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怎样拦截导弹?

现代是个崇尚多兵种合成的时代,航空母舰并不会像动画片里的高达战舰那样玩孤胆英雄,航母们有一大票辅助作战的军舰拱卫四周,它自己根本不需要拦截导弹。

擅长的事情由擅长的单位来做,这样可以发挥出更大的能力,所以才会有航母战斗群存在。

实际上,舰队作战的合成化编成从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并非航母发明才出现这种形式,人们在水战中需要多种多样的舰船进行配合,最大限度提高作战能力。

在海战上,航母是所有军舰中攻击范围最大、攻击能力最强、攻击精确度最高的单位。以舰载机为攻击方式的航母,无论是侦查感知圈,还是打击圈,都远远超过一般的军舰,只要舰载机足够,航母能让1000多公里外的军舰迎来一波接一波的打击,而对方却连航母的毛都摸不到。

有强大的攻击能力在身,很难有军舰能威胁到航母。普通的反舰导弹,如美国自己的AGM-84“鱼叉”,只能打击130公里的目标,而F35、FA-18这些都能达到1000公里作战半径,用加油机的话还能飞得更远。

所以,航母并不需要多少导弹拦截能力,它发挥它航空平台的长处就行了,它负责攻,周围拱卫的舰队则负责守。

以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为例,一个美式航母编队拥有1艘航母,1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3艘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一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以及若干补给舰。

这个数字并非最终编成结果,美军会根据任务汇合编入更多的军舰,增加导弹驱逐舰和航母、潜艇的数量。通常编队的指挥部会放在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所以也会增加这方面的编成。

通过提康德罗加和伯克级的“宙斯盾”系统,航母将始终被一张防空网所包围,无论是敌方战机,还是来袭的反舰导弹,都很难突破这张大网。

美军的盾舰主要通过发射单元中的“标准”系列进行反导,其惯用的标准-2是最重要的泛用防空导弹,可拦截飞机到反舰导弹等各种目标,目前已经在BlockⅣ A上实现了对弹道导弹的拦截。

标准-3是标准2的补充,而且它不仅仅为航母舰队拦截导弹,还是美国整个弹道导弹防御体系重要的一环,专门负责对高层弹道导弹进行拦截。

更近一些的目标,则由驱逐舰们携带的“海麻雀”导弹解决,这种轻型近程反导系统可以对付掠海的反舰导弹,在22公里内形成防护网。

而且这些拱卫航母的军舰本身都是多功能的海上利器,哪怕不算航母与它们打海战也绝非易事。

航空母舰怎样拦截导弹?

航空母舰战斗群有着非常完备的对空防御体系,其对空防御任务由舰载机和水面舰艇共同完成,构成大纵深、多层次的环形对空防御体系。以美国航母战斗群为例,其对空防御体系通常划分为:远程防空区(120-400㎞)、中程防空区(120㎞)和近程防空区(3-15㎞),攻击导弹需要突破这三层防空区才能最终击中航空母舰。

远程防空区

远程防空区的防御任务主要由舰载机来执行,分为远程侦查警戒区和远程截击区,前者是指探测到空中来袭目标的区域,而后者则指舰载机出动拦截目标的范围。远程警戒区并不负责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而是利用驱逐舰的远程搜索雷达和舰载预警机实施大范围的探测,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对中、高空探测距离可以达到400千米以上,而E-2C“鹰眼”预警机对大型目标的探测距离为460千米,对巡航导弹等小目标的探测距离为270千米,一般预警机会前出到距离航母战斗群400千米左右的距离上执行任务,这样就使得远程警戒区的范围达到距离航母900千米左右的纵深区域,也就是说当来袭导弹还距离航母900公里时,就已经被航母战斗群发现了。

远程截击区就是指舰载战斗机对导弹实施拦截的区域,舰载战斗机有甲板待机和空中待机两种方式,前者指舰载战斗机在甲板待命随时出击,而后者即指舰载战斗机在空中保持巡航随时受领作战任务,显然采用第二种方式可以提高反应速度,扩大拦截范围。甲板待机的舰载战斗机拦截纵深在120-375千米,而空中待机的舰载战斗机一般部署在距离航母160-400千米距离上,拦截距离达到500-800千米。

中程防空区

这一防空区域主要由航母战斗群的水面护航军舰负责,利用军舰上的防空雷达和防空导弹拦截来袭导弹。美国航母战斗群会将作战序列中的“宙斯盾”军舰派出到距离航母10-16千米的距离上实施警戒,防空导弹的射程在100千米左右,这样导弹在距离航母120千米以内时会遭到航母战斗群各水面舰艇防空导弹的拦截。

