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时候才发现你和家人渐行渐远的?

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发小脾气,慢慢的就说几句话就开始吵架了

我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特别是母亲。从有记忆以来,妈妈一不顺心就各种恶毒语言,脾气暴躁的爸爸更是下手不分轻重。从小就非常害怕他们,单独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很紧张很不开心。成年后就迫不及待的频繁相亲,恨不得赶紧嫁出去千万不能留在娘家占了什么便宜。但我依然傻傻的觉得,他们是父母,有他们的难处,我只能尽力的不为难他们尽力的体谅帮助他们。

我的婚姻是闪婚,和娘家的迫不及待有必然关系。但缺爱的性格和缺乏了解的婚姻必定是一地鸡毛。而我在婚姻的泥沼里不管如何挣扎,他们只是冷眼旁观,甚至想躲避瘟神一样唯恐避之不及。而我也就是从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才发现,或许他们是真的不够爱我吧。因为我对孩子的爱和付出,他们做不到。而我有关他们的记忆里,大多数也是不堪回首伤痕累累。或许他们也不是不爱,只是把全部的爱给了儿子。而女儿只是个别人家暂放的累赘,因为性别而从出生就有的隔阂,让我们的心很难亲近起来。

而厚此薄彼也不止于我这一代,我的女儿和外甥女只相差3个月。外甥女由母亲一手带大,而我的孩子一年都见不到几次,甚至称呼外婆为:“姐姐的奶奶” 再体谅的心也会慢慢变凉,再不懂事再健忘也架不住别人从不改变的冷漠和故意为之的疏远。

或许,人与人之间也需要缘分。而钟此一生,我们不配当亲人。此生我不配去恨,那是我的来处。我也不配去爱,因为已经拥有爱与被爱,我连旁观者都不算。那么,就让我们渐行渐远,做最疏离最冷漠的“亲戚”吧。如果有来生,也不想再遇见了。我只想好好的拥有正常家庭的亲人,正常亲人的爱和温暖。

你是什么时候才发现你和家人渐行渐远的?

我嫁到外省,每两年回家看望父母。可能他们没有看到我穿名牌的衣服,什么首饰也没有,就觉得我过得不好,虽然嘴上没说,但我已经看出来了,我回去是为了看望父母,最后一次是照顾母亲一个月后,母亲去世了。吃饭的时候,二哥哥说:有钱有哪儿都好过,没钱在哪儿也过不好。兄妹几个只有我在外地,言外之意就是傻子也懂了。父母不在了,我再也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

你是什么时候才发现你和家人渐行渐远的?

没有服从介绍,自己找对象,找的另一半没有家人期望的有钱或是有权,嫌弃结婚后给钱少,帮衬少,没有对他们言听计从,对自己孩子和哥哥孩子完全两样,慢慢地明白自己成了一个外人,慢慢地就越来越远了。

你是什么时候才发现你和家人渐行渐远的?

我带孩子回我妈家,每个月出生活费,孩子生病我一个人忙里忙外也累的腰疼,我妈看着一下都不帮忙,甚至还洋洋得意的说:这要是你弟弟的孩子,我一下都不让他插手,养的白白胖胖根本都不会生病。

你是什么时候才发现你和家人渐行渐远的?

是从他们一意孤行不询问你的感受,带着你朝着他们不知道的方向前进,错了也永不承认?

是从想要向父母倾诉问题,但他们的情绪会成为你的下一个问题?

是你想要孝敬他们,买了点东西后被当做铺张浪费,你不得不每次谎报价格粉饰太平?

还是在下一代的育儿认知上的辩论不休,最后在“你就是我这么养大”的结束语中,被扣上了“你翅膀硬了”的帽子?

这些似乎都离不开两个字“代际”

父母用“不孝”来定性儿女的“不可理喻”儿女用“无理取闹”来反驳父母的“不顺”

你有没有发现奇怪的是,无论你站在哪一方,最终的结果都是满腹委屈,而矛盾的激化也在于两个字“理念”,说白了就是我们执拗的等待父母和我们说一句“对不起”而父母委屈的期盼我们说一声谢谢

中国的家庭结果是复杂且特殊的,我给出的建议是态度上给足父母尊重,它就像两条平行线,不必互相理解,只需互相尊重,别越界,别索求,别期待,更别主张“双向尊重”你自己做好就可以了,心态上把父母的头衔弱化一些,你把他们看做比你年长几所的哥哥姐姐就可以了,把传统意义上的父母的滤镜关掉,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也在用道德标准来要求这父母,而他们的义务和责任也不是应该的

你是什么时候才发现你和家人渐行渐远的?

从谢全知道按摩老板都忽悠我钱,他在二姐面前说我最傻。以后我说什么家族人全部都反驳。也从不相信。一切的真实。财务问题和身体病痛。

我和二姐是最亲密的姐妹,知道谢全的诡计多端,我现在彻底和二姐疏远了,因为二姐憨厚老实是谢全的玩物。还不自知。[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