗恐也胜算不大。
重型航母,顾名思义吨位最大,在海洋中几乎是霸主般存在,拥有着强悍防御力和攻击力。当代重型航母发展潮流是核动力,在高速行驶时航速可与军用快艇媲美。面对这种对手,即使没有战斗群辅助,传统鱼雷潜艇胜算也并不大。
但是,随着导弹技术发展,导弹潜艇也具备猎杀重型航母手段,最典型莫过于俄罗斯“库尔斯克”级核潜艇,其所装备“日炙”反舰导弹堪称航母克星,可以想象在隐蔽发射情况下,纵然先进重型航母也难免陨落。
总体而言,航母与潜艇较量,前者占据优势,但后者也绝非无所作为。【张屹】
现代战争中,潜艇能击沉航母吗?
隐蔽性是潜艇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在过去战争中,潜艇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即使德国潜艇部队使用狼群战术发动无差别的攻击,也证明了潜艇在战争中的作用。
现代的航母战斗群以美国为例,会带一到两艘攻击核潜艇,这也是重视潜艇战的表现之一,天上、水上与水下都要得到足够的保护。
虽然在现代,针对潜艇的探测技术已经非常丰富,但也不会不存在漏网之鱼;就像马岛战争中,英国特混舰队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以防空能力极强著称,结果被阿根廷空军的两架攻击机,采取的超低空破防战术所击沉,所以潜艇的突破航母战斗群击沉航母也是可能发生的事情。
现代潜艇的打击技术也不再只是传统的鱼雷攻击,例如核潜艇不只是可以发射弹道导弹,也可以发射反舰导弹,这让潜艇可以在更安全的距离上达成目标,而非传统的核鱼雷,例如俄罗斯的“波塞冬”鱼雷可以巡航一万公里,其威力恐怕不只是一艘航母被击沉,而是整个航母战斗群要全军覆没。
现代战争中,潜艇能击沉航母吗?
图为法国海军“蓝宝石”号核潜艇
在二战期间,至少有17艘航母被潜艇击沉。
2015年3月,美法海军一次军演中,法国海军“蓝宝石”号核潜艇躲过反潜搜索,将美海军“罗斯福”号航母“击沉”了。虽然演习无法与实战相比,但这已经是非常接近实战的一次演习了。
不过实战中潜艇击沉航母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办到的事。
难点一,潜艇很难定位和跟踪航母。实战中潜艇守株待兔的模式很难发现航母,同时航母编队往往保持较大的航速。以美国航母编队为例,在实战中往往保持28节以上的高航速,迫使潜艇无法全力以赴跟踪,因为过高的航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很容易被发现。
图为美海军“罗斯福”号航母
难点二,突破防御难。同样以美国航母编队为例,外围有美军P-3C和P-8A反潜机的搜索,内圈是数艏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得罗加级巡洋舰组成的防御圈。
难点三,攻击手段有限。即便是潜艇可以悄悄潜至发动攻击的位置,潜艇可以使用的武器也仅仅是鱼雷和反舰巡航导弹。实战中水线以下部位被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可能会击穿航母,并导致航母倾斜。但不一定能击沉航母。而上世纪70年代末,苏军对反航母作战研究表明:消灭美国海军一艘航母,需要一次齐射100-150枚“花岗岩”常规导弹;如果都携带核弹头,则需要30-50枚。如果是俄罗斯949A型核动力潜艇,则至少需要6艏核潜艇齐射才行。
现代战争中,潜艇能击沉航母吗?