近程防空区

这是航母战斗群最后一道空中防线,主要由航空母舰和其他护卫舰艇装备的近程防空导弹和“密集阵”近防系统抗击来袭导弹,近程防空导弹的最大射程在15千米,而“密集阵”的射程为3千米。此外还有通过发射各种干扰弹等方式对导弹实施电子干扰,降低其命中的概率。当导弹进入到距离航母15千米处时便进入近程防空区,相继遭到近程防空导弹和近防炮的火力拦截,这将是航母战斗群最后一道防线!

航空母舰怎样拦截导弹?

现在的反舰导弹分两大类,绝大多数的反舰导弹都是巡航式反舰导弹,只有中国另辟蹊径,单独又开发了一类,也就是弹道式反舰导弹。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弹道导弹还是处于无法拦截的状态。所谓的反导系统,也只是有可能拦截到伊朗、朝鲜、叙利亚那些国家的弹道导弹。但凡入流一点的弹道导弹,都无法拦截。包括反舰弹道导弹。这里也就不多说了,只谈巡航式反舰导弹。

巡航导弹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它的本质就是一架无人机。

巡航导弹和飞机是近亲,飞行的原理、发动机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在大气层内飞行,靠吸入空气,燃烧燃料飞行,有弹翼,也就是机翼。

所以,拦截巡航式反舰导弹和拦截战斗机,在本质上也是一回事,难度上也没太大的区别。拦截反舰导弹的设备和拦截战斗机的设备是通用的。同一套雷达、同一套拦截弹,就可以了。

航母拦截反舰导弹的第一个装备是:舰载战斗机。

战斗机能拦截巡航导弹。二战时期,德国用V1巡航导弹攻击英国本土,英国就是用战斗机去拦截V1。巡航导弹的速度偏慢,战斧是亚音速飞行,如果它被战斗机发现,打下来非常容易。战士机比它快的多,也灵活的多。在巡航式反舰导弹领域,有很大一部分采用的是亚音速模式。这些导弹在战斗机面前,和无人机靶弹没有区别,速度、大小、机动,都是差不多的,用机炮就打下来了。

现在有些反舰导弹能达到3倍音速,很快。但这种导弹飞行期间尾部火焰极其猛烈,很容易被雷达、红外设备探测到,几乎没有隐蔽性可言。战斗机用自己的雷达或者是预警机、驱逐舰的雷达进行指引,能立即发现反舰导弹。发现以后,战斗机挂载的空对空导弹可以拦截反舰导弹。反舰导弹体积大,远远没有空对空导弹灵活,被打下来的可能很大。

之前我说过一嘴舰载机能拦截反舰导弹,然后有个网友质疑:战斗机用反舰导弹去拦截另一枚反舰导弹,这不可能。说实话,他这个理解能力也把我惊呆了。战斗机拦截反舰导弹肯定是用空对空导弹啊......

战斗机不论是拦截反舰导弹还是拦截战斧那类的对地巡航导弹,一直都是利器。

不过巡航式反舰导弹的射程都不远,通常100多公里,300、500公里就很强了。想打航母,需要用战机、战舰搭载反舰导弹,冲到300、500公里之内,甚至100、几十公里之内,航母进入导弹的射程之内再发射,进行攻击。

而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一般能达到1000公里,单纯的用它拦截导弹就浪费了。所以舰载机会在1000公里的距离上对敌人的战机、军舰发起打击,直接摧毁反舰导弹的发射平台,属于斩草除根,叫导弹发射不出来,比单纯拦截的效果要好的多。

如果说还是有敌机、敌舰突破了防御,把导弹打了出来,向航母飞去,这时候,附近的舰载机就可以直接参与拦截导弹了。一艘航母搭载几十架战斗机,拦住20枚反舰导弹还是没问题。

航母只是一个浮动的机场,自身战斗力非常弱,它的战斗力主要是靠舰载机来实现,防空这种作战任务,主要也是靠舰载机来执行。是航母防空的第一道防线。而且舰载机航程远,能主动出击,有提前摧毁反舰导弹发射平台的优势,也是最为重要和有效的防空手段。

航母防空的第二道防线是护航的驱逐舰。

驱逐舰,驱逐这两个字的初衷,指的是驱逐潜艇、鱼雷艇。但现在的驱逐舰,尤其是美国的宙斯盾和中国的神盾舰,也就是伯克、052C、052D、055这些舰,再加上日韩等国伯克舰的变种,准确的都叫:防空驱逐舰。

