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为什么只有一个炮管?

谁说坦克只有一个炮管的,坦克这玩意儿花样多着呢。

比如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这也是一代名坦了,人送称号“大号步兵战车”,它就不止一个炮管子。

除了120mm的主炮外,梅卡瓦的炮塔里还藏了门索尔丹姆60mm的迫击炮,这是它重要的辅助武器,让梅卡瓦能灵活地进行巷战。

这门迫击炮射程为2700米,帮助坦克以曲线方式杀伤建筑后隐藏的步兵,还能集群攻击,配合主炮进攻沙漠壕沟阵地;以色列军队还非常喜欢用这门迫击炮打出烟雾弹和照明弹。

之前这门迫击炮本来挂在车外,但从梅卡瓦2开始被内置进了车体。这都是以色列从中东战争以及常年的治安战中吸取的经验;坦克从来都是一种适合自身需求的战车,要么服从于某种环境,要么服从于某种战术战略。

再就是安装了APS主动防御系统的坦克,如上图这辆梅卡瓦,两边脸蛋上的板子侧后,其实是蜂窝一样的“战利品”防御系统的射弹炮孔,它会在侦测到导弹、火箭来袭时打出拦截弹,让坦克躲过致命一击。

如今APS已经不算什么黑科技,除了使用“战利品”的梅卡瓦3、4以及美国M1坦克外,各个坦克研发大国都在发展相关技术。

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部位其实也属于有着很多小炮管的炮孔。

实际上坦克还有一些常常被人忽略的小炮管——外挂榴弹发射器。

这些东西的确是门小炮,它们需要预先装填,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打出近距离驱散人员的杀爆弹或白磷烟幕弹(通常是后者)。尤其在坦克被对方激光驾束武器瞄准时,瞬间迸出的大片白磷烟团能起到救命的作用。

当然,坦克发展历史上,还有些“正儿八经”的副炮。

比如瑞典人在冷战末期搞出来的Stridsvagn 2000坦克,为了能一发送苏联人入魂,瑞典人在Strv 2000坦克上安装了一门丧心病狂的140mm大炮,然后还嫌火力不够,又为它配备了一门40mm的博福斯机炮。这可是实打实的两个炮管了。

其实鼠式坦克也是种双炮坦克,只是人们常常没想到这上面来。鼠式的主炮为KwK44 L/55 128mm,但主炮旁边还有门同轴的KwK44 75mm副炮。只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它从来没上过战场,很难说这两门炮究竟可以发挥到何等地步。

乌克兰人也很会玩,哈尔科夫设计局将库存的T-64坦克拿出来重新改造,制造出了倾向于治安战的T-64E,这东西主炮也就那么回事儿,但辅助火力相当猛,除了大口径高射机枪外,顶部还安装了改装自航炮的双管Gsh-23机炮。

实际上这种设计也没什么特殊,很多坦克都尝试过安装小口径机炮代替机枪,但最后又因为不适用而纷纷下马,现代倒是留下了不少机炮式的武器站。

历史上还出现过多炮塔坦克,最早的坦克就是多炮塔的,后来的多炮塔坦克也几乎称霸了一个小时代,但这些多炮塔坦克几乎统统都是皮薄馅儿大的笨家伙,火炮系统分走了太多的重量,又增加了人员和弹药负担,所以多炮塔坦克只适合支援步兵,不适合二战时出现的装甲突击战,很快就被淘汰。

那么单炮塔双主炮的坦克行不行呢?这种坦克在《命令与征服》、《红警》等游戏中相当出名,蜂拥而来的“长毛象”和“天启”简直令人砸鼠标;还有《坦克世界》,它也推出了双管的703工程II,然而,双主炮坦克在现实中完全是水土不服,几乎没有一个被实现。

二战时德国就策划过一种名为P1000的图纸坦克,它拥有比鼠式还疯狂的1000吨体量,携带有两门280mm巨炮,完全就是把军舰搬到了岸上,以至于有人惊呼:“德军如果制造出P1000,二战将会被改写!”

可惜这这完全是臆断,P1000这么大的活靶子盟军飞机能饶过?7万2千8百吨的大和号战列舰都给扬了,还怕你个1000吨的“巨鼠”?而且德国当年连造到85%的齐柏林航母都没力气造下去,哪有力气瞎搞。

不过,德国人可能确实对双炮塔有念想,冷战时期他们还是弄出了款双炮管的VT1坦克。

VT1没有炮塔,其实更像歼击车,两根炮管就那么杵在车身上,显得非常怪异,它甚至拥有105和120炮两种规格。

然而德国人“圆梦”之后很快就把VT1给抛弃了,两根炮管让其又贵又难用,无法移动射击,射界相当狭小,车内拥挤不堪,综合作战能力还不如豹1。

苏联人二战时期也开发过多管坦克——拥有3个炮管的KV-7,它有1门76炮和2门45mm炮。

这是基洛夫工厂当年强推的项目,人们觉得安3门炮可以获得相当牛X的射速,实际上他们也成功了,KV-7在科京面前表演了一分钟狂喷24发的成绩,可由于火炮互相干扰,精度极为感人,400米跟国足在禁区内表现得差不多。