当然能啦!目前潜艇仍然是除了反舰弹道导弹之外,最有效的反航母利器。
潜艇要想实现击沉航母的目标,主要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潜艇是否可以隐蔽进入攻击阵位。二、潜艇是否拥有击沉航母的火力水平。
现代航母一般都是以编队形式出现的,很少有航母单独航行的时候。所以,潜艇要想进入攻击航母的阵位,就必须突破航母编队的立体防御圈。我们以美航母编队为例,它有大量的随行驱护舰、反潜直升机和潜艇。这些装备从空中、水下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反潜网,任何单艘的潜艇想钻进去几乎不可能。
所以对付美航母编队,我们也还是要对等出击的。用我们的海空兵力去牵扯美航母编队的兵力和注意力,为潜艇歼敌创造机会。过去我们潜艇的噪音常常为人垢病,但现在093核潜艇的噪音据说只有110分贝,这己经很接近海洋噪音水平啦!再加上合理的战术安排,坐底伏击航母还是大概率可以实现的!
说完突破航母编队防御圈,再谈谈潜艇的火力。现代核潜艇普遍都装备了重型鱼雷,如美国的MK48系列,我国的鱼10等。美国的MK48重型鱼雷曾经一枚就把3000吨级的靶舰炸成两截。有人可能会质疑航母毕竟属于几万吨级的级别,跟几千吨级的护卫舰不是一回事啊!而大家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不了解鱼雷的破坏机制。
鱼雷在水下爆炸时,向四周施力,而四周的水是很难压缩的,所以力就会反弹回来集中向上作用于船体,也就相当于“拱”了一下军舰。而在鱼雷产生的压力释放后,军舰的中间部分会向下,,因为下面有一个鱼雷爆炸产生的空腔,同时军舰的两端会上,因为两端有海水支撑。所以,鱼雷命中军舰相当于把军舰从中间掰了两下,这样军舰自重越大、其实伤害越大。这也是为什么鱼雷打完,军舰会断成两截的原因,同样的装药量,导弹是绝对打不出这种效果的。反舰导弹只能击伤军舰,只有引燃军舰内部弹药才有可能击沉军舰。
现代战争中,潜艇能击沉航母吗?
值此全国人民热切关注中国003福建号航母下水之际,悟空问答栏目展开“现代战争中潜艇能击沉航母吗?”的讨论,对人们真正认识到潜艇的威力,以及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现实意义!!!
一,美国能称霸世界主要靠强大的军武力量!到目前为止,美国以一国的军力足以对抗除俄罗斯以外的,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军事力量!抛开陆基和空基武器,单就海基武器而言,不包括11艘航母和水面舰艇!光是美国的核潜艇就对整个世界构成巨大威胁!不用说美国的野狼级和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单就美国的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就令很多国家望而生畏!每艘战略核潜艇都能发射24枚三叉戟潜射导弹,每枚能带12个分弹头,射程在12000公里!一艘核潜艇就能发射288枚核弹!(14艘呢)???美国为这些核潜艇预备了三千多枚核弹头。
二,这次俄乌军事冲突的实质是俄罗斯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靠什么?除了靠7000多枚核弹头和100多架战略轰炸机,以及400多枚洲际导弹外,主要靠<北风之神>等十多艘战略核潜艇!俄罗斯的北风神战略核潜艇有2~3万吨,神出鬼没。令美国胆寒。特别是俄罗斯的<波塞冬>鱼雷,射程在一万公里!足以对航母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美国的航母很少在俄罗斯周边出现。
三,潜艇,特别是核潜艇!潜伏在深海之中,敌人根本发现不了!在敌人的突然袭击中能保存实力→进行二次核打击!因此被称为镇国神器!!!
核潜艇能发射潜射导弹,潜射鱼雷,潜射飞机!对水下目标,水面舰艇,水上航母,陆地上的战略要地等均能进行精准的打击!历史的战争实践证明,潜艇是航母的克星!潜艇打航母的战例不在少数!
我们知道,造一艘002山东号航母大约用300亿人民币。而据业内人士透露,一艘096战略核潜艇的造价大约也是300亿!但航母必须有潜艇,驱逐舰2艘,护卫舰2艘,补给舰1艘组成航母战斗群,才具有作战威力!而一艘战略核潜艇足以对抗一支航母战斗群!航母在明处,潜艇在暗处,因此,一艘战略核潜艇的生存力,威慑力远在航母之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