以防空为主。

驱逐舰部署在航母的周围,拦截反舰导弹。

之前聊宙斯盾系统,有人说:你把它想的太神了。其实这还是咱们上面说的,不是宙斯盾、驱逐舰神,而是拦截反舰导弹的难度压根就没想象中那么大。巡航导弹就是无人机,原理、结构是一模一样的,有的还是亚音速,有3倍音速的,但也没比战斗机快太多。防空部队训练用的靶机,就是巡航导弹,没装炸药而已。

战斗机上面有飞行员驾驶,可以进行非常复杂机动,比反舰导弹灵活的多。上面还有红外干扰弹。开加力也能飞个两倍多音速。这防空导弹都能把它打下来,何况反舰导弹了?

现在绝大多数的反舰导弹还不隐身。美国有一款隐身的,还是亚音速。以现在的雷达水平,发现反舰导弹一点都不难。航母编队上面有预警机、侦察机,驱逐舰、航母上都有相控阵雷达,反舰导弹没有隐蔽性可言。而发现了,理论上就能引导自己家的防空导弹把它打下来。

驱逐舰拦截反舰导弹的难度要略低于拦截战斗机,略高于拦截无人机、靶机。而且驱逐舰的垂直发射管里往往有近百枚防空导弹处于随时发射的状态。

护航驱逐舰还有战斗队形,往往要在一艘航母的前方部署四艘驱逐舰,最前方两艘,中间两艘。敌方战机、战舰在1000公里之外就要被舰载机拦截。冲到300公里之内发射出来的反舰导弹,还要再被舰载机拦截。随后,最前方的两艘驱逐舰拦截,漏网、突防进来的反舰导弹再被第二队的驱逐舰拦截......如果把驱逐舰的近程防空导弹都算上,一艘航母的舰载机+前方的四艘驱逐舰,总共能向反舰导弹打出500枚防空导弹......想突破这道防线,需要发射多少反舰导弹?这还是单航母编队的配置。

想单纯的靠发射几枚、几十枚反舰导弹,突破战斗机、驱逐舰两道防线去打航母,根本不可能。

反舰导弹对付航母编队的办法是饱和攻击:几十枚导弹,一起打一艘驱逐舰,这几十枚导弹突然一起飞过去,让驱逐舰忙不过来......如果这几十枚导弹排队过去,每枚弹间隔1秒以上,恐怕连1艘驱逐舰也打不掉了。必须一起组团打过去。

想突破航母的这两道防线,不能单纯的依靠反舰导弹,多少枚也不够。只能是电子、电磁武器都上,天上、海面、水下配合,水雷、鱼雷,掩护、佯攻......全用上,然后要保证300枚反舰导弹同时打过去。

这两道防线之后,是航母自身带的近程防空导弹、近防炮,第三道防线。

能力不是很强,但拦住三枚两枚问题不大。

最后就是皮糙肉厚,扛打了。以航母的体量,再加上隔舱设计,挨20枚巡航式反舰导弹肯定是沉不了。

舰载机、驱逐舰、航母,大体讲是三道防线。细分一下,战斗机可以部署三层拦截,驱逐舰前后两组,加上航母的近程导弹,总共是六道防线。再细分,战斗机的中程空对空导弹、近程以及机炮,这三层都能拦截导弹。驱逐舰的中远程防空导弹,可以在几十公里的距离上,拦截几批导弹,自身还有近程防空导弹。算下来是三十层的防空网。

想用巡航式反舰导弹打航母编队是非常难的。

用弹道式反舰导弹打,就变得容易的多,难度要减少一个零。因为上面说的舰载机、宙斯盾、近程防空导弹,都拦截不了具备末端能机动能力的弹道导弹,只能挺着挨打,三十层防线在弹道导弹面前也是虚设。因为弹道导弹是在大气层外飞行的,战斗机、巡航导弹是大气层内飞行。舰艇上的防空导弹拦截的也都是大气层内的飞行器。弹道导弹和这些东西不沾边,没有交集。战斗机在两万米高空飞,弹道导弹在几十万米高空飞......等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的时候,已经到航母的头顶了,以十几倍音速砸下来,再改变一下飞行轨迹,效果不是亚音速、3倍音速的巡航导弹能比的,防空导弹根本拦不住。

而且弹道导弹的射程又是巡航导弹的几倍、甚至是十倍。

航空母舰怎样拦截导弹?