斯大林知晓后,喝令终止了76mm的三炮项目,于是国防委员会又给上了了个双76mm方案,称为U-14,可惜又一次失败了,双76一打一震,无法良好瞄准不说,还拖累供弹,震坏了仪器。于是这个项目再次在斯大林嫌弃的表情下终结了,连同后来的KV-7-U-18火炮项目都歇了菜。

双主炮坦克问题很多,如不菲的成本、体积和重量、射击效应、乘员配置等问题都很突出。

如北约国家的“传家宝”莱茵金属120mm L44,这门坦克炮光炮身就重1200公斤,美国版的M256全套重量达到3317公斤,俄式传家宝2A46也有2450公斤。

要伺候好这些重量以吨计的火炮,不光需要人肉装弹机或自动装填机,还得搭配对应的炮稳和计算机,火控需要分出系统资源,整车体积需要为双炮加大加宽,底盘和发动机也需要加强,耗油量则加大,维护时间也得加大,一旦一根炮管损坏,就必须拆全车修理……

这样算起来,双炮管坦克完全是得不偿失,多一个主炮,并未起到1+1=2的结果,反而拖累了整个系统。所以,随着坦克的一路发展,它们变得越来越凝练,也更愿意用一些辅助性的副炮武装自己。毕竟在现代先进电子系统和光学系统的加持下,坦克早已变得极为灵敏。

坦克为什么只有一个炮管?

坦克为什么只有一个炮管?

坦克最重要的三大要素是:机动、火力、防护。坦克作为“陆战之王”,不仅能够压制,对战敌方装甲车,还起着摧毁工事,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作用。现役的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动力系统等系统组成,但它只有一根管炮。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认为,管炮越多、火力也越猛,整体战斗力不是更厉害么?坦克如果采取多炮管或多炮台的设计,虽然达到提升火力强度的效果,坦克三大性能中的火力提高了,但是机动和装甲却下降了。而且,看起来好像坦克可以同时发射多枚炮弹,实际操作中,因为操作人员过多,空间狭窄,内部指挥非常混乱。

至此,多炮塔坦克的缺点暴露出来了:

一是重量过重,导致机动力低落;二是无法安装厚重装甲,装甲防护能力差;三是操作人员过多导致坦克内部指挥混乱;四是由于内部空间不足整备维修困难。

上世纪70年的冷战时期,西德曾经在豹Ⅱ上实验过双炮管,将传统的主炮式坦克取消,将两门大口径主炮安装在装甲内。这个坦克被称为VT坦克。西德军方曾经将VT与豹2型坦克拿来比较,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比起豹2,VT 1-2坦克没有任何显著的优势。因为VT坦克挤占了内部空间,反而导致坦克能够携带的炮弹数量减少。

多炮塔、多炮管坦克是以牺牲机动性和装甲防护力为代价来提升火力,而在火力已经不再是坦克性能瓶颈的今天,多炮塔、多炮管坦克应该没有多少机会。

很显然,从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来看,坦克唯一的选择就是提升威力和精准度,更加强调打准打强,一根炮管是最好的选择。

坦克为什么只有一个炮管?

确实,今天的坦克都是只有一根炮管的,不过,在上个世纪的一战结束后,确实出现过有着多跟炮管或者是多个炮塔的,比如最早的异端是诞生于一战末期法国Char FCM2C坦克,有着两个炮塔,武器包括1门75毫米主炮和4挺8毫米机枪。除此之外还有多炮塔异端中的典型代表,前苏联的T-35重型坦克,如下图,这货有5个炮塔,武器包括1门76毫米火炮、2门45毫米火炮以及5挺7.62毫米机枪,真正的多炮塔多炮管并存的异端!

至于单纯的多炮管坦克,在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都还有过相关设计,比如西德就曾在豹2坦克的基础上实验过双炮管的型号,被称为VT坦克(Versuchsträger,即实验载体的意思),如下图所示,只不过虽然VT坦克有着双炮管,但是比起真正的豹2坦克,性能上却并没有什么优势,首先是VT坦克由于多了一根炮管的原因,导致内部空间太小,携弹量没有单炮管的豹2多,除此之外,在命中率、防护性能和机动性方面,VT坦克也并不比豹2坦克有任何的优势!所以,多炮塔/多炮管坦克行不通是有着经验教训的,这种所谓的创新、提高火力强度是在牺牲坦克的机动性、防护性、操作性等指标的情况下搞出来的,而且对于今天的坦克来说,火力已经不再是坦克性能的唯一指标,防护性、机动性等性能同样重要,如果为了加装了炮管,而导致坦克重量过重或者是装甲防护能力减弱的话,在坦克的综合性能对比上完全是得不偿失,而且炮管多,意味着操作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内部乘员,这样的话不利于内部乘员间的指挥和调度,而且内部空间不足,也导致坦克的故障维修更加的困难!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坦克都是一根炮管的原因,不管是多炮塔还是多炮管的坦克,终归只是昙花一现的异端,它们的火力确实强,但是却不精,毕竟坦克之间交战的距离比较近,开火时都是直瞄射击的,对火炮的精度和穿透力更加重要,而不像战列舰那样多炮齐射是为了提高命中概率,坦克一根炮管或者是多跟炮管都一样,其精度就摆在那里了,这种精确瞄准的武器并不会因为炮管多精度就高,反而会互相影响射击精度,得不偿失!

坦克为什么只有一个炮管?

谢邀,来赵老师上,给咱们先讲一个动物世界的故事:

菲律宾北部马德雷山脉的春天来了,树林里又到了交配的季节,一只公“碧塔塔瓦”蜥蜴趴在母蜥蜴身上轻轻摇动发出了酣畅的声音。身长两米的碧塔塔瓦蜥蜴是科莫多龙的近亲,有着鲜艳美丽的皮肤,上面布满金色的斑点。与科莫多龙不同,这种巨蜥不是肉食性动物,而是依靠水果为生。森林管理员肖比汀金曾进入过他们的栖息地,发现了各种水果核无花果和苦杏仁,但没有任何昆虫、啮齿动物及鸟类的痕迹,唯一能够找到的蜗牛残骸可能是碧塔塔瓦蜥蜴唯一吃过的一种动物。最为奇特的是每只雄性碧塔塔瓦蜥蜴都生长着两条阴茎。

在交配的过程中碧塔塔瓦蜥蜴会轮流的使用两条阴茎进入雌性蜥蜴体内。

由于栖息地不断被破坏缩小,碧塔塔瓦蜥蜴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换台了~~~

现在是W君的军武数据库时间。

要说坦克为啥是一个炮管,其实和碧塔塔瓦蜥蜴一样有多根炮管的坦克也在历史上短暂的出现过。

例如 英国的维克斯A1E1独立号重型坦克

这辆坦克上面放置了一门45mm口径坦克炮并在主炮周围放置了四个机枪炮塔。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多炮/枪塔的坦克。

苏联也是这样,当年推出了T-28和T-35坦克。

其中T-35最为变态

在这个坦克上装备了一门76.2mm坦克主炮、两门45mm坦克炮和6个机枪塔。同时T-35坦克的成员达到了疯狂的11人。

可以说这种T-35坦克就是一个移动的堡垒。

但这些带有多门炮的坦克,往往就是昙花一现的存在。理由是炮虽然多,但是坦克驾驶员只有一个。

坦克在行进中开炮过程中,坦克车长、炮手、驾驶员打的是一个配合。如果增加了一门炮以后,1号炮瞄准目标A;2号炮瞄准目标2,这时坦克只有静止不动的时候才可以满足两个炮手瞄准目标的需求,否则必定有一个炮手的火炮由于坦克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导致放空。

并且如果一辆坦克安装了多门火炮也会导致坦克重量大幅度上升机动性下降,并且由于补偿火炮带来的重量,就得降低装甲的防护能力。这样看来是得不偿失的。

并且不管你有多少门炮,这些炮打击目的的时候还是会像碧塔塔瓦蜥蜴一样,由于只有一个洞,所以两杆炮就得轮流上。那么解决方案就来了——用一门炮加快射击速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干嘛要用多根炮管呢?

坦克为什么只有一个炮管?

多管是火箭炮[吐血][震惊][发怒]

坦克为什么只有一个炮管?

大家看到一个炮管是坦克的主炮,现代的主战坦克只有一门主炮,不过也有两门炮的,比如以色列的梅卡瓦,除了主炮以外还有一门60毫米的迫击炮,但是主战坦克的主炮只有一门。

坦克在早期曾经出现过一些不止一门火炮的坦克,比如英国的四号就是菱形车身的两侧各有一门57炮,后来英国的独立,苏联的T28,T35这些巨无霸都是多炮塔坦克,上边自然也是不止一根炮管了。

出现这些多炮塔坦克的原因是,早期的坦克都是作为陆地战舰来设计的,军舰上边当时就是有很多的炮塔,所以坦克这种陆地战舰自然也要装很多的炮塔。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作战,各国发现多炮塔坦克各个炮塔组织协调射击十分困难,坦克可没有军舰的体积,在坦克里边放那么多炮塔里边的成员很多活动困难,而且这也是造成坦克的体积巨大,以当时的动力系统水平,没有办法兼顾防护型和机动性,上边的多炮塔坦克一般行动缓慢,而且虽然坦克很大,但是装甲不能很厚,防护能力无法抵挡37炮,于是这种多炮塔坦克在二战前就已经基本淘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