美国“尼米兹”级航母,可控制10万多平方公里海域,它是如何实现的?航母从来不是孤零零地单打独斗,要拦截导弹,凭的正是编队舰只的防护,大致分为三层。

最外层是潜艇,距离航母400公里外部署,以攻为守,重点对付水下的目标。作为最危险的杀手,最好的办法还是以潜制潜,将对航母编队的威胁消灭在萌芽之中。第二层是驱护舰,距离航母200公里来展开,作为反导系统的中坚,驱护舰以强大的火力,来对付来袭的导弹。第三层才是航母,配置武器基本为近防武器系统,作为最内层防线,要彻底消灭那些漏网之鱼。

三层火力密集,反导力量强大,重要的是,航母从来就不是给人打的,要以制空制海制陆的强大舰载航空力量,打得对方毫无招架之力,接下来才轮到反导力量上场。如果谁家的航母固执地打防御,说实话,面对密集的导弹,真还就防不了。军事学上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从来攻重于防,只侧重于防的一方,往往要吃大亏。要努力只在加强进攻力量,把舰载机搞得强,航母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

美国造了“尼米兹”,更打造最新一级的“福特”,那么贵,130亿美元一艘,整个编队采购下来,不包括使用费用,也要450亿美元,快赶上一个军事大国一年的军费,即便如此也要造,为的正是把舰载机搞得最强。美国发展航母的技术思路,应该说对着哩,只是别造得那么多,用来干涉他国的工具,恐怕越来越会力不从心,再多再强的航母没有用,这一点应该说清楚。

航空母舰怎样拦截导弹?

航空母舰凭借强大的海空控制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不过,航空母舰虽然作战能力强大,但它实际上就是一座海上移动的机场,自身防御能力格外的弱。一旦遭到反舰导弹的打击,就极有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既然航母本身如此脆弱,那它又是如何对付反舰导弹的呢?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本身的防御能力的确很脆弱,在面对反舰导弹攻击时,几乎没什么抵抗能力。不过,反舰导弹虽然能够一击必杀,但是它想要击中航母却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航母在执行作战任务时,从不会“裸奔”出动,它往往会带着一群“保镖”,组成航母战斗群,而航母战斗群通常有着远、中、近三层防御网来保证航母的安全。

航母的远程防空拦截网络主要由舰载机组成。航母上部署的舰载预警机不仅可以克服地球曲率的影响,将探测距离拓展到几百公里以外,同时它还可以引导并指挥己方战斗机对导弹等空中目标进行拦截。通常情况下,航母舰载机可以有效控制600-800公里范围内的海空区域。其范围远远大于现役主流反舰导弹的射程,所以舰载战斗机完全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在预警机的指挥下对目标进行拦截。

(航母的舰载机和预警机组成了航母的远程防空拦截体系)

航母的中程防空拦截由舰载机和护航舰艇负责。航母战斗群中会部署专职区域防空舰艇。以美国海军为例,其航母战斗群中会有1-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2-3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这两型舰艇都装备有先进的宙斯盾防空系统,具备抵抗反舰导弹饱和打击的能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肩负着航母战斗群防卫中枢的角色,它负责指挥战斗群的防空、反舰和反潜等多种作战任务。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则承担着战斗群防空核心的角色,主要负责进行拦截作战。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除此之外,航母自身也会装备一些近防系统,例如近程防空导弹和近防炮等,这些系统会与其他护卫舰艇组成近程防御网络。近防系统主要针对那些漏网的导弹,作为航母最后的防御手段。

(美国海军装备的密集阵近防系统)

因为航母三层防御网络的存在,单枚反舰导弹攻击、突防的效率非常低,几乎无法突破航母的防御网。目前主流作战方式还是得依靠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饱和打击,或者依靠速度更快的反舰弹道导弹来进行打击。总体来说,航母战斗群的三层防空拦截网络,对于保障航母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航空母舰怎样拦截导弹?

航母自身的自卫武器有限,比如某型航母装备三座八联装海麻雀(中近程防空导弹,还不是垂发)。四座密集阵(可以改成海拉姆)。航母攻防兼备主要是依靠舰载机,首先是预警机和空中警戒的舰载战斗机在数百海里范围构成外层防御。然后是各神盾舰构成中层防御,主要是依赖编队里神盾舰上的标准系列防空导弹。以及部分战舰上的改进型海麻雀。最内层是各舰的近程防御系统,主要是密集阵和海拉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